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有余、火力不足
凭心而言,战前和战时日军在武器研发方面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的,其突出特点在于设计精密、细腻,十分符合日军自身的战术特点。日军作战不强调大规模战场覆盖,强调精准化精细化,打仗和种地似的精耕细作。三八式步枪是日军单兵的基本兵器,由炮兵大佐友坂成章设计,定型于1905年,在侵略战争中广泛使用。这种步枪秉承了日本武器制作精良的传统,做工精细,其有效射程400米、全长1.28米、全重3.9公斤,配备长50厘米的单刃尖形刺刀。
为适应不同的战术需要,日军还制有三八式马枪、九七式狙击步枪、九九式步枪、四四式马枪等枪种。它们与三八式步枪的共同特点是人工装填、单发射、刺刀较长、易于拼刺,但火力很弱。单就非自动步枪的效能而言,三八式并不比英、法、德等国的逊色多少,有些方面甚至还更为优越,比如子弹速度快,枪口几乎没有闪光,而且声音很小,在远距离杀伤力量大。
就单兵自动武器而言,日本战败前造出了“百式”冲锋枪,在连续射击时,射击流畅而且声音不大,后坐力也很小。日本的机枪设计水平也与西方齐名,特别是1932年制成的九二式重机枪,其性能和美国马克沁重机枪、苏联戈留诺夫式重机枪相差无几,是可与列强同类产品比肩的兵器;另外,1936年生产的九六式轻机枪的机匣边上还安装了瞄准镜,使轻机枪手拥有了惊人的命中率;在坦克研发设计上,日本1943年曾在九七式坦克车体上搭载大口径火炮,从而研制出比较先进的“l式”、“3式”和“4式”坦克。特别是“4式”坦克可与美军“谢尔曼”坦克媲美,它重30吨,配一门75毫米火炮、2挺7.7毫米机枪、装甲最厚处达75毫米,时速也能达到45公里。但是因为宝贵的钢材和能源短缺而并未批量生产,实际投入战场的数量极少。
“瞄准了再打”
以上这些武器虽然与日军的作战需要很匹配,但由于工业与科技实力与西方国家的巨大的差距,日本在武器设计可谓精密有余,火力不足,贫弱的工业基础决定了在军工生产方面难有大的作为。以陆军为例,二战时日军的单兵火力远低于美国和德国,主要步兵轻武器仍是“三八式”步枪,而美军、德军和苏军都是冲锋枪和突击步枪。
大战期间,列强分别制造了数以百万支的自动步枪和冲锋枪,而日本的总产量仅为8000支,微乎其微。其主要原因在于日本耗不起弹药。无论是火力还是数量上与欧美相比可说是捉襟见肘,在使用上讲究“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看准了再打”,或者与敌人拼刺刀。
战争的实际经验表明,虽然几乎每个日本兵都是拼刺高手,但美国和前苏联士兵一般不玩肉搏,而是不管三七二一,对着大概的方向一阵猛轰,强调大范围火力压制而不求精准,或者轻易地用冲锋枪的威猛火力消灭手持步枪想拼刺刀的日本兵。就这样,二战日本以这种理念设计出来的火炮使其在诺门坎战役中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的打击占尽劣势,参战部队损失率超过50%。
再以火炮为例,日军的师团火炮以三八式野战炮、四一式山炮、三八式榴弹炮为主,这些都是名符其实的老炮,系明治38年至41年的型号,炮弹威力仅有美军的几分之一,射程也很短。日军官兵常常悲叹:“炮兵最大的苦恼是敌人的炮弹不停地飞来,而我们的炮弹却打不到敌人。”此外,由于资源紧张,日军只能设计生产出性能十分低下的“薄皮小坦克”侵略四方,虽然在坦克和反坦克兵器都十分缺乏的中国战场上嚣张一时,却在诺门坎和太平洋先后折戟沉沙。
“工匠”的缺陷在哪里
可以说,二战将日本装备研发制造的优缺点展现得淋漓尽致,战前和战时日本的兵器设计水准虽然居世界前列,却因种种原因无法避免败亡的命运。笔者谈古代和近代兵器时曾提到,无论是日本古代兵器制作工匠还是现代装备的设计者,都有一种“工匠”气质(即工匠精神),然而“工匠”思维也会引发很多极难解决的问题。
