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内业
吕锡琛:全真道的心性道德修养理论探析 
作者:[吕锡琛] 来源:[] 2011-06-05

    全真道是金元时期兴起于北方的一大教派,它继承唐末五代钟离权、吕洞宾的内丹学,进一步融摄佛道的思想,倡导性命双修、炼心养性,形成了较成熟的内丹心性之学。其心性理论既包括宗教信仰和系统的身心修炼方法,又包括了宇宙观、本体论、人生观,更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思想,集修道、养德、强身三者于一体,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心性道德修养理论和方法,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上留下了不可忽略的一页,本文拟就此作一探析。
 
一、全真道心性修炼的道德蕴涵

    全真道内丹心性修炼理论和实践虽然是围绕得道成仙的宗教目的而展开的,但随着全真道内丹学的成熟与发展,全真道得道成仙的内涵却较前代道教修炼理论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体现出追求自我精神世界的提升、追求品德完善和身心健康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应,其心性修炼理论也就具有了更为深厚的道德蕴涵。

    全真道的修炼宗旨以全神炼气为特点,但又以炼性(神)为首,将心性修炼作为修行的根本,早在王重阳为玉花社等全真道会社订立的宗旨《玉花社疏》中就指出:“诸公如要真修行,饥来吃饭,睡来合眼也。莫打坐也,莫学道,只要尘冗事屏除,只要清净两个字。其余都不是修行。”修行的关键不在于打坐等外在形式,而在于达到心地清净的境界。

    这一清净修行原则为马丹阳及其开创的丹阳派所继承。他吸收了禅宗心性本净的思想,认为修道就是要显露出清净灵明的本性,而修性也说修心,现出自己的清净之心,也就完成了“见性”的功夫。但“无心”并非“蠢然无心”,而是“务存心于清静之域而无邪心也。”《丹阳真人语录》可见,所谓“无心”,决非主张泯灭人所特有的精神意识活动而等同于动物或非生物,而是无尘垢之心、无邪心,更明确地说,是去除私心;“若心上无私,常清净,做彻便是道人,只清净两字都免了。”《真仙直指语录》可见,全真道心性修炼所追求的清净,也就是道德主体通过刻苦的道德修养,却除心灵的尘垢,抛却名利、贪纵等私心杂念,而达到恬淡无私的崇高精神境界。

    从个体道德的结构来说,保持崇高的精神境界属于内在的道德意识层面,此外,个体道德还应包括外在的道德行为层面。前者为 - 德心,后者为 - 德行。与之相应,道德修养亦包括心理层面的修养和行为层面的修养。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才能促使个体不断地实现着道德境界的升华(参见唐凯麟、龙兴海《个体道德论》第二章)。

    全真道学者充分认识到了修养“德心”与修养“德行”的密切联系。《玉花社疏》中就曾强调:“若要真功者,须是澄心定意,打迭神情,无功无作,真清真净。抱元守一,存神固气,乃是真功也。若要真行者,须是修仁蕴德,济贫拔苦,见人患难,常行拯救之心。 …… 所行之事,先人后己,与万物无私,乃真行也。” 这里所说的“真功”指的是无私恬淡、宠辱不惊等道德心理调控能力以及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致虚守静、存神固气的修炼功夫;而所谓“真行”,则指积德修善、“济贫拔苦”等道德实践活动。实际上,他已向门徒提出了修行、积功兼顾的要求,只是未正式阐明二者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以丘处机、尹志平为首的龙门派进而从儒家的思想中吸收营养,从修心与积功相结合的角度来论述心性修炼,提出了内外双修的宗旨。

    龙门派明确提出,炼心不能局限于精神意识的范围之内,以心制心是难以达到目的的,必须内外双修,积行累德,在尘世中修炼。这说明,全真道学者已经扬弃了远离尘世的传统修行方式,而强调道德践履在修行中的重要作用。丘处机将这种内外双修的方法表述为内外日用。他说:“舍己从人,克己复礼,乃外日用;饶人忍辱,绝尽思虑,物物心休,乃内日用。”“先人后己,以己方人,乃外日用;清静做修行,乃内日用。”这种倾向至尹志平掌教时更进一步地加强。他针对人们脱离功行而学道的倾向指出:“奈何人必以通显灵圣方是学道,殊不知必自积累功行,既至深厚,心处灵,外缘自应,无非自得。”故修道应着重从积累功行方面下功夫,以外行作为炼心的主要内容。“若修行人,苦己利他,好物教人使用,歹物自己承应,但苦处、重处、难处自己行做,功行最大便是有道心的人。”(北游录)

