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艺术
敦煌曲子词中的“咏伤寒”词 
作者:[新法家] 来源:[] 2007-10-23

  曲子词是词的最初名称。词本来是用于配合乐曲演唱的,因而,一般是先有乐曲,然后再根据乐曲的长短、节奏,填上歌词,也就是所谓“倚声填词”。曲子代表音乐部分,词代表文字部分。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代,在此期间,以前从西域传入大唐的燕乐杂曲流传各地,和内地的民间歌曲相结合,开始创造出新的乐曲。《旧唐书·音乐志》谓:“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这些新乐曲多以琵琶来定律,其节奏与传统的配合五七言诗的清商乐(清平调)不同,长短快慢差别很大,与传统的五、七言诗已不能相配,于是为了配合新乐曲而写的长短句开始出现,当时称为“曲子词”,以后简称为“词”。


    1899年,甘肃敦煌石窟的道士在清扫石窟时,无意中发现了大批唐代卷子。据商务印书馆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统计,达22500余卷。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敦煌卷子”。这些卷子是在约10~11世纪时,收藏在敦煌地区寺院中的由隋唐前后人所写录的一大批卷子书籍,因避兵燹之灾被人密闭在千佛洞莫高窟的石室之中。除佛经之外,还有不少史籍、方志、杂家、书契、医学、文学、艺术等杂著。其中有一百多首唐代无名氏所作的词,即“敦煌曲子词”,简称“敦煌词”。敦煌卷子中的医学著作,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细致的学术研究。如马继兴先生主编的《敦煌古医籍考释》分医经、五脏论、诊法、伤寒论、医术、医方、本草针灸、辟谷服食杂禁方、佛家道家医方、医史资料等类,全面进行了考释,可以说将敦煌卷子中的医药学内容基本搜罗无遗。最近,南京大学敦煌研究专家高国藩教授将其在曲子词研究中遇到的有关医学的曲子词,交我帮助解释。这三首“敦煌曲子词”,所咏唱的,是关于“伤寒”的内容,然与敦煌卷子中发现的三种《伤寒论》古传本并无关涉。《敦煌古医籍考释》中专门列有“医史资料类”,收录非医书中散见的有关医学史料,其中涉及名医姓名、传记、疾病名称、药名、药价、医药器具名称及其他,但却未收载本曲子词。据考,这是唯一的与医学有关的曲子词,对于了解唐代以前的医风民俗、伤寒学术及其流布状况,有一定的意义。谨介绍给大家。
 
    据《敦煌医书总目索引》本曲子见于《伯希和劫经录》编号P3093,卷子正面内容为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经文,背面为药方书,已残,内有长生涌泉方。“卷末有定风波三首,咏伤寒”。根据《敦煌曲校录》的著录,这三首词内容如下:
 
    阴毒伤寒脉已微,四肢厥冷恹难医。更遇盲医与宣泻,休也,头面大汗永分离。时当五六日,头如针刺汗微微,吐逆粘滑脉沉细。全冒愦,斯须儿女独扳栖。夹食伤寒脉沉迟,时时寒热汗微微。只为脏中有结物,虚汗出,心脾连冒睡不得,时当八九日,上气喘粗人不识,身颤舌焦容颜黑。明医哀,垛积千金医不得。风湿伤寒脉紧沉,遍身虚汗似汤淋。此是三伤谁识别,情怯,有风有气有食结。时当五六日,言语惺惺精神出,勾当如同强健日。名医识,喘促如睡遭沉溺。
 
    这三首曲子词,调寄“定风波”。“定风波”本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在敦煌曲子词中用此调颇多。
 
    这三首曲子词的内容分别是吟咏“阴毒伤寒”、“夹食伤寒”和“风湿伤寒”三种病证。涉及到其病机、症状、治疗、预后、注意事项。以词的形式作这种吟咏病证的尝试,这三首词是为仅见。伤寒一词,最早见于《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后来,《难经》提出“伤寒有五”,从而成为伤寒分广狭二义的导源。东汉张仲景作《伤寒论》,“伤寒”是与“杂病”相对而言,自然也包括了多种不同的外感热病。晋唐时期,医家对伤寒概念的运用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是较之《难经》的广义伤寒,伤寒的外延进一步扩大;二是明确强调伤寒与温疫时行的统一性。唐·王焘《外台秘要》引《经心录》所言:“伤寒病错疗祸及,如反覆手耳,……其病有相类者,伤寒、热病、风温、湿病、阴毒、阳毒、热毒、瘟疫、天行节气,死生不同,形候亦别。”既言相类,又言形候有另,而统名之以伤寒,正代表了晋唐时期医家的一般看法。
 
