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参考
吕思勉:兵家与道、法二家最为相近 
作者:[吕思勉] 来源:[] 2021-11-01

 

《史记》曰:“吴起《兵法》世多有。”《韩非子·五蠹》篇曰:“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则二家之书,在当时实相伯仲。《汉志》有《吴起》四十八篇,今仅存六篇。其书持论近正,而精义甚少。且皆零碎不成片段。盖原书已亡,而为后人所缀拾也。又《军礼司马法》百五十五篇。《汉志》出之兵家,入之于礼。此书太史公盛称之。《司马穰苴列传》曰:“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明二家兵法,当以司马为主。太史公曰:“余读《司马兵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亦少褒矣。若夫《穰苴》,区区为小国行师,何暇及《司马兵法》之揖让乎?”亦褒司马而贬穰苴也。今所传者五篇。精义亦少。盖亦后人掇拾佚文,加以联缀者也。(昔人辑佚之书,往往不注出处;又或以己意为之联缀。后人遂疑为伪书。其实书不尽伪,特辑佚之法未善而已。)

《汉志》:杂家,《尉缭》二十九篇;兵家,《尉缭》三十一篇。今《尉缭子》二十四篇,皆兵家言,盖兵家之《尉缭》也。二十四篇中,有若干篇,似有他篇简错,析出,或可得三十一篇邪?又今本《六韬》,凡五十篇,题“周吕望撰”。世多以为伪书。然标题撰人,原属后人之谬。至著书托之古人,则先秦诸子皆然。《史记》所谓“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也。(《齐世家》。)《汉志》:道家,《太公》二百三十七篇。中有兵八十五篇。疑今之《六韬》,必在此八十五篇中矣。《六韬》及《尉缭子》,皆多存古制,必非后人所能伪为。(如《阴符》篇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正可考见古制。乃《四库提要》谓:“伪撰者不知阴符之义,误以为符节之符,遂粉饰以为此言。”然则此篇之外,又有《阴书》,又缘何而伪撰邪?)惟言用兵之理者较少耳。(兵家言原理之书,存于诸子书中者,有《荀子》之《议兵》篇;《吕氏春秋》之《孟秋》《仲秋》《季秋》三纪;及《淮南子》之《兵略训》。其持论之精,皆足与孙子相匹敌。又墨子书《备城门》以下十一篇,亦兵技巧家言之仅存者。) 

兵家之言,与道法二家,最为相近。孙子曰:“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又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虚实》篇。)此道家因任自然之旨也。又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又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军形》篇。)此道家守约之说也。又曰:“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作战》篇。)又曰:“后人发,先人至。”(《军争》篇。)又曰:“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此道家以静制动之术也。又曰:“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兵势》篇。)又曰:“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虚实》篇。)此则将至变之术,纳之至简之道;又自处于至虚之地,尤与道家之旨合矣。

至其用诸实际,必准诸天然之原理,亦与名法家言合。故曰:“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军形》篇。)“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兵势》篇。)皆名法家先审天然之条理,立法而谨守之之意。而以整齐严肃之法,部勒其人而用之,如所谓“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通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者。(《军争》篇。)


(节选自《吕思勉文集:先秦学术概论》,译林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



相关文章:
·吕思勉:兵家与道、法二家最为相近
·吕思勉:曾子——最足见儒家之精神者
·吕思勉:古人经、传不加区别者甚多
·吕思勉:研究先秦诸子之法
·吕思勉:道家非欲毁弃物质文明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