    由于全真道的内丹心性修炼之学是对前代人体修炼理论和实践的总结升华,是对道家养生与养德相统一相结合思想的深入发展,有着提高身体素质、开发人体潜能的实效。其强调“性命双修性为本”,“炼性”是实现生命健康长寿的关键,而所谓“炼性”,实质上就是提高个体的道德心理调控能力,是优化个体的道德心理质量,修成一颗纯洁、无私、宽容、慈爱、勤劳、恬淡的高尚心灵。这样,心性修炼这一原本极玄妙的问题,就转化为追求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等民众所关心的问题,从而有助于人们将渴求健康长寿的愿望,扩展为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以及对优良道德质量的追求。
 
二、修炼心性道德的重要作用

    王重阳将心性修炼作为修道的核心,认为达到了心性清净也就步入了仙坛。他说:“本来真性唤金丹,四肢为炉炼作团。不染不思除妄想,自然衮出入仙坛。”《重阳全真集金丹》其后继者马丹阳进而认为清净既是道的基本内涵,又是性功和命功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夫道但清静无为,逍遥自在,不染不着”(丹阳真人语录),“惟常清静难行,但悟万缘虚假,心自澄,欲自遣,性自定,丹自结,仙自做。”(真仙直指语录·马丹阳语录)

    可见,持守清静不仅是性功修炼而且也是合功修炼的基本内容:“行住坐卧是行道,诸公休起心动念,疾搜性命,但能澄心遣欲,便是神仙。”《丹阳真人直言》“欲要养气全神,须当屏尽万缘,表里清净,久久精专,神凝气定。三年不漏下丹结,九年不漏上丹结,是名三丹圆备,九转功成。”因此,仅仅偏重于命功的具体操作,而不注重清静遣欲,则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他指出:“若穷于炉灶,取象于龟蛇,乃无事生事,于性上添伪也。”《丹阳真人语录》养气虽然属于命功修炼,但只要心上功夫到家,则自然三田结丹。龙门派进一步阐述了心性修炼即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丘处机强调:“大抵外修德行,内固精神,内外功深,则仙阶可进,洞天可游矣。”《真仙直指语录》尹志平认为修行首先是要修心,修行人不论心地却论甚么? “故修行治心为重,既明损益,把世人一切所行事,心上都颠倒行过,则身中之气自随之,百骸自理,性自止,息自调,命自固,去仙道不远。”《尹志平北游录》 所谓『治心为重』,也就是重视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道德质量的完善,这自然与那些以追逐物欲为务的世俗之行迥然有别。树立了这种超越于世俗的崇高价值目标,才可能坚持不懈地进行心性道德修养,才可能达到体内各系统的平衡,身心安和,如此,也就实现了得道成仙的理想。

    以王志谨为代表的盘山派较龙门派更重视心性修炼,在他的论述中,显示出以心性统命,甚至以心性代命的思想特色。他将体认自己的真性、真心作为内丹修炼的核心,证得这个“真心”乃是最高的人生目标:这个便是神仙底日用,便是圣贤底行踪,便是前程道子也。(《盘山录》,以下凡引王志谨之语,皆引自本书) 王志谨认为,“心”具有先天地而生、有体有用,不分人我、非有非无等特性:这个有体用,没你我,正正当当底真心,自从亘古未有天地已前禀受得来。不可道有,古今圣贤天下老道人皆得此,然后受用。它是道教、佛教众多经典所论述的中心内容:千经万论及至大藏经只是说这些子;有着无上的神通:上天也由这个,入地也用这个,乃至天地万物、虚空无尽际,亦是此个消息主宰也。

    能否显现出“真心”、“真性”,取决于主体对于“心”的把握,故炼心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若不炼心,认物为我底,则一向悭贪,习性窄隘,罪过寻俗,误却前程矣。”修炼者要善于把握好自己的“心”,处于尘世之中,“要自作得主,不一向逐他去,事不碍心,心不碍事”,才能“久久见功”。“但心有受,被他物引将去”,则性命遭损,证得了这个真心,就有着超常的自控能力:“不被一切境引将去,不被一切念虑搬弄,不被六根谩过”,获得“事不碍心,心不碍事”的心理调控能力。

