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过孔子没有什么成就比他的著述更伟大,现在让我们对此作一番考察。这些书被称为圣经【1】,是中国人最古老也是最好的典籍,它们在中国的图书馆中占据第一位。对这些典籍的研究是困难的,许多出色的学者终其一生只能研究其中的一部分,但它们的精义仍然不能穷尽。因此,有关儒经的著作浩如烟海,我们只以最精简的形式介绍其精华: 孔子本人的所有各种作品都被称为经,由于这个词在英语中通常不用复数形式,我们不得不用“Canon”(英文圣典,正经之意——译者著)这个词。本来中国人称他们为经,意为圣经(Bible)。我们按它们本来的顺序回顾如下:(1)《诗经》包括三百零五篇,除了《豳风》中的前两首诗,它们全是周代(约631~47 B.K.或1182~598 B.C.)不同作者的作品,但是孔子按照自己的原则编辑而成。到底孔子有多少改动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对原文按某种方式作了改动。这些诗分为三类,它们是:风,是各国的流行歌词;雅,是王畿之政声;颂,是宗庙的颂歌。雅,又根据相关政治事务的大小分为大雅和小雅,因此,《诗经》共分为四部分。所有的诗歌都是人性的表达,是对社会和政治状况的描绘、叙述或评判。它们的性质类似于报纸,用作政治学的比较研究。《诗经》也是一部歌曲集,因为所有的诗都可以配乐歌唱。(2)《书经》(《尚书》)28篇,涵盖了上自尧(1806~1707 B.K.或2357~2258 B.C.)下至秦穆公(108~70 B.K.或659~621 B.C.)这一段中国历史,呈献了这一时期所有最重要的政治历史文件。这些文献由不同作者所作,由孔子编定。显然孔子在《尚书》上付出的心血比用在《诗经》上的要多。其中《尧典》,《禹贡》,《洪范》、《甫刑》这数篇显然是孔子本人所写,因为它们的风格与其它文件不同,近于孔子的风格。《尚书》也是对于历史和政治学的研究结果。(3)《礼经》十七篇,描述了八种礼仪的细节,这八种礼是: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射礼、聘礼、朝礼。这八种礼确定五伦的规范。冠礼、婚礼明夫妇之义,丧礼、祭礼明父子之义,乡饮酒礼、射礼明长幼之义,聘礼、朝礼明君臣之义。关于朋友间的关系,有关于社交的第三篇(当为《士相见礼第三》——译者注),关于宴会的第十二篇(当为《燕礼第六》——译者注),关于诸侯飨大夫之礼的第十五篇(当为《公食大夫礼第九》——译者注)。而且,上面所有这些不同的礼仪中都必有宾主两方,所以朋友关系贯穿于所有礼仪之中。这些礼仪都是旧时的习俗,但为孔子所搜集,作为明文规定。这部经今天被误称为《仪礼》。(4)《乐经》。因为流行歌词都已载入《诗经》,而音乐的各种用途也在《礼经》中作了规定,所以不必有一本像其他五经那样专门论述音乐的经。不过原先一定有过一本《乐经》,与其它经不同的是,有音符而没有文字,不幸的是在汉代(636 A.K.或85 A.D.之后)佚失了。因此,通常我们只说“五经”。(5)《易经》。尽管庖牺始画八卦,文王将他们演成六十四卦,但《易经》的文字部分实际上是孔子独家之作。该书分为两部分,64章。第一部分的前两章分别代表天和地,第二部分的前两章象征夫妇关系,最后两章称为“既济(既成)”与“未济(未成)”。天地是宇宙系统的基础,夫妇是社会系统的基础。由于这个世界永远不能达到完美的阶段,而所有事情都必须有个结束,所以《易经》以未济卦作结。《易经》的思想是神秘的,语言是比喻性的,图像是数学性的。这里“易”字有三种不同意思:容易,变易,恒常,该书的原理有这三个特质。事实上,《易经》是进化的学说,我们可以用“进化”这个字取代“易”字。(6)《春秋》。该书原是鲁国的编年体史书,孔子将他改造成现在这样。它涵盖了240年的历史(171 B.K.~71 A.K.或722~481 B.C.),记载了鲁国十二公先后主政期间的历史事件。为了写这本书,孔子派他的14名弟子从120个国家收集经典,这是一部完全由孔子写的、归纳性的著作,是他所有著作中最为重要的。在本质上《春秋》不是历史,孔子从历史取材只是作为比喻用来说明他的原则。他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2】他假借一个国王所拥有的权利,借鲁国之名呈现了他理想中的王国,借着历史事件的展现为这个理想王国立下了无数的规章法则。他用《春秋》责难周王,指斥诸侯,攻击大夫,建立了自己的地上王国。由于这个原因,他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3】在五经中,《易经》和《春秋》最为重要,《诗经》、《书经》、《礼经》的资料来自古代作家,孔子加以改造,但《易经》和《春秋》是孔子用自己的语言写的。另外三经是孔子普通的学说,而此二者是他最重要的学说。《易经》是一部演绎之作,从抽象的原则出发,演绎出实际的应用,而《春秋》是部归纳之作,通过事实的分析得出普遍的理论。