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为韩毓海为《五百年来谁著史》第三版所作的序,载大学网2012-03-31。
一、方法
现在交在读者手上的第三版,主要对原书的理论部分做了增订。特别是,下篇的第四节(《从康德到列宁》)、第五节(作为“中国方法”的《大同书》)中,原来只是略略提到的许多论点,现在都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如同对待马克思和列宁一样,康德、黑格尔、康有为的著作,今天已被当作了十分古旧的知识,人们怀疑它们与现实究竟有何关系、还能派上何等用场。实际上,这种怀疑,是从这些著作诞生伊始就存在着的。例如,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非但一直被批评为“文字粗拙晦涩、令人无法了解”,文德尔班甚至这样说过:“能了解精神现象学的那一代人早已死绝了”。
在实用主义的时代,像一切不能直接变成钱的东西一样,人们普遍地怀疑“理论”的价值、“理论”的用处,这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当年的左文襄公曾经感慨说:“今之农者,亦如今之学者,欲速见小,自误以误人。吾三十以后,读书渐多,阅世渐深,知区区之存于心中,自以为是者,仅足以仿当今无足指数之人,而于古之狂狷尚未逮也。” 这些话若换成今天通俗的说法就是:所谓实用主义学风,便是“小农经济”在思想、学术领域中的反映。它的表现,也就是左宗棠所说的“欲速见小,自误误人”,更进一步说,它使得我们的发展没有坚实的基础、长远的眼光和持续的内在动力,更使得我们日渐丧失了“理论”这个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曾经这样说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说到那个时代的德国:“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了活人!” ――实际上,马克思所说的,也就是我们的时代和我们当下的处境:今天,不仅肆虐全球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使我们受苦,而且,旧的生产方式、旧的发展方式同样也深深地束缚着我们、使我们受苦。马克思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而上述那些被判为“古旧”的知识、那些“古之狂狷”者――康德、马克思、康有为,他们的写作所针对的,实际上也便是我们的现实,他们能够告诉我们的,比当下的时尚宣传所能给予我们的,要多得多。
今天的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正是康德第一个指出,英国人率先发明的“战争国债”和战争金融制度,乃是现代欧洲思想错误的结果、是西方思维最大的失误;而黑格尔则认为:推动现代西方世界发展的两个真正动力,无非是战争与财富;尼采更一针见血地断言:“债务关系”,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正是马克思指出: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一切旧的经济学实际上都已经死亡了,因此,从今往后,我们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经济学;而列宁认为:金融垄断和跨国公司的垄断是20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康有为则第一个提出了“大同”、“小康”之辩,他说:未来的“大同社会”,必定是以劳动者为主体,以科技、思想和知识创新为动力的社会,必然是“劳动社会”和“创新型社会”。
这些被判为古旧的知识、这些晦涩的理论,恰恰是今天我们认识、改造现存世界的最有力武器。
本书第一版面世不久,就有学者希望我谈谈“理论叙述”与现实、历史叙述的关系问题。因为在一些读者看来,本书的“上篇”以历史和现实的叙述为主体,而“下篇”则似乎更为侧重于“理论”。而对这个问题,其实再也没有人比马克思阐述得更好了。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他便深刻地谈到了究竟应该怎样对待“理论”这个问题。马克思谈到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谈到了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理论狂人”,他这样说:在黑格尔那里,理论“是现实事物的造物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与黑格尔不同,马克思自己则是把理论当作“材料”――或者更直率地说,就是“生产资料”。马克思说:“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索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与一切“空头理论家”不同,马克思乃是一个在欧洲各地流亡、没有“绿卡”的“知识民工”,正如建筑工人的劳动离不开建筑材料一样,知识劳动也离不开特定的“材料”,马克思反对将理论神秘化、反对理论的垄断、反对“现实世界是理论和思维的产物”那种装神弄鬼、颠三倒四的说法,而是平实地将理论视为“知识民工”劳动所必须的“材料”;但是,我们同时还要记住:马克思更反对“束书不观”的玄想、更鄙弃那种离开理论、离开知识材料,直接“从客观现实”出发的幼稚的“唯物主义”思想贫困。
在马克思那里,作为知识工作“材料”的“理论”,不过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者说:物质的世界凝结为知识的材料;物质世界的运动,则造成了这些材料不同的发展形式、造成了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正如只有通过树的“年轮”才能去了解一棵大树成长的轨迹一样,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而这就是马克思的辩证法,即我们所说的辩证唯物主义。
