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 喜怒哀乐虽是个人情绪,但其形成多和社会内容有关。比如攀比所形成的嫉妒情绪。故中国古代国家礼乐文化建设的功能之一便是个人情绪的管理。 原文: 凡民之生也,必以正平;所以失之者,必以喜乐哀怒。节怒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外敬而内静者,必反其性【1】。 注释: 【1】此段《内业》作:“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译文: 人的生命,一定要依靠平和中正。生命有失,一定是因为喜乐哀怒。可以说,节制忿怒什么都比不上诗歌,节制享乐什么都比不上守礼,遵守礼义什么都比不上保持敬慎。内心虚静,外在敬慎,就能恢复平正的本性。
点睛: 感受到的情绪、刻意追求的知识往往是最表面的,如果攀比心、虚荣心日渐淡薄,就会感受到“心之中又有心”。因为在知的后面还有思、形,更核心的是意。《礼记·大学》主张“诚其意”。诚意之后,我心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天下人为中心,故“我无利心无安心”。 原文: 岂无利事哉?我无利心。岂无安处哉?我无安心【1】。心之中又有心。意以先言,意然后形,形然后思,思然后知。凡心之形,过知失生【2】。 注释: 【1】岂无利事哉?我无利心。岂无安处哉?我无安心:尹知章注:“亦既反性,则忘其利安,虽有利事安处,蔑不足资也。” 【2】此段《内业》作:“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音以先言,音然后形,形然后言,言然后使,使然后治。” 译文: 怎么说没有有利的好事呢?我自己却没有得失之心;怎么说没有安宁幸福之处呢?自己却有若其无。心里面又有个心。先生意识,再说出话来。有了意识,就要表达出来,要表达就要思考,经过思考然后才有了知识。心的状态,求知过多则失其生机。
点睛: 圣贤体悟大道,以天地心为心,以百姓心为心,圣贤心通天达地。那个永不干涸的源头是圣贤如同天地孕育万物的行愿心。 原文: 是故内聚以为原【1】。泉之不竭,表里遂通。泉之不涸,四支坚固。能令用之,被及四固【2】。是故圣人一言解之,上察于天,下察于地【2】。 注释: 【1】是故内聚以为原:据《内业》,此句当为“是故内聚以为泉原”。 【2】能令用之,被及四固:尹知章注:“但能用此道者,则四支(同“肢”——笔者注)坚固,被及其身也。” 【3】此段《内业》作:“道满天下,普在民所,民不能知也。一言之解,上察于天,下极于地,蟠满九州……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浩然和平,以为气渊。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乃能穷天地,被四海。” 译文: 所以说精气藏于心是一个不竭的泉源。泉源不枯竭,内外才能通达。泉源不干枯,四肢才能坚固。所以圣人了悟了道,就能上通于天,下通于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