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吕超:东夷文化概要 
作者:[吕超] 来源:[网友推荐] 2015-09-11

【内容摘要】东夷族系是东方史前文化的创始者,海岱地区是东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海岱地区的东夷文化和黄河中游的夏族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泰沂山区东部的沂沭河流域,具有南北贯通的特殊地理环境和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以太昊、少昊、伯益氏族联盟为主体的东夷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开辟了中华民族文明先河。

    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指出:“按地区及文化遗物来推测,新石器时代的人,就是后来构成中华民族各族的祖先”。其实人类的智力开化在细石器就已经开始。第四纪冰河时期末次冰期盛冰期普遍干旱的自然环境迫使人们向河湖地带急剧聚集,从而促进了人们的交流,使人类的智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严酷的自然环境也迫使人类不断的改进生产工具和生活方式也促使人类社会向更高一阶段发展。

    在末次冰期,由于陆地冰川形成,致使海平面下降。从7.2万年前海平面陡然降至一60米以下,(其中3万年前又降至一100米以下,2.5万年前继续下降至一140米以下;1.7万年前海面上升,至一100米左右。)至1.2万年前复升至一60米左右,到0.9万年左右海平面升值一40米,到距今0.8万年海平面回到今天的水平。在海平面下降到一60米以下的六万多年的时间里,渤海黄海成为陆地,现在的我国大陆与朝鲜半岛连在一起,与日本也有路桥连接。(注:渤海现在平均深度18米,黄海现在平均深度44米,北黄海平均深度38米。)

    在末次冰期大批沿江河追逐猎物的东北亚各地的原始人类,随着江河的汇流而集中到渤海黄海海底平原的湖泊边缘。 形成了第四纪冰河时期大东亚原始人类聚居区。

    渤海黄海海底平原是东北亚众多河流的汇集地水资源相对丰富,盆地面向东南开口背风向阳,再加上东部靠海空气相对湿润。这在漫长的冰河时期应该是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

    在六七万年的时间里,原始文化在这片广袤的土地应该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有独特风俗的地域文化是完全可能的。在寒冷的末次冰期,人们依赖太阳,想办法保存自然火种以备生火取暖和烧烤食物。特别是在没有山地洞穴和岩棚保护,靠地穴或半地穴房屋居住的海底居民,火种的保存应该更加困难。能够随时取火应该是当时最大的事情,钻木取火方法很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明出来。

    当距今九千年左右到距今八千年海水逐步淹没渤海黄海海底平原的时候,海底原始人类为了逃避海侵被迫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迁移,这一迁移对东北亚的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为环渤海和黄海文化圈奠定了基础。而这个年代和我国历史上伏羲氏女娲大洪水时代大体相符。作为中国东部沂沭河流域和其背后的环渤海黄海细石器文化圈(包括日本朝鲜半岛)正是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形成的。除了细石器所反映出来的文化现象以外,中国古东夷地区和日本及朝鲜半岛对太阳的崇拜的统一性也反映了在这一地区的中心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文化区域。在莒地凌阳河附近出土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二十个图像文字中,仅太阳和火组成的图像文字就有有六个。在沿渤海和黄海地区的诸城前寨和安徽尉迟寺也出现了部分相同的符号。这不是巧合,这是悠久的远古文化的积淀。东方的太阳和火崇拜,从燧明国到华胥氏,到太昊少昊及商朝的祖先阏伯一脉相承。太阳和火的崇拜作为东夷民族图腾崇拜永远镌刻在东夷民族发展史的长卷上。东夷人对太阳的崇拜也直接影响着上古天文事业的发展,在商朝催生出中国最早的历法。

    在东夷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中,唯太昊文化,少昊文化,(皋陶)伯益文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影响巨大。其次是颛顼(帝)、(帝)喾、舜(帝)。其支系为商、秦、徐等。

    太昊被称为人文初祖,风姓,地望在向国(现在的莒南境内)。到周朝还保留着颛臾(平邑)、任(济宁)、须句(东平)、宿(东平)等风姓古国。这些古国清楚的勾画出在末次冰期海侵时东夷部族退出渤海黄海海底平原沿泰山山脉南麓迁徙的路线。同时这些古国的布局,也大体勾画出太昊时期东夷部族所能到达的势力范围。太昊是中华民族实现局部统一的第一人。皇甫谧(mi)《帝王世纪》所记载太昊部族“共十七主,历一千二百六十年。”三皇五帝之中的三皇,有两名是东夷部族领袖——燧人氏、伏羲氏。

