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冯进宝:老子归隐去了哪里 
作者:[冯进宝] 来源:[洛阳老子学会] 2011-06-04

    老子是一位智者,有史书记载他博览群书,通晓历史,熟悉礼制,了解社会,善于纵观历史祸福成败,精研各种学问和自然物象规律,形成了常人无法达到的深奥、玄妙的、丰富深深邃的智慧,被西方称为“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关于老子归隐,自西汉司马迁大作问世,“老子居周之久,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余而去,莫知其所终”。于是至汉以后,老子归隐,史无定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那么老子出关后究竟哪里去了,老子辞官离去其原因司马迁说的再清楚不过了,说老子隐君子也,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说明老子志在修道归隐,必择宜于修炼的清静之所专心修炼,“致虚极,守静笃”排除外界干扰,高度致虚守静是他的本意,但是老子后来所为,并非辞官之后一下子形成的归隐理念。老子出函谷关一直往西,原意再也明白不过了,一个大彻大悟的智者,不但熟悉中国历史而且通晓世界,更何况他是一个非凡的思想家呢?在老子看来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已到了一个较高的阶段,必须扩大眼界,必须往西,因为老子知道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文明和谐的称之为天竺的乐园,有一位超俗脱凡的人,就这样老子上路了,行至周至县尹喜的家乡,但见山清水秀,民风淳朴,老子停下来歇息,在山神庙前讲经布道数日而又继续骑着青牛西行。行至大散关,老子犹豫了,大散关茫茫沙漠,千里戈壁,况且天气变化无常,气候恶劣,年迈之人不能硬撑,老子通晓此理。

    老子想了很多很多……

    中国有一句名言,开弓没有回头箭,泛指一个有作为有志气的人认准一个目标搭上生命也要到达目的地,老子能这样想和这样做吗?试想一个年迈之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能一头撞在南墙上吗?老子—聪颖的天资,达练的睿智,使他对人生、对大自然等等都有深层次的对照、思考,研究和总结,他的一举一动都包含着道法自然,他不可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他的修身、修真、修德、修善和慈、俭,不为天下先时时刻刻都浮现在脑海中。

     返回中原,修炼养生,选择一片净土是老子最早深思熟虑过的问题。当然再回京都洛阳固然可以,但又万万不能,走时同僚们的劝说,全家老小的挽留,都不曾动摇他辞官西行的决心,既然走了,何必再回首。中原大地、厚道民风,伊水之上,有元圣生地,先哲之威,时有影响。老子在官场几十年,工作之余博览群书,从元始社会到夏商王朝的衰落又到周王朝的衰落,老子深刻地记住了贤相伊尹,晚年能在伊尹的出生地归隐修炼实乃幸事,何乐而不为呢?

    在这里必要重提一下伊尹这个人,《史记•殷本记》载伊尹生于伊水上游,清代“耕莘古地”石碑至今尤存。伊尹作为一个陪嫁品到商都,后来商汤王很器重他,伊尹以滋味说汤而论治国之策。《吕氏春秋•本味》还提到伊尹在与汤王的对话中曾以汤为喻,“有其新,弃其陈”,后来影响到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哲理形成。《资治通鉴》中还提到伊尹“闵生民疾苦,作汤液本草,……”,可以看出中药汤剂的创始人也是伊尹,难怪老子精通中草药,在老君山留下了那么多土单验方。

    可以断言,老子千里迢迢到栾川景室山寻迹归隐,其实质应该是修身养性和进一步研究伊尹文化。



    栾川景室山因老子归隐修炼而更名为老君山。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得知,老子非常重视生活环境,他强调择善地而居,在求学无望西渡难成之时,选择什么样的善地才适宜修道养生,老子必然要认真地斟酌,反复地思考。

    景室山是灵气凝结之福地,自古就被称为伏牛山主峰,老子当然对景室山了如指掌。景室山有万峰朝圣之状,气势磅礴,气脉源远,气象祥和,古有元圣伊尹诞生,其风水宝地正是择居修炼的最佳场所。老子选择景室山归隐,虽然不是最早所想,但在大散关思考回程时他已胸有成竹,决非偶然。老子西行不成选择归隐对外守口如瓶,外人皆知老子出关而去,最后结局世人难以猜测,就连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在老子归隐后四百余年才写出《史记•老子列传》,喟叹“莫知其所终”,今天看来,司马迁是局限于当时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也只有如此交待而已,岂知由于他的偏见造成了普天下众多的名山都称之为老君山。中原乃至秦邑地域有老君山谓称,与老子足行千里,出函谷寻迹归隐关系密切,事出有因,无可置疑,而远居中原的云南、四川等地,老子无论如何也不能到达,按古时体制及社会风情而论,则可认为是自唐以后朝廷官员为官一任尊老子为贵,威震一方起名纪念罢了。唐王敬奉老子,天下为官者当然也不敢怠慢。

    民间传说老君山顶老君庙始建于北魏年间。从东周末期老子归隐至南北朝北魏时历经七百余年民间才在老君山给老子盖庙,足以说明古时栾川在中原地理位置的偏僻,其实在汉朝时民间就有老君庙出现,只不过大都在京城修建。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开元盛世时,赐封栾川老君山为天下名山,委派大臣蔚迟敬德监工重修老君庙,是因老子归隐之故。在历史上对老子最为崇拜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他曾亲临鹿邑县太清宫拜谒老子,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封老子之父为“先天太皇”,并下诏书改鹿邑县为真源县,寓意鹿邑为真理的发源地。武则天称帝后更是对老子崇拜万分,诚信之极,又下召改真源县为仙源县,把老子封为得道成仙之人,而老子出生地则为仙之源,以表明武氏王朝比前朝更加捍卫和尊敬老子,其实也是和他人一样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巩固其统治地位而已。

