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法家研究
陈焕章:国际贸易(《孔门理财学·商业》之七) 
作者:[陈焕章] 来源:[作者惠赐] 2025-09-11

因为九条为政原则的第八条是“柔远人”,所以在孔子的政府体系中外贸占据特殊的地位。实行这一规则是要“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因此,按照孔子的原则,一个国家不仅要为了做生意而对外国人开放大门,还要给他们特殊的礼遇,因为他们远离家乡。国际贸易的原则是基于地理差异造成的不同经济状况。《礼记·王制》上说:

“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1

按照这种观点,外事官员的主要职能是促进外贸。他们的职责是为外国人作翻译,帮助他们交流思想、表达所求。既然这五个地方的人民都有舒适的住所、美味的食物、合适的衣服、有用的工具、制成的物品,外贸只是满足相互的需求,双方都能得益。而且,因为他们的趣味和欲望不同,外贸能交换他们各自所需,发展不同的趣味,并利用到任何为一些地方所不需而另一些地方所需的东西。所以说,外贸是必要的,“闭关”政策与孔子的原则相左。

依照《周礼》,应设有移民专员(怀方氏),他的职责是欢迎八方的外国人,令下属在他们来去时陪同他们;给旅行者签发证件,照料他们的食宿供应。通过这些,让他们为政府送来贡品和商品。【2】这是古代外贸的特点。因为外围部族都比中国人文明程度低,开放贸易实际是对他们的帮助。因此,来中国时,他们总是向天朝政府纳贡,以表示承认其宗主地位。同时,他们也带来商品,以交换中国的货物。不过,为回报他们的进贡,天朝政府通常也根据他们的需要赠以物品。因此,这实际上是一种进贡名义下的外贸。进贡和贸易这两件事就这样互相联系着,这贯穿于整个中国历史,直到鸦片战争时(2393 A.K.1842 A.D.)为止。从那以后,外贸显示出古今巨大的差异。

上面我们讨论了中国与其属国之间的贸易,现在我们讨论华夏世界内部同等地位国家之间的贸易。因为中国是个大帝国,在周代后期被分为不同的国家,他们之间的贸易实际上是国际贸易,不是国内贸易。因此,国际贸易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左传》上说,卫文公(孔子纪元11884年,或669635 B.C.)通过促进贸易在废墟上重建了自己的国家。因此,“国际贸易”这个术语从此产生了,汉语原文叫做“通商”。【3

只要存在国际贸易,就一定有某种商业条约。如果想追溯古时候的这类条约,我们可以给出几个例子。孔子纪元前100年(651 B.C.)七国诸侯在葵丘盟会,他们盟约的第五条有一款读作:“无遏籴。”既然谷物是主要食物,他们使之成为自由出口的商品。孟子提及这一盟会时,他赞成该盟约。【4

孔子纪元前18年(569 B.C.),晋国大夫魏绛指出中国与戎狄和平交往的好处,他列举了与戎狄之间和约的五个优点,其中第一是交换的好处,第二是生产得以持续。他说:“戎狄荐居,贵货易土,土可贾焉,一也。边鄙不耸,民狎其野,穑人成功,二也。”【5

孔子纪元前11年(562 B.C.)十三个国家的诸侯在毫会盟,条约的最初两款是:“毋蕴年。毋壅利。”【6】第一款指谷物,第二款指一般商品,它们或来自一些地方的天然资源,或出自某些人的高超技艺。这是保障出口自由的一个条约。

儒家的国际贸易理论是一个很极端的自由贸易学说。按照《大戴礼记》,孔子说:“昔者明主关讥而不征。”【7】《孟子》、《荀子》和《礼记·王制》中重复了同样的论述。孟子几次提到这一学说,一次他说:“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其路矣。”【8】一天他说:“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9】还有一天,他将关税比作偷鸡。【10】的确,孟子认为关税是非正义的而加以谴责。当荀子描述自由贸易的效果时,他说:“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11】因此,按照儒家的观点,国际贸易应绝对自由。既然他们的学说是世界主义的,目标是均平整个世界。难怪他们提倡极端形式的自由贸易学说。

自由贸易只是儒家的一种理论,在周代是有关税的。按照《周礼》,当时设有关卡,其主事者负责征收关税和仓储费。如有走私商品,一概都被没收,走私者会受到惩罚。只有在饥荒和大规模死亡时,关税才暂停,但人仍要被检查。这里我们能看到《周礼》与儒家学说的不同。前者是事实的记录,后者是理论;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注释:

1】《礼记·王制第五》,意为:中原、夷人、蛮人、戎人、狄人这五方尽管生活习性不同,但各自都有自己认为安适的住所、自己认为好吃的口味、自己认为合适的衣服、自己认为便利的工具、自己认为完备的器物。五方的人民,虽然语言不通,嗜好不同,但当他们要表达各自意思,沟通各自的想法时,有一种懂得双方语言的人可以帮忙,这种人,在东方叫寄,在南方叫象,在西方叫狄鞮,在北方叫译。

2】参阅《周礼·夏官司马第四·怀方氏》。

3】参阅《左传·闵公二年》。

4】参阅《孟子·告子下》。

5】《左传·襄公四年》,意为:戎狄逐水草而居,重财货而轻土地,他们的土地可以收买,这是一。边境不再有所警惧,百姓安心在田野里耕作,农田管理的人可以完成任务,这是二。

6】《左传·襄公十一年》。

7】《大戴礼记·主言第三十九》。

8】《孟子·公孙丑上》。

9】《孟子·尽心下》。

10】参阅《孟子·滕文公下》。

11】《荀子·王制第九》。

(节选自陈焕章《孔门理财学: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思想》,翟玉忠译,陆寿筠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出版)



相关文章:
·陈焕章:国际贸易(《孔门理财学·商业》之七)
· 陈焕章:商业规则(《孔门理财学·商业》之六)
·陈焕章:货币和银行业(《孔门理财学·商业》之五)
·陈焕章:商业——价值和价格
·陈焕章:商业——度量衡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