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鸣先生手书的“法治的老子,人治的孔丘”。
基本信息:
书 号:ISBN:9787504742070
书 名:《老子的法治思想:帛书<老子>里的文明真相》
平 装:263页
定 价:34.5元
作 者:华军
出 版 社:中国财富出版社(原中国物资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6月
责任编辑:闵俊
作者简介:
华军,独立学者,长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成果曾获得学界广泛关注和好评。现任中国新法家网站中文版编辑。
内容简介:
从老子时代至今,越千年王朝更替,中华人对于自己的哲学、政治学已迷误至深。自儒术独尊以来,百家之学几近灭亡,唯道家一息尚存,然而作为中华原文明之根本的道家在近两千年来却已离中华人政治经济生活渐行渐远,成为虚无飘渺的出世哲学!
近代以来国家民族受尽凌辱,多少有识之士万里崎岖为国效命,但对于自己的哲学、政治学却妄自菲薄执迷不悟……,哲学乃万学之源,哲学不复兴哪里会有中华文明的复兴?!
本书以战国楚简本《老子》及马王堆西汉帛书本《老子》为根据,正本清源对比流行本,更注重内证,全新注解《老子》这本中华文明的哲学政治学宝典。
目录:
第一章 道恒无名 众妙之门
第二章 不言之教 美恶自定
第三章 虚心实腹 事无不治
第四章 道满天下 和光同尘
第五章 圣人不仁 天下为公
第六章 谷神不死 天地之根
第七章 天长地久 静退为宝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清静无为
第九章 功遂身退 抱法处势
第十章 抱一去智 是谓玄德
第十一章 有之为利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去色去奢 圣人为腹
第十三章 贵生重身 可托天下
第十四章 执今之道 御今之有
第十五章 善为道者 敝而不成
第十六章 虚静无为 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成事述功 是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驰 国家昏乱
第十九章 绝智弃辩 见素抱朴
第二十章 俗人察察 我独闷闷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唯道是从
第二十二章 圣人执一 以牧天下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道亦德之
第二十四章 吹者不立 自视不彰
第二十五章 天地同源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静为躁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善言无瑕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 恒德不离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非可为也
第三十章 用兵之道 果而不强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銛袭为上
第三十二章 道恒无名 万物自宾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呵 万物归焉
第三十五章 大道无味 用之不既
第三十六章 欲拾故张 欲弱故强
第三十七章 道恒无为 万物自为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第三十九章 侯王得一 为天下正
第四十章 天道往复 有无相生
第四十一章 明道如孛 进道如退
第四十二章 损之而益 益之而损
第四十三章 不言之教 无为之益
第四十四章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其用不敝
第四十六章 知足为足 此恒足矣
第四十七章 不出于户 以知天下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心 得善得信
第五十章 善执生者 其无死地
第五十一章 生而弗有 长而弗宰
第五十二章 见小曰明 守柔曰强
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 民甚好解
第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 善抱不脱
第五十五章 含德厚者 比于赤子
第五十六章 知者弗言 言者弗知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邦 以奇用兵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 其民淳淳
第五十九章 有国之母 可以长久
第六十章 道莅天下 其鬼不神
第六十一章 大邦下流 则取小邦
第六十二章 万物之注 善人之宝
第六十三章 圣人无为 故终无难
第六十四章 为之未有 治之未乱
第六十五章 以智治邦 邦之贼也
第六十六章 百谷王者 其善下之
第六十七章 恒守三宝 天将建之
第六十八章 不争之德 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抗兵相若 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 则我者贵
第七十一章 圣人不病 以其病病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大威至矣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第七十四章 代大匠斲 无不伤手
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 是贤贵生
第七十六章 兵强不胜 木强则恒
第七十七章 有余损之 不足补之
第七十八章 受邦之诟 社稷之主
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恒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邦寡民 不相往来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内容摘要: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1)。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失道矣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2)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
最高的“德”,就是不讲“德”,所以才有“德”。最差的“德”,就是从不忘记“德”,所以才无“德”。用最高的“德”治国,无为而治,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用“仁”治国有所为,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欲。用“义”治国有所为,而是出于自己的私欲。用“礼”治国有所为,而百姓不响应,就挽起袖子,对百姓强拉硬拽。所以,背离了以“道”治国的法则,就失去了真正的“德”,失去了真正的“德”,才用“仁”来治国。失去了“仁”,才用“义”来治国。失去了“义”,才用礼来治国。礼,是诚、信淡薄的表现,是产生祸乱的开端。先知先觉是道的虚华的表现,是最愚蠢的行为。所以大丈夫应当立身厚重而不立身轻薄,应当立身朴实而不立身虚华。所以(君主)应当去掉那个,采取这个。
解说:
德是什么意思呢?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德一般指恩惠、善行。但圣人对百姓同等看待,去好去恶,以法赏罚,看不出对谁有恩惠、善行,正如慎子所说:“官不私亲,法不遗爱”(3)。故可以称为“不德”,然而从整个国家的角度去看,这种“不德”才给了百姓自立自为的平等的机会,因此这才是最高的“德”。本章的“不德”与第五章的“不仁”是相同的意思(见第五章: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最差的“德”,就是天天把德政挂在嘴边,处处树立行为榜样,而实质上坚持的却是贵族世袭,等级礼制。儒家所谓的以“德”治国,其实就是以“礼”治国,也即是本章所说的最下等的治国方法。孔子说:“用各种政治制度来引导人民,用各种刑法规定来约束人民,人民会想尽办法去躲避各种制度和法律的惩罚而且不认为是耻辱的。用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用各种礼制去约束人民,人民会有羞耻心而严格约束自己。(4)”堂而皇之的说教,能否让民众知“耻”而“格”已呢?而道德教化的目的,是让民众知“耻”而“格”已吗?
