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江南造船厂(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不仅是中国百年工业的缩影,同时也是整部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者。从诞生之时起,它就是一个特殊的企业,既承载了一个民族濒临绝境的富国强兵之梦,也开始扭转国人由内控天下到外向海洋的世界观。然而它的特殊性还在于它的持续性、现实性和对未来的延展性。现在,它又在考问我们对历史的态度和开拓现实的能力。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于此——江南制造,中国工业遗产的第一个典型案例。
百年老厂将成为世博会的主会场
高雄路不在高雄,在上海。这两个地点本无渊源关系,即使都是东方名港,又正是两岸三通的响应热线,但我们无法推测42年前的更名是否预想到了如今的统一大势。海峡离此尚远,然而“船票”和“船”总是引人遐想之物,何况如今在上海滩打拼的台胞总数据说已经达到90万之众。
如今开往高雄路的公交路线有四趟,其中两线是从虹口出发,这个细节或许无意间暗示了 140年前江南制造局的迁徙方向。当年,正是从虹口所在的租界(北市)搬到老城厢所在的华界(南市)以南、浦江西岸,这个后来被誉为“中国第一厂”的“局子”才得以不断扩充兴旺,成为大清朝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十几年后,在华洋人在《北华捷报》上惊叹:“十多年前,中国人购买了(虹口)旗昌铁厂机器,并将铁厂的机器运到高昌庙,建成一个兵工厂的核心。那时真未料到,它在后来历任的两江总督的培植下,竟发展成为今天这样的庞大机器制造局。”
高昌庙正是此地原名。1964年以前,高雄路被叫做高昌庙路,和附近的制造局路、局门路、炮厂后街一起,标的出这座“制造机器”的兵工重地。其实高昌庙这个名字远比江南制造局更为悠远,它来自宋时此地一座小庙。因制造局圈征,小庙迁出另建,地名则沿用未改。神佛退后,机器登场,于是1867年的上海老镇南市以南,成了中国近代工业梦开始的地方。此后该地以制造局为中心,建起一批民族工业及新式学堂,周围又通铁路、公路,港口货运日繁,人烟密集,成为上海华界又一兴旺地带。
如今的江边码头,江南造船厂的北侧,已经挂起了响应世博搬迁号召的横幅,外围是一片高低、新旧参差的住宅及商铺。小小的码头铁将军把门,江雾隐约,不知是不是传说中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前登陆的地方。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规划中,这座投影着整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百年老厂将被迁往长兴岛另建新厂,现有厂址则将作为世博会的浦西主会场,改建为博物馆和市民公共活动场所。不过这一切的具体落实尚在摸索之中。如今的江南造船厂里依然机器轰鸣,出入程序照旧复杂而严格。看门的王老伯说,长兴厂在建,老厂还在继续完成生产任务,真正的搬迁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开始。难怪从卢浦大桥上俯瞰,这个历来的军工重地依然保持着威严感和生命力。巨大的塔吊、船坞、轮船和成片的厂房矗立,勾勒出黄浦江岸南端独特的轮廓线。
华灯初上时分,从现代金融业营建的都市奇观陆家嘴乘船,一路逆航,经近代金融业凝炼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外滩,绕过曾经“江海通津、万商辐辏”的南市十六铺,穿越上海最早的跨江大桥南浦大桥至号称“世界第一拱桥”的卢浦大桥,当浦江夜景到了这未被纳入游轮观赏路线的一段,才忽然又有了工业时代的记忆和感觉。那种硬朗的、强韧的外形与轮廓虽然被新时代所淡漠,但却始终在强劲供血,并满怀梦想的力量。而这并不仅仅关系到船舶和机器,也不仅仅关系到制造者,甚至不仅仅关系到这座与之密切同构的城市。
一个集军工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大型民族资本企业
上海江南造船厂(前身为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是中国工业遗产的第一个典型案例。在学界看来,江南造船厂不仅是中国百年工业的缩影,同时也是整部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者。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前青铜甬道上的“中华大事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公元1865年乙丑,清穆宗同治四年,第一个大型近代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建立。”
1865年9月20日,以“制器之器”为目标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上海虹口原美商旗记铁厂设立。其设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曾国藩派容闳在美国购置的机器,二是李鸿章派丁日昌以4万两白银在上海收购的旗记铁厂设备,三是苏州和上海洋炮局的设备。
由于虹口房租较贵,且工厂以生产ammo弹药为主,有一定的危险性,遭到了居住在附近的洋人的反对。1867年,制造局正式迁往高昌庙。不过短短的十几二十年,其规模已非同一般,共有职工3000余人,房屋2000余间,分厂16所——机器局、木工厂、轮船厂、锅炉厂、枪厂、炮厂、枪子厂、炮弹厂、炼钢厂、熟铁厂、栗药厂、铜引厂、无烟药厂、铸铜铁厂和两个黑药厂。从设置看,这不仅是当时设备最齐全、规模最大的军工厂,而且的确成了容闳所构想的“机器母厂”——绝大多数车间既可以为军用生产服务,也可以制造农业、工业发展所需的民用机械设备。
