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哲学纵横
翟玉忠:“太极图说”六种之周敦颐《太极图说》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赐] 2018-08-13

(本文节选自翟玉忠先生《人类文明的基因:人类二元观念与世界文化的分野》【图文版】,该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10月出版,读者可以通过当当、京东等网站购买。)



在中国文化史上,北宋学者周敦颐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宋营道楼田堡(今湖南道县)人。

正是周敦颐,一改汉以来儒家以释经、传经为业的传统,开启了宋以后心性义理之学的新时代。黄宗羲(1610-1695年)第三子,继其父未竟事业编纂《宋元学案》的黄百家评价说:“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周敦颐)崛起,二程(程颢、程颐)嗣之,又复横渠(张载)诸大儒辈出,圣学大昌。故安定(胡瑗)、徂徕(石介)卓乎有儒者之矩范,然仅可谓有开之必先。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宋元学案》卷十一《濂溪学案上》)

这里,黄百家所说的“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的著作,指周敦颐《太极图说》和《通书》。

通观二书,即知黄百家的评论尚有不全面透彻之处。因为宋明理学家,只有周敦颐抓住了孔门心法的根本——诚!

《通书·诚上第一》云:“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通书·诚下第二》又说:“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也,故诚则无事矣。”

诚,连通形上与形下、内圣与外王,为孔子一以贯之之道!明代著名思想家,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的薛瑄(1389-1464年)曰:“《通书》一‘诚’字括尽。”(《宋元学案》卷十一《濂溪学案上》)

辑完《性命之学:儒门心法新四书阐微》一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笔者亦知:“孔学一‘诚’字括尽。”

在此意义上,秦汉以来,周敦颐先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学人留意焉!!!

周敦颐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是《太极图说》。史载,汉地此图传自五代宋初著名道士陈抟。《宋史·朱震传》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修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

《太极图说》的核心思想是:“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但这个“静”字不能单单理解为“不动”,或以“用之体”释之,否则动静、体用必被打成两截,与圣贤之道、不二法门远矣。

黄宗羲批评朱子体、用之论时说:“朱子以为,阳之动为用之所以行也,阴之静为体之所以立也。夫太极既为之体,则阴阳皆是其用。如天之春夏,阳也;秋冬,阴也;人之呼,阳也;吸,阴也。宁可以春夏与呼为用,秋冬与吸为体哉!缘朱子以下文主静立人极,故不得不以体归之静。先师云:‘循理为静,非动静对待之静。’一语点破,旷若发蒙(此指启发蒙昧——笔者注)矣。”(《宋元学案》卷十一《濂溪学案下》)

得理义,即得静,诸君当细参!

黄宗羲(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在《梨洲太极图讲义》中还说:“学者须要识得静字分晓,不是不动是静,不妄动方是静。慨自学者都向二五上立脚,既不知所谓太极,则事功一切俱假。而二氏又以无能生有,于是误认无极在太极之前,视太极为一物,形上形下,判为两截。蕺山先师曰:‘千古大道陆沈,总缘误解太极——道之大原出于天。’此道不清楚,则无有能清楚者矣。”(《宋元学案》卷十一《濂溪学案下》)

笔者读至此,看到明末大儒刘宗周(1578-1645年,因讲学于山阴蕺山,学者称蕺山先生)言“千古大道陆沈,总缘误解太极”,不禁汗颜!

数千年来,学人误解太极、太极图——太久!太深!

从外在形式到内在义理都是这样……


周敦颐太极图.png

        此图选自萧天石著《道海玄微》第15页,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


经文: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地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

参考译文:

无极至极就是太极。太极通过内部的自我运动,化生出阳;动到了极限就转化为静,静便产生阴;静到了极限,又再变成动。动和静,两者相互将对方作为自己的根基。太极分成阳和阴后,天与地便出现了。阴阳再变化结合,又产生出了水、火、木、金、土五气。这五行之气,顺其本性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四时。五行统一于阴阳,阴阳统一于太极,太极原本就是指无极。五行的产生,各有各自的属性。无极的真髓,阴阳五行的精粹,微妙地结合凝聚,促使天的阳气化生为男人,地的阴气化生为女人。阴阳二气交相感应,于是产生出万物。万物的生成无穷,变化运动无尽,但只有人获得了阴阳变化中的灵秀部分,成为万物中的最有灵之物。形体既已产生,人体中的精神产生了智慧。喜、怒、欲、惧、忧这五性因有感于外物而发动,便产生出善恶区别,各种各样的事情,便因此而出现。圣人为了区分人类的善恶和处理万事,提出了中正的原则,仁义的品德,和实践它们的主静专一的修养方法,作为做人的终极标准。所以圣人能因应天地的德性,日月的光明,四季的序次,鬼神的吉凶。君子按圣人提出的标准践行,便会吉祥。小人与此相背离,便会遭受凶灾。所以说:“确立了天的法则是阴和阳;确立了地的法则是柔和刚;确立了人的法则是仁和义。”又说:“能知道天地万物,从始至终,又由终反始的道理,就会了解生成与灭亡的道理。”《周易》一书多伟大啊!它提出了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



(作者简介:翟玉忠,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文章:
·翟玉忠:拒绝学术“软埋”,贯通经子
·翟玉忠:儒家与中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翟玉忠:找回中国本土政治经济理论
·翟玉忠:贤能政治是政治忠诚与业务能力统一的选举制度
·翟玉忠:中国科举制弥补了西方民主制之不足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