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八路军抢救的国宝 1942年,侵华日军在山西赵城企图抢劫一件稀世国宝——《赵城金藏》,八路军某部派员夜入古刹,夺得经卷,保护了这件国宝。《赵城金藏》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并称新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 《赵城金藏》是我国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宋代《开宝藏》的复刻本,这部藏经包括了唐代三藏法师玄奘等人自天竺取回的梵文经卷中译善本,因1933年发现于山西赵城(现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1934年经鉴定认为其刻印于金代,故称《赵城金藏》,总计6980卷,六千多万字,今存4000余卷,全世界已发现的只此一部,因而被视为稀世国宝。 宋代《开宝藏》,是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宝年间,命人刻印的我国第一部官方刊印的大藏经,但《开宝藏》及其他复刻本后来均已散佚,《赵城金藏》便成为我国第一部官方刊印大藏经之复刻本中的孤本,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和意义。 二、《赵城金藏》里一部特别的经典 《赵城金藏》中有一部特别的经典,由唐代三藏法师义净奉制译,叫做《五蕴皆空经》。“奉制”就是奉天子的命令。 义净法师(635-713)比玄奘法师(602-664)晚生33年,也是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师、译经家。他由广州取道海路至天竺,巡礼佛教圣迹后,在那烂陀寺勤学十年,后又至苏门答腊游学七年,历游三十余国。返国时,携梵本经论约四百部、舍利三百粒至洛阳,武后(武则天)亲至上东门外迎接,敕住佛授记寺。其后参与华严经新译,与戒律、唯识、密教等经典汉译工作,译出五十六部二百三十卷,以律部典籍居多,今所传有部毗奈耶等诸律大多出自其手,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共称四大译经家。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四卷、《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并首传印度拼音之法。著作中备载印度南海诸国僧人之生活、风俗、习惯等,系了解当时印度之重要资料。先天二年(西元713年)正月入寂,世寿七十九,建塔于洛阳龙门。 《五蕴皆空经》与《杂阿含经》卷二前两部经的内容相似,译者与译法不同,可以互相参照研究。 《五蕴皆空经》的翻译,对理解佛学的“无我”概念,有特殊的价值。 三、何为“无我”与“我”? 佛学中的“无我”和通常人们理解的大公无私是一回事吗?佛学中的“我”仅仅是人称代词吗? 我们先看《五蕴皆空经》的原文: 五蕴皆空经 大唐三藏法师 义净 奉制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尔时世尊。告五苾刍曰。汝等当知。色不是我。若是我者。色不应病及受苦恼。我欲如是色。我不欲如是色。既不如是。随情所欲。是故当知。色不是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复次苾刍。于汝意云何。色为是常为是无常。白言大德。色是无常。佛言。色既无常。此即是苦。或苦苦。坏苦。行苦。然我声闻。多闻弟子。执有我不。色即是我。我有诸色。色属于我。我在色中不。不尔世尊。应知受想行识。常与无常。亦复如是。凡所有色。若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若胜若劣若远若近。悉皆无我。汝等当知。应以正智而善观察。如是所有受想行识。过去未来现在。悉应如前正智观察。若我声闻圣弟子众。观此五取蕴。知无有我及以我所。如是观已。即知世间。无能取所取。亦非转变。但由自悟而证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说此法时。五苾刍等。于诸烦恼。心得解脱。信受奉行。 这部经典很短,薄伽梵就是佛陀。