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历史
秦国道——得天下,先修路 
作者:[新法家]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2016-01-04] 2016-01-06

    某位学者曾有句戏言,“如果不是秦人统一六国,中国疆域是不是不会有西部了?”这句话当然不能当真,历史上第一次将河西走廊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疆土之内的政权不是秦,而是汉。不过,我们不妨细品这句戏言背后的历史,这段历史就从一条中国疆土上最为艰险的道路展开吧。

选编于《中华遗产》 撰文/宋燕 刘言 摄影/谢谦 等

位于今于四川广元市的翠云廊是古蜀道的一段,由近万株行道古柏组成绿色长廊。传说这些古柏是当年三国名将张飞驻守蜀国阆中时号召人民所植,又叫“张飞柏”。

【诗人说,这条路非神仙哪能够筑成!】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笔下这条去天不盈尺、巉岩不可攀的道路,就是穿越中国西部的秦岭、大巴山,“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李白言山巅“扪参历井”手可触星辰,唯有神话中的“五丁开山”才能“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一首《蜀道难》让这条沟通秦蜀的道路,以高峻、峥嵘甚至惊险的形象定格在后人的心目中。当然,它并非神仙所筑。

    秦岭是一座很不平凡的山脉。古人认为,中国大陆众多山脉的根是昆仑山,而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秦岭就被称为“昆仑”。这座横亘在中国内陆腹地的巨大山系,孕育滋养出一个古老族群,即“秦人”。 人们都愿意相信,“秦岭”之名便是因秦人的雄起而得来。

    秦人姓嬴,他们的祖先为周孝王养马,马养得好,后来又在周室危难时率兵救周,得到岐山以西的土地,而跻身诸侯之列。不过,直到春秋末年,秦人都因国力弱、开化晚,而一直被东方诸国视为“陋国”。

    公元前677年,秦宪公的儿子秦德公做出一个大胆的举措,他把秦人的都城,从西汉水上游的西垂(今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礼县一带),迁到了今天宝鸡境内凤翔县长青镇,这个新国都叫“雍”。这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搬迁,秦人是把脚步迈进了关中——秦岭所围护的最富饶之地。

    关中平原有发展农业非常良好的气候和土壤,在秦人之前3000年,古老的半坡氏族就在这里打下了农业文明的基础。秦德公进入关中之后,秦人就开始从半农半牧 时代,一跃而成为先进生产力、农耕文化的开拓者。到了秦穆公时期,强大的农业基础,使秦国脱颖而出,秦穆公甚至跻身春秋五霸的行列。

    此后三百多年的诸侯争霸,使得天下分化组合为齐、楚、燕、韩、赵、 魏、秦七国,国与国之间的争斗直指一个方向,那就是“谁得天下”。在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的形势下,公元前342年,秦孝公任用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变法,颁布法令,鼓励人们通过耕、战两条途径,谋取富贵和社会地位,凡从事耕织活动的人,多得粮食和布帛,就可免除徭役负担;立有军功的人,视其功劳大小,会赐给相应 的土地和官位。短短20年,秦国便从一个为六国所不齿的西戎小国,一跃而激变为战国七雄之首。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庞大,雍地所能提供的粮食,也日益有限。扩张国土面积此时成为秦国决策者们的一致共识。

【机会来了。】

    秦国的南面、在今天四川盆地一带,有两个富裕的小邻居:巴国和蜀国。秦惠王时,巴蜀交恶,互相进攻,纷纷派人到秦国请求出兵协助,出兵“协助”完全可以成为 趁机“通吃”的幌子,这的确是个好机会。而这时,另一位高邻,拥居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的韩国却出兵侵秦。伐蜀还是伐韩?公元前316年,秦惠王为此召开了御前会议。

    时任丞相的名嘴张仪站出来说:“伐蜀不如伐韩。先交好魏国与楚国,约其出兵三川,进逼韩国的南郑;我军则进攻韩国的新城与宜阳,兵临东西二周之郊,周室自知危急无救,定会献出九鼎与宝器。这样就可掌握九鼎重器、地图与户籍,挟制周天子而令诸侯,天下莫敢不听,此霸王之业也。”

