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儒家的发展史上,子夏无疑是另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在孔子去世后的争锋过程中,子夏失败,并离开了洙泗之地,来到西河,传道授业,建立了所谓的“西河学派”,成为一时之盛。西河之民一度疑子夏为孔子。
所以子夏的弟子很明显的可以分成前后两期。前期在洙泗一代,教授门徒,主要以传六经为主。洪迈《容斋续笔·子夏经学》言:“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而《毛诗》之学,一云:子夏授高行子,四传而至小毛公,一云:子夏传曾申,五传而至大毛公。于《礼》则有《仪礼·丧服》一篇,马融、王肃诸儒多为之训说。于《春秋》所云不能赞一辞,盖亦尝从事于斯矣。公羊高授之于子夏。谷梁赤者,《风俗通》亦云子夏门人。于《论语》则郑康成以为仲弓、子夏等所撰定也。”
这一时期的子夏弟子,应该就是荀子所称的“子夏氏之贱儒”,他们的特点是“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按《说文》:“嗛,口有所衔也。”此处应指口齿含混。盖当时子夏授门人之时,要求门人整齐衣冠,颜色划一,又要求他们轻言寡语,不能轻率甚至清晰做对。可见这时的子夏对门人的管理已经初具法度。而到了西河授业之时,则彻底将门人集中培养成为法家的先驱。
按《史记》,当时贤人,“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又《吕氏春秋·当染》:“子贡、子夏、曾子学于孔子。田子方学于子贡,段于木学于子夏”。《汉书·艺文志》有儒家《李克》七篇,注曰:“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又有法家《李子》三十二篇。注曰:“名悝,相魏文侯,富国强兵。”又《古今人表》列李悝于第三等,李克为第四等,作为两人来看待。然《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 “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货殖列传》则称“当魏文侯时,李克务尽地力”。《史记索隐》案:“《汉书·食货志》: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国以富强。今此及汉书言‘克’,皆误也。”崔适《史记探源》:“《孟荀列傅》亦云‘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魏世家》、《吴起列传》皆有李克对魏文侯语。且尝为中山守。尽地力,即为守之职,是李克即李悝。‘悝’、‘克’一声之转,古书通用,非误也。”《唐律疏议》亦云“魏文侯师于李悝”,足知李克与李悝并为一人。李悝著有《李子》七篇,《法经》六篇。是前期法家的重要人物。《唐律疏议·名例》载:“魏文侯师于李悝,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商鞅传授,改法为律。”则知商鞅的法家思想受到李悝影响,这也是子夏间接传授的结果。
段干木亦为子夏弟子,关于他的生平事迹不详。王充《论衡》:“段干木阖门不出,魏文式之。却强秦之兵,全魏国之境,济三军之众,功莫大焉,赏莫先焉。”《三国志·魏志》卷二二:“(魏)诏曰:‘昔干木偃息,义压强秦。’”可知段干木同样是一位事功的法家人物。关于吴起的师承,《史记》称学于子夏,《吕氏春秋》称学于曾子。考察吴起的生平活动,历事鲁、魏、楚三国。盖其先师事曾子,居魏后师于子夏。前已言明,曾子的主要思想以忠、恕、孝道为主。但吴起母死不奔丧,历侍三国,忠孝之伦,恐怕无从谈起。而他居魏、楚两国以后,进行法家式的改革,无疑与子夏的授业有关。
前期法家除申不害、慎到外多受到子夏的影响,而子夏的弟子尤其是后期在西河所收弟子也多为法家人物,这与子夏本人的思想不无联系。首先,子夏思想中原本就具有事功的成分。“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劝诫子夏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见小利,因小失大,这是对子夏急于事功的委婉劝告。其次,子夏对于法家“法”、“术”、“势”中的“势”也十分看重。“子夏之说《春秋》也:‘善持势者,蚤绝其奸萌。’”(《韩非子·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证明其本人的思想中产生了法家的一些成分。其三,他对前期弟子要求“正其衣冠,齐其颜色,嗛然而终日不言”,本身就是法家的作风。所以,其弟子之中多为法家,应该是不足为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