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驳崖山之后无中国:我看明朝及以后的中华文明传承 
作者:[昆仑策编辑] 来源:[昆仑策网2016年7月17日] 2016-07-18

1.webp (15).jpg

  近年来,不断从网上听到高人见解,称宋之后无中国,因崖山海战时陆秀夫背南宋末帝跳海,大批精英阶层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断层。还有言论称,传统中华文明自宋以后,传承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好象中华文明自宋以后消失变种了一样。

  我不解此论站在什么立场上,如此抬高被元所灭的宋朝、贬低驱元重生的明朝。宋以后明朝人杰辈出,若中华文明至崖山断层,今日我辈读到的国学经典和当代文学岂非是近、现代人凌空蹈来另起的炉灶?倘若仅是学术意气之见,或者作危言耸听罢。但“崖山之后无中国”的论断,有可能消解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所以私下以为有争论的必要。

  或者对明朝的偏见多来源于当时文官个人笔记、野史或清朝统治者组织编撰的《明史》吧,功绩略而过错详,从开国皇帝起就凶暴成性。我无意为明朝帝王凶残的一面和明中期后士大夫道德沦丧涂脂抹粉,但哪个封建王朝没有这样的丑陋。仅从中华文明的传承上讲,我认为明朝无疑做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元末明初之际,各地烽烟竞起,多少驱逐元蒙的战争惊心动魄。宋濂起草的《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缴文》中,号召“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读来热血沸腾,格局开阔,竟与辛亥革命的口号意同。明朝建国,能将“左衽之区”变为“衣冠之治”,功莫大焉。

  于战乱杀伐中崛起的草根皇帝朱元璋,能凝聚起当时最高智勇水平的人材与他出生入死,绝非侥幸。当时著名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刘伯温,本身处元朝统治阶级之中,他犹如《潜伏》中的余则成一样,身在元营心在明,经再三考虑后把橄榄枝递给朱元璋,难道会识人不明吗?

  至于浓墨重彩讨伐的明太祖屠杀功臣之过,也并非屠杀了中华文明。一则杀伐的是勋贵集团,且确有结党营私、擅作威福等行为,但并末伤及底层百姓。明太祖打击豪强、清丈田亩均衡税收、涵养民力,建立了较历朝更完备的备荒救灾机制,兴修水利,给人民免救济、免公墓等福利,这些措施有力地稳定了社会,体现了“君以民为重、民以食为天”“俭节则昌、淫佚则亡”朴素的传统文化思想。二则在杀伐勋贵贪官的同时,通过科举、理政实践又提拨了大量底层出身的人才,并且对真正善意的批评纳谏从流,欣赏有骨气有正气的士大夫,开明朝官员“庙堂言理,天子不得以势夺人”的风气之先。儒家正统的“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思想得到了发扬。可以理解,至靖役之难时,为何会有那么多文臣甘赴死地而不另投朱棣。

  方孝儒被灭族,有史论称“杀了天下人读书的种子”,是明朝有名的暴行。其实我以为夸大了后果。尽管我非常尊重方老先生的风骨,但读了他写的《深虑论》,娓娓道来如何长治久安防患于微然,却写完后不久发生靖役之难,甚至不能保全建文帝与他自身性命,颇有纸上谈兵之憾。继方之后,在军事、哲学、科技、文学、绘画等领域人材辈出,中华文明的长河绵延壮阔,读书的种子遍及庙堂乡村。

  方以后,军事上,“天子戍边”的朱棣、京师保卫战抗瓦剌的于谦、抗倭的戚继光、夏宗宪,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南明时期),自有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科技上,被誉为17世纪百科全书式著作《开工开物》,由宋应星成书于崇祯时期。明后期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徐光启著作的《农政全书》和翻译的西方天文、数学著作,都彰显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灿烂文化。

  至于明朝宋濂、刘基、王阳明等文学著作,都是当时日本、高丽重金收购的对象。其中,明中期著名军事家、文学家和哲学家王阳明,在传统儒学基础上领悟发扬,为心学集大成者,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哲学思想。日本近代军事家东乡平八郎,为王阳明学说折服,随身腰牌刻“一生伏道拜阳明”。王阳明心学成为日本近代精神指引,这样的史实却不见“崖山之后无中国”论者提及。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人合一”“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激励着有明一代仁人志士积极入世。他们既有身处庙堂者,也有远在江湖者,抱着“兼济天下”、“格物致知”的理想尽其所能。没有这样的悲天悯人、自强不息的情怀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激励,明代不可能形成灿烂的文化成果。

  正如事物的发展总有起伏一样,相对于18世纪西方文明的崛起,中华文明迟滞不前的时期从清朝开始。尽管当时国民仍受汉文化的启蒙和规范,但积极探索、进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淡化,“三纲五常”等带有糟粕一面的传统文化被强化。汉文人当“倡优蓄之”,多陷于考据训诂之中,再无当庭抗争的气魄,至于科技发明一无所长,“万马齐喑究可哀”。

  沉睡的中国,被西方坚船利炮惊醒。面对掠夺成性的西方强盗,盲目自大膨胀无物的清朝统治者却毫无还手之力,丧权辱国的条约将人民拉入痛苦的深渊。

  不在沉默中死去,就在沉默中爆发。重新激励中华儿女奋起的、团结的精神力量,还是伟大的、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一大批有家国情怀的革命先驱挺身而出,实践了“舍身取义”“当仁不让”的传统儒家思想。这沉默的大多数,这可敬的先贤,就是以自身生命和史实传承着中华文明。

  今天的中国,“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各种科技、文化、音乐等新成就为中华文明增光添彩。尽管现实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相信这是推动中华文明更加灿烂的动力。指薪修祜,中华文明将延续无穷。


相关文章: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下)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古代政教文明的基本特征(上)
·胡春雨:王道荡荡——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李英华:中国古代政教思想及其制度研究——研究的立场、原则与方法
·白彤东:中国是如何成为专制国家的?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