    王志谨认为,能否把握好自己的“心”,还是一个关系到生互大事的问题。他曾就一位道人生病而开悟众人说,当疾病来时,须顺其自然,“从他变化”,始终保持心意的宁静,不为病患所扰乱,才能够战胜病魔。“心不在病,则重病得轻,轻病则愈,自性安和,恶浊气散。”反之,由于生病而心狂不宁,则将“浊乱其性”,从而导致病情的加重甚至走向死亡。这就将“炼心”即保持良好的精神姿态和心理道德调控能力的作用提到了性命攸关的高度,心安则有利于疾患的康复,心乱则性乱,“遍身皆乱”,进而加重病情,甚至导致死亡。这些理论认识到道德心理状态对于疾病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对于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与现代身心医学的病理理论不谋而合。
 
三、心性道德修养的方法

    全真道学者们提出进行道德修养的一些方法,其主要有:

1、持恒求实

    全真道学者认识到,心性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而艰苦、不断积善累德的过程。尹志平在其《北游录》中告诫道众说:“凡己之爱恶一能反过,革于己,利于物,自损自卑,任物欺凌而不动,此自胜之道。初则强行,久则纯熟,渐至自然,物欲净尽,一性空虚 …… ”。这种“初则强行,久则纯熟,渐至自然”的过程,正是通过不断地积累善行而形成一种个体化了的道德习惯的过程。通过这种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才能习惯成自然,不断地趋近"至善"的道德境界。这说明,龙门派心性道德修养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模式,呈现出一个层次向更高层次不断迈进的螺旋上升过程。

    王志谨亦倡导扎扎实实地从心上修炼,而反对部分教徒中那种华而不实的风气。当时教派林立,令人“邪正未知”,王志谨将是否进行扎实修炼作为辩别标准,将教徒区分为“修炼者”和“应世者”两类,以帮助人们识别正邪。他说:“修炼此心,如天地一般清净,日月一般明白,四时一般运化,能体其事,能归其根,更莫问向上如何,只此便是正道之作用也,唯修炼者能之。”而“应世者”则只是口头念诵得如法,身上装束得作相 …… 干甚修炼事?干甚正道事?这种人不过是装模作样,哗众取宠,目的是为了欺骗蒙哄众人,争人我,争财,争利。揭露这类虚伪的应世者,才能让广大道众识别正邪,扎扎实实地进行深入的心性道德修炼,成为内外双修、表里如一的“修炼者”。

2、常搜己过

    既然修道是平实艰苦的自我修炼过程,就必须注重自我的检束和反省。他告诫说:“居大众中,及有作务,专防自心,不可易动,常搜己过,莫管他非,乃是功行,事临头上,便要承当,诸境万尘,不逐他去,自己明了,一切莫魔,如此过目,初心不退,自获大功也。”“修行之人,忌说人长短是非。”当然,对于世事一概地采取“莫管他非”的态度,这不利于伸张正气,不利于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道德风气,有其负面的影响。但王志谨上述话语主要是针对人们普遍存在的只要求他人尽义务讲道德、好论人非却不作自我检束的通病而发,是启发修炼者从自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事临头上,便要承当”,敢于承担责任,勇于自我批评。如果“但说时非”,只注意对他人评头论足,难免会"昧了自己",放松对自己的检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常搜己过”,经常进行自我道德反思,才会看他人的长处,去除自我的矜胜之心。他针对一般修行者的取胜之心开悟道:修行之人,有一分工夫,便有一分胜心,有十分工夫便有十分胜心,既有胜心,则有我相,我相胜心作大障碍,如何得到心空境界?故必须把自己身心挫在万物之下,常居人后,自念千万不如人者,然后可以遣却矜胜之心,心同太虚,则无我也,无我则与道相应矣。即使修炼达到了一定层次,亦不能自矜,保持谦下无我的虚静心态,方可与大道相契合。

