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时事述评
雄文共赏--北大韩毓海发文贺《中国正在说》开播 
作者:[韩毓海] 来源:[海博TV 2016-11-05] 2016-11-09

    海博TV消息:11月4日晚,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节目正式开播,反响强烈。北京大学教授韩毓海发文祝贺,文章全文如下:

                展望五百年,看中华复兴


                ——写在《中国正在说》开播之际


                            韩毓海

    踏着祖先长征的足迹登上万里长城,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这就是你和我的故乡,可爱的中国。

    开渠道,筑提防,河西河东变平壤。为在河边干燥松软的黄土地上耕种收获,我们的祖先建造了伟大的水利工程。

    黄河是我们共同的母亲,摩顶放踵铸成的河道是我们的公共财产,休戚与共的劳动使我们凝聚为一个共同体,中国第一个朝代“夏”就诞生在黄河之滨,它的都城叫安邑。

    安邑近旁的浦坂是帝舜的都城,而帝尧的都城则在黄河支流汾水的上游平阳。

    从丁公遗址(山东邹平,距今5500年)、陶寺遗址(山西襄汾,距今4500年)到二里头遗址(河南偃师,距今3500年),在这些东方最耀眼的城市里,巍峨的观象台与灿烂的星空对话,庙宇中闪耀着青铜鼎的光辉,悦耳的钟声响彻黄河两岸。

    这就是五千年前的祖国,是我们的祖先开创人类文明的地方。

    为了治水,创立“夏”的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圣人无家,以天下为家”,大禹是第一个“公家人”,守护公共财产、献身公共事业的人,是世上最辛苦、最幸福的人。

    比黄金宝贵的是五谷,比白银更宝贵的是食盐。黄河转弯处的山西解州,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盐池,是谁用一片片甲骨包藏起古老的秘密,是谁用一个个汉字讲述着祖先的传奇?闪光的青铜和雪白的盐粒,堆积起一个繁荣富强的朝代,它的名字叫做“商”。“商贾”的“贾”字,就是从“盐”演化而来。

    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度同时在长江畔的四川诞生,那里同样富产食盐。巨大的青铜神树,枝叶繁茂,硕果勾垂,树上立鸟栖息。大眼华冠的三星堆人,开启了美的历程。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的意思是规矩与方圆,这就是“周礼”,后来的孔夫子,把“周礼”发展为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之道和社会行为规范。

    “仁”就是把人当成人,周是一个富强的朝代,也是一个文明的朝代。是劳动和丰收的时代,也是有节有庆,载歌载舞的时代。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流从之,道阻且长,《诗经》记载了我们的前人怎样在河边放声歌唱,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赛歌的声音如大河起伏,一直流向春秋和战国,那是百家争鸣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劳动者创造历史,耕战者为“士”,这也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

    长河入海而清,天下因秦而平。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英雄不论出身,没有谁天生高贵或者卑贱,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而只有那些奋勇杀敌和勤劳耕作的人,才是最高贵的人,高举着军功与劳绩面前人人平等的玄色旗,朴素的秦人最终扫荡六合,建立了郡县制的统一帝国,而这统一的基础,就是法,就是立足“农战”的平等法令——秦政法。宣示法令的是文——书同文。

    农耕的战士与游牧的骑士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而只有当中原的勇士舍弃战车,跨上牧人的骏马,大漠的孤烟,方才与中原阡陌上的炊烟一同升起,“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汉的强大不仅在于国家对于盐铁的掌握,更在于蔡伦发明的造纸术,它第一次为人类文明的交流、发展和融合创造了平台,汉的威名,不仅在于卫青、霍去病的骑士忠勇,更在于大汉的绢与丝,它越过了长城、翻过了天山,而绵延不绝的丝绸之路,从此把欧亚大陆联系为一体。男耕女织,是中国女人的一双巧手,编织了天下,为世界披上了中国的盛装。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第一批越过长城定居中原的北国游子是鲜卑人,他们带着佛陀的微笑和天穹顶的石窟,从草原一路走来,在黄河边的洛阳安下了家,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至今还在讲述着众生平等的故事,天苍苍,野茫茫,花木兰的传奇从这里走向世界,长城内外,从此成为我们共同的故乡。

    那时的南方,书法升华着汉字,山水养育了哲学,多少楼台烟雨中,转动的水车和奔驰的帆船,正在缓慢地集聚着与北国战马对峙的力量。

    直到大运河的开通,长江与黄河方才有了共同的血脉,南方与北国从此联系为一体。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从此中国的力量,由西部的长安与咸阳,一步步向着运河岸边的洛阳、北京、杭州和汴梁推移。

