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翟玉忠:五常相生论——中国人的修养次第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赐] 2023-02-27

内容提要: 

三纲六德在人类伦理史上意义非凡,它使人类道德摆脱排他性、地域性、启示性宗教限制,建立在普世和理性的基础上——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

从六德到五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先秦子思、孟子一派儒者将仁、义、礼、智、圣称为五行。按《五行》的分法,仁、义、礼、智和合称为善,是世间之道,人道;仁、义、礼、智、圣五者和合称为德,是天道,至道;人道本是四常,西汉大儒董仲舒建立以五行为基础的庞大天人体系,因为要与人世间的五种官职相配,所以必须在人道中加上一“行”,他取了六德中的“信”,就成了我们熟悉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西汉末年刘歆《钟律书》最早按五行相生的顺序配五常,即木仁、火礼、土信、金义、水智,班固著《汉书》沿用。我们提升自己的德行,一定要从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仁爱心开始(兴于仁)。然后按礼法行事,就会少犯错误(立于礼)。这样坚持不懈、专一不移(定于信),就会事事合于是道义、义理(理于义),成就大智慧,德成智出(成于智)。

一个人能孜孜行善,踏实践行五常次第:兴于仁、立于礼、定于信、理于义、成于智,必得真正的大定,成就真正的智慧,成贤成圣。中国人的修养次第脱去宗教外衣,建基于普遍理性,是得智慧安乐的不二法门——在心灵鸡汤充斥各类电子媒体的世俗化时代,它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特别重视!



从夏商周三代的“为政九德”到先秦的三纲六德,从汉以后的三纲五德(五常)到20世纪学人“打倒孔家店”画饼充饥,至今仍是镜花水月的“新道德”,中国的道德体系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演化。其中三纲五常的影响最为持久巨大。

本来,三纲是对基本社会分层的描述。任何社会都有上下(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六位)基本分层;如何维系这些人伦关系使社会良好运转呢?就要求人们承担一定的责任(六职),遵守一定的道德规律(六德)。根据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出土的战国楚简《六德》,三者的对应关系如下:

五常1.png

三纲六德在人类伦理史上意义非凡,它使人类道德摆脱排他性、地域性、启示性宗教限制,建立在普世和理性的基础上——这种变化是革命性的。

相对于现代西方抽象道德口号,三纲更具现实性。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方朝晖教授写道:“‘三纲’反映了古人如何在尊重人与人关系之差异性现实的条件下保证人格独立性(尤其是处在下位时),现代人一味地高喊平等、自由等口号,不尊重人与人之间由分工、角色、性别等差异所造成的现实。然而在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无法回避的,不是光靠平等、自由、民主等口号就能解决的。”【1】他还以“上下”一纲为例,说明它如何很好地解决上下级关系:“正视人与人关系的差异现实,如何恰当地做上级与下级,尤其是身为上级如何以德而不是以力服人,身为下级如何既服从上级又守护人格,这是‘三纲’作为君为臣纲的基本含义,对于父子、夫妻关系,‘三纲’的含义是同样的。”【2】

可惜后来《六德》失传,中华道德体系的基本原理不为世人所知。直到21世纪的今天,当世界比任何时代都需要重建道德的时候,才引起我们的关注。

一、从三纲六德到三纲五常

那么,三纲六德是如何变成三纲五常(德)的呢?

这与先秦思孟学派的五行观念,西汉大儒董仲舒构建以五行为基础的庞大天人体系有关。

五常,亦称五行、五德、五性。隋朝萧吉的《五行大义·卷第三》解释说,因为仁、义、礼、智、信这些是不可或缺的,要长久而行,成就道德。“五常者,仁、义、礼、智、信也。行之终久,恒不可阙(同‘缺’——笔者注),故名为常。亦云五德。以此常行,能成其德,故云五德。而此五德,配于五行。

从六德到五常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先秦子思、孟子一派儒者重内在修为,其核心经典郭店楚简《五行》将仁、义、礼、智、圣称为五行。按《五行》的分法,仁、义、礼、智和合称为善,是世间之道,人道;仁、义、礼、智、圣五者和合称为德,是天道,至道。智为人道之本,圣为天道之本。