正如大树的年轮一样,理论是物质世界的一种存在形式,所谓理论,只不过是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着的物质世界。凝练的理论,则如短刀出鞘,是开启物质世界运动的钥匙。因此,为了探索中国道路,我们必须全面地批判和继承既有的人类思想遗产,必须像马克思那样,将这些理论遗产,理解为特定的“物质形式”,将理论打造成建筑未来新世界大厦的“材料”,锻造为通向未来道路的铺路石。或者说――必须像当年的毛泽东那样,将哲学和理论,锻造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二、破题
长期领先于世界的中国,为什么在19世纪走向衰败和落伍?长期战乱分裂的欧洲,为什么会在19世纪后超越中国、领先世界?――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在世界学术界,它被称为“李约瑟之谜” 。而本书的基本目标之一,便是以上述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去回应这一课题。
许多杰出的学者已在破解这个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如麦迪逊(Angus Madison)的《世界经济千年史》(The World Economy: A Millennial Perspective),以及伊懋可(Mark Elvin)关于“高度平衡陷阱”的重要论断(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按照麦迪逊的统计:中国经济在公元一千年里一直保持持续增长,并在1820年左右达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 ;但是,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增长却一直是依靠不断增加劳动力投入而维持的,而1500年之后,西方的增长则主要是依靠技术、生产方式的创新来实现的。如果说西方1500年之后的增长,体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话,那么观察同时期的中国,却会发现:经济增长伴随的乃是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口很少的西方却创造了越来越多的财富,并最后超越了中国。
麦迪逊和伊懋可的论断,就“李约瑟之谜”给出了一个典范性的解释模式,但是,他们的解释也遭到了两个方面的有力挑战。一个挑战就来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西方的增长方式受资本积累这个基本目标的制约,这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排斥人类劳动的弊端。同时,西方在1500年之后的飞跃增长不仅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也是近乎无偿占有当时还很廉价的世界资源的结果,这包括无偿占有美洲、印度的农产品、以及世界绝大部分矿产品,西方的增长带有掠夺自然的特性,并与残暴的殖民主义统治相联系。因此,从排斥人类劳动以及掠夺自然、殖民地统治这两个方面来看,西方19世纪的增长方式也是不能持续的。
而第二个挑战则是伴随着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开辟、特别是197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持续起飞而产生的,这个学派把新中国的发展,以及1970年代以来的东亚经济“奇迹”,解释为东亚具有大量高素质劳动力的结果,是这些优质劳动力通过建立合作型社会、创新西方单一竞争型模式的结果,他们认为:这条以农业为基础,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互相协调、促进发展的道路,既接续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推崇的“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之路”(斯密认为这条道路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所中断),更是对人类现代发展方式的创新。与排斥劳动和就业、依靠自然资源的大规模耗散、通过掠夺殖民地谋增长的方式不同,前者是被称为“勤劳革命”,后者被称为“工业革命”。
因此,当代西方学者倾向于从劳动力的“质”而非“量”的角度,来观察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在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与普遍的看法相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资的主要吸引力并不是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而主要是这些劳动力在健康、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上的高素质”,而且,这种质的优越性与中国长期坚持的社会主义道路分不开、与以农业和民生为本的发展方式分不开。如萨米尔?阿明认为:在中国,农民与土地的直接结合使中国能够创造新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必然与只能用贫民窟和失业来解决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逻辑完全不同。
三、探求
而本书的基本探索之一,就是对“李约瑟之谜”提出进一步的、不同的解释。这种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地缘政治性的。自公元十世纪以降,在中国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横跨欧亚大陆,联络东洋、西洋和南洋的贸易和金融流动体系,其中,以恰克图为核心、贯通“内陆欧亚”的北方贸易体系,以及以琉球为核心、联系西洋、东洋和南洋的海洋贸易体系,乃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的两个重要枢纽。16世纪中后期以降,随着美洲白银的输入和帝国主义军事扩张的加剧,随着世界地缘政治态势的大变动,最终导致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贸易和货币流动体系于19世纪走向瓦解。而中国的衰落,首先是上述世界地缘政治体系变动的结果。
