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郑磊:从南北朝看中国政治演变脉络 
作者:[郑磊] 来源:[价值中国网2008年11月2日] 2008-11-07
     国人在谈论历史时,经常有意或无意回避的几个朝代是南北朝、南宋、元、清这几个汉族被异族排挤或统治的时期,这与大汉族主义思想有些关系。其实,中华民族早已不是单纯的种族概念了,那种分为汉族和异族的想法已不合时宜。还要指出一点,汉族的文化吸收和包容力很强,最终是汉文化同化了其他民族,从中国历代政治走向上就能明显看出来。

  南北朝包括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439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在此期间,共有六个种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匈奴、鲜卑、氐、羌、羯;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匈奴赫连氏)、前赵(匈奴刘氏)、后赵(羯族石氏)、前秦(氏族付氏)、后秦(羌族姚氏)、西秦(鲜卑族乞伏氏)、前燕(鲜卑族慕容氏)、后燕(鲜卑族慕容氏)、南燕(鲜卑族慕容氏)、北燕(汉族冯氏)、前凉(汉族张氏)、后凉 (氏族吕氏)、西凉(汉族李氏)、南凉(鲜卑族秃发氏)、北凉(匈奴族沮渠氏)等十六国。但另外还有汉人冉闵的魏、鲜卑族慕容氏的西燕、及北魏前身的代国等不被计算在内,此即史称的「五胡十六国」时代。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从地理范围来看,包括了大半个中国版图,也就是说,早在那个时代,汉族就是被其他少数民族统治着。南宋时期,北方大片国土实际上被蒙古、金统治,之后是蒙古统治的元朝,清朝是由满族统治着。

  当这些民族组成政府时,多数都采纳了儒家的统治理念,而历朝的官僚阶层中,汉族知识分子都起到了比不可少的中坚作用。那时这些为异族统治者服务的"士"背着"汉奸"的坏名声。当然,这种认识现在看来是错误的。但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背叛自己的种族文化还是需要顶着相当大的阻力的,这涉及到个人的“气节”,不是小事。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没有这些汉族知识分子,如果统治阶级不遵循和知识分子共同的信仰-自董仲舒开创的新儒学,这些朝代是否能够存在并延续那么久的寿命?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侧面做一些合理的推敲。

  中国的“士”是经济和政治上都不够独立的阶层,他们的显著特征是善于帮闲。甚至可以说,这些人也没有独立的人格。中国的朝代变迁,由知识分子当皇帝的例子不过,“原来刘项不读书”,那些坐了龙位的人,即使有些文化,与知识分子恐怕也相差很远。如果加上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基本就可以得出结论:无论谁掌握政权,都不用发愁没有知识分子来帮闲,他们愿意被利用,而且对统治阶级非常忠顺。

  这样的知识分子是中国儒家(注:此处非指孔孟之道,而是汉武帝以后官方认可的儒家)传统文化陶冶和训练出来的。儒学是一个相当系统的社会理论,在其中已经安排好了上下尊卑,并用系统完备的方法论牢固地捍卫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无论换了哪个王朝,只要皇帝不傻,很快就能发现这套理论和实践系统对其维护统治是重要的甚至是最佳的利用工具。这就是中国上层建筑的源源流长的深厚基础所在。再看生产力方面,中国一直是农业国,但农民始终是社会的底层之一,此外就是商民。重农抑商,重在由农民养活整个社会,抑制商人使得这一能够在经济上产生抗衡力量的阶层不会壮大到足以产生对抗统治阶层的实力。由此看来,除了地主和皇族,其他阶层都没有能够独立的经济和政治基础,这是皇朝得以维护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有农民起义成功,也无法改变这一庞大而固化的社会结构,所以,朝代演替,不过是上层建筑中的实力阶层的轮流执政,统治的合法性靠的只是实力,特别是武力。一旦暴力“革命”成功,必然会有帮闲的知识分子们投靠过来,为维护新统治者服务,历史就这样在不同的皇帝的屁股下演绎着。

  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就不会有先进的文化;没有先进的文化,就没有现代的公民意识;没有独立的有经济实力的知识阶层,就不会产生对统治阶层足够的制衡。中国历史的演进需要关注这些基本的事实。

  令人惊奇的是,不仅中国如此,亚洲多数国家都有此类问题,也就是民主文化缺乏病。从美国民主的发展过程来看,五十年不算久,民主即使在西方也存在一个由粗糙到精细,由野蛮到文明的进化过程,而在没有民主文化传承的东亚(如果不是说受到了儒家学说毒害的话),恐怕这一过程更为漫长。较成功的例子是日本,而韩国、中国台湾地区虽也实验了二十年以上,现在看上去还是相当的原始落后,问题多多。中国大陆的民主政治如何循序渐进的发展,这确实是个相当高难度的问题。

相关文章:
·陆寿筠:从中西社会演化模式比较看中国和世界的前途(之三)
·陆寿筠:从中西社会演化模式比较看中国和世界的前途(之二)
·陆寿筠:从中西社会演化模式比较看中国和世界的前途(之一)
·翟玉忠:国魂之殇——中华尚武精神消退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翟玉忠:东西大合流——从大历史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