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14日01:42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红茹/北京报道
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专家张明发表的一份报告称,在一定的经济学模型假设下,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已达惊人的1.7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截至2008年3月底的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104%。
这一数字“横空出世”后即得到了铺天盖地传播,并被很多媒体和专业研究人员广为引用。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7月7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1.75万亿的热钱超过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统计方法很不科学。如果做热钱统计,首先要按照国际标准(在资本项目下快进快出的资金)进行,他(张明)不按国际标准计算,而是按自己的方法算了一个数字。”
另外,该部门负责人还明确表示,国内不存在热钱,希望通过《中国经济周刊》的报道“能正本清源”。
算“热钱”:N种算法和N个结果
就在张明的此报告在社科院网站上公布后不久,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随即发表报告称,流进中国的热钱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2005年至今的热钱流入量为3109亿美元,就算撤出,对中国的经济影响也微乎其微。
据专家介绍,张明的研究结论之所以会与其他机构的数据出现差异,主要是模型假定有所不同:一是将热钱在中国高达5000多亿美元的盈利数额,也算入热钱范畴;二是对热钱的估算时间,一般是从2005年计起,张明此次研究的起始时间则是2003年;三是在推算过程中采取了高估原则;四是在对外汇储备增加额进行调整时,还综合考虑了汇率变动、储备投资收益、央行对中投公司的转账等一系列因素。
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不认同张明的算法:“张明估算的数字,无论是从统计口径,还是中国当前经济形势所引致的资金流入的动力,都不尽合理。首先,他把这么多年外商投资中国的利润也当作热钱,值得推敲。在中国的诸多外商投资企业,每年赚取大量利润是正常的。外资赚取利润,就应该让资金流出去,而不能把这部分资金当作热钱。其次,将时间段前移至2003年,即把2003年至2005年进来的资金也当作热钱来处理,也不合理。中国经济真正热起来的时候是2005年、2006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起来以后,主要是有了一定的利差或者利润可赚,热钱才会进来。”
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现在学术界计算热钱的方法五花八门,最常用的和比较流行的算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把外管局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错误与遗漏”项目的数据算成热钱;二是用外汇储备增加量减去贸易顺差再减去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得出热钱数值。
国际金融专家、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研究员王元龙博士认为以上两种算法并不严谨,他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第一种算法,外管局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有时因为统计口径等种种原因出现编不平的情况,为了使国际收支平衡表能够平衡,专门设立了‘错误与遗漏’项目,把编不平的数据都放在这里,但这个数字并不意味着就是热钱;第二种算法,商务部公布的FDI(外商直接投资)数字和外管局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FDI数字本身就有出入,这样得出的数据也值得商榷。”
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也认为,简单地用外汇储备减去贸易顺差减去FDI这种算法并不准确,抛开FDI数字统计口径的不同,这其中还遗漏了一大块——外汇储备收益。“每年一万多亿的外汇储备到海外投资都是有回报的,如果按照5%的回报率,至少每年有500亿美元的收益回报。”
“现在国内有些研究者认为根据对中国的影响和作用,热钱包括国际短期资本,也包括中长期资本,这样的定义脱离了热钱的本质,结果失真,造成误判。”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研究员王元龙博士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
“不存在热钱,只存在异常资金”
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热钱的具体数字,外管局至今没有统计过,主要是因为外管局并不同意热钱的概念,也不认为中国有热钱存在,“我们认为只有一些异常资金”。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说,目前热钱主要通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以及非法渠道(比如地下钱庄)三种方式进入国内。由于我国当前资本项目管制较严,热钱的进出成本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要高。这样一来,与外贸企业相勾连利用虚假贸易和地下钱庄成为热钱进入中国的最主要渠道。
对此,这位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解释说,“一些虚假的海外机构在中国设立虚假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过工商注册、外管等程序成为合规的外商投资企业后,把钱倒进来,但是并没有真正从事相关领域,而是把钱挪移到股市、房地产等领域。我们把这部分资金称为异常资金,而不是热钱,因为这部分资金将来出去也困难,如果撤资也会有清算等程序,不会很快就能走掉。”
除了否认外贸渠道存在热钱外,通过地下钱庄进来的资金,这位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也不认为是热钱。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只要有资本管制,就会有地下钱庄存在。这在各国都一样。但我国的资本管制还是很有效的,因此,地下钱庄也不会是热钱流入的主要渠道,通过我们的国际收支报告以及其他的统计数据来看,大量的资金还是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和FDI进来的,而不是地下钱庄。”
今年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有媒体报道称,截至4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近1.76万亿美元,其中4月份新增745亿美元,再次刷新月度新增纪录。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人们对热钱涌入的判断。
对此,该外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2007年新增的4600亿外汇储备中,2600亿来自经常项目的贸易顺差,外管局统计的FDI是1300多亿,两者相加将近4000亿。另外再加上每年至少5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收益回报,4600亿的外汇储备基本上都能找到对应的真实贸易背景。”
“无论从资金通过的渠道还是规模,我们认为现在基本上不存在热钱,因为热钱是快进快出,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这位部门负责人表示,热钱的一个存在条件是资本项目的开放,也就是说只有资本项目开放的国家才能有热钱的快进快出。而我国资本项目是受管制的,热钱从经常项目走,无论是货物贸易还是FDI,快进快出都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部门不认为国内有热钱流入,而只有“异常资金”。
“这些异常资金也是为了逐利,但不能和热钱混淆一起。”这位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对异常资金的数额,外管局没有具体统计,因为“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而且“中国经济体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归纳的交易都有二三十项”,难以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