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外交家——冯嫽 
作者:[新法家] 来源:[] 2009-04-03

    据《汉书·西域传》记载,冯嫽是我国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外交家。史称她“能史书,习事,尝持节为公主使,行赏赐于城郭诸国,敬信之,号曰冯夫人”,说明她既有学识,又有政治才能,善于外交,在西域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出身微贱,只能以解忧公主侍女的身份做为陪嫁来到乌孙。实际上,她扮演的是解忧公主政治顾问的角色了。

  解忧是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在细君公主去世后,为了维护西汉和乌孙的和亲联盟,奉命出嫁到西域的乌孙国。在西汉王朝,是对外和亲公主中唯一的一位参与军国大事的一品夫人。而她的计谋之所出,多求助于冯嫽。汉朝与乌孙军事联盟的形成,以及两国联兵挟击匈奴的胜利,其中都有冯嫽的功劳。而恰恰是在冯嫽离开乌孙一时,解忧办了一件错事,酿成了后患,致使乌孙分裂。冯嫽以她的聪明才智,身传言教,不仅开导了解忧,安抚了乌孙群臣,也教育并熏陶了解忧的后裔和乌孙人民,使汉乌两国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冯嫽的声望和信誉,不仅沐浴着乌孙,她那孜孜不倦地维护团结安定,开创和平局面的言论和行动,也博得了西域诸国的尊敬和爱戴。正因如此,西汉王朝曾经命她以解忧公主的身份,作为钦差大使,持汉旌节,驾锦车,遍访天山以南城郭诸国。

  当时,她已年过半百,不辞辛苦地翻雪山,越大漠,历严冬,踏酷暑,走访了三十多个城郭之国。她每到一处,都受到上上下下隆重而热情的礼遇。她为各国排内忧,解外患,讲礼仪,说道德,扬善抑恶,推心置腹,使汉朝恩义广布大小绿州。因而,城郭诸国都尊称她为“冯夫人”。她的出访,对于增进城郭诸国对汉朝的了解,促进西域都护府的建立都起到了良好地推动作用。

  后来,当乌孙内部发生权力纷争时,西域都护又只好委托她出面调停。冯嫽的丈夫是乌孙右大将,为人刚毅,老成持重,是纷争双方都非常尊敬信得过的人。于是冯嫽夫妇就从中斡旋,进行说和。不久,汉宣帝知道了这件事,非常关切,为了弄清真实情况,就把冯嫽召回长安,亲自听取她的汇报,并征求她对这场纠纷的处理意见。特任命她为持节正使,由竺次、甘延寿充任副使,陪她回乌孙去妥善查处。

  在这之前,汉宣帝早巳派遣长罗侯常惠,率领三校人马进驻乌孙国都赤谷城屯田戍边。因而冯嫽一回到乌孙,就叫来两位副使和常惠一起商议解决乌孙内部纠纷的办法。接着冯嫽传达汉宣帝的诏令,宣乌就屠来赤谷城,冯嫽当面对他说:“我劝你放下武器,再不要制造流血事件了,你为了争夺权位,竟不惜同室操戈,兄弟之间进行残杀,你这样做只对敌人有利。你要再不听劝告,等汉朝大军一到,那就是自取灭亡。”

  乌就屠一听,害怕了,忙说:“请冯夫人恕罪,我愿息兵,只求得个小王的封号。”经协议,一致同意立元贵靡为乌孙大昆弥(大王),立乌就屠为乌孙小昆弥(小王)。当时,乌孙有人口十万多帐,按四、六划分人口地界,大王管六万帐,小王辖四万帐。一场内乱就这样平息了。冯嫽当即把处理结果奏明天子,汉宣帝闻报,一方面下令通知破羌将军不再率师出关,一方面派使臣带着诏书去乌孙,向大、小王分别赐给官印绶服,宣布封号。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的大儿子元贵靡,小儿子鸱靡先后病死。解忧公主亦是七十岁的老人了,她非常思念故土,于是,她给皇帝上书说:“愿得归骸骨,葬在汉地。”汉宣帝考虑到她大半生身居异域,为国操劳,有功于汉室,就派人把她和冯嫽一起接回长安,并以公主之礼照顾解忧的饮食起居。对冯嫽也以厚禄优礼相待。两年之后,解忧病逝,以公主之仪安葬。

  元贵靡死后,他的儿子星靡代立,为乌孙大昆弥。由于星靡年幼,尚无力执掌国玫。冯嫽对此很不放心。她给皇帝上书、请求返回乌孙镇抚星靡。当时,正值汉宣帝驾崩,太子刘爽刚即帝位,史称汉元帝。元帝考虑到西域的安全,虽然不忍心让七十多岁高龄的一位老妇人出使,但由于冯嫽情真意切,一片亦诚,只好应允准奏了。

  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老态龙钟的冯嫽,又精神抖擞地第三次走上了“丝绸之路”。她在一百多名汉军官兵的护送下,又重返乌孙。乌孙的臣民听说她回来了,许多人骑马跑出几百里远道相迎。她回到乌孙后,白天协助星靡和大臣们一起处理国政,夜晚,披星戴月,不辞劳苦地教星靡学习经史,向他讲授做仁君的道理。冯嫽就是这样为国为民,为大汉社稷,在荒僻的边疆,耗尽了她的大半生心血,和乌孙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度过了她的有生之年。

  “纵观一部《汉书》,虽然未能为冯嫽单独开篇立传,但从《西域传》中有关她的描写来看,也足以透视出她在西域的作为了。西汉时期共派出十八任西域都护,从他们的政绩和功业来论,也只有郑吉和段会宗可同冯嫽相媲美。因而,冯嫽在西域开拓疆土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由此可知矣! ”

     冯嫽,这位西天女杰,多次被朝廷任命为正式使节,出使异邦,这种情况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是绝无仅有的。她为了加强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的团结,可以说贡献了毕生精力,在民族团结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关文章:
·李启咏:学术殖民、知识霸权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翟玉忠:真正理解 “中国”不能离开经学
·许家昌:世界,正在进入中国时代
·白云真:述中国书,做中国人
·张可亮:中国经学的涅槃与复兴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