    老子归隐景室山从历代藏书中难以有专著寻迹,只有至唐以后碑文和地方志上记述其归隐史实。从老君山现存残碑上可以得知,老君庙始建于北魏年间,有老子隐居的朝阳洞(又称老君洞)修炼遗迹;隋朝确认景室山为老子归隐地更名景室山为老君山;唐贞观年间唐太宗尊老子为“帝室先系”,派重臣监修老君山道观,铁瓦盖顶,石墙浆砌并铸老君铜牛像,至此登山朝拜者人流如潮,络绎不绝,尤其每年农历四月八庙会通往老君山顶的四十里山路行人如龙,名噪天下,五步一跪,三步一叩和封口朝拜者大有人在,成为一景。

    现在老君山留下来最多的文物是明朝时期,万历皇帝软弱多病,仰慕老子修道养生而健康长寿,把生命与帝业寄托在老君山老君爷神灵之上,铸造大铁钟,虔诚保佑,“皇帝万岁,太子千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钟文清晰可辨;老君山诏谕碑祈祷“朕躬康泰,无疆福寿,民安国泰,天下太平”;万历三十一年,朝廷印造《道大藏经》颁发老君山,史有记载。除此以外最为珍贵的文物六丁六甲护法神将至今基本保存完好。

    清《南阳府志•校注》嘉靖本卷二载:“老君山,在内乡县北250里处,突峰悬崖,隐现云表。世传老子学道于此,药灶、丹炉遗迹俱存”。

    清《卢氏县志•碑志》载:“北魏时,为作纪念,在山上建有老君庙,到唐太宗时重修,由大臣蔚迟敬德监修”。

    清《卢氏县志•文艺志》载:“老子修炼于景室山。在治东南200里处,老君仙山是也,蟠踞中南之首,太和嵩少为副,绝顶巍峨际天”。

    从以上录抄的各府、县志可知,在老君山隐居修道的老子即《史记》中司马迁所述的出函谷“不知其所终”的老子,那么栾川老君山理所当然就是老子归隐地了。

    清静无为,虚无飘渺。老子由一个活生生的人演变成老君爷—一个受人尊敬的神,于是人们就盖庙纪念他,供奉他。无论是人,抑或是神,都充分展示着老子的不朽和丰功伟绩,一部五千余言的杰作,被称为古代最伟大的哲学思想,可以说他既有当时的历史高度,又有当时的科学发展的深度,老子对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重大问题的观点、分析、论述和实践都达到别人尚难达到的境界。迄今为止的许多社会发展事实又都证明了这种思想的科学性和真理价值。

    老子是不朽的,为寻找真理求治国之道,从东至西,又转辗千里沿虢国古道到栾川登景室山,可见其精神力量之强。老子隐居景室山修道养生获得长寿,为后人留下了几多神密。老子的为人处事重厚道而不薄情,重实在而不虚伪,在景室山传授知识,丹药剂世,积德行善,广做好事,历代皆有口啤。

    老子避开世俗,隐名埋姓,在景室山专心修炼,但他炼丹济世,摄生渡人,其踪迹最终难免使人不知,久而久之被神化抬高由人到神,以至后来历朝各代在老君山都出现过老子显灵救助苍生的神化故事,继而出现物象神化迷离扑朔的老君台、老君杯、老君钻、老君磨、仙人桥、悟道石、煮人锅、饮牛池、老君丹、老君拴牛桩等,就连明太子火慈烺逃亡栾川深山也不忘藏身老君山,梦想托老君爷之福,保佑江山恢复。

    在栾川民间,自古以来流传着一个老君散丹救人的“平安节”。传说老君来到景室山隐居修炼,有一年瘟疫流行,人死大半,老君心急如焚,大发慈悲,于正月二十三日来民间散发金丹灵药,防疫救人,果见成效,人们为了纪念老君,把正月二十三定为平安节,至今在栾川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焚香祈拜老君,祈祷平安,并用金铂和黄裱剪成老君骑牛散丹剪贴画,贴在大门之上。“正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门上贴金牛,四季保平安”,村村落落大人小孩都会唱颂,广为流传。

    无独有偶,在老君山老子骑神牛像前,大人小孩皆知“摸摸神年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神牛项,一辈子不生病;从头摸到尾,一生无懊悔”。如此等等民间传说一代一代传,不教自会。

    神话归神话,老君丹在栾川流传已久确是事实,老君山下方圆百十里上年岁的人大都能说出几个老君丹的土单验方来,也许是受了老子的影响吧。

    老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源文化,对中国、对世界、对人类产生了不可比喻的作用,作为老子归隐地我坚信坚定不移地开发研究和弘扬传承老子文化,必将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生机。


相关文章:
·翟玉忠:美国新经济运动与老子“小国寡民”思想
·诸玄识:黑格尔抄袭老子
·梁宇辉:八卦九象和《老子》的创作方法、分章及章序
·梁宇辉:什么是老子之道 -- 从两个视角看懂《老子》
·王德岩:老子的“道”与“路”——老子的文化形象与《道德经》的解读途径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