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法家网站总编辑翟玉忠先生受邀参加于2017年11月18日至19日在河北邢台召开的“和合大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河北儒学论坛”,提交了《三生万物,和在中央》的学术论文。我们在这里分三部分发表与广大同道分享。
内容提要:东西方,石器时代的二元观念沿着完全不同的路径展开。在西方,二元对立成为主流,尽管辩证法在十九世纪获得了前足发展,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脱离二元的思维方式;在东方,中国先哲实现了从二元观念到三元观念的突破,发展了“三生万物”思想——除了阴、阳二气,还有生成万物、超越二元对立的(中)和气。数千年来,它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 站在西方二元对立思维的角度,不经过党派竞争,民众投票选举的执政集团都是非法的,因为这违背了抽象的“主权在民”原则。问题是,西方政治实体设计中没有代表“人民主权”的机构,中央政府只是利益角逐的战场,主要代表竞选获胜的利益集团,“人民主权”因此被利益集团瓜分殆尽。结果原子化的西方公众除了一纸选票,缺乏太多的政治经济权利,西方政党本身也因“为党争而党争”变得效率低下;按照中国“三生万物”的思想,“和实万物”,只有超越党派、“无偏无党”的中性政府才能实现社会持续发展,党派竞争是独阴或独阳的对立,“同则不继”,多党竞争是不能持续发展的。如果将西方二元辩证视为一个平面,那么中国的三元辩证思维就是立体的三维空间!
正文
一、超越二元辩证——“三生万物” 在中国文化中,数字本身就具有宇宙哲学意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一”的解释是:“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对“二”的解释是:“地之数也,从偶一。”这里地数指《易经》“天一,地二”而言,“从偶一”是说该字由成对的两个“一”字构成。对“三”的解释是:“天、地、人之道也。” 《老子》同样以数字论宇宙哲学。“三生万物”一语最早出自《老子•第四十二章》,上面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通过先贤对这句话的注解、说明,我们基本能够弄清这句话的本义——中国三元辩证思想的内涵尽在于此! 约成书于东汉时期的《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释义简洁清晰,“就经为注”,全文如下: 道生一:道始所生者一也。 一生二:一生阴与阳也。 二生三:阴阳生和、清、浊三气,分为天、地、人也。 三生万物:天、地、人共生万物也,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万物无不负阴而向阳,回心而就日。 冲气以为和:万物中皆有元气,得以和柔,若胸中有藏(脏),骨中有髓,草木中有空虚与气通,故得久生也。【8】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清楚地告诉我们,不是偶对的“二”生万物,而是三生万物,“三”即和、清、浊三气。其中阴阳相交、合和共存的“和气”尤为重要,是“久生”,维系整体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条时强调,“阴阳平、性情和而能育其类”。
因为和,万物生生不息。《淮南子•天文训》上说:“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田子方》记老子言:“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从治身到理国,中国先贤皆强调(中)和之气的重要性,而“和”的思想正是注重二元(阴阳)对立的西方文化所欠缺的。 和、清、浊三气分别以天、地、人为代表,即《易经》所说的“三才”。《易经•系辞下》中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三才中,人代表天地间中正的和气。中医经典《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列子•天瑞》云:“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潜夫论•本训》也说,“和气生人”、“人本中和”。 和气,即万物中的元气,中气,落实到具体的物象,犹如身体中的脏腑,骨中的骨髓。事实上,西汉《北大汉简本》和马王堆帛书甲本《老子》“冲气以为和”均作“中气以为和”。(马王堆帛书乙本《老子》此处有阙文)《说文解字》云:“冲,涌摇也。”冲气是强调动态的中和之气。 《礼记•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包含喜怒哀乐的中和之气能生万物,是通达流行的大道——我们修身,就是回归人类中和的本性,参赞天地之化育。