制造局以生产枪炮子弹为主,辅之以修造船舰,并附设翻译馆、广方言馆和工艺学堂,以翻译西文书籍、培养技术人员。因此,当时的江南制造总局无论从设置、定位和影响看,都远非单纯的军械所或官办企业,而算得上是集军工、科研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大型民族资本企业。
制造局的创办经费为54.3万两白银,自同治六年(1867年)起拨江海关二成洋税为常年经费,每年30万—70万两不等。虽然机器设备及主要原材料基本上依赖进口,但通过中国近代第一批科学家和技术工人的努力,也创造出许多“中国第一”:1868年8月,它造出中国第一艘新式轮船;1878年制造出中国第一架钢制火炮;1891年生产出中国第一炉钢水、第一磅无烟火药,然而3年之后,中国仍然在甲午战争中惨败于日本。战争的胜负表面上宣告了洋务派以及江南制造总局“洋务救国”的失败,但实际昭示的却是:在一个没有实现彻底制度变革的社会之中,单纯依靠技术引进已是回天乏力。但江南制造的全部意义不应该由一场战争的胜负来认定,虽然制造出的ammo不是万能灵药,但它所实践的“制器之器”和“制器之人”的观念,以及为此而翻译推介的近代西方科技思想,却渐渐跨越了曾、李等人“强军慑外”的初衷,开化了尚蒙昧于传统八股知识的中国人。
正是在此意义上,作为中国近代化运动产物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又反过来开启并深深影响了上海乃至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中国南、北两大船厂的一场竞赛
江南制造局中造船厂的诞生,不仅是国人海洋梦的重新苏醒,更被赋予了太多的强国希望。也正是由于舰船在现代军事和经济发展上的重要性,造船厂得以在制造局的诸多部门中历经沧桑而延续至今。
1867年,福州船政局的左宗棠奉准开始造船,于是曾国藩也奏请朝廷准以造舰。接下来,南、北两船厂便开始了一场竞赛,而江南制造局则抢先制成了蒸汽化军舰“恬吉”号。这也是近代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军舰。
江南制造局从军械制造发展到主营造船,不能完全视作是party派之争的结果。因为这还关乎国际时局,又与徐寿父子及华蘅芳大有关系。
徐寿被称为中国近代造船业的鼻祖。早在1862年,他便与华蘅芳在安庆合作制成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1864年1月,二人又合作制成木壳轮船“黄鹄”号,这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轮船。
1867年,曾、李二人把徐寿派到高昌庙。1868年-1884年间,徐寿主持了十余艘战舰的设计建造——从明轮到暗轮,从木壳到铁甲,从600吨位到2800吨位,他为中国的造船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872年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出掌制造局大权。由于他主张“造船不如买船”,所以从1873到1885这12年间,江南制造局总共只造了4条船。之后到1901年李鸿章去世期间,江南制造局更是完全停止了造船业务。由于甲午战败的影响和官办企业的管理问题,整个制造局暮气沉沉,业务不振。
江南造船厂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1904年冬,新任两江总督周馥视察制造局,看到船坞荒废,心有不忍。周颇有现代思想,力主“局坞分立”,即把造船厂从制造局中独立出来,仿照商坞的经营方式,开放外接商船的修造业务以增加收入;对军舰修造,也要按工料收取成本费用。 1905年4月,局、坞正式分家,取名“江南船坞”,隶属海军,但真正负责经营的核心人物是总工程师R.B.Mauchan(前英商和丰造船厂经理)。从此江南造船厂开始了“官办民营”的独立历史和第一次发展小高潮,6年间造船136艘,并在开办当年就把借支的20万两开办费全部还清。
民国成立后,江南船坞更名为江南造船所,进入第二次业务发展高潮。1918年,江南造船所承造美国go-vern-ment的4艘万吨级木甲运输舰,两年后完工交货。这是中国造船业有史以来的最大工程,又是工业发达国家的首次go-vern-ment订货,因此引起广泛重视,中外报刊竞相报道。其中《东方杂志》特别指出:“从前中国所需军舰及商船,多在美、英、日三国订造,今则情形一变,向之需求于人者,今能供人之需求,中国工业史乃开一新纪元。”由此,江南造船所在造船数量、吨位等几个方面,均超过了当时在上海造船业处于垄断地位的英商耶松船厂。
然而好景不长,从淞沪抗战开始,江南制造局所在区域便成为日军轰炸的重灾区。1938年江南造船所被日军侵占,其后一直未能恢复。1949年国民party撤离上海时,将此处的船坞、船台、发电机和主要车间炸毁,更使其丧失了基本生产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江南”再度蹒跚起步。1953年,老厂正式改名江南造船厂。据老工人回忆,当时的工作场景是:清朝时建造的小楼立在厂区一角,国民party时期制造飞机的厂房仍在使用。临时用油毛毡、三合板搭起的简易屋棚里,工人师傅们正在加工船配件,也许开始只是凭着上海工人“蚂蚁啃骨头”的精神,然而以造船厂为代表的中国船舶工业很快便在摸索中开始了自己的现代化进程,即使是“文革”期间,厂里的生产也没有停滞过。厂内兴建起新厂房、塔吊、船坞和车间,面积接近70公顷,达到历史最大规模,并再次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艘自行设计的远洋货轮、中国海军第一次环球航行的军舰、第一艘大型综合性海洋科学考察兼远洋通信船、第一个中国造船业的国际著名品牌“中国江南— 巴拿马型”散装货轮、第一艘石油液化气船、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