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 香港时间2006年07月28日16:54更新
意外,意外,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日内瓦的会谈“暂停”了。但说实话,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意外,因为法国农业部长5月份时就曾说过:“我宁愿(WTO)谈判失败也不愿......引起农业方面的问题。” 而法国总统希拉克则在八大工业国(G-8)峰会上声援他说:“只有欧洲采取了行动(并且)走到了极限。”
这两人都是在回应美国一贯坚持的立场──为了破解多哈回合谈判核心环节上的僵局,欧洲应该做更多事情以不负它削减农业补贴的承诺。但欧洲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并非独此一家。以发展中国家代言人自居的印度商业部长卡迈勒?纳特(Kamal Nath)表示,“灵活性”是需要的,然后他就给这个词下了定义:我们不能在关乎生存和生计的问题上讨价还价......我们甚至不应该被要求去谈这个。
以前曾在贸易谈判中拂袖而去的纳特声称,(谈判)“简直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句话导致印度媒体怪罪他“意气用事”。这顶帽子扣得不错,因为印度2004年在全球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不足1%。纳特在被他称作“命悬一线”的全球贸易谈判失败后发表了谈话,独独将美国挑出来当作罪魁祸首:美国人“脑筋搭错了”......“他们只想著市场准入。”
令人意外的是巴西外交部长塞尔索?阿莫兰(Celso Amorin)那份轻描淡写的论调,他直到目前仍与印度代表一起充当著发展中国家的共同代言人。他在新闻发布会上确实一次也没提到美国,但却数次专门提到了欧盟──“我没有从(欧盟)那里听到任何我想听到的东西。”他还说,谈判破裂对巴西“尤其可悲”,因为多哈回合谈判不能被双边贸易协定和区域性贸易协议所替代。
这一态度对巴西外长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转变,因为巴西已经向它为实现南美经济一体化所提出的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计划倾注了极大努力。而现在,由于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Hugo Chavez)突然以该市场的“共同倡导者”的形像冒了出来,而且他还为该市场指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所以失败了的WTO谈判有必要看上去比以往还要重要。阿莫兰总结说,谈判破裂意味著国际贸易又要受“丛林法则”的支配了。
确实是这么回事,如果国际贸易重新回到茫茫丛林之中,那么这个地界上还有谁能比美国更占优势呢?正因如此,美国单枪匹马站出来支持WTO所代表的规范化国际贸易体系初看起来就十分不同凡响了。去年10月,当布什总统宣布他计划在5年内将美国国内的农业补贴削减60%时, 人们都没认真看待他的这一表态,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尤其如此。但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亚历山大?多纳(Alexander Downer)却独具慧眼地指出,布什的建议“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应该抓住它。”澳大利亚是美国在农产品出口方面的主要竞争者之一。
美国贸易谈判代表苏珊?施瓦布(Susan Schwab)要想避免被归入不称职的贸易谈判代表之列只剩下几周的回旋时间了,但她再次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接受一个打了折扣的被她和其他人称为“缩水的多哈”(Doha-Lite)的谈判结果。在上周末前往日内瓦之前,施瓦布返回华盛顿向国会领袖们交了底,她特别征询了重量级参议员查尔斯?格拉斯利(Charles Grassley)的意见。
格拉斯利和参议员马克斯?鲍克斯(Max Baucus)都强调,如果不涉及对国际贸易进行重大改革的内容,特别是如果不解决美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问题,多哈回合的任何谈判结果都是国会所不能接受的,而这不过是又一个推卸责任的做法。他们得到了一些独立机构的强有力呼应。世界银行(World Bank)最近就得出结论,“在农业领域,市场准入壁垒是关键。与废除出口补贴以及取消其他可对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国内农业扶持政策相比,大幅降低农产品关税所产生的效益要高11倍。”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得出三点结论。首先,多哈回合谈判失败将使日本、韩国、挪威、爱尔兰、瑞士和法国等少数几个富国的“小农”成为短期内的赢家。日本一位农业贸易谈判人员直言不讳地说:“我对WTO谈判破裂感到遗憾,但它却使我们避免了最坏的局面,即让日本这样的食品进口国被迫敞开本国市场的大门。”
其次,长期而言,在这些国家地位更重要的工业部门将成为输家,日本和韩国尤其如此。《日本经济新闻》(Nihon Keizai)和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都承认,多哈回合谈判失败“将给日本造成沉重打击。”为什么呢?因为美国和欧洲只对进口工业品征收2%至4%的关税,“而印度和巴西等有影响力的发展中国家关税水平高达30%。”
最后一点,像许多人承认的那样,各国一骨脑地去打造更多所谓的地区和双边“自由贸易区”已成为大势所趋。华盛顿在这方面已有些许斩获,例如美国上周就刚刚与阿曼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朝建立范围更广泛的中东自由贸易区迈出了第一步,这类自由贸易谈判在美国的日程表上还有更多,比如它与东南亚国家联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等规模大得多的贸易集团就即将展开双边谈判。
但各个发展中国家要惊醒了。如果它们想让3亿出手大方、喜爱进口产品的美国人购买自己的东西,它们的贸易谈判代表就要经受考验。就像中美洲、智利、新加坡和澳大利亚一样,为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它们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些不那么令人愉快的条件。说到底,当多哈回合谈判上周末宣告“暂停”之时,失败的似乎不是美国,而是所有其他国家。
(编者按:本文作者伯纳德·戈登(Bernard K. Gordon)是新罕布什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的荣誉退休政治学教授,最新著有America’s Trade Follies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