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人物
马宏达:文化的救亡与清理重建(增订版)——纪念南师诞辰百年(三) 
作者:[马宏达] 来源:[文章来源:南怀瑾学术研究会2018-11-30] 2018-12-03



                        世间治平

南师不仅深入探索生命真谛,对人民、社会、国家民族乃至人类的现实福祉也抱着深切关怀,为此他不拘于古今中外任何一家一派一格,而是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君子不器,海纳百川,融贯通达,内养外用并重。他已出版的著述很多关乎世间治平。他推荐给人的书,多是教导做人做事。他一生的行履,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现身说法体现着出世入世的圆融无碍,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知行统一。

南师说:“有些人提到中国文化就说儒家,我说不对,儒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些学佛的人认为要想国家太平,除非用佛法来统治,我说那也不对,释迦牟尼佛讲过政治吗?他讲十善业道、因果报应,假使用佛家思想搞政治,那这个国家完了。要使国家社会能够平安有序,不但需要儒家、佛家、道家,诸子百家的学问都同样重要。”(2008年8月初“中国传统身心性命内修外用之学的传习班”课程)南师所说的这个“诸子百家”,不止是传统文化的诸子百家,广义而言,包括了古今中外的优秀学问。

“现在你们年青人又要成佛,又想入世,讲治世之道不要先研究儒家、道家,要先研究《管子》。《管子》是上古道家的文化传统,是孔子很佩服的人。可惜我们现在的国家,到今天还没有完备的体制,因为不懂得《礼记》,不懂得《管子》,管子治理国家讲发展经济,而且管子懂得修道,有他自己中心的修养。”(2008年8月初“中国传统身心性命内修外用之学的传习班”课程)

“修道难啊!我劝你不要修,年青人搞这一套我都反对。有同学问我,老师啊,你不是十几岁就修起来了吗?你怎么反对我们呢?就是因为我十几岁开始,我深知其中之艰苦,所以我劝你们不要修。你们玩这一套学不成佛,人也做不好,结果呢,神里神经的有什么好处?规规矩矩走一个孔孟之道,人道修好,天道也完成了,做好人做好事,多好!何必搞这个呢?”(《我说参同契》)

“道家喜谈兵而言谋略,儒者揭仁义而力治平。道家如良医诊疾,谈兵与谋略,亦其处方去病之药剂,故世当衰变,拨乱反正,舍之不为功。儒者如农之种植,春耕秋割,时播百谷而务期滋养生息,故止戈而后修齐以致治平,舍此而莫由。”(《<正统谋略学汇编初辑>前言》)

“佛家明心见性的智慧,道家全生保真的修养,与儒家立己立人,敦品励行,以及世界大同的理想,如能与西方文化交流融会,必能补救科学思想的不足,拯救物质文明的所失。”(《东西精华协会中国总会的任务》)

“生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今天,我们将何以自处?我们虽失望,但不能绝望,因为要靠我们这一代,才能使古人长存,使来者继起。为了想挑起这承先启后的大梁,我们一方面要复兴东西方固有文化的精华,互相截长补短,作为今天的精神食粮;一方面更应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会,以期消弭迫在眉睫的人类文化大劫。”(《东西精华协会宗旨》)

“唤醒近世东方各国,使他们恢复自信,不再舍弃固有文化的宝藏,而一味盲目地全盘西化。重新振兴中国人文思想的精神,以纠正西方物质文明的偏差。沟通东西文化,以谋人类的和平与幸福。”(《东西精华协会中国总会的任务》)

“南先生认为,中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进入国运转盛的新时期,一切有志者应为国家民族效力,而不要沉湎于仙佛之道。1991年2月初,南先生在给我的一封信中又强调:‘我常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希望多出几个英雄,不是多出几个仙佛。况且成仙成佛还做不到,开悟了又怎么样?!出几个英雄,把这个社会搞安定,把天下搞太平,然后再搞仙佛之道。’”(王雷泉《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述略》)

以上略举,提醒读者,南师非常重视世间治平、国家富强文明与人类文明和平,绝非只重心性与道德修养,更非复古或唯传统主义者。他主张融会古今中外文化精华,溯本归元,培植根本,经世致用,并且“日新又日新”,才能继往开来。而中国历史文化的精髓,心性与道德修养固然重要,与时偕行世间治平的丰富经验教训也极为宝贵。

                         毁 誉

有人关心别人对南师的评价毁誉,以我对南师的了解,答案其实很简单——生时非其所计,逝后岂会在意。义所当为则为,尽心尽力已矣。

他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尽心尽力了,这就足够了。他才不会在乎身后的评价。甚至说,他留下那么多文化遗产,世人是否珍重,他也不会放在心上,他未学佛前就是很潇洒的个性,说放下就放下了!他在世时甚至说,“南怀瑾”三个字不过是个代号,与他无关。可以说,如何评价他,以及对其文化遗产如何处理,对逝者并无意义,所谓意义和价值是对生者对社会建设而言的。