    大将司马错不同意张仪的意见,主张伐蜀,他说:“臣听说‘想使国家富有,务必扩充土地;想使军力强大,务使人民富有;想要建立王业, 务必广施德政。具备这三个条件,王业方可实现。’如今秦国地小民贫,愿陛下先从易处着手。 蜀国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乘其内乱而进攻,势若破竹。取其地,可 以扩充国土,得其财,可以富民缮兵,不伤害人民,就可以征服蜀国。既可获得禁暴正乱的美名,又可尽取巴蜀之利,一举而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进攻韩 国,劫持周天子,便落个不义之名。周室自知要失去九鼎,韩国自知要失去三川,两国必定会通力合作以攻秦,则秦疲于争战,而失取蜀之良机矣!”一番话说得秦惠王点头称善,于是,一个伐蜀的计划诞生了。

    不过,要大规模地进军蜀地还有点麻烦。秦蜀之间横亘着秦岭与大巴山,穿越这两座山脉的古道,在先民们早期有限的来往中已经存在,但狭窄难行,何堪军队挺进?《蜀王本纪》等诸多古籍都有类似这样的记述:又是那位司马错出了一个计策,让秦惠王写信给蜀王,谎称秦得了天降的石牛,夜能粪金,愿把神牛连同珠宝、美人献给蜀王,但蜀道自古难以通行,运送不便,请派使者过来迎取。蜀王开明氏素性喜贪,便派五名 大力士在大、小剑山一带峭壁处,日夜劈山破石凿险开路,入秦迎美女运石牛。谁知等蜀道开通后,蜀国迎来的却是秦国大军的长驱直入,蜀国没有防备,前线军队寡不敌众,在葭萌一战大败,蜀国也随之灭亡了。这条北起秦地汉中,向南打通大巴山,经朝天峡、剑门关,直通蜀地成都的道路也因此被称为“金牛道”。揭去这些文献记载的神话外衣,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秦惠王灭蜀以前为军事行动开辟蜀道的历史。

 

剑门蜀道又称“金牛道”,北起今陕西南部,南至成都,穿越险峻的大剑山,山高谷深,雄奇险峻,乃是蜀道中以险著称却也是最为重要的路段,为历代兵家所必争。图中这处虎视眈眈的军事要冲是剑门关附近的“营盘嘴”,三国时蜀国名将姜维曾在这里安营扎寨。摄影/刘乾坤

    公元前316年秋,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统率大军南下伐蜀,10个月平定蜀地,将这块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秦国“擅巴、汉之饶”,不但国土范围增加了一倍,而且大大增强了国力,《战国策·秦策一》记:“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如果说秦为征蜀地而通蜀道的历史,只能在带有神话色彩的记录中揣测,那么,秦国名相范雎修蜀道北段的褒斜道,则确有史料。

    褒斜道南起褒谷口(今汉中市褒城附近),北至斜谷口(今眉县斜峪关口),沿褒斜二水,经过二水的分水岭衙岭山,连接褒斜二河谷,是贯穿关中平原与汉中盆地最 为便捷的道路,因而成为蜀道中历史最悠久、使用最频繁的道路,拥有“蜀道之冠”之称。史称从公元前266年至前255年,秦昭王任用范雎花费十年时间,修 筑了褒斜栈道。其方法是,在下有急流的山崖绝壁上,用器物开凿孔穴,孔穴内插入木桩,在桩的上方铺上木板以为道路,可以行人、行车,谓之“栈”;为了方便 道上车马、行人避风雨,还要在栈道上端建起房亭(亦称廊亭),谓之“阁”。这就是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栈道,也称栈阁。如此庞大的绝壁之上的工程在没有炸药、没有保险器械的时代,其异常的艰险是今人难以想像的。这个绝 世的工程突破了秦岭的险阻,达到了“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的效果。

