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从古至今,中国人对龙图腾的创造、崇拜是无与伦比的。
河南濮阳被称为“颛顼之墟”,在上古时代是五帝之一的黄帝之孙颛顼及其部族集团的主要活动区域。史载颛顼帝“绝地天通”,创制了“颛顼历”。谁也没有想到,中国人发达的天文学远远早于颛顼时代。
1987年5月至1988年9月,在濮阳县城西南隅西水坡,发掘出仰韶文化时期三组蚌砌龙虎图案。第一组45号墓穴中有一男性骨架,为老年男性,头南足北,身长1.84米。 其东侧为用白色蚌壳精心摆砌而成的龙,长1.78米,高0.67,头北尾南,背西爪东。龙昂首、瞠目、长吻、曲颈、弓背,大嘴半张,长舌微吐,身躯细长,长尾微曲,尾端为掌状分叉,龙身前后各一短腿前伸。该龙似在奋力向前爬行。墓主骨架西侧为一虎,虎头微垂, 目目圆睁,张口露齿,长尾后撑,四肢作交替行走状。此图案与古天文学四象中东宫苍龙、西宫白虎相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冯时说,“濮阳仰韶时期墓葬的龙虎蚌塑图被证实为天文图后,不仅把中国天文学的‘四象’传统在夏鼐的基础上又前推了3700年,让历史翻了一个跟头,而且还让那些坚持中国‘四象’西来的人哑口无言。濮阳天文图不但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图,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图。”
距45号墓南20米外第二组地穴中,有用蚌壳砌成龙、虎、鹿和蜘蛛图案,龙虎呈首尾南北相反的蝉联体,鹿则卧于虎背上,蜘蛛位于虎头部,在鹿与蜘蛛之间有一精制石斧。再南25米处第三组是一条灰坑,呈东北至西南方向,内有人骑龙、人骑虎图案。这与传说“黄帝骑龙而升天”、“颛顼乘龙而至四海”相符。
另外,飞禽、蚌堆和零星蚌壳散布其间,似日月银河繁星。其人乘龙虎腾空奔驰,非常形象生动,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还有,在三组蚌砌图案周围,还发掘出仰韶时期房基和大量墓葬、器皿及圆雕石刻人像残块,内含十分丰富。
濮阳县西水坡出土的龙虎图案是目前在全国考古发现的龙图案中年代最早,据科学测定在距今6460±135年前,故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