这里我们不能将中国从人道起修的心法理解为只重个人修养的社会伦理(“人乘”),因为其先哲心中的人是三才之一,是天生百物中的最贵者,是超越心物的二元、贯通天地的存在。其修法最为庆快直接,最为稳健扎实,直入不二。 天、地作为客体有时用“天”代表,中国哲学中的天人之分,就是讲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人是参与天地万物化育的,“天施地化,人长养之也”。东汉王符《潜夫论•本训》进一步解释说:“天道曰施,地道曰化,人道曰为。为者,盖所谓感通阴阳而致珍异也。人行之动天地,譬犹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矣(意为船篷中用长桨划船——笔者注)。虽为所覆载,然亦在我何所之可。孔子曰:‘时乘六龙以御天。’言行君子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主客不是二元对立,人要参与到天、地客体的运行中去。修身的目标是达到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参赞天地之化育的“大人”境界。《易经•乾•文言》释九五爻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专门讨论天人关系的《荀子•天论篇》说:“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礼记•中庸》也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参赞天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来一以贯之的人文理想。 超越宗教,人不是作为神的罪人或奴仆,而是与天地并列。人化万物,天人合一——中国先贤由此开辟了世俗化的崭新人文境界,这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财富之一——需要二十一世纪高度世俗化的现代人严肃对待。 西汉未年严遵所著《老子指归》对《老子•第四十二章》的解释极为精详,与《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的注释可以互参。他们都是以和、清、浊解释“三”的内涵: 道生一:道,虚之虚,故能生一。有物混沌,恍惚居起。轻而不发,重而不止,阳而无表,阴而无里。既无上下,又无左右,通达无境,为道纲纪。怀壤空虚,包裹未有,无形无名,芒芒澒澒(hòng hòng,混沌貌——笔者注),混混沌沌,冥冥不可稽之,亡于声色,莫之与比。指之无向,搏之无有,浩洋无穷,不可论谕。潢(guāng,水深广的样子——笔者注)然大同,无终无始,万物之庐,为太初首者,故谓之一。 一生二:一以虚,故能生二。二物并兴,妙妙纤微,生生存存。因物变化,滑淖(泥烂无形的样子——笔者注)无形。生息不衰,光耀玄冥。无向无存,包裹天地,莫睹其元;不可逐以声,不可逃以形,谓之神明。存物物存,去物物亡,智力不能接而威德不能运者,谓之二。 二生三:二无之无,故能生三。三物俱生,浑浑茫茫,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搏之不得其绪,望之不睹其门。不可揆度,不可测量,冥冥窅窅(yǎo yǎo,幽暗貌——笔者注) ,潢洋堂堂。一清一浊,与和俱行,天人所始,未有形朕圻堮(qí è,谓雕琢的线纹,纹理——笔者注),根系于一,受命于神者,谓之三。 三生万物:三以无,故能生万物。清浊以分,高卑以陈,阴阳始别,和气流行,三光运,群类生。有形脔( luán,切成小块的肉——笔者注)可因循者,有声色可见闻者,谓之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之生也,皆元于虚始于无。背阴阳,归柔去刚,清静不动,心意不作,而形容修广,性命通达者,以含和柔弱而道(通“导”——笔者注)无形也。【9】 从治国到天道,《老子指归》对中和大道进行阐发。在严遵看来,没有中和,宇宙万物就不能很好地运行,王道人事就不能得到很好地治理。进而言之,二元对立,阴阳不交,结果将是灾难性的。 《老子指归•卷七•天之道篇》(今本第《第七十七章》)释“天之道”云:“天地未始,阴阳未萌,寒暑未兆,明晦未形。有物三立,一浊一清,清上浊下,和在中央。三者俱起,天地以成,阴阳以交,而万物以生。失之者败,得之者荣。夫和之于物也,刚而不折,柔而不卷,在天为绳,在地为准,在阳为规,在阴为矩。不行不止,不与不取,物以柔弱,气以坚强,动无不制,静无不与。故,和者,道德之用,神明之辅,天地之制,群生所处,万方之要,自然之府,百祥之门,万福之户也。”【10】 《老子指归•卷四•以正治国篇》(今本第《第五十七章》)是从天道推演人事,其释“以正治国”云:“故天地之道,一阴一阳。阳气主德,阴气主刑,刑德相反,和在中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废而又兴。阳终反阴,阴终反阳,阴阳相反,以至无穷。故王道人事,一柔一刚,一文一武,中正为经。刚柔相反,兵与德连。兵终反德,德终反兵,兵德相保,法在中央。法数相参,故能大通。是以明王圣主,损欲以虚心,虚心以平神,平神以知道,得道以正心,正心以正身,正身以正家,正家以正法,正法以正名,正名以正国。