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翟玉忠: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范式大革命 
作者:[翟玉忠] 来源:[作者惠赐] 2019-06-27

    编者按:2019年5月28日,“自然国学与生态文明研讨会”在重庆市南岸区乐和书院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与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联合举办。本文依据新法家网站总编辑翟玉忠先生在会上的讲演整理而成。

 

当代世界大势可以概括为《黄帝内经·素问》中的八个字:“嗜欲无穷,忧患不止”。

 

在宏观经济领域,人类忘记了资源的有限性和人性的本质弱点。以“消费刺激生产”为中心,构筑了当代世界生产和生活方式,包括两个基本点:

 

一是对内膨胀欲望,二是对外膨胀资本。

 

从课堂上的经典经济学理论到生活中无所不在的广告,我们周遭的一切都为刺激欲望、膨胀欲望而设。我们忘记了人性本静,生命在于追求心灵的安定,而非无休止的欲望满足——这是在物质丰富的现代社会我们并没有获得相应幸福的总根源。

 

21世纪,资本力量如此强大,不仅体现在全球范围内远远大于实体经济的资本规模,虚拟经济膨胀,更表现为资本对全世界的野蛮掠夺以及层出不穷的环境灾难。当代资本的运作如此巧妙,它可以通过高价药物剥夺人的生存权而不受惩罚,它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房屋等必需品价格,提高每个人的生活成本,自己却赚得盆满钵满。

 

总之,以西方现代性为基础的生产、生活方式,将数千年来东西方文明的基础——对内节制欲望、对外节制资本——无情地抛弃了。

 

无论西方的一神教文明还是中国世俗化的大道文明,都讲“因人情、节人欲”的礼义之道。现代西方文明本质上是“因为情,纵人欲”,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立国基础——以节俭、勤劳、洁净为基础的清教精神也成为明日黄花。

 

   在此意义上,超越现代西方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建,它意味着人类文明范式大革命。

 

过去半个世纪的历史表明,光靠私人道德、改善生活环境、某些国家出台的种种措施,都不是生态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

 

因为在全球化时代,生产过程全球化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国际贸易总量70%左右是成品贸易,而到2010年的时候,世界总贸易额60%的贸易量是零部件、原材料各种中间品贸易,成品贸易只占40%。产业链的全球化,使西方国家轻而易举地将生态灾难转移到产业链低端的其他国家。

 

那些大型跨国公司,常常不顾环境成本,努力拉低服装等商品的价格。在西方社会享受廉价商品的同时,将社会贫困和环境灾难留给出卖资源和劳力的国家。

 

我的意思不是说,环境教育以及环境政策没有作用,而是说,这些都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我们需要改变整个以西方现代性为主导的文明范式,建立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我相信,持续发展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会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中华文化给我们的重大启示包括:

 

一、从以资为本到以人为本(济民)的经济发展。

 

以西方现代性为基础的当代文明本质是以资为本,资本主义成为当代世界的主流。今天,只有极少数有识之士认识到资本主义独霸的危险性。2008年金融危机后,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危机的直接原因似乎是金融衍生产品使用过了头,但事情的本质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失控的资本主义的暴走狂奔。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次金融危机,正是上天为我们人类敲响的警钟……人类现在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来和这个地球共生共存,这就必须从爱、慈悲、同情以及利他之心出发,而不是无止境地追求基于欲望和利己心之上的所谓经济增长。”(稻盛和夫、梅原猛:《拯救人类的哲学》,曹岫云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遗憾的是,今天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众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众,都没有很好地意识到“以资为本”的危害,更不能很好地回到东西方“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正常轨道上去。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曾指出:国家控制经济,节制资本是历史上中国没有陷入资本主义的原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现在学界谈“公”色变,“私有神圣”深入人心。一谈国家控制经济,公有制就是“政治不正确”,此种错误认识急需改变。

 

事实上,西方一神教也讲节制资本,无论中世纪西欧农村的的传教士还是伊斯兰教律法,都重视节制资本——只是现代资本主义让资本脱离了人文的轨道。这是东西方需要共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中国数千年来天下为公、以义制利,经世济民的经济思想值得现代人认真研究、汲取。

 

二、从以消费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到以储备为基础的市场经济。

 

“以消费刺激生产”的经济学逻辑自凯恩斯时代以来不断被强化,今天已经成为经济学界及政策制定者深入骨髓的观念。

 

在微观经济学领域,对一个厂商来说,这个逻辑是有效的。因为广告做的越多,公众消费的越多,企业的利润就越高。但对一个国家来说,若一味追求消费,那么最大的消费就是战争,这也是资本主义从诞生一刻起就留下了嗜血和战争胎记的原因。

 

健康的经济不应以消费为基础,当以储备为基础。因为只有充足的储备才能保证市场的均衡、社会的平衡和产品的持续供给。中国古典经济学轻重术集中于《管子》十六篇中,其中最重要的、讲基础理论的一篇叫作《国蓄第七十三》,可见公共储备在经济生活中的核心作用。

 

这里的储备指的国家储备,而不是私人资本的垄断性储备。由于私人资本的贪欲,私人资本的垄断性储备只会增加市场波动,增加人们的生活成本。大家应记得前些年大蒜等生活必需品的疯涨,背后就是私人资本操纵的结果。

 

《管子·国蓄第七十三》的作者将商品和货币称为“司命”、“通施”,足见其对储备的重视。近来中美经贸争端告诉我们,在高科技硬件和软件随时都可能成为强权威胁工具的时代,现代社会技术储备同样重要,它同货币主权一样,决定国家之命运!

 

三、从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到以经济均衡为目标。

 

天下为公,以储备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要求我们改变以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从以经济增长为目标到以经济均衡为目标。因为古代和现代的经济发展史都表明,只有平衡的增长才是最快的增长。

 

在考虑经济增长时,一定要将资源储备、生态因素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要从产品消费端开始,制定生态友好的战略、法规。

 

这是从周代开始中国人生态管理的重要经验。资源的开采必须有节制,绝对不能将矿产等社会公共资源转让给私人资本经营;什么样的商品能进入市场,什么样的商品不能进入,都应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标准。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改变人类文明的基本范式,需要人类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根本性变革——这是过去几十年环保运动给我们的最重要启迪。

 

回归“因人情、节人欲”的礼义文明生生大道,走上符合人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21世纪人类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相关文章:
·翟玉忠:民主发源地希腊给了民主持续的坏名声
·翟玉忠:中华政治文明的源头——《尚书》
·翟玉忠:跳出历史周期率,让人民监督政府制度化
·徐治道:探寻中华政治文明的原生奥义
·翟玉忠:真正理解 “中国”不能离开经学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