    《竹书纪年.夏纪》中多次提到夏王朝征伐东夷,或接见东夷来宾,其中单独提到风夷。我认为《竹书纪年》所指的风夷,当是太昊之后。如《竹书纪年.夏纪》载:“(帝相)二年,征风夷及黄夷。”《竹书纪年》又载:“帝辛(纣王)三十一年(公元前1123年)西伯(文王)治兵于毕,得吕尚为师。翌(yi)年,武王兴师伐纣克之。继命姜太公吕望东征。伐奄国五十,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逐莱人地入于齐。非鹰扬元勋,不足以弹压东方,故特封之营丘。”飞廉是风姓后裔,秦莒之先祖,在这里我认为飞廉是专门指代东夷的。这里把奄、飞廉、莱并重,可见到周初时风姓部族还有强大的力量。

    《纬》卷十一载“燧人之世,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补史记》《三皇本纪》云:“太昊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众多的资料说明,燧人氏、华胥氏、伏羲氏同为一个部族。《尚书大传》云:“遂人为遂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遂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遂皇于天。”这一句话深刻的揭示了燧明国太阳崇拜的文化特征,也突出了燧明国所具有的鲜明的东夷部族的文化特征。我认为古书上所说的燧明国,华胥之国,就是末次冰期渤海黄海海底之国,除此之外,没有一个地方可以顺理成章的解释以后发生的事情。也只有海底之国的相对昌盛,才留下万年传诵的遂明国的故事。

    上古有两个己姓国,一个是夷鼓之国,地在采,现在在北京通州;另一个就是少昊之国。但只有少昊之国属于东夷部族。少昊古国发祥于莒地,最后扩展到整个泰沂山区和其周边的山前平原。

    《山海经.大荒东经》第一句就明确指出“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ru)帝顓頊于此,棄其琴瑟。”东海之外最大的河谷就是沂沭河河谷,它地处纵贯中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带中断。解放前,未经治理的沂沭河谷沟堑纵横,渊潭众多,有明显的地震断裂塌陷地貌。在少昊时代可能河谷更宽更深,被称为大壑当名副其实。沂沭河谷地带多冲积平原,是进入农耕时代的原始人类生养繁衍理想之地。沂沭河流域是少昊之国的发祥地当无可置疑。周初分封诸侯,除对本族和有功的大臣进行封赏外,还分封了一些上古先贤的后人,以教化孑遗。周武王封少昊后代兹舆期于莒就属于这种情况。《通志·氏族略》谓莒“嬴姓,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兹舆其于莒,今密州莒县是也。”虞舜时期伯益被封为嬴姓,嬴姓是少昊之后,也就是说嬴姓是己姓的后代。《世本》记载,莒自纪公以下为己姓,故《左传》莒女称戴己、声己。这也充分证明莒地为少昊之国。

    少昊之国南到郯城。《左传·昭公十七年》载,鲁叔孙昭子问郯子,少昊(皞)氏以鸟名官之故,郯子说:“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由此证之。

    西到曲阜。《帝王世纪》云:“少昊邑于穷桑,以(穷桑)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可依此说为据。

    北到营丘(齐)。《太平寰宇记》载:“昌乐东南五十里营丘,本夏邑,商以前故国。当少昊时,有爽鸠氏;虞夏时有季萴;汤时有逄伯陵,周以封太公于营丘。”爽鸠氏是少昊的司寇,少昊时代营丘是爽鸠氏的封地,属于少昊氏族联盟,但不是少昊之国的中心地带。

    少昊是和炎帝部族第八代君主姜榆罔以及黄帝同时代的人物。炎帝部族从渭河流域向东发展,最早进入华北平原。开始时沿大平原的西部边缘向南迁移,后又向东向北发展。但当炎帝部族第八代君主姜榆罔从中原地区南下东扩时遭到南方苗蛮系蚩尤和东夷少昊系的顽强抵抗,以至于走向衰微。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一样也发祥于渭河流域,黄帝势力从西部到达河南后向北方的山西、河北发展。黄帝在炎帝部族衰微时兼并了炎帝部族。蚩尤在涿鹿之战中败给了炎黄联军而被杀害,其余部从此退出了逐鹿中原的舞台,跨上了漫长的南下逃亡路程。涿鹿之战后,炎帝姜榆罔被封于伊川,然终因耻居人下而退居荆湘之地——会同,作连山易。炎帝部族在环黄河以南的大平原的边缘地带发展时(当时人类还没有抵御大平原中心区域不断发生的大洪水的能力),传播了农业文化,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炎帝姜榆罔也在南征北战和大起大落的人生中感悟到世事的蹉跎而成为一代哲人。大战之后华北大地一片凋敝,接下来是暂时的休养生息。黄帝并没有像后来所说的那样成为天下共主。他的都城依然在涿鹿,他死后所葬地桥山也在河北境内。通过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图我们也能看出这一点,早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和仰韶文化遗址之间相隔着一个很大的新石器遗址文化空白区(或者说稀薄区)。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也有比较明显的分布界线。这是由于从渤海莱州湾到鲁西南有一个面积很大的环泰沂山区盐碱、古湖、内涝分布区,这些恶劣的自然环境在没有进行很好的改造之前是不适于以粟为主的农业生产的。作为当时中华大地上一个重要的氏族联盟少昊部族,对这场战争并没有过多的参与,在炎黄和蚩尤双方的阵营中并没有见到他的多少影子。当时的部族战争,以南北战争为主,到了颛顼和共工时代,东夷部族才真正大举挺进中原,东西夷夏之争的大幕才全面揭开。