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就是印度瓦拉纳西的鹿野苑,瓦拉纳西是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印度教的圣地,鹿野苑是佛陀彻悟后第一次向比丘说法的地方。五苾刍,就是五比丘,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道的五个人。 这部经典大意是说: 我(阿难尊者自称)在佛陀身边听到的是这样的: 那时,佛陀在瓦拉纳西的鹿野苑中。有一天,世尊(佛陀)和五比丘(最早跟佛陀出家的五位比丘)说:你们应当了解,色身(身体)不是我。如果身体是我,当然应该听命于我嘛!就不应生病或受苦了,而应我想要怎样便怎样,比如想不病不苦不老不死不丑不饿不冷不燥,皆可如意,完全听我自由主宰。或者身体是我的,是我所有的、所属的,也应听命于我嘛!如前所说,我要怎样便怎样。但现实却不是这样的,身体不能随心所欲,不是我能自由自在完全主宰的。既然不能随心所欲主宰,就应明白,身体不是我。 同理,受(感受)、想(思想、认知与记忆)、行(微细的无数的起心动念,主观意志、造作、欲望,以及引发于意识、身、口的行为,扩大讲还有时空等多种“心不相应行法”)、识(感官与意识的识别、判断),都不能完全听命于我,不能随心所欲。所以,色(身体)、受、想、行、识都不是我,它们是内外种种因素条件互动而形成的动态现象,受制于种种因素条件。既然受制于因素条件,就不能完全做主,只能在相对条件下争取有限的主动,达不到绝对的做主,有时会非常被动,被动就不自在不自由,就是苦。 佛陀接着说:再者,比丘,你们认为,身体是永恒不变的,还是变化无常的? 比丘们回答:大德,身体是变化无常的。 佛陀说:身体既然变化无常,就会带来逼迫被动,逼迫被动就是苦,不受我主宰,不能自由自在。这些苦,包括不喜欢的状态,比如衰老、疾病、饥寒等等;或者喜欢的状态变去了,比如不再年青、不再健康、美貌不再,等等。或者其他种种变化无常的境界,逼迫身体不能自由自在。而且,如果过去的身体是我,过去的我(身体)已经变去,不同于现在的我(身体)了,现在的我(身体)又不同于未来的我(身体),身体刹那新陈代谢变化无常,我也刹那新陈代谢变化无常,哪里有个永恒不变的我呢?你们看看,自己是否执着有我?比如认为身体就是我,或者认为我拥有身体,或者认为身体属于我,或者认为我在身体中。不论哪种情况,这个“我”既无法主宰身体,也不会永恒不变,所以身体非我、无我。 比丘们回答:世尊,您说的这些认知错误,我们已经解除了。 佛陀继续开示:同理可知,受、想、行、识,也是变化无常的,也是非我、无我的(无主宰、无常)。所有身体,都是变化无常的,不论过去的、未来的、现在的身体,不论身体的内部或外表,不论胖或瘦,强壮美丽或瘦弱丑陋,眼前的或远处的身体,都是无我的(无主宰、无常)。 你们应该如其本来地观察身体,观察受、想、行、识,观察它们的过去、未来、现在的状态,如上述办法这样,观察色、受、想、行、识等五取蕴。如果你们这样观察五取蕴,知道五取蕴无我或我所(我所就是“我的”,表示我之所有、我之所属)。如是观察透彻熟练,就会明白,世间一切,不论精神的或物质的,没有能取、所取、转变,也即没有能够绝对掌控主宰的事物,也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都是非我、无我的,谈不上能取、所取、转变。所谓能取、所取、转变,前提是能所双方都是能主宰且恒常不变的个体现象,而世界万有,不过是受制于种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而刹那变化的现象而已,并无固定不变的个体现象,可谓无相可得,无固定不变的能取、所取、转变之相可得。所以《金刚经》说“若世界实有者,即是一合相。所谓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人们心中的所谓世界万有,是人们基于对无数信息的极其有限感知,进而主观选择信息片段和角度,做出主观的相对的(常常是扭曲的)分析判断而得出的印象,这些印象是暂时的主观假设,是刻舟求剑,盲人摸象,并非事物本相。 深入体会懂得了这个原理,并在心中清醒宁静地深入体会,渐渐的,内心就会自然放下对身心五蕴、乃至世间万有的把捉攀援挂碍习惯,而渐渐解脱自在,心无挂碍。(当然,因为旧心理思维习惯的惯性力量很大,需要反复练习,乃至熟练成自然)功行圆满时,自己会自然证悟涅槃。临终时,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佛陀说了这些道理之后,五比丘的内心从种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信受奉行。 