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有史以来最强的地震,日本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用到了极致——继3月14日宣布注入创纪录的18万亿日元的资金之后,日本央行15日早间宣布立即向短期金融市场紧急注资5万亿日元,此后又宣布将这一金额扩大至8万亿日元(约980亿美元)。至此,该央行累计向市场注入26万亿日元,远远超过阪神大地震时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从稳定市场的角度而言,疯狂注入资金对于日本央行而言是一个无法选择的事实,因为此次强震不仅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灾难,同时在短期内也对全球造成了一定冲击,尤其是如果日本核电站事故不能得到及时控制,以及余震造成更多的损失,这将加大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但是,真正的问题在于,随着救灾阶段的结束,围绕灾后重建以及经济复苏所需的财政支出的博弈,以及在巨额的资金注入之后,如何有效发挥其真正的作用,这不仅决定日本的经济复苏,而且势必成为日本震后经济发展的“紧箍咒”。
事实上,从日本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作为全球最早推进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其实并没有改变其经济发展的轨迹。在失落的20年中,日本没有通过量化宽松政策走出经济低迷的阴影,即使修补了资产负债表也不能让日本经济找到新的突破口。相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使得市场长期处于极低利率状态,造成市场出现逆激励,低效率企业无法正常退出市场,而不少在全球具有主导优势的企业纷纷向海外转移,从而形成所谓的产业空心化。
更何况,在出现重大事故的时候,货币政策所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能够迅速的复苏,背后是日元大幅升值20%,从而造成日元大规模回流。给日本国内经济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但是目前的局势并没有出现日元大幅回流的局面,相反美元出现上升,显示出目前市场对日元乃至对日本的经济复苏前景信心不足。
当然,与日本央行向市场疯狂注入资金相比,日本政府的财政赤字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日本在发债弥补赤字的路上越走越远,在过去20多年里,日本国债平均每年以40万亿日元的速度增长。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大,但税收缺口却越来越大。根据日本财务省2月10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12月底,日本政府债务余额已高达919万亿日元,人均债务负担已增至721万日元;同时预计在今年4月1日开始的财年中,政府债务还将增长5.8%,达到创纪录的997.7万亿日元,占GDP的比例达到230%。而与此对应的是,从下月开始的新财年中,日本债券的发行总额将会连续第三年超过其税收收入:在2011财政年度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预算案中,日本政府确定财政预算为92.4万亿日元,成为迄今为止日本规模最大的国家预算。政府预计新财年的财政税收约为40.9万亿日元,比2010财年增加约3.5万亿日元收入。但同时,新发国债规模达44.3万亿日元。
巨大的政府收支差额无疑让本来深受金融危机打击的日本财政雪上加霜,而日本央行不断扩大资产负债表的行为,将使日本的经济发展更加疲弱,成为发达国家中财政状况最差的国家。不过,在如此紧缩的背景下,财政的赤字问题将有可能通过增税措施来解决。而事实上,由于地震,日本政党间很有可能会就增税措施达成一致。这对日本财政而言将是一大利好。
总而言之,如果目前日本的状况不继续恶化的话,那么给全球带来的风险也将减小。不过,日本在持续的宽松政策刺激下或将使其陷入新的债务危机的泥潭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