孟子更进一步,阐述人道仁、义、礼、智的萌芽(端),认为四端和四肢一样,是人人都要遵行发扬的。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礼记·丧服四制》专论制定丧服所依据的四项基本原则,包括恩情、义理、节制、权变,其植根于人道仁、义、礼、智,二者的对应关系是:“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通‘智’——笔者注)也。仁义礼知,人道具矣。

人道本来是四常,西汉大儒董仲舒建立以五行为基础的庞大天人体系,因为要与人世间的五种官职相配,所以必须在人道中加上一“行”,他取了六德中的“信”,就成了我们熟悉的“五常”仁、义、礼、智、信。由于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改历以“五为度”,“数用五”等多种因缘,“五常”一说被后世沿袭。

但汉代五行与五常相配的方法并不固定。董仲舒重视的配法十分特殊,与大家熟悉的按五行相生顺序木、火、土、金、水——木配仁,火配礼,土配信、金配义,水配智不同,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相生》的对应关系是木仁、火智、土信、金义、水礼。对于火配智、水配礼,北京大学程苏东教授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董仲舒以五官(司农、司马、司空、司徒、司寇)为中间桥梁,分别配五行、五常。他说:“‘五常’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实际上受制于其与‘五官’之间的对应关系,而火行对应的司马在《繁露》中拥有‘进圣贤之士’的职责,需要‘上知天文,其形兆未见,其萌芽未生,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治乱之源,豫禁未然之前’,这自然与五常中的‘智’相对应;而水行对应的司寇在《繁露》中负责执法,掌‘君臣有位,长幼有序,朝廷有爵,乡党以齿,升降揖让,般伏(pán fú,意思是盘伏——笔者注)拜谒,折旋中矩,立而罄折,拱则抱鼓’,这也显然应与‘五常’中的‘礼’相对应。基于‘五官’职掌,‘五常’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了一种合理化的解释。”【3】

       二、从五行相生到五常次第

西汉末年刘歆《钟律书》最早按五行相生的顺序配五常,即木仁、火礼、土信、金义、水智,班固著《汉书》沿用,但并未明确指出五常的内在次第。《汉书·律历志》有:“协之五行,则角为木,五常为仁,五事为貌。商为金,为义,为言;徵为火,为礼,为视;羽为水,为智,为听;宫为土,为信,为思。

东汉郑玄给《礼记·中庸》作注,还提出过另一种相配方法:“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 这显得不太合理,且毛公、京房等都和班固《汉书》一样以土为信,水为智。

萧吉《五行大义》解释了为何这样相配:仁以恻隐同情为体,以普遍施予为用;礼以辨别等级为体,以践行效法为用;智以明了智慧为体,以明智通达为用;义以合宜为体,以裁决判断为用;信以不欺骗为体,以踏踏实实为用。五行则木有笼罩覆盖、滋生繁多的特性,符合恻隐与博施;火有消除黑暗、照亮光明的特性,符合分别与践行(礼法);水有包含润泽、流动通达的特性,符合睿智与明慧;金有刚硬锋利的特性,符合合宜与裁断;土有承载容纳的特性,通过四时变化生成万物,符合厚实不欺。而郑玄的配法则略显迁强,他以水配信,是因为潮汐按时到来;以土配智,是因为土能生万物。《五行大义·卷第三》:“夫五常之义,仁者以恻隐为体,博施以为用;礼者以分别为体,践法以为用;智者以了智为体,明睿以为用;义者以合义为体,裁断以为用;信者以不欺为体,附实以为用。其于五行,则木有覆冒滋繁,是其恻隐博施也;火有灭暗昭明,是其分别践法也;水有含润流通,是其了智明睿也;金有强刚利刃,是其合宜裁断也;土有持载含容,以时生万物,是其附实不欺也。郑玄及《诗纬》以土为智者,以能了万事,莫过于智,能生万物,莫过于土,故以为智。水为信者,水之有潮,依期而至,故以水为信。此理寡证狭,于义乖也。