李白诗云“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剑阁”即图中这座剑门关——当真堪称“剑门天下险”。剑门关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倚天似 剑,从此经过的剑门栈道,正是李白所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这段道路扼入蜀之咽喉,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就曾在此屯粮并驻军把守。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有这样的记载,当时燕国游士蔡泽以史上商鞅、白起、吴起等功臣终落杀身下场的故事,说服范雎功成不可久处,应立即隐退。蔡泽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秦之欲得矣,君之功极矣。”这既是范雎修褒斜栈道的一个佐证,“君之功极矣”也说明褒斜栈道意义之重大。

    在褒斜道以后,人们为了越过秦岭、大巴山,又开拓了不少道路:从陈仓(今宝鸡)出大散关、达汉中的陈仓道,在褒斜道以东修筑的子午道,从汉中向南穿越米仓山的 米仓道等。不过,从秦川腹地达蜀地中心的道路中,路途最为便捷的还是要属北段的褒斜道和南段的金牛道。褒斜道在历史上就曾多次被朝廷组织修筑,《史记·河渠书》记载,汉武帝就曾发数万人大加修凿褒斜道500余里,“道果便近”。

    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年)至九年(66年),蜀郡、巴郡等地的 2690名役徒,陆陆续续被充役至汉中褒河南口处的筑路工地,他们被要求做的事在今天可能并不稀奇,但在当时,那是一件无法想象的工程——开凿穿山隧道。 在汉中褒河下游,有七盘山与石虎崖两山对峙,褒河从山谷间流过。河水转弯处,一处高耸的山梁伸入河中,形势险峭,近乎直立,将沿河铺就的栈道切为两半。如 果在此处无法通过,翻山而过的栈道通行能力就会减弱许多。不知是谁做的决定,这两千多名役徒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开凿穿山隧道的工程。他们在石壁前架起 木柴,燃起烈火烘烤岩壁,然后用冷水或醋泼,用这种被称为“火烧水激”的古法,一层层剥除石头,竟挖出了一条长16米、高宽均约4米的隧道。自此,“石门”大开,栈道由此通过,褒斜道一路畅通。

东汉打通褒斜道时曾在崖壁上留下题刻,图为《开通褒斜道刻石》拓本部分。可见“开通褒斜道”字样。

    历代君主对蜀道的修凿只能说明这条连接秦川与蜀地之路的重要价值。公元前230年,秦王政灭韩,迈出了统一中国的成功一步,从此,揽有秦川兼蜀地之富、拥居中国地势第二阶梯的秦国,俯瞰中原腹地各国,一路征伐,于公元前221年,一统天下。

蜀道路线示意图

凿筑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是古代交通史上一大发明,并以秦汉时的蜀道为代表。有研究证明,栈道也被筑成宽达5〜6米、可容车马并行的大道,两千年前的工匠们如何完成这凶险的工程,我们难以想象。图为蜀道明月峡的古栈道。 

【不叫胡马度阴山】 

    嬴政吞并了六国后,北到燕冀、南到长江流域以南,都归入了秦朝版图。但始皇帝并未满足,他要的“天下”比这更大。公元前219年,他派50万大军南征岭南。

    秦军分五路进攻南越,其中四路军队要分别翻越横浦关(今粤赣交界大庾岭山口的梅关)、湟溪关、萌渚岭和骑田岭的阳山关,这三关也成为岭南岭北之间最著名的三 大关隘。设关口开“新道”,秦军雄心勃勃欲直捣岭南。但是战争并不像预料的那样顺利。五岭的险峻地形,使行军极度困难。粮草的运输主要靠人背牲口驮。运粮 队伍要翻山越岭,走上好些日子,除去自己的消耗,到达营地时,所运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了。更麻烦的是,行进在崇山峻岭的运粮队伍,往往要遭到敌人的突然袭 击。补给不足、蛮人抵抗,再加上瘴气,让秦军泥足深陷,困在今天桂林一带。秦始皇焦急万分,亲自赶往南方,到今天湘江上游一带指挥战斗。一个叫史禄的人向 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一条运河,打通南北两大水系,这样船队从巴蜀一带的粮仓出发,进入长江的支流湘江,再通过这条运河到达珠江的 支流漓江,后勤物资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战争前线。