其实毁誉(包括谣言)是每人人生的一部分,有其社会影响和导向的作用。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谁人背后无人说,不遭人嫉是庸才。常言道“人生难得一知己”,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丁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可见真了解人与事有多难。人皆常有“不虞之誉,求全之毁”,莫名其妙的毁或誉何其平常,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谤随名高更是世情常态,历史的评价也常有翻云覆雨的无常变化,即如孔老释迦亦莫能外。尤其网络时代,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为了吸引眼球,标题党、不实信息乃至谣言更是铺天盖地,形成信息时代少“信”息的怪现状。

我到尼泊尔印度参访时发现,印度教讲释迦摩尼佛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的第九化身,而其职能竟是用错误理论迷惑人使其堕入恶报者,不禁令人想起“批孔”。有趣的是,有些佛教徒则说印度教的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湿婆早已皈依佛教,成为佛教的护法神。由此想到陆游诗云“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不禁莞尔。

人类的认知逃不出盲人摸象。而且,人的一生,是无数因缘条件互动的现象轨迹,每种因缘与其他条件互动而无常,想捕捉全貌,几无可能,最多不过“象其物宜”而已。更何况很多认知或言论的背后,受着情绪、利益或阴暗心理的驱使,以及器量、见识、境界与阅历的局限。

再如这些心理,大部分人都有:责人严,责己宽。或惯于以自己都达不到的标准去苛求别人。或以微瑕而否定全璧,不知推己及人忠恕之道以及“圣人寡过”之理。或看到有人批评,便失去信心,实则需要提升自身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否则难免随风倒。或喜欢塑造偶像,高推圣境,然后以想象的完美标准要求之,若不合己意,便烦而恼之。不知孔老释迦耶稣若活在我们身边,是否合乎我们的标准?

总之,种种情形、种种心理不一而足,世间相从来如是。所以说,人生对于毁誉不要太在意,时间精神还是用在更有价值之处为好。

当然,若从对社会导向的意义考虑,国家与社会还是有必要建立正确评价机制,避免导向混乱惑乱社会与国家。

                     裂变时代的自处

2015年我们和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教授们交流时,他们说欧洲和北美已有70%人口离不开心理医生的支持,精神患病率也越来越高,已成世界难题。南师数十年前即警告廿一世纪精神问题会严重困扰人类,不幸而言中。

人有个特点,安定生活久了会感到乏味、不自由,会想变化。可是,当面对被动的或无法把握的变化时,会感到不确定性、茫然、焦虑、不知所措、想逃避或被迫应变。佛家说因为无常所以苦,为何?无常就是变化,带来不确定性、被动与逼迫,被逼迫当然苦。若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焦虑会减弱或消失,除非面临新不确定性。变被动为主动,变逼迫为动力,主动应变的同时,就获得了成长与强大。拥抱不确定性,锻炼随机应变能力,培养化危为机能力,就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

可是,当变化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时,人是来不及适应的。尤其触及自己或亲人切身利益时,比如工作、生活发生了接二连三的被动变化,不应对是不可能的。若应对不了,挫败感、失去自信、焦虑便会累积,形成心理负担,甚至趋向精神疾患。现在心理门诊的焦虑症患者最多,便是明证。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金融资本、政治、经济、军事、国际竞争多轮驱动,呈加速之势,带来的是世界范围的连锁互动,从官方到民间都在发动变化,竞争此起彼伏,你追我赶,停不下来,蝴蝶效应频现,变量不断增加,变速不断提升,新陈代谢提速,机会淘汰相伴,诱惑挫折相随,行业颠覆常见,趋势不可逆转。当今世界趋势可以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这一切,给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带来应接不暇的挑战和压迫,精神问题势必越来越多。再叠加了文化巨变未定,人心的“软件”系统必定混乱不安,烦恼和危机自然此起彼伏。

值此波澜浩荡的裂变时代,除谋生、健身、陶冶性情以外,何以安心?何以自处?何以免疫精神疾患?南师留了很多办法,在他的作品里,更在他的身教里,要大家自己去找出来。下面我分享几点受南师启发的相关思考,也是给他老人家的报告。(待续)



相关文章:
·胡春雨:中国文化精神的廉洁底色
·《中国拯救世界:应对人类危机的中国文化》(修订版)出版书讯
·厉传:稷下学宫——文化思想交流的好范式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陆寿筠:西方二元哲学对中国文化的肢解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