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黄树东:钳制中国经济的“铁三角” 
作者:[黄树东] 来源:[] 2011-09-30

   节选自黄树东《中国,你要警惕》,该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出版。

  “富的更富,穷的更穷”这种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催生了“贫富悬殊—内需不足—出口导向”这一恶性循环。我们把它称为“铁三角”。

  具体讲,贫富悬殊导致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导致对出口导向的依赖,而出口导向导致更加严重的贫富悬殊和内需不足。三者环环相扣,催生出许多中国经济问题。它大规模地制造贫困,大规模地制造内需不足,大规模地制造财富外流,大规模地制造流动性过剩,大规模地制造房地产泡沫,最后大规模地制造通货膨胀。不仅如此,由于出口导向产业主要集中在世界产业链的底部,所以,它还大规模地制造低水平的数量扩张。

  这个“铁三角”是怎样形成的呢?

  从历史进程来看,出口导向战略是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扩大、内需不足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出现了两股风潮。一是工人大批下岗。许多职工由于失去工作和社会保险,迅速沦为贫困阶层,导致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二是国有企业大批倒闭,原有产业链迅速断裂,导致产业需求严重不足。当时经验不足,再加上又确立了通过扩大差距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思路,没有切实看到贫富悬殊、内需不足的严重性,而是另寻出路,从增加总需求的思路出发,向海外市场寻求突围。出口导向战略由此形成,成为内需不足的替代品。

  后来,由于缺乏必要的配套措施,加上某些市场化和私有化过程,过度刺激了赢利动机,中国经济开始步入了“非就业”繁荣和“低工资”繁荣。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出现了越增长,贫富悬殊越大,内需越相对萎缩,对海外低端市场依赖越严重的困局。“铁三角”就此开始牢牢钳制住中国经济。

  这个“铁三角”犹如一部财富挤压机,将财富从内地挤向沿海,从穷人挤向富人,从中国挤向国外,导致巨大的内外不平衡,导致中国经济严重二元化。一方面是内源发展不足,一方面是出口导向畸形繁荣;一方面是极端的富有,一方面是相对的贫困;一方面是空前的繁荣,一方面是比较尖锐的局部不和谐;一方面是内需不足,一方面是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的这个“铁三角”,也可从经济学上得到解释。根据宏观经济学,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公式:

  贸易余额=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

  这个公式的经济学含义非常简单。一个国家的贸易状况由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决定。当这三者的总和大于GDP的时候,上述等式的右边就是一个负数,该国家就出现贸易赤字;反之,当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小于GDP的时候,这个国家就出现大量贸易盈余。

  让我们看看中国的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同大规模贸易盈余的关系。

  首先,投资充足。中国投资占GDP的较大比重,从数量关系上讲,不太可能是导致贸易盈余的主要原因。

  其次,消费不足。由于分配不公导致贫富悬殊,中下层消费不振,中国居民总消费占GDP的比重出现长期下降,长期相对萎缩。

  最后,政府支出不足。本来,政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间接改善收入分配、缓解贫富悬殊的作用。但是,随着许多公共产品的产业化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解体,相当大一部分原先的政府支出要求工资收入者自行承担。政府支出的不足,间接扩大了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

  所以,中国持续大规模的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是: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不公带来的消费相对萎缩和公共支出不足。

  消费相对萎缩和政府支出不足的另一面就是财富高度集中、贫富悬殊急剧扩大。财富高度集中带来了一个重要经济现象,那就是社会储蓄增长过快。过去几十年,中国的国内总储蓄率呈现强劲增长的趋势。

  在分析中国社会储蓄强劲增长时,我们要注意一个关键问题:谁的储蓄率在强劲增长。

  据世界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路易?奎伊斯的研究,中国家庭储蓄在GDP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21%下降到了2006年的15%。而涉及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储蓄率则已经从超过30%下降到了25%。奎伊斯讲的还是中国家庭储蓄这个总量,如果考虑到分配不公,中下层储蓄率下降的速度比这还要快。所以,社会储蓄的强劲增长,主要是富有阶层和企业储蓄的强劲增长,它是财富集中的标志。

  所以,从经济理论来讲,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收入分配不公导致了内需不足,相当于强制性地将本来属于中下层的蛋糕中的一部分,挤压出来变成少数人的财富,形成财富集中,变成经济总体中的过度储蓄。这种过度的储蓄,流向了国外,变成贸易盈余。这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铁三角”。

  “铁三角”不是简单的理论推论,有数据为证。有些人认为中国的贸易盈余太高或储蓄太高是由于文化的原因。有些人甚至公开感叹,要让中国人花钱太难。好像中国的普通家庭有钱花不完;似乎中国人节俭的传统应当为过度增长的贸易盈余负责;似乎我们祖先的节俭美德也应当为此负责;似乎读者中那些平凡普通的你我他要为此负责。其实,这不是一个文化现象,这是一个分配现象,是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导致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居民储蓄占GDP的比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而贸易盈余在同一时间内每年以两位数字增长。所以,普通人的储蓄或节俭不是导致大量贸易盈余的原因。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的贸易盈余增长了12倍,而公司存留的利润增长了8倍,中国还以世界一流的速度制造出世界顶级的富翁。有人估计中国亿万富翁的数量,同俄罗斯并列世界第一。在制造亿万富翁方面,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走过了许多国家几百年走过的道路。这些公司和富有阶层的储蓄是贸易盈余的主要来源。

  在这里,我们声明,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我们质疑的是,将这种竞争力建立在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的基础上,质疑的是这个建立在分配不公基础上的“铁三角”。我们提倡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国际竞争力。

  要解决当前中国的许多问题,必须破解这个“铁三角”;要破解这个“铁三角”,必须解决贫富悬殊问题;要解决贫富悬殊问题,必须实现社会公正;而要实现社会公正,必须下决心解决收入分配不公。

  这,是解决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牛鼻子。


相关文章:
·李启咏:学术殖民、知识霸权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翟玉忠:真正理解 “中国”不能离开经学
·许家昌:世界,正在进入中国时代
·白云真:述中国书,做中国人
·张可亮:中国经学的涅槃与复兴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