这部经篇幅虽短,但翻译特别,寓意很深,可与《心经》、《杂阿含经》卷二的前两部经文结合研究。其中对“无我”(或译为非我)的解释,并非对人称代词“我”的否定,也非指道德情操意义上的大公无私,重点在于揭示身心五蕴乃至万事万物的无主宰以及无常。 无主宰,是因为身心或万事万物,受制于种种条件而无法绝对做主,只能争取暂时相对的主动权。 无常,也是因为受制于种种条件而变化无常,其中每种条件也受制于其他条件而变化无常。 佛学中的“二无我”(人无我、法无我),从此角度更容易领会。受制于条件(缘起)、无主宰、变化无常,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的常理与真相,并不玄奥特殊,其实很平凡很平实。 如此,六祖惠能大师说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坛经》),《法华经》的“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也就容易理解了。 换言之,佛法揭示的本来就是世间万有的本相:从吾人身心生老病死到人生世间种种,乃至宇宙万事万物,皆是由各种条件互动形成的动态现象,此所谓“缘起”,因而受制于条件(缘),无法主宰(作主),而且变化无常。无主宰并且无常,即佛学“无我”之内涵要点。 佛学的“我”,指“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于人身执有此,谓之人我,于法执有此,谓之法我,于自己执有此,谓之自我,于他执有此,谓之他我。”(《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佛学的“我”不只是人称代词,更重要的是,还包含了两个要点:永恒不变(常一之体)、主宰能力与作用(主宰之用)。所谓主宰,就是在事物自己的范围内,想怎样便怎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实际上,任何因条件而存在的事物,都受条件制约,谈何主宰自在。 我慢、我爱、我见、我执,皆基于“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的下意识“自我”观念,与作为人称代词的“我”搅合在一起,牵引着心身行为。 真实世界中的身心与万事万物,无不受制于各种条件且变化无常,所以无法主宰、无常,不可能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因此,不如意事常八九,是世间常态。时下人们常提到的“不确定性”,其实就是无主宰无常的一种表现,由于技术进步以及竞争等等原因,变得愈加明显和频繁。 因为无主宰无常,所以世间事需要天天勤奋努力,上至帝王,下到黎民百姓,皆是如此。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没有一劳永逸的政治经济制度或模式,乃至世上任何事物都不会一劳永逸的,都会受制于条件变化而面临被动。 即便是释迦牟尼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现象,这符合佛说的五蕴无主宰无常原理。佛陀是大教育家,当然有教无类,但学生是否觉悟、改恶从善,还要看学生自觉努力的程度,佛陀没法做主宰,不能拔苗助长。你看大藏经律部的记载,各种犯过错的案例和制订戒律的缘起,就会明白,即便是佛陀亲自教育的学生们,犯错也是常有的,改过从善、自觉上进,都不是容易的事,因为人性的烦恼习惯根深蒂固。 古今中外很多人一厢情愿地认为,圣人教化的学生也一定是圣贤,或者认为圣人无所不能,或者“一切都会安排好”,这些多是宗教情结高推圣境的幻想,与佛法“二无我”(无主宰无常)的基本原理相违背。佛菩萨、圣贤与普通人在无主宰无常的自然规律面前是平等的,潜在的能力也是平等的,谁又真能度了谁?外力教育或法律强制力只是外缘,不自觉也不行。否则“人皆尧舜”“天下太平”“理想国”早已普遍实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德经》)可谓无主宰无常的另一种表述,天地并无主宰万物命运的能力,万物的命运则因时因位因条件变化而变化无常。《易经》的爻变,是缘起无主宰无常的另一种表示。 在无主宰无常的自然规律面前,“永恒的主宰者”或神格的全能主宰者,或者“从此天下太平”的政治或经济理论或模式,并不存在。任何政治经济理论或模式,只有在相对的条件下和范畴内,才有效。条件变了,范畴变了,效力就变了,甚至失效。即便是霸权主义帝国主义,或者寡头企业或人物,也只能在时时勤奋努力下,争取暂时的先进地位与相对的主动权,而且终究会变去。 