孔子兼用演绎法和归纳法,因为他意识到二者同样重要,并指出单用一种方法是危险的。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这里“学”意为归纳,“思”意为演绎。二者必须统一起来,任何一个不能离开另一个而存在。孔子以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单纯用演绎的方法是无用的。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5】另外,他还提到他的归纳方法:“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6】 从上面两段来看,孔子似乎偏爱归纳胜于演绎。我们必须懂得,因为孔子不是一个历史学家,而是一个宗教的创立者,所以他的著作不是史书性质的,而是宗教性质的。尽管其著作中的材料常常是真实的,但那首先是他思想的比喻性表达,他不一定将它们作为事实看待。在《论语》中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7】此段表明孔子自己也不能找到支持他学说基础的史实,他关于古代文明的描述只是来自他的思想,在《中庸》和《礼记·礼运》中,孔子说了类似的话,所以我们可以确信他是从自己头脑的想象中创造出了古人的历史。当北宫锜问孟子周朝如何排列爵位俸禄时,他回答说:“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8】我们能看到,在孔子时代,不止夏和殷缺乏信史,而且关于周朝也没有完整的记录。那么孔子指称的三代以前的事就更令人怀疑了。而孔子不仅描述了夏、商、周三代,还描述过传说中更遥远时代的事。当我们将孔子的著作同其他诸子的作品相比较的时候,我们发现不同作者对同一事实没有一定的共识,因为他们都是利用先王作为寄身来展示自己的理论。庄子(孔子弟子的学生,不过转向了道家)是利用此法最少顾忌的一位,孔子则没有走得那么远。孔子的一位年轻学生,后来成为对立学派墨家创立者的墨子说:“曰二子者,言则相非,行即相反,皆曰:‘ 吾上袓述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者也。’”【9】前孔门弟子,法家最伟大的哲学家韩非子(死于319 A.K.或233B.C.)也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10】 韩非子与孔子时代相近,尚不能确定孔子描述的古先王史实的真伪,我们今天又怎能说这些事是真的呢?所以显然是孔子创造了它们。关于借先王之名寄托其理论的理由,孔子自有解释,他曾对曾子说:“逊顺以避祸灾。与先王以托权。”【11】一方面,这样做孔子可以逃避诸侯迫害,另一方面还能赢得百姓的信任。而且,远在孔子以前很久,中国已经有过一段光辉的历史,而他是一位大学者,所以拿历史资料以为己用是自然的事。归根究底,他的所有著作都是自己头脑的产物,用以进行他的宗教说教。有些人引用《论语》中的话企图证明孔子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而这句话只是表明了中国人特有的的谦虚,只是孔子的自谦已经超出了常规。不过他并不总是那样谦卑的,有时他也承认自己是个开创者。在《春秋纬》中他说:“圣人不空生,必有所制,以显天心,丘为木铎制天下法。”在《孝经纬》中他说:“丘为制法之主。”总之,孔子是他的新宗教的创立者,尽管偶尔也传承古人的某些思想。【1】因为理雅各错误地将汉语“经”(Bible)译为经典(Classic),所以导致了对孔子著作的诸多误解,这些著作应当看作是神启的,因为孔子本人就被认为是上天派遣和授命的(参阅《春秋纬》,引自《春秋榖梁传·哀公十四年》),《孝经纬》上记述说,孔子向上帝报告自己著作完成,又看到从天上落下红色的虹以示得到神明的赞赏,之后虹化为刻有字的黄玉。这个故事在中国人心目中赋予了孔教及其著作一种神圣的性质,正如其他宗教及其圣经对于其信仰者具有神圣的性质一样,但孔子著作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建立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之上的。【9】《墨子·节葬下》,意为:这两种人,言论相攻,行为相反,都说:“我是上法尧、舜,禹、汤、文王、武王的大道。”【10】《韩非子·显学》,意为:孔子、墨子全都称道尧、舜,但他们的取舍又大不相同,却都自称得到了尧舜的真传。尧和舜不能复活,该叫谁来判定儒、墨两家的真假呢?【11】《孝经纬》,转引自《太平御览·卷六百十·学部四》。(节选自陈焕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翟玉忠译,陆寿筠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