    沿着大运河,中国走向波澜壮阔的海洋。

    盛唐正是这样,怀抱着长江黄河和大运河的气魄,怀抱着李杜的文章、龟兹的音乐、敦煌的绘画与雕塑,像太阳一样在欧亚大陆上喷薄升起,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唐人总把人生当作一次远足,把每一次远行当作了采风,从此,中国成了诗的国度,盛唐就走在采风的路上。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宋代是最具书卷气的时代,中国人从此相信:通过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圣人不过是肯学习用功的常人。从此,《四书》和《五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读书求理,成为中国人的日常功课。

    是元代把中国变成了世界,成吉思汗大道,像母亲的胸襟一样宽广,回首射雕时,万里暮云平。居天下之正者为中国,从此,中国成为了世界的中心,四海之内皆兄弟,从此,由长江黄河出发,你就能到达世界上最遥远的地方。

    你是否知道,长达4000卷的《永乐大典》出版的时候,处于文艺复兴前夜的欧洲,对于印刷术还一无所知。你是否知道,1421年,28个国家的使节被大明的巨轮运到北京,有幸成为访问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紫禁城的第一批客人。在这些使节眼里,中国就是世界,而在大明眼里,世界却不过是虚空。

    当由两万人组成的郑和船队离去80年之后,西方的舢板方才开始在印度洋上爬行。西班牙和葡萄牙,不过是大明的海上搬运夫,全世界的白银像潮水一样涌进大明,因为这里是世界上最富饶的乐土。那是中国称霸海洋的时代。

    建极绥猷,正大光明。最后一批回归母亲怀抱的北方游子叫女真,林海雪原,若水三千,辽金英勇的后人踏着战鼓的节拍,挟着浩瀚的蒙古、西藏和新疆,从苍茫的若水放歌而来,万方乐奏有于阗,这是团圆的时代,《皇舆全览图》奠定了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

    上下五千年,我们走过沧海桑田,四夷八荒。

    上下五千年,我们走过二十四史、二十四节气,走过三千大千世界。我们走过孔子的理想和佛陀的微笑,走过李白和杜甫的诗篇。

    上下五千年,我们曾经是历史的时间,我们就是天下的指南。

    1840年。发明了火药的民族,却从未见过如此凶猛的炮火,1840年,发明的指南针的民族,却迷失了历史的方向、丧失了生存的空间。

    1840年,资本的烈焰,焚毁了《永乐大典》,焚毁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1840年,我们仆倒在地,我们身上踩着一只脚、两只脚、八只脚。1840年,我们灾难深重,身上压着一座山、两座山,三座大山。

    一百年。血流成河,泪流成海。一百年,我们见惯了刀光、火光和血光之灾。

    我们在1911奔走呼号,在1921孤军奋战,一百年,无数文弱的书生投下笔,举起了剑,一百年,有多少黄河滩上的放羊娃吹响了号角,号角连天。

    一百年,一百年,孔老夫子有七十二个弟子,黄花岗上有七十二个烈士。一百年,一百年,每年有12个月份,南湖的红船上站起了十二个党员。

    一百年,成千成万的先烈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掩埋了他们的尸体,擦干了身上的血迹,一百年,我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突围,向前,向前,向前。

    长征啊长征,从王阳明起兵的吉安,奔向苗、藏、回、蒙,奔向56个民族的家园。

    长征啊长征,再一次以农村包围城市,以边疆包纳中原。

    1949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1949年,站起来啊站起来,中国人民站起来,一百年,仿佛又重新走过了五千年。

    1979年,我们重回世界赛场,1979年,打破封锁的中国,站上了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一个老人曾经这样预言:十几亿中国人摆脱贫困,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占人类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发展起来,这就是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2012年,我们向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好的制度,中国一定会对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一百年,是启蒙与救亡,是革命与造反,一百年,是崛起与腾飞,是从永恒走向永远。      

    两个一百年,是亿万的心,是长征的腿,两个一百年,我们走在大路上,大路朝天。

    两个一百年,我们是迎风的旗,是高挂的帆,是鲜血开辟的路,我们是烧不尽的火,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上下五千年,我们是同一个母亲的孩子。两个一百年,我们手拉手前行,发誓不能让一个兄弟姐妹在风雨中失散。

    天地之间,五千多年,我们老祖先,经营到今天。

    无边的天,正直的路,大路朝天,我们永永远远。


相关文章:
·韩毓海:毛泽东为什么要批判《武训传》
·韩毓海:伊斯兰创造了信用体系,为什么不接受“钱生钱”的资本主义?
·韩毓海:资本主义的秘密就在于把道德转化成了货币
·韩毓海:毛泽东解决了传统中国社会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两张皮”的根本问题。
·韩毓海:《龙兴》自序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