3、克治恶念

    王志谨认为,积德累行必须去除各种不良之念:修行之人,以道德为心,以清静为念,削除诈伪贪求妄作,一时遣尽,忘形忘我,身外之物,未尝用心。把从来私情眷恋、图谋计较 ……… 坑人陷人底心一刀两断着,又把所著底酒色财气、是非人我、攀缘爱恋、私心、邪心、利心、欲心一一罢尽。只有抛弃以上种种不良之心,方能外无牵累,内无染着。“外无所累则身轻快,内无染着则心轻快,内外轻快,久久纯熟,自无妄念。”在王志谨这里,所谓妄念,也就是种种不良的图谋和感官欲望、私心杂念、是非纠葛等不健康的心理和恶念。在这类不良心理和恶念的干扰支配下的人们,不仅难以保持心灵的平和宁静,而且可能导致种种恶行,进而危害身心健康,损德殒命。只有排除这些妄念,才能获得心灵的宁静,提高主体的道德心理调控能力,进而时时刻刻护持照顾,慎言语,节饮食,省眠睡,表里相助,尘垢净尽,一物不留,他时自然显露自己本命元神,受用自在,便是个无上道人也。

4、境上炼心

    龙门派注重在世俗尘劳中进行心性道德修炼,凡百事尘劳之事,随动随作,劳而不辞。然而,参加世俗的劳作,其目的乃是为了炼心性,去除邪心,以求得真心本性。因此,他们又强调不能为俗事所扰,事毕皆忘之,复其学道之性。故他们并不反对“全抛世事,心地下功”,体现出调和出世与入世的矛盾而又以出世为本的倾向。

    以上主张为王志谨所代表的盘山派扩展为“境上炼心”的修炼方法。王氏例举了以下事例否定了当时颇为流行避世坐圜修炼方法:有位坐圜先生欲向丘处机求教,丘氏如约前往其圜中,为了考验此人,故意以杖大击其门,其人怒之。丘氏据此认为:此人我心尚在,未可与语,遂不入而归。对此王志谨评价说:居静本为性命事大,收拾固济涵养为功,遇境不动乃是验也。今此击门之声是境,应者是心,心若忘我,如同灰灭,有明亦无大焰。遇境不动,安详应过,便是心上有工夫也。念闻些子声便早动心,一切恶境怎生过去?虽居圜中,济什么事?不曾于境上炼心,虽静坐百处,终无是处,但似系马而止解其绳,则奔驰如旧也。他以自身的经历来说明境上炼心的重要性说:往昔在山东住持终日,杜门不接人事十有余年。以静为心,全无功行,向没人处独坐,无人触着,不遇境不遇物,此心如何见得成坏?便是空过时光。 ……… 不能自利利他,有何功德?故必须于众中琢磨炼此顽心,他日矿尽金出,却是个有见趣底人也。心性道德修炼不仅需要道德主体“常搜己过”,向内用功,亦需要在社会生活中检验“成坏”,在自利利他的道德实践中刻苦磨炼和完善道德质量。

    这种“境上炼心,常应常静”的修炼途径,将历来被视为超凡脱俗的修道活动触入了平凡的世俗生活,但凡而不俗,由凡生圣,从而将入世与出世统一了起来,此乃是对禅宗运水搬柴的修行方式的直接继承,而明显地区别于前代道教那种遁隐山林的传统方式。
 
四、心性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

    “心”是精神意识活动,又是实体、本体,其无形无象,不可名状,心性修炼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达到了理想状态呢?这是一个难以用语言表达而又必须同设法表达出来的问题。对此,王志谨试图通过一系列生动而形象的比喻来进行描述。

    他认为,道人之心应具备以下一些特征:

    第一,飘逸自在,不滞不执:如云之出山,无心往来,飘飘自在,境上物上,挂他不住, ……… 又如风之鼓动,吹嘘万物,忽来忽往,略无滞碍,不留景迹,草木丛林,碍他不住,划然过去。

    第二,不为外物所动:又如泰山,巍巍峨峨,稳稳当当,不摇不动,一切物来触他不得。

    第三,柔弱不争,为而不恃,谦下宽容:又如水之容纳百川,不分彼此,鱼鳖虾蟹,尽数包容。

    第四,无偏无私,公平利物:又如日月,容光必照,至公无私,明白四达,昼夜不昧,晃朗无边, ……… 如天之在上,其体常清,清而能容,无所不覆,地之在下,其体常静,万有利而一不害。