首先,无法批量生产战争所需装备。一个民族的特性会在各个方面反映出来,在军工制造上同样如此。日本人就有一种手艺人的天性,做事认真精细,但这种民族性格对于现代制造业的影响无法一概而论,过分讲究精雕细作实际上就是违背大规模、成批量生产这个现代制造业的准则。这在战时的日本军工产业无法满足战争需要这一点上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出来,这是导致日本帝国加速败亡的原因之一。
美国战前提出“流水线生产”的概念并付诸实践,其通过流水线作业用一周时间就生产一艘航母的创举是日本难以想象的,要知道美国战时生产了100多艘航母,光免费送给英国就送了15艘之多,这是一个让日本惊呆的数字。流水线的意义在于保证了稳定的质量,对制造或使用都提供了长期保障。
可是当时日本产业界认为流水线生产方式是对工匠们的侮辱而拒绝引进,无法在有效控制质量正是导致日本在战时无法大批量生产装备的原因之一。“零式”战斗机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这种战斗机虽然性能优越,但其上千个零部件居然是在成千上万个家庭作坊手工制作出来的,这些规格不完全一致的零部件最后才送到总装车间组装,没有引入流水线往往导致战斗机的制造严重依赖工人的技艺水平。开战初期的每架零式战斗机都堪称完美的工艺品,但日本的生产能力无法弥补作战的损耗,由于开战以后大批熟练工开赴战场,填补劳力缺口的妇女短时间无法磨练出高度的技能。
由于产品质量急剧下降,战争后期连战斗机的驾驶都严重依赖飞行员的操作技能,因此,要让这样的战斗机短时间内大规模量产简直是天方夜谭。再比如,前面提过的百式冲锋枪性能优越但却几乎没有投入过实战,因为大本营明确反对使用,大本营的指示是,“帝国陆军不适合装备冲锋枪,冲锋枪对弹药的需求量太大而且使用效率低,还是步枪打得准。”
其次,容易滑向“技术万能主义”。“工匠”一般都有“为制作而制作”的强迫症。过于迷信技术会带来另一个陷阱,技术这种东西纵然再高明再精湛,毕竟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如果目标或大方向是错误的,那么无论采用什么技术也无济于事,甚至技术越精湛,反而会越偏离正确的轨道而无可挽回。一个骨子里崇拜技术的民族,在国家发展道路的非常关头,很可能受“技术万能”思想的迷惑,导致不择手段,作出错误抉择。
日本偷袭珍珠港就是一个很好例子,纵然日本能设计生产出精良的武器,却看不到自身国力和科技实力与西方国家之间无法弥补的差距。虽然在战时军需动员方面,日本开始时间之早、动员法令之完备、动员范围之广泛、动员彻底之程度,都是其他各参战国所不及的,但由于日本军政高层仅仅是优秀的“工匠”和“技术员”而不是“天才”,他们顽固地坚持自己创造出来的信条与盟军作战,导致在武器运用理念却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数十年。
最后,固守所谓“精神决定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弥漫着唯意志论的倾向,漠视已经发生变化的世界军事潮流,错误估价构成战斗力的诸因素,过分抬高人的精神和体能的作用,贬低科学技术和物质力量的效能。具体表现为轻视火力的压倒威力,坚持甲午、日俄战争秉承的“白刃万能主义”,把步兵作为战斗力的核心,这一思想对军工生产也产生了广泛的负面的影响。
日军一系列作战须知、手册和纲要也表明,他们坚信只要有充分训练、必胜的信念和旺盛的进攻精神,就可以压过对手的物质威力。从一战开始,火力已代替人力成为战场上实施突击和杀伤敌人的主要手段,但日军没有派兵赴欧作战,因而缺乏对机械化战争的直观感受。
能设计出高性能的冲锋枪却无法为这样的武器提供奢侈的子弹,拿着1905年的枪去打1940年的仗——这就是现代日本军工生产的奇特逻辑。仅仅醉心于技术而疏于理性思考和驾驭大局,决定了日本在战争中除了悲剧性的下场之外不可能有别的结局。
(作者简介:Natak,长期从事日本自卫队研究,著有畅销书《日本自卫队》、《战争特典:无刃之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