正国纲纪,分明察理,元元本本,牵左连右,参伍前后,物如其所。正名以覆实,审实以督名。一名一实,平和周密,方圆曲直,不得相失。赏罚施行,不赢不缩,名之与实,若月若日。一名正而国家昌,一名奇而国家役。养国之密,无有所常,屈伸取与,与时俱行。继乱任法,遭逆任兵,守平以道,体德为常。大小相遇,以正相望。失正则化之,不从则禁之,不止则制之,不伏(通服——笔者注)则伐之。”【11】 《老子指归•卷七•天之道篇》和《老子指归•卷四•以正治国篇》强调“和在中央”。《文子•上德篇》也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居中央。是以木实于心,草实于荚,卵胎生于中央。”在中国文化中,“和”是有方位的,阴阳、清浊、刑德、乃至春夏、秋冬,这些二元偶对概念都居四方。此种观念,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政府必须“中正”,不能代表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一直反对党争,认为党派政治,整体上只能使社会变弱,超越阴阳、左右的“和”才能使社会强大。用《逸周书•武顺解》中的话说就是:“人有中曰参(通“三”——笔者注),无中曰两,两争曰弱,参和曰强。” “人有中”是讲“人道尚中”,若人失去中和,自己就会为外物所役,就是“不和”。《逸周书•武顺解》开篇即说:“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即役于心——笔者注)。心有四佐(即肝、脾、肺、肾——笔者注),不和曰废。地有五行,不通曰恶。天有四时,不时曰凶。” 请注意,“和”不是“同”,更不等于“杂”或乱,和是指不同事物的均衡共存状态,不同主体能够“以他平他”,和谐共处。而“同”是同一的事物或利益集团的排他性独存,偏离中和大道,结果只能是消亡,所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公元前771年“犬戎之乱”后,周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司徒郑桓公姬友提出了“周朝将会衰败吗”这个严肃问题。周太史伯这样回答的“目前周幽王抛弃光明正大有德行的人,喜欢挑拨是非、奸邪阴险的人,讨厌贤明正直的人,亲近愚顽鄙陋的人。排斥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正确主张,采纳与自己相同的错误说法。其实和合才能生成万物,同一就不能发展。把不同的东西加以协调平衡叫做和合,所以能丰富发展而使万物归于统一;如果把相同的东西相加,用尽了之后就完了。所以先王把土、金、木、水、火相配合,而生成万物。因此调配五种滋味以适合人的口味,强健四肢来保卫身体,调和六种音律使它动听悦耳,端正七窍来为心服务,协调身体的八个部分使人完整,安顿九脏以树立纯正的德行,合成十种等级来训导百官。于是产生了千种品位,具备了上万方法,计算成亿的事物,经营万亿的财物,取得万兆的收入,采取无数的行动。所以君王拥有九州辽阔的土地,取得收入来供养万民,用忠信来教化和役使他们,使他们协和安乐如一家人。这样的话,就是和的顶点了。于是先王从异姓的家族中聘娶王后,向四方各地求取财货,选择敢于直谏的人来做官吏,处理众多的事情,努力做到和合而不是同一。只是一种声音就没有听头,只是一种颜色就没有文采,只是一种味道就不成为美味,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比较。周幽王却要抛弃合和原则,专门喜欢同一。上天夺取了他的聪明,要想不衰败,可能吗?!”(《国语•郑语》原文: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去和而取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gāi,古同“垓”,古代一万万为垓——笔者注】极。故王者居九畡【gāi,九畡指中央至八极之地——笔者注】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12】) 《谷梁传•庄公三年》传文说:“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独天不生,三合然后生。”这里以“天”代指中和之天道。史伯所说的“同”,即是独阴、独阳——西方政治经济体系总是摇摆于左与右,独阴与独阳之间,核心是二元对立竞争,缺乏超越左右、平衡阴阳的“和”。西方文化难以摆脱二元对立陷阱,将中国三元辩证思维贬低为“朴素辩证法”——这种颠倒黑白的作法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同则不继——中国先哲为西方主导的现代人类文明敲响了警钟! 经济学家余云辉博士在研读《老子》的过程中,注意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三元辩证思想【13】。他认为涵盖百家、内圣外王一以贯之的大道之学,超越现代西方理性思辨哲学,三元辩证思想超越二元辩证思想——这给了笔者很大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