所谓道德教化,不过是贵族特权得以遁于法治之外的挡箭牌而已。礼制之下,对于下层百姓,何曾用过说教?不用说周朝,就是商朝乃至夏朝,也是有很多刑法的。百姓无权无力享受道德教化,投告无门,真正享受道德教化的,只有贵族,贵族之间的争斗得失,首先是建立在百姓之上的,无论谁胜谁负,百姓的地位不会改变。
拥有真正的大德的君主,抱法处势,无为而治。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荀子于公元前264年左右,曾应秦昭王聘,西游入秦,在《荀子·强国》里有这样一段记述:“应侯问孙卿子(即荀子)说:‘去秦国都见到了些什么?’ 孙卿子说:‘边塞巩固而险要,地形地势便利,山峰丛林平川峡谷美丽,天然资源丰裕富饶,地理形势优越。进入秦国境内,观察当地风俗,那里的百姓淳朴,他们的音乐不下流污俗,他们的服饰庄重而不轻佻,他们特别敬畏司法部门而服从法律,是上古之民啊。来到都城官府,那里的百官严肃认真,无不谦恭俭朴、敦厚礼貌、忠实守信而做事得当,是上古之官吏啊。进入这个国家,观察那里的士大夫,出了自己的家门,进入公家的大门;出了公家的大门,回到自己家中,没有私人的迎来送往(请客送礼);不相互联合,不结朋交党,无拘束却没有不明白精通(法律)而公正的,是上古之士大夫啊。观察这个国家的朝廷,这个国家的朝廷清闲,听政和决断高效,各种事务不会遗留到第二天,安静泰然好象没有治理国家的人一样,是上古之朝廷啊。因此,秦国四代君主取得胜利,不是靠幸运,是源于治国方法得当啊。这就是我所见到的啊。所以说:清闲而且安定,简约而且清楚,不麻烦而且有功效,强盛安定的国家中做的最好的,秦国就是这样的吧!’”(5)
在今天看来,难道这不是一个官员安于职守,公正廉洁。人民淳朴自然,安居乐业。朝廷清静无为,政治清明的伟大国度吗?两千年了,大道沉沦,我们应该找回我们的记忆,重回那万古不灭的大道了啊。
以仁治国,君主没有私利,兴利除弊(6),在前面带头做事(为之),百官乃至百姓只能跟在后面歌功颂德,而被称为“仁君”的,没有不被功德赞誉迷惑而以个人好恶定赏罚的,这样的后果就是如《淮南子?诠言训》所说的:“人主好仁,则无功者赏,有罪者释”。如此必将使有能力可以建功业之人远离,使无能而善于吹捧夸夸其谈之人亲近。国家必然走向下坡路。
以义治国,君主欲图私利,兴事有为,横征暴敛,不顾百姓利益,河上公注曰:“动作以为己,杀人以成威,贼下以自奉也。”而一旦以义治国的君主杀人之“威”不能再震慑百姓(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那么国家就有大威胁了(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矣。)
以礼治国,到处都有条条框框,繁文缛节,哪里都是道德说教,行为榜样。百姓如果不照做,朝廷的官员们就挽起袖子对百姓强拉硬拽。老子反对的,不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礼节、礼貌,比如说第三十一章的:“战胜,以丧礼处之。”就是对礼节礼貌的肯定。而老子忧虑的是礼制治国带来的“忠信之薄”和“国家昏乱”(第十八章)。在等级森严的礼制之下,人生来就有了永远不变的身份,贵族世代为官,布衣永远为民。有能力的平民不能参与治国,为国立功的百姓不能受到奖赏。即使是贵族之间,也是小贵族少得利益,大贵族多得利益。如此怎么能让国人忠诚,怎么能取得人民的信任?
