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很著名的故事,说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上相遇了。美国老太太说,我年轻时候一有稳定的工作,我就开始往银行贷款,住了大房子,然后就开车,我每个月还银行的贷款,我这一辈子就舒舒服服,等到我死了的时候,银行贷款正好付完。
中国老太太一听,说这我太冤了,我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存钱,存啊存啊存,存到快死的时候刚买了一个大房子,我小孩还把我剩下的钱买了一个很好的坟墓。
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实际上这违背中国的传统,以前中国老祖宗就说,不要寅吃卯粮。
如果只有少数人这样做,真是能用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因为物价还是今天的物价。但是,如果整个社会都这样消费,都去银行借钱,都用明天的钱,每个人的消费能力都会迅速地提高,拉大需求,因为供求关系变化,会使得物价也迅速上涨。
经济学有个最根本的,就是供和求的关系。这里讲到的“求”是有效的需求,比如说咱们每年挣三万块钱,不向银行贷款,攒个三五年钱,只能买四五万元的房子。
如果大家都问银行借钱,突然间每个人都有了三十万,需求就立刻放大了十倍,这种情况下,房价也就会相应地成十倍地增长。
“用明天的钱”听着很好听,但是明天的钱有的时候是不确定的,比如工作没有了。
这次美国次贷危机,房价泡沫破灭,很多人工作没有了,三个月后没办法继续供款了,这个房子就被银行收回了。
很多人用明天的钱圆了明天的噩梦,这个就是美国现在的现实。美国次贷危机到现在,有1200万家庭房子被银行拍卖。
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洛杉矶机场,搭了大片棚户区,就像地震之后一样,那是一大景观,全世界的新闻记者都去了。这就是借了钱消费的后果。
银行利率低的时候,往往放松信贷,美国政府或者美联储故意把银行利息放低,先把你拉进来,但是银行的低利率是不能长期锁定的。在美国叫Floating Rate(浮动利率),你借三十年,可能前两年是2%到3%,但是三年一过,五年一过,它立刻回到5%、6%。开始每个月供款七八百块钱,但它跳到6%的时候,你就得供1200块,跳到8%的时候,你可能要供1600块。而如果想长期锁定的话,那则是相当高的利率。
美国现在的贷款,是很多人在四五年前贷款,现在五年一过,银行要利率提高了,美国现在是第二波又有七八百万人或者已经破产,或者濒临破产。
银行利率是不能锁定的,而且贷款的时候文件写得清清楚楚,是几百页的合同,但一般来说老百姓不会看很复杂的合同,而且那种猫腻儿都是用很小的字去写的,律师都得读四五天,有很多陷阱。
用明天的钱来圆今天的梦,那只是一个美好的童话,当成为整个社会群体性行为的时候,是很不现实的。日本、美国已经证明了。
作者简介:
陈思进,纽约大学高级金融专业进修班毕业,纽约市立大学电脑科学硕士。曾任Bankers Trust(银行家信托)和NASDAQ(纳斯达克)高级金融软件开发师、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证券投资部助理副总裁、美国银行证券公司(BofA Securities)副总裁;目前定居加拿大多伦多,任加拿大皇家银行风险管理部资深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