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军事战略
反击一号:中国的导弹防御计划 
作者:[新法家] 来源:[] 2007-08-03

  

 

反击一号是当年七机部二院(现在叫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二院,又叫长峰机

电技术研究设计院)未完成的低层高速反导试验项目。


一、研制背景


60年代,打破美俄的核讹诈成了中国领导人的重要政治需要。1964年毛泽东对钱

学森说:“有矛必有盾,搞少数人有饭吃,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五年不行,十

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的。”为此,国防科工委设想在1973~1975

年研制出试验系统,进行拦截试验。在1967年10月国防科工委召开的“640”工

程会议上,提出了建立“640”工程综合总体和指控系统的研究单位问题,正式

确定了5个系统的工程代号,及加速反导弹试验靶场的建设和开展反导弹用核弹

头研制工作的建议。1969年8月14日周恩来总理批示:“同意调整后的七机部二

院可担任反导弹研制任务。”


二、研制始末


二院自1964年开始组织队伍,1969年8月改成反导弹、反卫星总体研究院,十几

年时间内分别开展了反弹道导弹、低拦试验系统、反击一号全系统配套设备研

制。1979年8月至9月经过生产、总装、测试,成功地进行了2发模型遥测弹的飞

行试验。与此同时,二院于1970年开展了低空拦截武器系统反击二号的方案论

证和研制工作,于1971年10月至1972年4月,共进行了6次小比例(1∶5)模型弹

弹射试验,其中5次获得了成功,1973年因任务调整停止了研制;1974年5~6月,

七机部和二院共同组织召开了反击三号高拦反导武器系统方案讨论会和技术协

调会,并开展了配套设备研制和关键技术攻关。1977年反击三号也停止了研制,

其中已研制成功的S-7大型车载计算机作为东风五号和其他型号配套使用。同时,

还完成了实践二号乙卫星设计、反卫一号(以卫星反卫星)武器系统总体设计和

部分设备研制试验,这些试验均获得了成功;提出了建设北京防区的方案设想

和开展天津大会战等等。1980年3月9日按照国防科工委的通知,反卫一号的研

制也停止了。


三、一点评价


由上面的叙述可知,反击一号是中国早期反导计划“640”工程的组成部分,或

者说起步项目。该工程上马的政治色彩很浓,因此技术指标定得极高(像反击三

号是高空拦截弹,而且要求有双层拦截能力,这正是美国现在正在研究的项目)

,显然对技术难度估计不足,项目过于超前,非当时中国的技术和经济实力所

能及,最终下马也在意料之中。对当时的中国来说,恐怕最好的遏制敌核突袭

的手段就是集中精力发展进攻性核武器。

 

640工程虽然无果而终,但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积累,其中有些填补了国内空白

(比如超高速导弹及7010相控阵雷达技术等)。我认为最重要是加深了我们对

弹道导弹攻防系统的认知。当然过于超前的项目总是费效比较低的,640取得的

很多技术现在早已过时,今天在反击一号的技术基础上搞反导系统是没多大意

义的,我们现在的导弹推进和制导技术已非昔日吴下之阿蒙,在政治上也不可

能再搞这种使用核弹头的反导系统。随着印度、朝鲜特别是台湾弹道导弹计划

的发展,我们现在发展反导系统也是有现实紧迫性和足够的经济、技术实力的,

但目标不要过高,像搞NMD这样的系统不现实,但拦截中短程弹道导弹的能力是

要有的,至少要化解台湾的威胁。


相关文章:
·李启咏:学术殖民、知识霸权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
·翟玉忠:真正理解 “中国”不能离开经学
·许家昌:世界,正在进入中国时代
·白云真:述中国书,做中国人
·张可亮:中国经学的涅槃与复兴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