《易纬·乾凿度》继承郑玄说,用八卦卦序说明为何以土配智,以水配信。认为中央统领四方,以智慧决定,所以土为智,但它又与五行相生的顺序不匹配。可贵的是,《易纬·乾凿度》卷上不仅简单解释了五常的意义,还指出了五常内在的次第,显得特别珍贵:“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夫万物始出于震;震,东方之卦也,阳气始生,受形之道也,故东方为仁。成于离;离,南方之卦也,阳得正于上,阴得正于下,尊卑之象定,礼之序也,故南方为礼。入于兑;兑,西方之卦也,阴用事而万物得其宜,义之理也,故西方为义。渐于坎;坎,北方之卦也,阴气形盛,阴阳气含闭,信之类也,故北方为信。夫四方之义,皆统于中央,故乾、坤、艮、巽,位在四维。中央所以绳四方行也,智之决也,故中央为智。故道兴于仁,立于礼,理于义,定于信,成于智。五者,道德之分,天人之际也。圣人所以通天意,理人伦而明至道也。

《易纬·乾凿度》对五常意义的解释不如班固《白虎通》详实,后者称五常为五性,也提及八卦与人的相应关系——仁意为不忍心,好生而爱人。义意为适宜,决定做得适中。礼意为履行,履行道义而形成礼节。智意为知晓,有独到和超前的见识,不迷惑,看到苗头就知道显著的后果。信意为诚,专一而不动摇。所以人生下来和八卦的卦体相应,五气作为恒常的本性,即仁、义、礼、智、信。《白虎通·卷八·性情》:“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者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如果我们将五行相生顺序与《易纬·乾凿度》的五常次第相配,依《礼记·丧服四制》“理者义也”,将“理于义”与“定于信”的位置互换,五常依五行相生的次第就清晰了起来!如下图:

         五常2.png

三、得智慧安乐的不二法门

我们提升自己的德行,一定要从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心,仁爱心开始(兴于仁)。然后按礼法行事,就会少犯错误(立于礼)。这样坚持不懈、专一不移(定于信),就会事事合于道义、义理(理于义),成就大智慧,德成智出(成于智)。

所以先贤特别重视人生修养的起点与终点,即仁与智。如同佛教中的慈悲与智慧,要仁智双修,有始有终。

《论语·雍也篇》记孔子言:“知(通‘智’——笔者注)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说苑·杂言篇》引子贡语“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先贤乐水如此!

东汉郑玄注“知者乐”:“知者自役,得其志,故乐。”东汉包咸注“仁者寿”:“性静者多寿考。”人能仁爱、智慧,外无贪欲,内心平和,自然容易安乐长寿。董仲舒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董仲舒还指出,德行没有比仁爱更切近自身的了,没有比智慧更迫切的了。不仁却有勇气、力量、才能,就会如没有约束并操起锋利的兵器那样危险;不智却能诡辩而急切,就如同迷失方向而乘骑好马那样危险。仁爱但没有智慧,就会只知爱人却不能判别是非;智慧却不仁爱,就会只知善恶而不愿意去做。《春秋繁露·必仁且智》:“莫近于仁,莫急于智。不仁而有勇力材能,则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辩慧獧给(juàn gěi,意思是敏捷——笔者注),则迷而乘良马也……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

如果一个人能真正做到仁且智的境界,差不多就是圣人了。孟子讲过这样一件事:子贡问孔子:“老师是圣人了吧?”孔子回答:“圣人我做不到,我只是学习不觉满足,教人不知疲倦罢了。”子贡说:“学习不觉满足,这就有智慧;教人不知疲倦,这是实践仁德。既有仁德又有智慧,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孟子·公孙丑上》:“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一个人能孜孜行善,踏实践行五常次第:兴于仁、立于礼、定于信、理于义、成于智,必得真正的大定,成就真正的智慧,成贤成圣。中国人的修养次第脱去宗教外衣,建基于普遍理性,是得智慧安乐的不二法门——在心灵鸡汤充斥各类电子媒体的世俗化时代,它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特别重视!     

注释:

【1】方朝晖:《为“三纲”正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32页。

【2】方朝晖:《为“三纲”正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33页。

【3】程苏东:《从六艺到十三经:以经目演变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第320-321页。





相关文章:
·翟玉忠:拒绝学术“软埋”,贯通经子
·翟玉忠:儒家与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翟玉忠:找回中国本土政治经济理论
·翟玉忠:贤能政治是政治忠诚与业务能力统一的选举制度
·翟玉忠:中国科举制弥补了西方民主制之不足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