    曲子词第一首“阴毒伤寒”即是这种广义伤寒中的一种。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云:“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晋·王叔和《脉经·卷之八·平阴毒阳百合狐惑脉证第三》曰:“阴毒为病,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毒气攻心,心下坚强,短气不得息,呕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脉沉细紧数,身如被打,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或伤寒初病一二日,便结成毒,或服药六七日以上至十日,变成阴毒。”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伤寒阴阳毒候》云:“阴阳毒,病无常也,或初得病便有毒,或服汤药经五六日以上,或十余日后不瘥变成毒者。其候身重背强,喉咽痛,糜粥不下。毒气攻心,心腹烦痛,短气,四支厥逆呕吐,体如被打,发斑,此皆其侯。重过三日则难治。……阴毒者,面目青而体冷,若发赤斑,十生一死,若发黑斑,十死一生。”《外台秘要》卷一引《古今录验方》阴毒汤治本证,内容略同上述。词中“四肢厥冷”、“头如针刺”、“吐逆粘滑”、“脉微”、“脉沉细”等都是阴毒伤寒的见证。阴阳毒究竟为何病,历代医家所论不一。一般认为是一种受感疫毒所致的发斑病证,二者均有咽喉疼痛,阴毒以面目色青,身痛如被杖为主要特点。其治疗应以解毒、活血、散瘀为主要治则。因此,若遇“盲医”妄用宣泻之法,则会导致病人死亡。“冒愦”之冒,当是郁冒之省称,《素问·至真要大论》:“暴喑心痛,郁冒不知人”,易于出现郁冒之证者,《伤寒论》称为“冒家”。愦,昏愦而不知人也。由于医者误治,病人大汗淋淋,郁闷昏冒,甚者终使父子“永分离”,“儿女独孤栖”!

    夹食伤寒,属于伤寒变证之一。此证或先伤食而后感寒,或先感寒而后伤食,也有的是在病势稍好时强与饮食,致重复发热,甚至谵语狂躁。从词中言“时当八九日”,且病情危重难医的情况看,似属伤寒食复。《外台秘要》引《病源》论伤寒复食复云:“伤寒病新差,津液未复,血气尚虚,若劳动早,更复成病,故云复也。……其脉沉紧者,宜下之。”“食者,伤寒病新差,及大病之后,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食猪肉、肠、血、肥鱼及油腻物,必大下利,医所不能治也,必至于死。若食饼饵、黍、饴脯、炙脍、枣栗诸果,牢强难消之物,胃气虚弱,不能消化,必更结热,适以药下之,则胃气虚冷,大利难禁,不下之必死,下之亦危,皆难救也。”词中所咏夹食伤寒,证见脉沉迟、脏中有结物、虚汗出、时时寒热、上气喘粗、昏不识人、身颤舌焦,预后比较差,与食复之危证,有许多相似处。“心脾连冒”一词,不见于中医典籍,或有讹误。风湿伤寒,或为伤寒而风湿之邪相搏者,“三伤”,当指此下“有风有气有食结”一句中“风、气、食结”三者。张仲景《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第二》有“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但与此所咏,不尽相合。这三首曲子词所咏,皆属难医之证,故屡言“垛积千金医不得”、“斯须儿女独孤栖”,《外台秘要》卷一引王叔和语,谓“今世人得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固乃告医,医又不知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此词当是为警戒医家和病家而作,因而取了“曲子词”这种当时十分流行的形式。词中广义伤寒、狭义伤寒概念的混用,充分体现了晋唐时期的医学状态。而从词作对伤寒诸证的准确叙述,可以想象,千余年前这位无名作者,应是一位医学理论娴熟、经验丰富而又有着较深文学造诣的人物。他的这三首曲子词,为我们了解唐代以前伤寒学的理论、方法以及在敦煌一带的广泛传播,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参考文献
 
    1.暴拯群.文史知识.1994,(5):121.
 
    2.赵健雄.敦煌医医粹.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4.高务印书馆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1版).北京:中华书局,1983,351.
 
    5.任二北。敦煌曲校录.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64.
 
    6.王焘.外台秘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5;60.
 
    7.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5;48.
 
    8.王焘.外台秘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1955;99.


相关文章:
·汪建新:为有牺牲多壮志——毛泽东诗词中蕴含的忧患意识 ​
·张文木:毛泽东诗词中的战略思想(上)
·张文木:毛泽东诗词中的战略思想——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41周年(下)
·张文木:毛泽东诗词中的战略思想——纪念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41周年(上)
·敦煌莫高窟出土大唐离婚协议书 措辞浪漫被赞模板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