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商鞅变法以军功行赏封爵,共设置“二十等爵”。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大小赏赐。即便是秦国的宗室也是这样。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簿籍 ,不得拥有爵位。
这种最古老的军衔制度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战斗力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使秦国最终横扫六国,完成统一。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从低到高”依次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候、彻候。下面我们来介绍这些爵位:
公士:
爵位名,二十等爵制的第一级。商鞅变法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军官)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上造:
此爵位只高于公士,仍需服役。上造之爵,可得两宅地,配三头牛,蓄隶两人。
簪袅:
此爵可以在马上加丝带为标志。这一等级算是军士长,可得3顷(300亩),受宅数额为3宅(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出土秦代竹简表明:在军中,每顿吃的饭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此爵仍需服役。
不更:
秦汉二十等爵制的第四级。不更者,即可免充更卒(轮流服役的兵卒)之意,但其他之役仍须照服。
大夫:
爵位第五级,年粟米250石,田6顷,房产30亩 。
官大夫:
受田数额为7顷(700亩),宅地的标准是7宅。
公大夫:
从这级开始往上算作高爵,社会地位也提高了,见了县令、县丞可以只行揖礼,不用拜倒。
公乘:
可乘公家之车,故称公乘。此爵开始,可免服役。
五大夫:
从这一级往上,开始享受“卿”的待遇,能有三百家以上的纳税收入,拥有这一爵位通常都是将军。
左庶长、右庶长:
庶长是众庶之长,也就百姓们的长官的意思。它一开始是官职,商鞅刚开始变法时就是这一官职,后来渐渐变成纯粹的爵位名称。
左更、中更、右更:
“更”有管理更卒的意思,秦国名将白起第一次出现在史料中时,就是左更的爵位。
少上造、大上造:
可以统领“上造”爵的士兵,只不过一个管的少,一个管的多。
驷车庶长:
是“乘坐驷车马之车,当众庶之长”的意思。
大庶长:
据《史记•秦本纪》,宁公(前716-704年在位)时已有此官。商鞅变法之前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
关内侯、彻侯:
最高的两个级别,关内侯没有实质性的封地,而彻侯有自己的封地,但在封地他们只有征收赋税的权力,不能对封地进行实质性治理。
有了爵位,能带来哪些特权?
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三级爵[簪袅]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上造”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根据爵位高低会有相对应的俸禄,秦国以年为单位发放俸禄,主要是粟米,可兑换布匹。
有爵位的人违法之后,量刑上也会宽松一些,还可以为家属赎身。
爵位这么重要,如何获得?
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杀一人得一个爵位,那是不是杀了20人就可以封侯了?当然不是。
商鞅变法之后的一百多年里,真正被封过侯的不过寥寥十数人而已。
并且,军官和士兵战功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士兵可以计个人功劳,军官都要按照集体功劳算。
一奖战,二奖耕,不当兵上战场通过其他方式也可以获得爵位,比如耕种粮食,农户纳粮超过官定数目一倍,赐爵一级。《大秦帝国之裂变》中黑林沟的里正就是耕种纳粮获得了造士。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提高了秦军战斗力。
西汉,沿用秦二十等爵,另增设王爵。为回避汉武帝刘彻讳,改彻侯为列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