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
回到陈云经济学去! 
作者:[新法家] 来源:[] 2007-05-26

2007年5月12日 中华工商时报

  中国经济之所以陷入宏观失控、微观失调的境地,一是由于在宏观经济政策上忽视了陈云经济学关于消费与积累、储蓄与投资之间应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的原理,在储蓄过快增长的情况下错误地限制投资以至于出现异常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二是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过度使用行政手段,背离了陈云经济学关于宏观计划、微观市场或“鸟笼经济”的指导方针,以至于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出现不仅设置笼子,而且捆扎笼中之鸟翅膀的现象。

  那么,为改变中国经济宏观失控、微观失调的现状,最好的路就是回到陈云经济学。

  首先,回到陈云经济学关于有计划、按比例的宏观调控指导方针上来。

  由于忽视了陈云经济学关于消费与积累、储蓄与投资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储蓄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以限制投资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储蓄增加值不能正常转换为投资增加值,导致日趋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以至于在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导致就业不足和贫富分化。

  在陈云经济学当中,宏观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是最核心的内容。其中按比例是指经济要素之间的动态变量关系,或者拓扑关系;有计划则是在充分认知该等动态变量关系的基础上为确保必要的比例关系在未来的经济活动中不受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重要的不是计划如何制订、如何执行,重要的是在宏观经济活动当中到底是否存在有计划、按比例的意识以及在制订宏观调控政策的过程中是否受到有计划、按比例的指引。

  目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点就是流动性过剩。为有效治理流动性过剩,必须充分顾及消费、储蓄、投资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逐步恢复三者之间的动态变量平衡。确切地讲,就是要打通储蓄转换为投资的管道,而不是为该等转换设置障碍;要鼓励扩大投资,当然是有效率的投资,而不是继续限制投资;要通过扩大投资改善就业环境,而不是放任就业不足继续成为贫富分化的理由。应当说,这是回到陈云经济学极富现实意义的落脚点。

  其次,回到陈云经济学关于计划经济、市场调节的轨道上来,重新认识“鸟笼经济”的重要性。

  如果注意到美国人无比重视财政预算以及相应的预算平衡,注意到美国人更加关注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注意到美国人一直以来对贸易平衡、充分就业以至经济增长率孜孜不倦的追求,注意到自罗斯福总统执政以后政府干预从来没有在美利坚国土上销声匿迹,注意到所谓的新保守主义实质上是对自由主义思潮的反动,那么,我们似乎应当意识到,美国近70年来的经济制度至少不是自由市场经济,而是政府干预下的市场经济,或者干脆像罗斯福总统所实践的那样,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

  在改革开放以后,陈云率先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观点,他的关于计划经济的观点前后出现过重大调整,由以往的宏观计划加综合平衡逐步演变为宏观计划加市场调节。后者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他的“鸟笼经济”。所谓鸟笼经济,是指宏观是笼,微观是鸟;计划是笼,市场是鸟;政策是笼,执行政策是鸟;综合平衡是笼,市场竞争是鸟;国家是笼,企业是鸟……没有笼子不行,笼子太小也不行;鸟一定要自由地飞,但飞出笼子也不行。

  在我看来,“鸟笼经济”最现实的意义是宏观调控政策应当在尊重市场并借助市场经济的方法加以贯彻执行。受此指引,那种较多以行政干预的方法来贯彻执行的宏观调控政策不是对“鸟笼经济”的背离吗?当然,我所说的回到“鸟笼经济”,是以回到宏观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的指导思想为前提的。这也体现了陈云经济学的系统性。

  第三,在初步恢复必要的储蓄与投资平衡基础上,缩短均衡化矫正的周期。

  由于至今仍在执行以限制投资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严重阻碍了储蓄向投资的转换,到目前为止,中国至少已经积累了13万亿元人民币的流动性过剩,而且还有继续扩大的可能性,我一再怀疑所谓依靠央行的货币工具以不断吸收过剩流动性的方法就可以治理流动性过剩的说法。别的不说,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比例和扩大央行票据发行规模,只能是将过剩的流动性暂时转移到央行而已,实质上并没有被消灭,而迫于央行负债压力的考虑,央行所聚集的流动性迟早要释出,到那时,难免会形成新的流动性过剩因素。

  目前的流动性过剩显然不是微调可以治理的,必须透过持续地扩大投资来加以均衡化矫正。确切地说,就治理流动性过剩而言,货币政策应当在缩短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化矫正周期上发挥作用。当一个储蓄与投资不均衡的长周期成为现实的时候,货币政策很难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关文章:
·贾根良: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的反思与改革的总体思路
·陆寿筠:西方政治经济学——从单一价值源泉论到世界资本霸权
·翟玉忠:中国古典经济学及其三原则——储备原则
·翟玉忠 :​中国古典经济学及其三原则——均平原则
·翟玉忠 :​中国古典经济学及其三原则——自然原则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