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时事述评
侨报网:中国大一新生批判性思维远超美俄 
作者:[陈沉] 来源:[侨报网8月1日] 2016-08-02

  新加坡海峡时报(The Strait Times)1日报道,长久以来中国的教育屡遭诟病,称其将学习变成了一种以考试成绩为导向的激烈的竞争,而中国的学生也被看作是只会死记硬背而不具备深入推理能力的书呆子。

  但是,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教育培养出的一些学生,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同龄学生相比,具有优秀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有关中国中小学教育优于美国的话题曾经引起过热烈的争论,而这项最新的研究也为之前一些证明中国学生能力超过其他国家同龄人的研究结果做了有力的补充。

  但是,这项由斯坦福大学发起的研究也发现,中国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会逐渐失去这种优异的思辨能力。这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

  该项将于明年公开发表的研究发现:在中国,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大一新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其批判性思维能力要远超美国与俄罗斯同龄学生两到三年。这些能力具体包括识别假设、测试假说以及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但是,进入大学两年之后,在美国与俄罗斯的大学生正经历着跨越式进步之时,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却停滞不前,几乎没有什么发展。

  这些研究虽然只给出了初步结论,但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所存在的弱势却被凸现出来。中国政府正在对大学施加压力,希望培育出的新一代人才能够具备高超的技能,能够在科技领域做出创新,以对抗低迷的经济现状。

  为响应高等教育的需求,中国近年来新建了几百所大学。许多家庭也把将孩子送入大学当做是走向中产阶级的必经之路。去年中国大学的录取人数为2620万,而这个数字在1998年仅为340万。

  许多大学在官僚风气以及松懈的学术氛围中苟延残喘。学生们表示,他们在中小学曾经习以为常的那种精力充沛、要求极高的教学方式到了大学便消失殆尽。

  天津城建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学生王淳伟(音译)说:“大学老师们不知道该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听这些老师们讲课就好似在听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念课本。”

  也有声音说现今大学生并没有什么求知的动力。中国学生花费多年的时间努力学习只是为了备战高考。对一些学生来说,高考时几分的差异就在学生中划出了一个分水岭,一边是好的大学与未来富裕的生活,而另一边则是不好的大学与贫穷的生活。

  “中国学生的能力在大学伊始远超其他国家的同龄学生,这个结果让我们感到十分震惊。”该项研究的其中一名作者Prashant Loyalka表示,“但当这些学生读了大学,他们的优秀就被耗尽了,因为没有什么来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当中国学生终于考上了大学,他们的压力也就随之消失了。

  北京一名就读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王琦(音译)说:“你学与不学,都能拿到毕业证,干嘛还要费劲学习呢?”

  斯坦福该项研究的材料大部分来源于给中国11所大学的2700名学生所做的测试结果。该研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它并没有测试那些没能考进大学的学生的水平。其次,该研究的调查对象仅限于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再者,该研究也并未涉及对于创造力的讨论,而在谈到中国教育体系的时候,创造力也是常常引起热议的话题。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猜测,该结果可能是由中国一些大学低质量的教学水平所造成。中国大学更喜欢用教授的研究能力作为评定标准,而不是他们的授课水平。

  Eric•李来自上海,他是给该项研究筹措资金的风险投资人。李认为,中国中学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方面的成功意味着中国的青年一代将会有更多的创造力,这也能够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是,中国的教育体制扼杀了学生的创新与创造力。”李说道,“但中国可能是当今世界上创新创业最密集的国家。”


相关文章: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胡春雨:王道荡荡——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白彤东:中国是如何成为专制国家的?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