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主义研究
中国粮仓吉林计划拍卖市县级国有粮库 
作者:[新法家]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08-08-31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29日 23:06  中国经营报


  或者是粮食生意人,或者有做粮食生意的亲友,在这座城市里,似乎每个人都脱离不了与粮食的干系。这里是吉林四平,素有“中国粮仓”之称。

  不过,7月25日,吉林省的粮食改革指导文件下发后,这个玉米(1750,4.00,0.23%,吧)主产区的粮食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在这里,市县级的国有粮库都将不被保留。

  经过这一轮改革,预计四平地区多数国有粮库将易主,整个吉林也不例外。

  地方粮库名存实亡

  因为动员会议的推迟,四平绝大部分的粮库寿命又长了几天。原定于8月28日召开的吉林省粮改全省动员大会最终推迟,暂定9月9日召开。

  不过,寿命的延长不改消亡的最终归宿。7月25日,吉林省政府下发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改革的文件,按照 “支持央企、引起外企、发展民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路,原则上,市县不保留有其管理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企业。

  吉林省政府给这些粮库找了三条出路,有条件的上划国有粮企巨头;不符合上划条件、尚有净资产的整体出售;资不抵债、长期亏损的进入破产程序。

  其实,在改革之前,这些普遍闲置的粮库已经呈现无粮可存的颓势。

  公主岭市粮食局局长常万臣告诉记者,2007年11月的玉米收购期至今,整个四平地区,大部分粮库都没收粮食。往年的每个11月,各大粮库开始向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准备收粮,“不过去年11月,农发行没有发放贷款。”

  在四平市下属的梨树县,在该县最大的粮库——十里堡第一粮库,两个门卫无聊地坐在门口,他们告诉记者,2007年11月的玉米,他们一粒也没收。

  在公开的资料中,这个粮库的库存量多达20万吨。粮库的交通十分便利,前门是四平至长春的高速公路,后墙外就是贯穿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的东北铁路大动脉,有直接通往京哈铁路的专线,还有完善的物流加工设备。

  该库一名职工告诉记者,鼎盛时期,这个粮库有1300人,2004年改革之后,粮库仍然有100人左右,“基本上还是梨树县的龙头老大”,不过,即便是这样的老大,2007年仍然面临粮仓空空的尴尬。

  实际上,2007年秋粮的收购中,民企的收购量已经远远大于国有粮库。四平市粮食局提供的一份统计显示,截止到5月19日,除了储备粮之外,市直国有粮库仅收购粮食9.5万吨,而民企同期收购了61.5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述9.5万吨的粮食中,还有一部分是为民企代收的,甚至比不上一个大型企业的收购量。该市的天成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同期收购量达36万吨。

  “其实从2004年以来,国有粮食企业就在粮食收购方面丧失了话语权,”四平市粮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至于农发行为什么在2007年普遍没有发放贷款,记者了解到两种不同的版本。

  “其实,政府现在的思路是扶持民营企业。”一位粮库主任告诉记者,“农发行给民营企业贷款就很积极。”在7月25日,吉林省的粮改文件中,“发展民企”是此次粮食购销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路之一。

  另外一个版本则是,2007年,四平国有粮库的粮食经营普遍亏损。一位粮食系统人士给记者分析说:“国有粮库经营能力差,农发行也不敢贷款了。国有粮库信誉不好,做亏了,他就不还你钱。”此外,多数粮库出现资不抵债的状况,“连能抵押的东西都没有,怎么敢贷。”

  巨额亏损的背后

  农发行不贷款,让梨树县粮储公司的人很困惑,“不贷款,我们怎么活,至于粮库,收粮靠贷款,吃饭靠补贴。”

  梨树县粮食局局长王森对亏损的解释是,“这是政策性亏损,比如说,过去我们给灾区省份支援的粮食,受援省在接到我们的粮食后,没有回款。”

  不过,上述解释显然只是原因之一,粮食系统的人员膨胀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2004年之前,粮食系统曾经是这个玉米大县人员最为富余的系统。

  该县第一粮库,因为拥有国债投资而在粮改后得以幸存,该县职工告诉记者,2004年粮改之前,他们有800名职工,这些职工大部分都长期休假,“反正不干活,白吃饭。”

  改革之后有43名,“其实就是43名都有点儿多了,收粮食有季节性,每次收粮我们都请一些临时工,平时用不了那么多人。”这个拥有9万多吨储存量的粮库,目前只存了两万多吨粮食。

不过,人员的膨胀显然并非“粮食局的功劳”。常万臣告诉记者,2004年之前,粮食系统每年都要安排二三百名的转业军人等,“我也知道用不了这么多人,不过,没有办法。”

  除此之外,“人情粮”、“粮耗子”也被认为亏损原因。“粮库亏还是盈都是国家的事,比如收购价国家定,卖的时候粮价压低点儿,然后粮库的人拿回扣,避免不了。”梨树县粮食局一位副局长坦承。

  “至于卖出价这么低怎么交代,很容易,因为粮食都有一些损耗,报告上就称粮食变质了、压碎了,很好过关。”四平市粮食局一位内部人士跟记者表达了同样的看法,“经常拿着国家的钱高价收购,低价卖出,能不亏损吗?!”

