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石家庄学院付金才老师给翟玉忠先生的一封信,实际上是对翟玉忠先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本义考》一文的进一步阐发。学人若同时读这两篇文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本义基本就清楚了。
玉忠老弟:
你好!
大作(指翟玉忠先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本义考》一文——编者注)已阅,极好极好。
去年读《荀子》有关心法的几篇文章时,就有两个困惑:一是《荀子》中的“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这段话和朱熹标榜的十六字心传的关系和解释的不同。二是荀子有关内修心法的几篇文章的现代解读。大作把我的问题基本解决,多谢多谢。
老弟的研究是真正的去伪存真,是真正的创造性转化,功德无量!功德无量!那些斤斤于名利而做学问的人、那些规规于西学范畴而做学问的人,与老弟相较,岂不羞愧。张江陵、曾文正公称此辈为“豚犬”,丝毫不冤枉他们。
有几点想法与你交流。
第一点是关于论文的。从字义的角度、修证次第(修证方法(危)、证得微的智慧(微)、无为而无不为)认识“人心之危,道心之微”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含义,你看看是否有意义。
“人心之危,道心之微”、“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前者指的是内修的方法,后者指的是内修的境界和功德。正象老弟所说,朱熹的理解存在误读。本来说的是内修的方法和境界功德,毫无人心和道心相对立的含义。
我查了一下《汉语大字典》(八卷本),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前贤关于危和微的解释。
关于危字:先贤用戒慎、惧诠释危字。
《汉语大字典》第312页。《说文•危部》:危,在高而惧也。《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赞》:“显宗丕承,业业兢兢,危心恭德,政察奸胜。”李贤注:危心,言常危惧。
杨倞:危,谓不自安,戒惧之谓也。
戒:《汉语大字典》第1400页。《广韵•怪韵》:戒,慎也。《字汇•戈部》:戒,斋戒也。
惧:《汉语大字典》第2371页。《易经•系词下》:惧以始终,其要无咎。
慎:《汉语大字典》第2336页。《说文•心部》:慎,谨也。《尔雅•释诂上》:慎,静也。
谨:《汉语大字典》第4010页。《说文•言部》:谨,慎也。《玉篇•言部》:谨,敬也。
敬:《汉语大字典》第1466页。《说文•苟补》:敬,肃也。《玉篇•苟部》:敬,慎也。
肅:《汉语大字典》第3169页。《说文》:肅,持事振敬也。从聿在淵(去掉水字)上,战战兢兢也。《玉篇•聿部》:肅,敬也。
先贤用以解释危的词汇多从言从心,强调个人对自己日常思想和行为的清醒觉照,强调日常修为,而不是说人心有多么险恶。从这方面来说,朱熹对人心惟危的理解明显是错误的。老弟指出了朱熹的这个误读,对于研究儒家心法太重要了。
关于微字:先贤多用精、善、妙加以诠释。
《汉语大字典》第838页。杨倞,微者,精妙之谓也。
精:《汉语大字典》第3150页。《广韵•清韵》:精,正也。《国语•周语下》:拔出其心,精也。《广韵•清韵》:精,善也,好也。
妙:《汉语大字典》第1030页。《正字通•女部》:妙,精微也。《老子•第一章》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广雅•释诂一》:妙,好也。妙与渺通,有远义。《韩非子•难言》:闳大广博,妙远不测。
从先贤用以解释微的词汇之义来看,微本来是一个中性词,没有社会道德和空间的含义。而用以解释微的词则将微的社会道德和空间含义发掘出来,使学人更具体形象地理解微字。比如正、善、好,明显是有社会与道德意义的。尤其是妙的通假字渺,又将微的空间含义显现出来,当然这个空间不是物理世界的空间,而是内在的心灵空间,是经过内在心性修炼的一种感受和境界。舜达到了微的境界,证得大智慧,故成为圣人,“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强?何忍?何危?”圣人造福众生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不需要强、忍和危,“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
所以,仅从文字来看,人心之危,是强调日常修为的重要。道心之微,是强调日常修为的境界和功德,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以危的方法的修炼心性,进而证得微的大智慧大境界,在这种大智慧的引导下自在地奉献社会,降福祉于众生。
第二点是关于汉字在日常意义和内业意义等不同语境中的差异。
想与老弟沟通的还有关于汉字,尤其是上面所引用的这些汉字在运用时,在日常用语和内证修炼的不同语境中其含义的差异极大。这种极大指的是同样一个字在用于描述日常社会生活和感受时,字的意思好理解。而在用于描述内业修证时,这个字的意思就很难理解,需要有严谨的字学自觉和内修的经验,不然很难将这个字在内修中的含义理解和阐述清楚。比如,“危”字,危险的含义大家就容易理解。在内修意义上危字的戒、惧、慎、肅等含义就不容易理解。同样,“微”字也是这样,要把微理解为小细,人们容易理解,而其精妙之意,正、善、好、远就不容易理解。所以也难为朱熹等往圣了。
第三是中国古今学人关于中国古典文献的选择性研究和传播。
中国古代典籍,尤其是先秦文献。古今学人对历史类文献研究最为深入,传播用力最大。而非史部的文献中,行文比较通俗的《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古今学人研究和传播的成绩斐然。而对于或比较难懂、或部头较大、或内容比较全面也可以说驳杂的典籍研究和传播的成绩不大。看来古人在学习研究文献时也有偷懒的嫌疑。《管子》、《墨子》、《荀子》的研究成果少,普及不够,是否有这方面的因素。就像歌曲一样,好听的歌要是不好唱,就很难流行,印象中《中国好歌曲》曾推出的一首《卷珠帘》,感觉很好听,但是不好唱。《水浒传》的插曲《大河向东流》,人们都能哼哼几句。所以把古典文献,尤其是流行不广的文献做通俗和普及性研究和传播太重要了。老弟的《正名》是通俗和普及研究的大成果。上次开会时,老弟说今年要将《管子》内业四篇做成视频,这件事极有必要。在这件事做完之后,老弟是否可以考虑将《荀子》中关于内业的几篇也做成视频?
大作中有几个地方我校对了一下,用颜色标出来。
此致
问安
石家庄学院付金才
2015年03月0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