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世是汉宣帝时的重臣,在麒麟阁十一功臣中位列第二,仅次于霍光。他的父亲就是著名的酷吏张汤,但他却和父亲相反,为人“忠信谨厚”,处世谋事都极为谨慎。张安世曾经举荐过一个人,其人为此来谢,张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竟从此和此人断绝了来往。
举贤达能,岂有私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选拔举荐干部,为国不为己,为公不为私,但依贤能,但凭公心,既不能授爵公堂、感恩私室,更不能公器私用、借以谋私。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的阴兴就是其中一个。阴兴是刘秀皇后阴丽华之弟,为人谦退恭让,刘秀几次想为他加官晋爵,阴兴却一再坚辞,并曾以《易经》“亢龙有悔”的话告诫姐姐阴丽华:“富贵有极,人当知足,身居高位而不知自省,将恐盛极而衰,终遭败亡。”阴丽华深受触动,从此不为宗族亲戚向刘秀请官求位。阴兴与张宗、鲜于裒关系紧张,但从未将私人情绪带到公事中,相反知道二人富有才干,时常在各种场合包括在刘秀面前称赞二人优点。他与堂兄阴嵩素不相能,但心里却十分钦佩阴嵩沉稳威重的性格。阴兴病重时,刘秀向他询问朝臣谁可堪用,他毫不迟疑地举荐了阴嵩等人。与此相反,他与张汜、杜禽虽然平素交好,但知道二人华而不实、难当大任,因此尽管时常在经济上资助二人,但从未为二人的官职升迁说过话。阴兴这种公私分明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赞叹,“世称其忠平”。
选人识人历来是千古难题。同样的人,在有的人眼里可能一无是处,在他人看来却是将相栋梁。韩信在楚寂寂无闻,在汉大放异彩,其中就离不开萧何的识人;许攸不被袁绍所用,到曹操这里却成座上嘉宾。这也说明,人才难得,识人更难。连孔子都曾感慨“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无怪韩愈长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张安世、阴兴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能否把人识准、用准,就必须出于公心,真正做到“举贤达能,岂有私谢”。
换言之,张安世、阴兴的事例告诉我们,做到“举贤达能,而无私谢”,不将选人用人权作为播撒人情、利益交换的工具,就要摈除个人喜恶。古人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佳话,“内举不避亲”固然不错,但人们更愿意看到“外举不避仇”。齐桓公信用管仲,尽管自己曾差点被管仲射死;唐太宗信用魏征,尽管魏征曾极力建议李建成及早对他动手。事实上,选拔一名与自己性格相异的人,作出这样的决定难;选拔一名与自己有过“摩擦”甚至曾经“顶撞”过自己的人,作出这样的决定更是难上加难。甚至可以说,对与自己曾有“过节”的人的容忍度正反映出一个人的公心度。现实中,不难看到,有的人个性耿直、原则性强、不好“通融”,他们信奉“吾爱吾师更爱真理”,有时在工作中难免会因为坚持原则得罪人,因为敢抓敢管不招人喜欢,有时甚至搞得其领导下不了台,让领导觉得“没面子”。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抛去个人恩怨,将这些人选上来,可以说最大程度体现了他的领导是否胸襟开阔,是否具有公心,是否真正从事业出发选拔人才。
“举贤达能,岂有私谢”,最重要的是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选人。史载,西汉昭帝与金赏、金建兄弟自小相好、情如手足,金赏后来继承了父亲金日磾的爵位,昭帝也想给金建封侯,于是与霍光商量。霍光回答:“金赏封侯是因为继承了父亲的爵位,金建却没有封侯的理由。”昭帝笑着说:“封不封侯难道不是你我说了算吗?”霍光当即回答:“国家有制度,有功才能封侯,岂能无缘无故说给就给。”昭帝闻言,从此不再提及此事。一定意义上,遵守制度是最大的公心。这是因为,人总是有感情的,每个人对于事物的看法难免会受自己经历、教育、性格甚至一时情绪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制度第一,不因私情而变通制度,不因私怨而规避制度,正是克服私心杂念、人情干扰的最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