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2003/16:20 华夏经纬网
经过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努力,中国最早可确认的都城遗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布局基本搞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说,这对于全面认识作为都城的二里头遗址的性质、追寻中国早期城市及国家形态的源流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考古工作队先在二里头宫殿区外围探明了3条垂直相交的大道,确认由其围起的宫殿区面积达12万平方米左右,近来又发现了宫城城墙的线索,在探索二里头遗址都城总体结构与布局上取得重要突破
已探明的二里头遗址宫殿区道路网络系统由3条大道组成,它与过去发掘的1号、2号宫殿基址走向一致,东侧的南北向大道已探明长度近700米,北侧大道和南侧大道已探明的长度均超过300米,两路间距约400米。在宫殿区内,还钻探出若干条小型道路;在1号、2号宫殿基址之间,发现有大面积的路土遗迹和数百平方米的卵石活动面及若干夯土基址。
许宏说,经过40多年的考古发掘研究工作,如今遗址规模与布局大势已基本被掌握。最近的钻探与发掘结果表明,遗址沿古伊洛河北岸呈西北-东南向分布,东西最长约2400米,南北最宽约1900米,北部为今洛河冲毁,现存面积约3平方公里。其中心区位于遗址东南部的微高地,分布着宫殿基址群、铸铜作坊遗址和中型墓葬等重要遗存;西部地势略低,为一般性居住活动区。遗址的东部边缘地带发现有断续延伸的沟状堆积,已探明长度逾500米,可能是建筑用土或制陶用土的取土沟,同时也具有区划作用,形成遗址的东界。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考古学家致力于寻找失落的夏王朝的遗存,这种探寻活动集中在河南西部。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豫西地区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的中心活动区域,而“下洛之阳”为夏王朝的重要都邑所在地。
1959年,古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在偃师市翟镇乡二里头村发现了一处大型遗址。自此,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对这一遗址进行了40多次发掘。考古发掘和研究情况表明,这里是公元前二千纪前半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它拥有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