四、出世入世不二之道 出世入世不二之道,首先是在认识世界与人生时,出世入世统一不二,否则只有处于“二”的分裂状态。如前所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正是入世出世统一的不二法门。 佛法揭示了世间的缘起无主宰与无常,重点选择了心无挂碍于身心和宇宙万有等缘起现象的解脱路线。 身心和宇宙万有等缘起现象,佛学称“有为法”,就是依靠条件而存在的现象。依靠条件就受制于条件,所以不得自由自在,无法主宰,并且无常。《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心经》)能如此,可以自然觉证“无为法”。这里的“无为法”指不依赖任何条件而存在的涅槃道。心无挂碍(无所住)于有为法(缘起的一切,内外一切因素条件),自然合于无为法涅槃道,自然逐渐解脱烦恼——烦恼就是面对无法主宰且无常的身心与万事万物而不自在、不自由、不欢喜、不自觉;就是努力之后也常常不如意事常八九;就是不觉无我(无主宰无常)之理,从而陷入我执、我见、我慢、我爱、贪、嗔、痴、慢、疑、恶见,难以自拔;就是难以摆脱的种种负面心境心态如: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等等。 上述这些烦恼,哪个人没有? 任何理想、模式、理论、蓝图,经过上述这些人性根深蒂固的烦恼习惯黑洞的拉扯,都容易扭曲变形甚至面目全非。 解脱烦恼,并非使不如意事变为如意,而是从内心烦恼中超脱出来。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旧习惯已经成自然了。培养解脱烦恼的新习惯,如同蹒跚学步,艰难易挫,但只要坚持不懈,终究也会习惯成自然。但,这毕竟是个人自愿自觉的事,也是长期的修养,欲速则不达。也不可寄望于社会大众都修养这个,毕竟各有所好,也各有因缘。人性的基本烦恼习惯流行,是古今中外的世间常态,并不因种族、文化、国别、民族、历史的差异而有根本差别。 人性中当然也有好的潜质,比如:仁、义、礼、敬、善良、正直、厚道、诚恳、信义、仗义、勤奋、惭愧、廉耻、无贪、无嗔、无痴、淡泊、谦虚、自律、宁静、定力、慈悲、智慧、布施、谨慎、稳重、忠贞、中正、同理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等等。这些好的潜质,需要悉心培育、巩固、保护、鼓励、激励、发扬,否则也会隐没、枯萎。 佛教揭示的无主宰无常的无我世界观、人生观,与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可比较研究。熵增定律是说,一个封闭的系统会走向越来越失序混乱。所谓封闭系统,现实中是相对的,重点是指与外界没有物质或能量交换,没有外力干预。这是个假设,真实世界中,任何系统对外力干预是无法绝对排除的。反过来可以说,非封闭的系统,若无适当而正向的干预,也会走向越来越失序混乱。而无主宰、无常,既意味着若无正向干预可能走向失序混乱,也意味着若有正向干预可能走向有序。人体、人心、人生、社会、市场、官僚系统、政治系统、司法系统、政党系统、国家、民族、国际关系、世界秩序、地球、太阳系……这些似乎独立又并非真封闭的系统,若无正向而适当的干预、治理或建设,不一定走向自动有序,而往往走向失序混乱。至于什么是正向而适当的干预和建设?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而且也要面对无主宰无常的铁律——好好的设计与理想,实践中往往会事与愿违。 佛教选择的是以无为法为终极归宿,这是针对个人烦恼解脱解脱生死轮回而开的药方。对个人内心的烦恼解脱而言,佛家道家乃至诸子百家有不少探索和经验,值得研究汲取。当然任何事物因为人性的弱点干预,必然导致源清流浊,都会产生扭曲迷惑的流变。 但是世间事,家庭、团体、企业、社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国际关系,是靠积极努力奋斗的,靠积极努力适当作为来建设的,这些不是佛教重点着力的范畴——虽然佛教揭示了世间无主宰无常的本质,但其在应用上重点选择了针对个人烦恼解脱提供药方。 对个人的身心建设和事业、家庭、人生建设,对团体、企业、社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军事、金融、国际关系等等世间范畴而言,正因为无主宰无常,所以更需要用《易经》乾坤二卦之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来激励鞭策,积极努力奋斗才是正道,才有机会自立自强,乃至维护正义。 