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内业
张三丰《天口篇·五德篇》注释 
作者:[孔德] 来源:[] 2011-03-03

    【原文】

      人生有五德①,吾尝以譬天地之五行,人身之五经②。仁属木也,肝也③;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是知五德之不可少一,犹之五经之不可绝一,即如五行之不可缺一。人皆曰木不可少也,而何以无仁也,无仁者必无养育之念,其肝已绝,而木为之槁枯矣。人皆曰金不可少也,而何以无义也无义者必无权宜④之思,其肺已绝,而金为之朽钝矣。人皆曰火不可少也,而何以无礼也无礼者必无光明之色,其心已绝,而火为之衰熄矣。人皆曰水不可少也,而何以无智也无智者必无清澄之意,其肾已绝,而水为之昏涸矣。人皆曰土不可少也,而何以无信也无信者必无交孚⑤之情,其脾已绝,而土为之分崩也。是知为人者必先有心之五德,而后有身之五经。仁不绝,肝气生;义不绝,肺气平;礼不绝,心气明;智不绝,肾气灵;信不绝,脾气醒。德包乎身,身包乎心。身为心用,心以德明。是身即心,是心即身。是五德即五经,德失经失,德成身成。身成经成,而后可以参赞天地之五行。

      【注释】

      ①五德:即五种道德方面的表现,实指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作人的基本准则。儒家认为,人之五常乃天之五行所禀赋,乃有“原本具有”的物质,故而“人之初,性本善”。
      ②五经:人体五种相互联系,经营育养生命的脏器,即心、肝、脾、肺、肾。这里的“经”,有经络、联系、经营、经济等多重含义。
      ③仁属木,也肝也:近见某出版社出版之《张三丰全集》将此断句为“仁属木也,肝也”后四句断句亦同此,乍看似无什错误。细细分析,此断句为错断。因为古人作文,在这种无须咏叹的文词里不会连用两个“也”字。而前一个“也”字是个具有实用意义的字,相当于“犹”或“同”。如《辞海》释“也”引庚信《镜赋》:“不能片时藏匣内,暂出圆中也自随。”即类此。愚断为“仁属木,也肝也”。翻译成白话,即“仁的属性为木,相同于五脏之肝罗”以下四句中前后“也”字均同此断。
      ④权宜:“权”,秤之砣,起公平称量作用。“权宜”,指以道义之心去主持公道,广行方便。
      ⑤孚:即信用之义。

      【文译】

      人生下来就具有五种伦理道德方面的先天本质,我常常将它们同天地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和人身心肝脾肺肾五个经脉联系起来加以论说。这五种伦理道德,一为仁。与五行联系,仁属性为木;与五脏联系,仁属性为肝。二为义。与五行联系,义属性为金;与五脏联系,义属性为肺。三为礼。与五行联系,礼属性为火;与五脏联系,礼属性为心。四为智。与五行联系,智属性为水;与五脏联系,智属性为肾。五为信。与五行联系,信属性为土;与五脏联系,信属性为脾。

      从以上各种属性相互分类又相互关联的系统性结构的意义来看,它使我们知道,五德是每个人缺一不可的。这就好比人的五脏缺一不可,也好比天地中金木水火土五行缺一不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知道木是不可缺少的,而为什么人们却把“仁”缺失了呢要知道,“仁”是一种养育之德孔德按:今之果实之核皆称之曰“仁”,乃是沿古之名,义即具养育之德。人之仁,外爱于他,内养于己,没有仁德的人,他必然也没有养育之念,外不能爱他,内则必不能养己,他的肝功能已经向衰竭方面极化,因为五行属性的“木”已经快枯死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生活的用具到货币的流通都知道少不了金孔德按:此“金”为金属、金钱的综合义,而为什么人们却把“义”缺失了呢要知道,“义”是一种大公的道义精神,一个人失去了“义”,他必然不会想到去主持公道与正义,不会去利益他人。这么一来,与义德相联系的肺功能,因义失而气丧,就会逐渐衰绝。联系五行分析,即“金”的质地已经退化锈蚀,没有作用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知道火是不缺少的孔德按:火表现的是热能,而且既体现热能的光明,又传播热能与光明。“火”以其热烈光明,传播利人的特性归属于五德之“礼”,也是人先天具有的。但世上人何以都把“礼”缺失了呢要知道,一个人行为上的失礼,必反映为心灵上缺失热量和光明,那么心灵就一定冷酷铁顽。联系到五脏功能,心气呈衰枯之势。联系五行分析,即“火”会逐渐接近熄灭。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水息息相关。水以其滋养万物和流通灵活的特性,在人的生命过程中表现为“智”。人之为“人”全在于“智”。一个人一生中生命质量的优劣高下,也在“智”的含量多寡。可见无论如何,人是不能缺少“智”的。但为什么许多人都缺失“智”呢要知道,一个人缺失了“智”,就像河里水被污染,浑浊不清,也像河渠被污染淤积,不得清沏流畅。“智”与五脏的肾功能相关连,人无智,表明肾气已近绝失。联系五行分析,那就是生命之“水”已近浑浊和枯涸。

      在人的生存中,大家都知道土是不可少的孔德按:万物皆为土所生,人亦为土所生。土生万物又为人所用。而且,土生万物,春夏秋冬,阳生阴育,有条不紊。当生则生,当长则长,当收则收,当藏则藏,二十四节,一刻不乱。以时准之为“信”,以养调之为“用”,此“土”之信用也。“土”的特质反映在人的先天德性上就是“信用”。人们都知道土不可少,然而为什么许多人不讲信用他们哪里知道,人的德性上缺失了“信”,与人交往必然不能诚实,不讲信用。那么,与他身体紧密相关联的五脏之脾,其养分,其机制,已表现为衰弱退化。以五行分析,就表明“土”已经开始分崩离析了。

      由以上“德”与“经”的关联现象,应当使我们清楚地知道,为人必然首先要具备道德品质上的五德,即仁、义、礼、智、信,然后才能去考虑肉体上的五脏导致的健康与否。一个人,他的“仁”不缺失孔德按:缺者少也,失者无也,肝气就不断滋生;他的“义”不缺失,肺气就保持平和;他的“礼”不缺失,心气就明慧澄清;他的“智”不缺失,肾气就灵动活跃;他的“信”不缺失,脾气就醒明祥和。由此进一步看到,属于品质的德直接对肉体生命产生影响,肉体的状况又反过来影响人的心性。一个修道者懂得了这个道理,先从后天的心性修炼做起,规范身的一切不良行为,使它们有利于心性修养,心性修养境界的不断提高就会显示先天本质之德的光明。这是因为,规范身的时候正是在恢复德的时候。从息息相关的意义上讲,人的肉体状况反映着人的精神状况,人的精神状况又反映着肉体状况。所以说,五德联系并反映五脏,人的五德丢失了,人的五脏也等于丢失了;人的五德完善,人的肉体必然完美;人的肉体完美,经养人体的五脏六腑也必然完美。人身心上的五行完美和谐状态必然会反馈到宇宙大自然中,给宇宙大自然以良好影响,又强化了天地五行造化养育万物的功能。


相关文章:
·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注释版在德国出版引起争论
·张三丰:太极丹经养生篇
·张三丰:水石闲谈(下)
·张三丰:水石闲谈(上)
·《莲池大师七笔勾》注释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