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巧若拙,大成如诎(1),大直若屈。躁胜寒,静胜炅。清静,可以为天下正(2)。
译文:
大的成就,好象是有缺陷。它的作用不是弊端。大的盈满,好象是空虚。它的作用不会穷尽。大的巧妙,好象是笨拙。大的成功,好象言语迟钝。大的正直,好象是委屈。急速运动可以战胜寒冷。平静可以战胜炎热。清静无为,可以端正天下。
解说:
天地成就万物,但也有碰撞、火山、地震等非常的情况(缺)发生。但是这些活动也是成就万物的一部分。根据现代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正是由于火山的喷发,才形成了地球上的原始大气层和原始海洋。正是由于来自太空的陨石的撞击和辐射,以及地壳的运动,才使生命的奇迹在地球上发生。天地的这种“缺陷”在受到伤害的个体的生命看来,是有害的。但对于全体的万物来说,却是完美的(大成)。
天地星辰,看似都飘浮于无限的虚空之中。而无所不在的道,却充盈其中。大道视之不见,但它的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现代宇宙学中,暗物质与暗能量占有宇宙中90%以上的物质含量,而其中均匀的分布于宇宙中的暗能量占到73%。暗能量是一种不可见的、能推动宇宙运动的能量,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的运动皆是由暗能量来推动的(3)。
我不知道老子在两千年前,是如何了解宇宙的本原的。但用现代宇宙学来解释老子这句话,却是的的确确的恰当。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宇宙观啊!
前面两句老子讲述天道原理,后面的“大巧若拙,大成如诎,大直若屈。”用以表达由天道推演的人道原理。
大道看似残缺,却能成就最大的功业。看似空虚,却有着源源不断的能量。君王的“无为”从大的角度来看,成就了大的功业。但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也会呈现出残缺(世人之悲欢离合并不完全在于社会的公平,与个人的努力。纷争也常在人们中间发生。)世界上不会有尽善尽美的事物。我想老子所喻意的君王的“缺”一定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在儒家看来,君王不在前面做表帅,不显露自己的功德,算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了。
前面(第五章)我引用韩非的话做个解说,君王不显露自己的智巧(拙),抱法处势,才能发挥臣下与百姓的能力(4)。这才是最大的智巧。百姓自富自为,也成就了君王的功业。而百姓却以为君王好象什么都不会说(诎),这就是所谓的不言之教。君王不妄为不擅断,国家的利益得以伸展,而百姓看来君王却好象是委曲了自己(屈)。
急速运动可以战胜寒冷。而寒冷退去,就会向炎热发展。平静又可以战胜炎热。那么是不是平静能够取代躁动呢?显然不是。中华的思维方式,就是没有绝对的对立。万事万物皆相生相克,相反相成。
懂得其中的道理,才能得出“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大成如诎,大直若屈”的道理。在其它章节中,这种相反相成的道理也是随处可见。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所以老子用最简捷的话来表达道的性质就是:“反也者,道之动也。”
而最后的“清静,可以为天下正。”的“静”与“静胜炅”的“静”有所不同,前者的“静”是一种动态的静,我在这里还得用王守仁的话“我心不动,随机而行”来做比喻。而后者的“静”是静态的,平静的“静”。
君王的清静无为,不是“死”的无为,什么也不做的无为。而是抱法处势的无为。只有抱法处势,天下才能有公正,百姓才能得以安定。
注释:
(1)通行本作“大辯若訥”,帛本作“大贏如绌”。 楚简本为“大成如诎”。诎,嘴笨:“辩于心而~于口”。虽然与首句“大成若缺”有所重复,而且意思不同,但由于甲、乙本之字辩识有岐,不如楚简本意思清淅,故从楚简本。
(2)此句楚简本为“噪胜苍,青胜然,清清为天下定。”意思及字词之通假辨识分岐极大,故从帛书甲本。
(3)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客观存在性57年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先生在他所著的《物理学的挑战》中已经详细而全面的论证了。大家也可以搜索百度词条等相关信息来了解。
(4)《韩非子·用人》:“君人能去贤巧之所不能,守中拙之所万不失,则人力尽而功名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