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华军先生的《老子的法治思想:帛书<老子>里的文明真相》一书已经由中国财富出版社(原中国物资出版社)出版(2012年6月),以下是该书前言部分。
两千年来,《老子》这本道家经典不知道被多少思想家、政治家引据、注解过多少次,我也一直把它视为玄奥莫测却又晦涩难懂的一本天书。然而近年来在对百家经典的阅读、对各版本《老子》及注解的研习过程中,我对中华文明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可以说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认识。原来中华文明是如此的伟大,原来两千年前诸子百家源于道家,原来“黄老治国”的西汉是与法家治国的秦帝国一脉相承的法家治国……,但与此同时我内心的迷惑日趋增加,为什么《老子》在众多注家口中,是一部出世退让的处事哲学?为什么管子这样伟大的法家政治家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道家人物?为什么司马迁称韩非子喜好法家之学,却又归本于黄老?
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了我的良师益友,国内著名学者,新法家网总编翟玉忠先生,没想到他语出惊人:“道法本是一家啊!”这不是与两千年来所有的《老子》注解者的思想相去甚远甚至背道而驰吗?玉忠先生看出我的疑惑,笑道:“你已经读了诸子百家不少经典了,如果再读了这两本书,我相信你的所有疑问都将得到解答,你将明白中华文明一以贯之啊!”我问:“是哪两本书?”“《黄帝四经》、《帛书老子》!马王堆本。”玉忠先生答。
通过对黄老帛书的解读,我的内心对老子的道家思想有了一种拔云见日、豁然开朗的感觉,暗暗为我华夏文明感叹和庆幸,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黑暗,文明火种几经险阻历尽苦难,但文明的正源——真正的黄老之学的核心理论,总算重见天日!
以前读《张家山汉简》、《秦律》的时候,才知道西汉的政治制度与秦制完全相同,同时众所周知汉初是黄老治国,难道“黄老”即是“法治”?
在读了《黄帝四经》、《帛书老子》之后,所谓的汉初“黄老治国”思想的真面目一下子清晰明朗了。“无为”不是无所做为任其自然,《黄帝四经·道法》开篇即讲:“道生法。法者,引得失以绳,而明曲直者也。执道者,生法而弗敢犯也。法立而弗敢废也。能自引以绳,然后见知天下,而不惑矣。”
紧接着,《黄帝四经·道法》中又讲道:“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则黑白之分已。故执道者之观於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很明显,虚静无为,让事态露出形名,从而能加以治理,这就是治国的道理。“无执,无处,无为,无私”这些词语在《老子》中亦很常见。
在《黄帝四经·十大》(亦称“名刑”)中讲道:“欲知得失情,必审名察形。形恒自定,是我愈静。事恒自施,是我无为。”形名之学历来代指法家之学,这里以审名察形的方法,定处理事务的原则,用今天的话说照章办事依法决断就叫做事恒自施,今天治理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不用法治能治理的好吗?
当然,不只是《黄帝四经》里才讲这些,诸子之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大道无所不在。如《管子》《韩非子》等都是经典中的经典,《管子》中有“明王在上,道法行于国”,《韩非子》中有“道法万全,智能多失”,道法不可分割的事实,变成了今天中华人迷失的记忆中少有人提起的往事。
既然黄老并称,为何两千年来注解《老子》的众多仁人志士、专家学者,只提及老庄、道教,却不提正根《黄帝书》呢?这与我们中国两千年来儒术独尊、百家尽废不无关系,如果不是黄老帛书在马王堆出土,我们还能一睹“黄老之术”的真面目吗?在黄老帛书已经重见天日的时候,我们还有哪一种注解方法会好过用黄老解读黄老呢?首先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就是,《黄帝四经》有着不可怀疑的法家气质和明白清楚的法家理念。当通读了黄老帛书,重读诸子百家经典,思考了多年以后,我对先秦百家的渊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基于此,我才产生了以法家思想为主线,重注《老子》的念头!
自儒术独尊以后,经世济民的大道——黄老之学日渐衰微,中华文明停滞衰落,尤其是近代二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历史更是一部屈辱的血泪史。
我们华夏民族曾经执世界文明之牛耳遥遥领先,以创造为动力开拓出一条通往文明的大道,与西方“文明”以掠夺为动力开拓出来的“文明”之路有着根本的区别。近现代的西方国家也已经认识到了,无节制的瓜分和掠夺,最终只能导致资源的耗尽和生命的灭绝,包括人类文明在内。只有靠创造财富,和与万物和谐共生的文明之路才可以长久,这也正是伟大的中国道家思想的精髓所在。
《老子》一书言语简捷,道理深奥,但它绝不是某些自恃聪明的人,突发奇想巧言辩解就可以理顺其思想的。黄老帛书已出土三十多年,然注述者多匡套今本,对于伟大的中华文明来说,实在是遗憾之至,鄙人愚著必然多有肤浅疏漏之处,唯有光我中华、兴我祖业,尊我往圣、继我绝学的一腔热血泼洒于纸上,只图抛砖引玉,望后世更有奇才将我中华之大道发扬光大。
作者
2012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