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5日电 综合报道,也许是“连任魔咒”作祟,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期正置身于华盛顿政治风暴中心。共和党人下决心要从逐一曝光的三起丑闻抨击这位“滥用行政权力”的民主党总统,甚至将其比作因“水门事件”而下台的尼克松,但白宫反驳称“奥巴马不是尼克松”。
政坛三起丑闻如“重磅炸弹” 白宫难脱干系
近日,三起政治“丑闻”事件使奥巴马政府焦头烂额。先是美国国税局涉嫌滥用职权,向抨击白宫的保守派团体进行额外调查;然后是去年美驻利比亚大使遭袭事件调查再掀波澜;再者是司法部擅取美联社记者电话事件。这些都成为共和党人力批政府的口实。
在2012年政治竞选期间,隶属美国财政部的国税局(IRS)涉嫌向批评奥巴马政府的草根保守团体进行额外税务调查。据悉,对于奥巴马的许多开支和税收政策,包括茶党在内的许多保守党派都表示反对。
共和党人呼吁“需要进行全面调查”,他们甚至还提出要奥巴马本人对此事道歉。
就在IRS丑闻曝光前后不久,白宫与国务院和情报机构之间的一些电子邮件又遭媒体公布。邮件显示美国情报机构在班加西袭击事件之前就已获悉基地 组织可能发动袭击的情报,但没有得到重视。这起事件导致包括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在内的三名外交官员丧生,且事件发生的事件恰恰是在9月11日。
袭击发生后,记录该事件的备忘录曾被多次修改,去掉了一些涉及此前恐怖主义警告的说法。一些共和党人猛烈抨击奥巴马政府隐瞒真相,试图淡化恐怖袭击,以在去年大选中保护奥巴马。
在这两起事件尚未平息之际,5月13日,美联社致函美国司法部提出“最强烈抗议”,指责其以“史无前例”的规模侵入其新闻采集活动。美联社称,被司法部秘密获取的通话记录的起止时间为2012年4月至5月,波及美联社20多条电话线路。
美联社相信司法部此举是为调查他们去年5月7日的一则报道有关。当时美联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一名恐怖疑犯曾企图携带新型爆炸装置登上飞往美国本土的航班,后被美国执法部门挫败,该报道提及美国中情局在也门的秘密行动。美国政府一直试图找出泄露此消息的“内鬼”。
但这种做法有违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明文规定的内容,美国媒体长期以来一直以此为保护“消息源”的武器。
共和党人“剑指”奥巴马 暗指其为尼克松
这三起事件,特别是司法部擅取美联社资料一事,使奥巴马政府面临一场政治风暴,让华盛顿弥漫着“丑闻的气味”。分析称,共和党人显然不曾忘记美国社会和人民对尼克松“水门事件”的错愕和愤怒,也不会忘记那起事件对尼克松个人政治生涯的冲击。
“水门事件”可谓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当年6月17日,以尼克 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 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任期未满即辞职的总统。
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表示,班加西和国税局事件让白宫“阵痛”,但对于政府擅取美联社通联一事,“我希望他们最好给个正当理由”。麦凯恩还提及前总统尼克松,称“我原以为‘丑闻’年代已经过去,但显然,现实并非我所想。”
另一名共和党参议员奥林·哈奇说,“我从没见过像国税局丑闻这样如此富有戏剧性的事件,除了在当年尼克松执政时期”。
分析指出,共和党人将奥巴马政府与尼克松政府作同向比较,勾起民众对联邦政府“滥用行政权力”的厌恶,无疑是共和党人在华盛顿政治竞技场上希望达到的目的。
对于民主党在去年拿下大选,共和党一直在反省也一直在寻找机会“翻盘”。分析称,共和党人不会轻易放过这三起与白宫难脱干系的“丑闻事件”,甚至会把奥巴马推入政治风暴的中央,力图在下一次大选中将民主党“一网打尽”,以重回白宫。
白宫反驳称“奥巴马不是尼克松”
面对这三起丑闻和共和党人的责难,奥巴马政府一直试图撇清关系。白宫发言人卡尼在14日的记者会上强调,对于政治对手把奥巴马比作尼克松,白卡尼建议他们“看看自己的历史”。毕竟,尼克松是共和党人。对于擅取美联社通联一事,卡尼也表示白宫与此事无关。
卡尼坚称调查美联社通话记录是由司法部独立运作。奥巴马强烈认为必须让新闻记者不受束缚地从事报道,但同时也强烈认为必须确保涉及国家安全利益的机密信息不被泄露。
同时,一个政府独立机构援引卡尼的话说,在白宫没有任何一个人参与国税局的做法。
奥巴马也在本周接连两天表示,不管谁在白宫当政,都不会容许这种事情发生,将着力调查国税局擅自主张对保守派团体税务调查一事。在白宫发布的一 份声明中指出,他对美国国税局对保守团体进行额外调查的行为感到“忍无可忍”,任何导致这种有针对性调查的行动都必须得到更正,任何卷入这些行动的官员应 该“负全责”。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汤玛斯·曼尼表示,目前还没有严重且直接事实将矛头指向奥巴马。但是,如果国税局丑闻事后证明与奥巴马或白宫人员有联系,那后果就将变得很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