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中国名学:中国古典逻辑体系及其时代意义》出版书讯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赐] 2025-02-13

基本信息:

书 名:中国名学:中国古典逻辑体系及其时代意义

书 号:ISBN 978-7-5168-3940-9

作 者:翟玉忠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开 本:16开

字 数:280千字

页 数:292页

内容简介:

名学是中国文化由形而上学至形而下学的关键所在,它连通知与行,理论与实践。对于修正西方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学术中的还原论取向,正确引入西方学术以及中国古典学术的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名学与西方逻辑学相比较,二者具有十分不同的学术品质:名学更适用于处理复杂系统,可以直接应用于社会治理,这使名学成为儒家名教之学和法家名法之学的基础,而西方逻辑学缺乏这样实用性的社会治理功能。

站在名学的角度反观西方逻辑学,我们能清楚看到后者的局限性。西方学术建立在对现实的抽象定义和系列假设基础之上,一旦沿着逻辑链条推演下去,常常发生“文辩辞胜而反事之情”的现象,就是道理上行得通,却与现实不着边际。

中国名学能够为本土学术体系提供牢靠的思维防火墙,同时建立起不同文明间交流的“学术海关”,避免出现逻辑概念的混乱。这是西方逻辑学难以胜任的。

作者简介:

翟玉忠,中信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新法家网站中英文版总编辑,“大《六经》工程”总编辑。

代表作品:

1、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2008年)

2、国富策:中国古典经济思想及其三十六计(2010年,中文、韩文版)

3、中国拯救世界:应对人类危机的中国文化(2010年)

4、正名:中国人的逻辑(2013年)

5、国富新论(2013年)

6、礼之道:中华礼义之学的重建(2014年)

7、性命之学:儒门心法新四书阐微(2014年)

8、斯文在兹:中华文化的源与流(2014年)

9、人类文明的基因:人类二元观念与世界文化的分野(图文版)(2017年)

10、说服天下:《鬼谷子》的中国沟通术(2018年)

11、国富策:读《管子》知天下财富(2018年)

12、智慧简史:从旧石器到人工智能(2021年)

13、文脉寻根——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国学真相、国学与现实、醉春秋)(2022年)

14、中国拯救世界:应对人类危机的中国文化(修订版)(2024年)

15、中国人的政治教科书《今文尚书》(与付金财合著,2024年)

16、中国名学:中国古典逻辑体系及其时代意义(2024年)

目录:

还我文化山河——我们的学术历史使命(再版序言)

导言篇

名学,亦称名辩之学,是人类一切知识活动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在话语权为少数西方强国掌握,受西方中心论影响,诸多学人几乎无原则接受一切西方概念和理论,名实已经严重混乱的21世纪,作为世界三大逻辑体系之一的中国名学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一、中华文化的轴心:道//

(一)将中华文化主体等同于儒家文化是常识性错误

(二)黄老之学——中华文化的重镇

二、名学一、二、三、四

(一)名学的基本宗旨——正名

(二)名学的“立说轨范”:谓、故

(三)立辞的三条原则:故、理、类

(四)出故四法:辟、侔、援、推

三、名教——以名为教

(一)名教源于社会自然秩序

(二)黄老之学极大地发展了名教礼义之学

四、名法——刑名法术

(一)名法,循名以责实

(二)大秦帝国的律法

名学十三篇

当代名实混乱已成痼疾,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文化安全,以及世界人文学术、自然科学的发展——人文学术常常变为廉价的工具和自娱自乐的玩物;自然科学领域普遍接受的还原论容易导致理论假设与实验证据的混淆,即使在分子生物学这样尖端的自然科学领域也是一样。

序•重建名学

(一)鄙名与伪名之灾

(二)名学的重建

名学十三篇•名实论第一

名学纵横:为名学正名

名学十三篇•白马论第二

名学纵横:西方自然科学需要补上名学这一课

名学十三篇•指物论第三

名学纵横:名学是对西方形式逻辑的超越

名学十三篇•坚白论第四

名学纵横:名学与西方逻辑学学术特点迥异

名学十三篇•通变论第五

名学纵横:名学贯通形上之道与形下之法

名学十三篇•大取篇第六

名学纵横:三表法——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

名学十三篇•小取篇第七

名学纵横:名家和纵横家同出“孔门四科”

名学十三篇•考伪篇第八

名学纵横:洋教条是一种“按名定实”的逻辑错误

名学十三篇•审名篇第九

名学纵横:比附的本质是“信名而略实”

名学十三篇•鄙名篇第十

名学纵横:鄙名形成的历史原因

名学十三篇•大道篇第十一

名学纵横:近代最恶毒鄙名之一——“闭关锁国”

名学十三篇•齐物论第十二

名学纵横:断章取义——鄙名是如何伪造的

名学十三篇•正名篇第十三

名学纵横:名学是治国理政的基础

正名顺言篇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孔子这句名言尽乎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但对其内涵,却很少有人关注。孔门言语科中的名学专门研究正名实,已成绝学。我们做“正名顺言篇”,目的是告诉世人名学过去是正确逻辑和社会成就的基础,今天它仍然是一切学术和各项事业的基础。

一、帛书《五行》所见名学类推法发微

 (一)《墨子·小取》的四种类推法

 (二)帛书《五行》的四种类推法

 (三)《五行》与《墨子·小取》有不同的学术源流

二、从三段论的失效看名学的内在特点 

 (一)重意象,轻抽象

 (二)重横向类推,轻纵向推理

 (三)重实事,轻虚辞

三、因变以正名——名学与中医 

四、对楚渔《中国人的思维批判》的批判

 (一)令人忍俊不禁的论证

 (二)楚渔有时显得过于无知

 (三)还是用事实说话

五、西方经济学的逻辑陷阱与轻重术

 (一)科学方法不能平移到人文领域

 (二)西方经济学株守机械的二分原则

 (三)西方经济学成了为少数人谋利的工具

六、中国现代学术的兴起与西学的中国化

 (一)学术成为美国攫取中国核心利益的超级战略武器

 (二)中国本土学术被送入历史垃圾堆

 (三)移植西学过程中鄙名与伪名之灾

七、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背后的“名实”困境

辩者论题篇

在先秦古籍中,留下了大量当时辩者的论题。两千年多来,“白狗黑”“卵有毛”这类论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本书试图按名学的内在理路诠释这些命题——所谓内在理路,是指《墨子》中《墨经》六篇和其他古籍中尚存在的一些论式,一些阐述。读者将会发现,这些命题是如此重要,正因为不懂这些命题的意义,我们才习惯于犯某些明显的逻辑错误。

 一、类比推论发生的“一是而一非”的谬误

 二、类比推论发生的“一周而一不周”的谬误

 三、类推中“行而异,转而诡,远而失,流而离本”的谬误

 四、《列子》中的相关阐述

 五、《公孙龙子》中的相关阐述

六、《庄子》中惠子历物十事

附录一  杂论名学与经济学

附录二  回归中国文化的母体经学

被尘封2000多年的绝学——名学(再版后记)

(《中国名学》可在京东、当当上买到;欲购作者签名版请加微信:zhai20050718)



相关文章:
·《中国名学:中国古典逻辑体系及其时代意义》出版书讯
·胡春雨:中国文化精神的廉洁底色
·翟玉忠:儒家与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翟玉忠:找回中国本土政治经济理论
·翟玉忠:中国科举制弥补了西方民主制之不足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