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历史探微
董煜宇:徐光启——会通中西的启明星 
作者:[董煜宇] 来源:[] 2008-01-11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他们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并凭借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引领着历史的潮流。在晚明西学东渐的大潮中,徐光启就是一个这样的英雄,他以不懈的追求和探索,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推动了中西文明的实质性交融,可谓是会通中西的启明星。


  2005年11月8日,“纪念徐光启逝世372周年暨徐光启学会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学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图书馆、上海历史博物馆、《中国文物报》、《文汇报》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及徐光启后裔代表40多人出席会议。《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徐光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就是本次学术会议的交流成果。该书融合了专家学者研究徐光启学术思想的最新科研成果,赞誉了徐光启的爱国思想、民族胸怀、科学精神和伟大人格,再现了四百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徐光启、客观评价西学东渐的历史意义提供了崭新的素材。
  徐光启如何与西学结缘?他醉心西学的用意何在?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如何践履的?朱维铮、王家范、李天纲等学者的论文,深入浅出地从不同视角梳理了徐光启结缘西学的前前后后和追求“会通中西”、治国安邦的具体实践。


  蕴涵着欧洲文艺复兴后的哲学、自然科学等内容的晚明西学,首先是由意大利籍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介绍给中国人。虽然他不是基督教第三次入华的第一人,却是在中国成功传播“西教”的第一位耶稣会士。他籍“西学”为“圣教”开路的政策,因缘时会,赢得了正在寻觅走出中世纪道路的中国文化先驱的认同。徐光启结识利玛窦进而涉足西学,其原因也在与此。1603年,苦苦追求“经世致用”之实学的徐光启在北京遇到利玛窦之后,其学问境界豁然开朗。利玛窦渊博的学识,让徐光启眼界大开,尤其是利玛窦介绍的西方科学知识对徐光启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或许他觉得入教对学习和掌握西方的科学知识能有所裨益,于是就皈依了基督教,潜心西学。他和利玛窦等探讨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而翻译《几何原本》等西方典籍,以“西学”为基础主持编纂《崇祯历法》,积极提倡农学实验引种番署到上海、天津等地,自请练兵并力主引进西方的“红夷大炮”以强军,以此不难看出徐光启探索应对时代大局之道、寻求治国安邦的良策的良苦用心。


  在徐光启所做的翻译工作中,《几何原本》的翻译工作值得一提。大约在1605~1607年之间,徐光启会同利玛窦等人完成了《几何原本》前六章的翻译工作,周振鹤教授的论文系统阐释了翻译几何原本的文化史意义。他指出:徐光启翻译几何原本的目的不仅仅是引进一门新学问,更在于以西方数学的思维来弥补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几何原本》是除《圣经》之外在西方印刷得最多的经典,它的翻译实是一种新文化的引进,而不单纯是对数学某一领域的学习;在翻译史上,《几何原本》不但是明末清初西方科学著作翻译中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其口译笔受的翻译方式也是中国翻译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纪志刚教授的论文则以《从会通到超圣》为题指出了《几何原本》翻译在数学史上的意义。他指出:徐光启在翻译的《几何原本》中第一次向中国讲明了几何学的本质“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不用为用,众用所基”,他主张以数学为基础,然后运用到治历、测量、音律、军事、理财、营建、机械、舆地、医药、计时等日用民生的各种技术中去,徐光启的这种对基础科学理论的重视及对基础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关系的认识,在我国科学发展史上构成了极为重要的一章。对徐光启提出的“欲求超圣,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这一思想,纪教授也做了很好的阐发,他解释说:在徐光启的科学思想中,“翻译”是基础,是向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学习的第一步;“会通”既指将翻译之作领会、贯通,也指将西方科学技术与中国学术传统的“融合”与“并蓄”;“超圣”是最高追求,继承传统,而“不安旧学”,翻译西法而又“志求改正”,这样才能超越前人、超越西人,这才是徐光启的伟大抱负。


  徐光启一生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江晓原教授在其论文《徐光启与〈崇祯历书〉》中指出:至少从科学史意义上来说,徐光启一生当中,最重要的、最有成效的事情应该是他主持历局,修订和编纂《崇祯历书》。从1629年起,徐光启领导历局开始编纂历书。面对官方钦天监以及民间“东局”等反对势力,徐光启主持西局,会同传教士汤若望、邓玉函等人,排除各种困难开展工作,1633年徐光启病逝后,继任人于1634年最终完成了历书的编纂工作。《崇祯历书》的天文学基础是第谷体系而不是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哥白尼体系虽然已经提出了近百年,但在理论上和实测上都尚不很成功,当时西方的天文学家对哥白尼体系持怀疑态度。尽管没有采用这个体系,历书中对包括哥白尼在内的欧洲重要天文学说都做了介绍并高度评价了哥白尼,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西方天文学的百科全书。然而它在历经10年左右的争论后,始被清朝改头换面作为官方历书颁行,此后200年几乎不变。江教授指出:《崇祯历书》曾经有一个机会让我们与世界接轨,但是因为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最终仍然失去了这个机会。等到鸦片战争结束,西方天文学再次大举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们几乎不认识它了,因为我们已经落后了200年!


  论文集还收录了其他学者从社会学角度对徐光启历史文化地位的评述,以及他在的农学思想和农业技术的探索。文物管理方面的专家还系统介绍了徐光启墓的复原修缮和徐光启纪念馆的管理运作情况。附录中的五种徐光启的传记、生平大事年年表、著述一览表、家族世系简表及后人研究著述一览表,这些都为我们更深入探讨徐光启提供了素材和线索。


  如今,到上海繁华的徐家汇商业中心南丹路上参观光启公园和徐光启纪念馆的人络绎不绝。经济的热潮、红尘的喧嚣似乎并没有掩盖住人们对精神财富的追求。的确,在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过程中,先贤徐光启会通中西的思想,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章:
·翟玉忠:会通诸经·会通诸子·会通经子
·美加州议会通过中医跌打科立法 赞其助人无数
·黄熹:焦竑三教会通思想的理论依据
·董煜宇:徐光启——会通中西的启明星
·《劝学篇·外篇·会通第十三》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