    泰沂山区特有的地形形成了东夷部族以渔猎和农耕并重的多种经营的经济模式。崇山峻岭保护了东夷部族的人民,同时长期从事渔猎活动也造就了东夷部族的尚武精神,使其在那个时候的混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原大战结束后短暂的平静中,少昊部族乘虚而入,进入中原(当然也是处于大平原边缘地带),建都曲阜。但到这个时候,少昊时代也即将结束,颛顼作为东夷部族又一个有影响的的君王真正开始了在中原大地上的纵横决荡。《春秋命历序》说少昊传八世,五百年。《易纬稽览图》说是四百年。总之,少昊部族在莒地为中心的东夷地区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代。

    在少昊之后,东夷部族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一枝独秀的局面,颛顼、帝喾相继称帝,东部部族的实力无可匹敌。只不过这个时候东夷部族的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鲁西南和河南一带。东夷文化的扩展直接奠定了商文化的基础。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云:“帝颛顼生子曰穷禅。颛顼崩,而玄嚣(少昊)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史记.殷本纪》又云:“殷契,母曰简狄,有娀(song)氏之女,为帝喾次妃。”《史记》这两段文字很明确的指出了殷商和东夷之间的关系。虞舜部族是东夷集团向西北发展的一支。虞舜部族与莒地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舜的祖上虞幕,穷禅发迹在属于莒地的姑幕国,舜生在莒地北部诸冯,但大舜政治中心在山西、河北一带,舜的都城蒲阪在山西永济,因此不再赘述。

    在东夷地区还有一个影响比较深远的人物那就是伯益。他和他的父亲皋陶都是东夷部族的首领。皋陶为东夷族首领,传为少昊之后,生于尧帝之时,卒于夏禹之前,历尧舜禹三世,与尧舜禹并称为“上古四圣”。《春秋.元命里》载:“尧得皋陶,聘为大理,舜时为士师。”禹继舜位后按禅chan让制举荐皋陶为他的继承人,“且授政”(即叫他处理政务),但皋陶先于禹而亡故,未能继位。伯益是虞夏时期东夷部落著名的首领。舜时为“虞”,即掌管山林的官,佐禹为辅平水土,因功受舜赐姓嬴氏,授土嬴国(在现在的莱芜),古嬴国跨虞舜夏商最后为周所灭。伯益“妻之姚姓(舜)之玉女”,为秦、赵等姓始祖。禹立而“举益,任之政”,禹崩时“以天下授益”。伯益执政三年,都益都(现在的青州)。三年后位被启所夺(或言被杀),此后夏启把伯益的儿子若木封于徐(在现在的郯城以北,后逐步南迁)。夏启和伯益之争后,伯益部族逐步分散到青徐一代.据史料记载伯益的嬴姓势力范围主要在现在的莱芜、莒县、郯城一代。这也可以使我们比较准确的倒推出少昊之国的核心位置——在莒县郯城一代。伯益和夏启之争后,夏朝的政治中心重新移向河洛地区。作为东夷少昊文化的传承者,皋陶伯益对东夷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影响是深远的。著名的嬴姓十四氏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tu qiu)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一直传承至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徐国的力量发展到曾与周王朝相抗衡,秦则完成了统一的中国大业。

    太昊文化、少昊文化、伯益文化在一个中轴线上,向南(商)北(虞舜)两翼发展,辐射整个中华民族,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谱写了世界文明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作者系山东省莒县东夷文化研究院院长)


相关文章:
·《中国拯救世界:应对人类危机的中国文化》(修订版)出版书讯
·厉传:稷下学宫——文化思想交流的好范式
·翟玉忠:不能脱离中华文化背景理解《大学》三纲及“定静”
·陆寿筠:西方二元哲学对中国文化的肢解
·陆寿筠:阴阳六讲之六——人类文化的阴阳五行(6)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