  不过,上述政策性亏损应该结束在2004年粮改之时,因为2004年之后,粮库可以放开自主经营商品粮了。

  作为在整个吉林省经营状况尚好的公主岭粮食系统,在2007年同样亏损,这在常万臣看来,亏损的根本原因还是计划与市场的不配套, “计划经济的制度未变,比如财会等制度,全是遗留下来的老制度,而且我们粮库以前不是纯粹的市场主体,市场分析能力差,跟民企竞争,肯定吃亏。”

  事实上,记者的调查显示,一些粮库的现有设备没有很好地利用,也在助推粮改。上述没有收粮的粮库,其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记者在梨树县第二粮库看到,晒粮场上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很可惜,”一位粮库老职工说,“我们经营状况不好,也没钱好好维护这些设施,改了也好,这些设施能发挥作用。”

  记者了解到,上述闲置的粮库,其设施价值在数千万元。

  正因如此,记者采访的粮食系统官员普遍认为,“粮改,必须要改。”

  粮食安全的忧虑

  尽管普遍认为粮改迫在眉睫,不过,一下子把这么多的粮库砍掉是否合理,仍有争议。

  根据吉林省政府的意思,这些县市级粮,国债投资、世行项目贷款、能够承担中央储备任务的粮库,整体上划给中储粮和华粮集团;根据自愿原则,部分粮库上划到吉粮集团。

  “其他粮库,就看经营状况了。资不抵债的粮库,主动找上门,几大粮企还都绕着走呢,就等着走破产程序吧。”吉林省四平国储库主任姜玉升告诉记者。

  根据文件规定,对于不符合上划条件的粮库,通过产权交易机构拍卖或招标方式整体出售;而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粮库,依法破产,退出市场。

  记者了解到,四平市原市直属9家粮库中,肯定能留下的只有3家,其他命运未卜;梨树县30家左右粮库中,肯定能留下的只有2家;公主岭市粮食局管理的35家粮库,如果和吉粮的谈判破裂,大部分也将走破产程序,常万臣告诉记者,经过评估,该市粮库总的净资产2亿多元,负债3亿多元。

  由于该地区的一些粮库和吉粮集团、华粮集团的谈判正在进行中,粮改之后能存活的粮库数量未定,不过,大多数粮库消失已无异议。

  按照如此标准,四平地区九成以上的国有粮库将会消失。

  如此大幅度的粮改,会影响国家储备的轮换吗?

  这个问题在姜看来,很好回答。

  他告诉记者,国家储备在吉林省不过300多万吨,“吉林一个产粮大县,年产量就和这个储备量差不多了,根本不用担心完不成轮换任务。”

  2007年,在四平市区的十个粮库中,有两个粮库存有中储粮的粮食。其中,姜所在的四平国储库为中储粮存了8万吨。2007年已被上划到中储粮的平东粮库,存了中储粮的4万吨粮食。事实上,两个粮库的仓容量均在10万吨以上,“就算其他粮库消失了,也不影响中储粮在四平完成轮换任务。”

  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了担忧。在梨树县粮食局副局长看来,“一下砍这么多,步伐有点儿太快了,政府的收粮终端一下子少了这么多,如果遇到大的自然灾害,政府能不能及时收购、调配足够的粮食,这是个问题。”

  其实,他的这种担忧在吉林粮改的文件制定的反复中也有体现。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在吉林省最初的粮改文件中,县市级粮库全部砍掉,一位驻吉新华社记者写了份内参,认为全砍掉影响粮食安全, “后来才加上了‘原则上’三个字。”

  不过,粮改的推进显然不可阻止。9月9日,如无特殊情况出现,吉林省将举行全省粮改动员大会。虽然多位粮食局长跟记者坦言,“涉及到产权确定、资产评估等复杂问题,估计两年也完不成粮改”,不过,吉林省的目标是原则上年底完成粮改。


相关文章:
·李启咏:学术殖民、知识霸权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翟玉忠:真正理解 “中国”不能离开经学
·许家昌:世界,正在进入中国时代
·白云真:述中国书,做中国人
·张可亮:中国经学的涅槃与复兴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