《韩非子?解老》中讲道:“ 礼是情感的描绘,文采是本质的修饰。君子采纳情感而舍弃描绘,喜欢本质而厌恶修饰。”(7)如《商君书》所讲的:“法以爱民,礼以便事”,礼应是顺应自然的,而非繁锁的,真正的父亲对孩子的爱,孩子对父亲的敬是淳朴的,是不加修饰的,是发自内心的。而做给别人看的,并不是真正的礼。所以韩非子说:“礼节繁琐是内心真实感情衰竭的表现。既是这样,那么行礼这事,正是为了沟通人们朴实的心意。一般人的行礼,别人回礼就轻快欢乐,不回礼就责怪怨恨,现在行礼的人本想从事于沟通人们朴实的心意,但却给众人提供了指责自己的借口,能不发生争执吗?有争执就乱,所以《老子》说:“礼是忠、信淡薄的表现,是产生争乱的开端。” (8)
凡是一个朝代的开始,都会移风异俗力行俭朴,禁止铺张浪费请客送礼,并不是不要礼节,而是要节约民力与民休息。但是随着天下安定新的贵族集团势力的形成,礼上往来愈演愈烈,婚丧嫁娶相攀互比,从日常生活,到官场应酬,拜金之风不可逆转,腐败之势无法阻挡,国家的昏乱日趋严重,老子所反对的,正是这个礼。
《韩非子》说:“在事物没有出现之前和事理没有表现出来之前就行动,叫做‘前识’。‘前识’是没有依据而作出的胡乱猜度。(9)”在中国古代,占卜这门先知先觉(前识)的学问,在国家的政治中和人民的生活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殷墟发掘出来的甲骨文当中有百分之九十的是卜辞。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华人的哲学、政治学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导致了中华人思维方式的巨大进步,他们突破了原始宗教的神秘主义思维,而确立了不信鬼神而信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自然主义思维,对于自然主义思维的论述,从众多的先秦典籍当中,随处可见。而在先秦百家当中,道家和法家是完全的自然主义世界观,与之相反的只有儒墨两家,墨家以信奉鬼神著称,而儒家以彻底的复古闻名,在鬼神的问题上,儒家有另一套说法,叫做“天命之说”,《礼记?解经》上说:“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君王被称为上天的儿子,是派来替天行道的。西汉大儒董仲舒更使“天命之说”发扬光大,总结出一套“天人感应”学说,来“证明”“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合理合法性。
天子既然是被派来替天行道的,当然就要带头表率,《论语》上说:“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还有:“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既然要带头表帅,就得要先知先觉。《礼记·中庸》上面讲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礼记?孔子闲居》上也说:“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而老子认为,先知先觉是浮华无用的表演,带头表帅并不能把百姓引入正道,应当跟在百姓之后(第七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当百姓出现差错再以法治纠正之。
处无为之势,看重实实在在的功勋与贡献,是为居其厚,居其实。不看重别人的赞誉和浮华的表演,是为不居其薄,不居其华。
注释:
(1)流行本多“下德无为而无以为”一句。
(2)流行本为“始”。
(3)《慎子·君臣》:“……没有功劳的亲戚朋友,不委任他们官职。不把官职私自赠送给亲戚朋友,施行法制不遗忘自己所喜欢的人,……。”
(4)《论语·为政篇》子曰:道(导,引导治理)之以政,齐(使整齐,约束)之以刑,民免(躲避,逃避)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荀子·强国》:“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 孙卿子曰: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
(6)《墨子·兼爱》:“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7)《韩非子·解老》:“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
(8)《韩非子·解老》:“礼繁者,实心衰也。然则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者也。众人之为礼也,人应则轻欢,不应则责怨。今为礼者事通人之朴心而资之以相责之分,能毋争乎?有争则乱,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乎。”
(9)《韩非子·解老》:“先物行先理动之谓前识。前识者,无缘而妄意度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