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经典
《六韬·文韬·举贤第十》白话译文 
作者:[新法家] 来源:[] 2006-04-06

 本篇论述用人唯贤,举贤唯用。主张排除选贤干扰。提出了“实当其名,名当其实”的举贤之道。

    19、文王问太公曰:君务举贤而不获其功,世乱愈甚,以致危亡者何也?

    太公曰:举贤而不能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资之实也。

    文王曰:其失安在?

    太公曰:其失在君好用世俗之所誉,而不得真贤也。

    文王曰:何如?

    太公曰: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若是,则群邪比周而蔽贤,忠臣死于无罪,奸臣以虚誉取爵位,是以世乱愈甚,则国不免于危亡。

    文王曰:举贤奈何?

    太公曰:将相分职,而各以官名举人,按名督实,选才考能,令实当其名,名当其实,则得举贤之道也。

    [译文]

    文王问太公说:君主致力于选用贤能,但又收不到实效,社会反而更加混乱,以致国家陷于危亡,这是什么道理呢?

    太公说:选拔出贤能但不加以任用,这是有举贤的虚名,而无用贤的实效!

    文王说:产生这种过失的原因在哪里呢?

    太公说:其过失在于君主好用一般人所称赞的人,因而就得不到真正的贤人了。

    文王说:为什么呢?

    太公说:如果君主认为一般人所称赞的是贤人,一众人所诋毁的是不贤的人,那么党羽多的就会被任用,党羽少的就会被排挤。这样奸邪势力就会结党营私而埋没贤人,忠臣无罪而被置于死地,奸臣用虚名骗取爵位,所以社会愈加混乱,国家也就不能避免危亡了。

    文王说:怎样举贤呢?

    太公说:将相分工,根据各级官吏应具备的条件选拔贤能,再根据各种官职应具备的条件考核在职人员,甄别其才智的高低,考查其能力的强弱,使其德才与官位相称,官位与德才相当。这就掌握着举贤的原则与方法了。


相关文章:
·张晓政:举贤达能,岂有私谢
·包华石:中国举贤任能与西方选举制度
·《敦煌写卷六韬》
·《六韬·犬韬·战步第六十》白话译文
·《六韬·犬韬·战骑第五十九》白话译文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