中华民族数千年颠扑不破绵延不绝,《易经》乾坤二卦这两个精神,及其演变出来的文化,数千载哺育激励中国人的心灵,无形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包括近百年从国破家亡到重整河山再富强的奋斗历程,数亿人脱贫的伟大历史成就,乃至面对这次新冠疫情的卓越表现,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伟大精神! 正因为无主宰无常,所以“自强不息”的努力,才可争取到机会。同时,因为无主宰无常,所以常会遇到挫折不如意——此时则需“厚德载物”,像大地一样承担、忍耐,乃至胸襟如大地般博大,挫折不如意艰难困苦不放在心上。若能习练烦恼解脱的修养,渐渐做到随时“放得下”,也“提得起”,就更佳了。 任何事物都有其应用范畴,如同用药,各有适用范围,不可乱用,否则必致苦果。佛法用于个人烦恼解脱修养(所谓出世,即是烦恼解脱。解脱生死轮回是烦恼究竟解脱的果。)是很好的应用范畴。而入世,则需要用乾坤二卦之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凡是符合此精神的,皆可用之。佛家的大乘菩萨道精神,若运用得当,也与此精神相一致。 正因为人的身心乃至万事万物,无主宰无常,并且人还常被上述烦恼习惯牵着鼻子走,所以社会才需要相应的规则来维护秩序,除了法律法规司法以及普通规则规范等外部强制力,还需要以普通人性特点(避免拔高或降低)为基准的是非善恶标准价值体系,并且社会成员要达成共识并共同维护之,自律律他,社会才能走向正常化、有序化、公正化、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尤其以人道为主流的人类社会与世界,是非善恶的价值标准,应当以普通常人的标准为标准,不适用超越常人的高等标准,也不适用低于常人的低级标准,否则社会必出大问题。 不可以用“无善无恶不起分别心”的观念(该方法仅用于个人内心烦恼解脱,不适用于处理世间事务),或者用拔高的伦理道德观念(例如理学家的一些高调标准,或圣贤的标准),或低级(个人欲望至上,不顾他人与社会正当权益的)的道德观念,来要求世人世事,那都是用药范围或程度的失当或错误,会破坏世间基于人性常情的是非善恶价值体系,破坏社会正当秩序与正义。 再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古代作为信仰存在,起到了大部分人自律的作用。而现代以科学为主流又尚无法科学证明此信仰时,就应变通一下,将“(使)善有善报,(使)恶有恶报”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从而人人自觉维护社会正义,对于社会正当秩序的建设与维护,是大有益处的,而且与道德伦理和司法等社会规则的精神本来就一致。合情合理条件下的适度恕道当然可以,而且应该,但绝不可变为乡愿,乡愿会破坏社会正义秩序。 五、结尾的话 回到《五蕴皆空经》的经题,五蕴皆空的“空”,指“无我”,或者“无自性”(“我”是“己身有一主宰而常住者”,“常一之体,有主宰之用者为我”。“自性”是“诸法各自有不变不改之性,是名自性。”“我”与“自性”实质相同,用语与诠释角度不同),意指“无主宰、无常”。五蕴皆空,即五蕴无主宰无常,五蕴无自性,五蕴无我。 同理,缘起性空,即缘起无自性,缘起无我,即凡是因条件而成立的事物,皆受制于条件变化而变化,并无自主不变的个性、性质。 历史上翻译佛经时采用了“空”字,当时应是有诸多考虑和慎重选择的,也有文学的美。但后来很多人不知其“空”的是什么,而把“……空”直接理解成“没有……”,比如将“五蕴皆空”理解为“没有五蕴”,将“四大皆空”理解为“没有四大”,将“我空”理解为“没有我(人称代词)”……因而陷入与现实人生分裂的误区,行为也流于分裂或者空疏,或者以某种空无所有的定境当做究竟,这些都是由阳转阴的流变遗憾。不过“此事古难全”,“一阴一阳之谓道”,因为无主宰无常的原理,任何事都难免变化,甚至走向反面。 本文对佛家“无我”、“我”等概念的研究解读,并不排斥古今中外其他研究解读和探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很多时候,不同的探索与解读,各有价值。人文世界,科学世界,都应鼓励、包容多角度探索与解读,毕竟人类已知的还很有限。 本文也不涉及佛家其他诸多修养方法,那又是另一个范畴了。 (2021年5月4日初稿,5月12日定稿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