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发展的内在逻辑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中国政治组织形式也与西方迥异。 要理解中国政治,首先要清楚中国古典政治理论注重社会系统内部的层次性和个体的差异,从不平等为起点解决社会公正(百姓均平)问题,而西方政治以平等为起点,结果常常导致政治经济上的极度不平等。 “从不平等到平等”是打开中国式政治的钥匙,不理解这一点我们很容易跌入“封建等级专制”的逻辑泥潭不能自拔。为此中国古典政治理论家引入了“惟齐非齐”这一概念。 “惟齐非齐”一语出自《尚书·吕刑》,本意指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用轻重不同的刑罚,目的是刑罚的公正合宜,简单说就是由“不同到同”,《尚书·吕刑》:“刑罚世轻世重,惟齐非齐,有伦有要。” 战国末期的荀子赋予了“惟齐非齐”完整的政治内涵,雄辩地阐明:只有按照一定的层级秩序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源,才能实现长治久安——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人不是机械论中无区别的原子,而是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 在惟齐非齐的基础上,荀子提出了“明分使群”的思想,认为社会作为个体聚集形成的组织,要有意识地实现社会分层,避免人与人之间互相伤害,有效实现社会的分工。在《荀子·富国篇》中他说:没有君主来统制臣子,没有上级来控制下级,祸害就会因为各人的为所欲为而不断发生。人们需要和厌弃同样的东西,可是需要的多而东西少,东西少就一定会发生争夺了。用来供养一个人的是各行各业所制成的产品。个人能力不可能同时精通所有的技艺,一个人不可能同时从事所有的职业,所以人如果离群索居不互相依靠就会陷入困境,如果群居而没有职分规定就会发生争夺。陷于困境是一种祸患;争夺是一种灾难。要消除祸患免除灾难,就没有比明确各人的职分、使人们结合成社会群体更好的了。“无君以制臣,无上以制下,天下害生纵欲。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故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穷者,患也;争者,祸也。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 由此荀子指出了“平等”的危害,并激烈批判了墨家平等观,特别是墨子“非乐”、“节用”的观点,认为墨子那样做不仅不会实现社会的治理,反而会使社会陷入穷困混乱之中。 惟齐非齐的思想不仅仅是荀子一派的主张。中国古典政治学黄老经典《管子》不仅专门讨论了体现社会分层的爵制的意义,还指出了爵位与资源分配的关系。国家确立爵位制度,是要实现和谐公正。一个社会的人不可能都尊贵,都尊贵事情就不好办了,还会对国家不利。正因为这样,若没有少数人尊贵,人们就不能自己管理自己。所以,分清爵位排列的高低,才知道先后的次序和贵贱的仪法,管理起来也才有章可循。《管子·乘马第五》:“朝者,义之理也。是故,爵位正而民不怨;民不怨则不乱,然后义可理。理不正,则不可以治,而不可不理也。故一国之人,不可以皆贵。皆贵,则事不成而国不利也。为事之不成,国之不利也。使无贵者,则民不能自理也。是故,辨於爵列之尊卑,则知先后之序,贵贱之义矣,为之有道。” 在中国古典政治中,惟齐非齐主要体现为爵位的划分。爵位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其等级次序取决于为社会贡献的大小(爵“以赏功劳”——语出《汉书·百官公卿表序》),而爵位又是有限资源分配的标尺——按个人社会贡献的大小分配有限资源的制度就是社会功勋制。 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只有社会功勋制保证了政治忠诚与业务能力相统一的选举原则。因为只有政治忠诚的人才能尽心竭力地为社会立功勋,只有具备相当的个人能力才能保证功勋的实现。在官爵基本合一的秦汉社会,社会功勋制造就了中华文明最为辉煌时代。 (节选自翟玉忠《中国拯救世界:应对人类危机的中国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