第五,广博虚空,相容并蓄,不落有无,超世而不离世:如虚空广大,无边无际,无所不容,无所不包,有识无情,天盖地载,包而不辩,非动非静,不有不无,不即万事,不离万事,有天之清,有地之静,有日月之明,有万物之变化,虚空一如也,道人之心,亦当如是。

    王志谨这里描述的“道人之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的道德境界和心理状态。这种对于道德理想境界的追求,还可从他对“全真”一词的诠释中体现出来。在内丹家这里,全真一般指全精、全气、全神,而全真道中绝大多数人则以功行双全为全真。“功”,指的是致虚守静、存神固气的修炼功夫;“行”,则指积德修善等道德实践活动。而王志谨却将“全真”这一概念作了新的界定:众人爱的休爱,人都非底莫非 ……… 遇事成时休喜,遇事坏时莫忧,返常合道,顺理合人,正道宜行,邪门莫入,通道明德,体用圆成,是谓全真也。《同上》于是,王氏就将全真教徒孜孜以求的“真”境完全转化为践履忍让不争、宠辱不惊、清静寡欲、顺理合人、守正去邪等道德规范的实践真行,而不再包括存神固气的功夫。这说明,王志谨虽然主张性命双修,但比全真道的其他派更为重视心性修炼,显现出以性统命、以性代命的倾向,明显地反映出盘山对于禅宗心性修炼理论的吸收。

    不过,王志谨强调外行是从内功修炼的需要而出发的,道德行为只有与心性修炼相联系才真正显示出它的价值,积德行善只是心性修炼的必由之路而不是最终目标。故他虽然主张为善去恶,最终却超越善恶。他回答何是善恶一问题说:一切好心皆为善,一切不平心皆为恶,人不知之善为大善,人不知之恶为大恶,善恶都不思处,别有向上在。王氏首先强调应该为善弃恶,将“人不知之善”视为大善,将“人不知之恶”视为大恶,显示出在道德践行方面的高度自觉性,启示人们不要为做好事而做好事,不要因可能逃避责罚而纵己行恶。但他进而指出,超越善恶才是更高的境界,道人应该作出更有价值的追求。

    由以上价值标准出发,他提出了自己的功行衡量标准。当有一匠人问及义务修盖大殿将有何果报时,他回答说,此行不如清净人默坐一时辰。在他看来,行善而不求回报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善举,以图报而行善的动机首先便失去了其道德价值。而且,见诸于有形有象的功德皆属有为之事,而修炼则是无为之事,二是具有不同的性质:有为之福有坏,无为之福无坏。前者是有局限的,后者则是永恒的,无限的。“善恶都不思处,别有向上在”,一方面是对《老子》“上德不德”、“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这一思想的发展,其目的在于避免人们为求善名而陷于争斗、流于虚伪;另一方面,这一主张是在行善弃恶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提升,是一种超越善恶的道德主体超脱世俗的善恶评价,为而不恃,宠辱不惊,将道德化为一种真正的内在需要和自然而然的举动,从而缓解民众“求福报”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以更为豁达的态度立身处世。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全真道的心性道德修养论有不少值得重视的合理因素,它将极玄妙的心性修炼问题,落实转化为个体身心健康等民众所普遍向往的目标,有助于提高个体的道德心理调控能力,培养无私慈爱、谦让不骄、勤劳节俭、宠辱不惊等优良的道德心理质量。有些学者曾经断言,传统的良知论所提倡的崇高精神难以作为基础支持社会的伦理。而本人则认为,全真道的心性道德修炼主张,正是试图在玄妙崇高的心性道德与民众的人伦日用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从而推动人们对伦理道德规范的践履,促进社会道德风气的净化。从当时的历史事实来看,这一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现。在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今天,对这份历史遗产进行发掘、扬弃和更新,能否为人们提供启示或营养?

(作者系湖南省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章:
·让中医成为沟通中西文化的桥梁——上通心性,下可治国的中医
·内圣与外王:割裂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的关系是错误的
·吕锡琛:全真道的心性道德修养理论探析
·罗安宪:中国心性论第三种形态——道家心性论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