第二个解释是金融性的,它基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尽管在十世纪之后中国社会就开始进入“近世”,但自宋、元、明、清到中华民国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由于长期实行经济、社会的放任主义,中国都没有自己的自主货币,宋代经济已经依赖南洋、西洋舶来的白银,而明隆庆之后,从美洲大量进口白银和银元,更成为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货币短缺矛盾的基本国策,从而使得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美洲白银供给,这成为阻碍中国长期发展、实现革命性发展的重要瓶颈。
魏源早就深刻指出:“人知中国之银出漏外洋,而不知自昔中国之银大半来于外洋”,“而近数百年间,粮钱改银以后,白金充布天下,谓非闽、粤番舶之来,何自而得之?”“银之出于开采者十之三四,而来自番舶者十之六七”,“银来番舶数千年,今复为番舶收去”,“中国争用西洋之银钱,昂于内地之银值,则中国银币行之数百年,亦必因时而变”。因此,魏源倡仪:中国欲求富强,必先从国家自铸货币,驱逐西方银元始 。而近代中国改革的先驱者康有为上清帝的第一份奏折,就是《钱币疏》,其中即提出中国四百年均没有国家主权货币,指出货币供给依赖外洋所造成的“失名、失实、失用”,乃是“旷世之大弊”,康有为更首倡“废两改元”,即废除银两,改行国家铸造、发行的银元为主权货币 。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目标之一,也便是“货币革命”,但是,直到1935年,中国国民政府才力图废除白银和银元而发行国家货币――法币,但是,法币的发行由于没有当时中国经济的主体――农业经济的支撑,也难以深入中国的广大农村,故不得不以外币为“准备金”,法币发行,既与英镑汇率挂钩,又以美国的“银本位制”为基础,这种在列强之间“左右逢源”的币制设计,却因独将日本排除在外,竟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重要借口。法币发行,终至1940年代严重的通货膨胀而陷入崩溃。
因此,与1500年以降的西方相比,中国经济的增长缺乏国家财政组织、金融战略的支持,这是它陷入发展困境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方面的解释就是政治上的,具体说就是“国家组织能力”上的。宋代以降,经济和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国家组织能力的持续下降这个矛盾现象,是我们观察历史得出的第三个基本结论。
中国政治史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宋代以降之所以出现了国家组织能力下降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国家治理能力的全面下降,中国的士大夫阶级,自那个时候起,就已经不再能够担负起一个逐步近代化的国家的治理之责,即他们既没有管理经济、财政、税收、司法、军事和金融的具体能力,也不再能够担负起组织人民、教育人民的责任。华而不实、日益腐化的士大夫阶级,已日益成为中国社会近代发展的阻碍力量,而中国基层治理,早已经落在了横征暴敛的胥吏手中,即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其实已经出现了管理者、治理者“缺位”的危机。
被列宁称为“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在其政治名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中,率先提出了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危机这个重要课题。面对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和强大的外敌入侵压力等多重难局,宋王朝暴露出的核心问题并不是缺乏经济能力,而是整体上丧失了政治能力。
王安石指出:宋王朝没有政治。这就是说,国家没有真正的治理者。儒家文化的根本缺陷,在于其目标是培养“圣贤”和文人,而非日益近代化的国家治理者,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学是不合格的,因此,在这种思想文化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官员,作为“治理者”也都是不合格的。王安石的文章开篇即痛陈中国“没有人才”,而他所谓的人才,并不是指文人,而是指治理者,并不是指儒家意义上的“圣贤”,而是指政治家――即治国理政的人才。他认为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口吐莲花的文人和独善其身的“贤达”,而不是治理者,这就是他所谓:从造就治理者的角度看,儒家学说之于人才的“教、养、取、任”,皆不得法,甚至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王安石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政治改革的第一人,就是因为他提出了培养、选拔、约束和监督治理者的一整套办法,即他力图将治理者从“文人”和“圣贤”中剥离出来,造成一个职业化的治理者队伍,从今天的角度来说,他的这一举措可以被称之为“政治的理性化”。
王安石希望造就一支职业化的治理者队伍,以此加强宋的国家能力,然而,在与庞大的士大夫阶级的对抗中,他失败了。
象中国此后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一样,王安石的改革也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这种改革无一例外地不能触动中国基层,尤其不能触动长期把持中国基层税收、司法、财政和军事的基本力量――胥吏阶级。
胥吏是从唐代的“役法”中演变而来的,按照役法,基层的事务是由人民轮流担任的,国家并不发给俸给,而唐中期以降,基层事务已由专任的事务员来把持,他们的收入不是来自国家,而是来自办事获得的“好处费”,而这种把持基层的事务员,也就是胥吏。
实际上,国家治理者的缺位,其造成的最为深刻的弊端,尚不在困扰着王安石的“上层”,而在基层政治的瓦解、或者在于胥吏之害,它导致的结果就是所谓“官无封建、吏有封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