    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数十万秦军和民工,进行了艰苦的劳动。他们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到公元 前214年,挖成了一条长36公里的灵渠。运输问题解决了,秦始皇下令向岭南增派援军。这一次,秦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控制了岭南,并在今桂林、广州和雷州半岛等地设置了三个郡,使秦疆域又有了大的扩展。

    平定了南方之后,匈奴人就成了秦军最后一个对手,当秦军在南方奋战的时候,匈奴人越过了阴山脚下的黄河,直接威胁秦帝国的都城咸阳。公元前215年,大将军蒙恬挥师北上,击退匈奴,然后连接秦、赵、燕国的长城构筑新的北疆防线,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

    修筑长城只是消极的防御手段,秦始皇将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后,在当地设立三十多个县城,将内地人民迁徙至此,并设置九原郡(今包头市西)统一管理。同时,秦始皇还采取了另一项更为主动的战略,修直道。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下令命蒙恬组织全国的劳役和战俘,南起云阳,北至九原,修筑了沿子午岭山脊一路北上、长达1400余里的“直道”。这条中国古代唯一 沿山脊和高地选线的国家级交通大道,“修筑只用了不到两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在明说,可见秦政权超强的组织力量和高效的行政效率。这条直道正式使用以后,秦的骑兵从军事指挥中心——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一带)出发,三天三夜即可驰抵北部边疆的阴山脚下,出击匈奴。

    当年,秦始皇就经常住在甘泉山上山高气爽的的林光宫,但并不只是为了避暑,更有坐镇在此,监督抗击匈奴之战的意味。从这里,直道北上子午岭,沿岭脊一路往北,直达九原郡。

图上那段只有野草不长树木的宽阔道路,就是横卧在子午岭上的秦直道遗迹。因为两千年前道路工程夯实有力,至今它还固执地保持着自己的形貌。走在中间那条细细的小道上,今天的人们不知能否听到当年铁马兵车隆隆驰过的轰响?那可是一种最为原始的卫国保疆的雄浑力量。摄影/孙晨籍 

    子午岭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峰,山区面积广,支岭较多,地势险要,是延州(今陕西延安)、庆州(今甘肃庆阳)以及关中的屏障。子午岭两侧的河谷地带,当年水草 丰盛,是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主要通道,而位于子午岭岭脊的直道,对于山岭两侧的河谷大道——洛河河谷的延川道和马莲河河谷的马莲河道——则起着居高临下的 扼控作用。西汉初年,匈奴右贤王入据河南地(今黄河以南河套一带),攻掠上郡(今陕西榆林市榆阳区鱼河堡附近),未能沿延川道继续南下,就是因为畏惧直道 的威慑。此外,子午岭东西两侧的延川道和马莲河道,是两条平行的河谷道,它们之间的连接必须通过子午岭才能形成网络,直道则直接控制着子午岭山脉周围的交通网络。

秦直道子午岭段走势图

    很遗憾,史上没有留下秦直道的具体经由地点。后世的学者只能从地理志所保留的一些相关记载和亲身考察来确定路线,而且细节上还有争议。图中左侧这条是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的意见,右侧这条是今人根据考古发现测定的。但没有争议的是,这条秦代“高速公路”是中国古代唯一蜿蜒在山脊和高地上的国家级交通大道。

    直道虽是沿山脊和高地修成,但道路标准很高,有人甚至认为它堪称“中国高速公路之祖”。据《陕西省志·公路志》记载,今天,在陕西富县张家湾乡后和尚原 (院)至望火楼的一段直道遗迹,仍保存得相当完好。路基残宽均在30米至45米间,几个垭口宽度都在50米左右。约8公里的路程,不见一棵大树,只生长有 20厘米高的茅草和艾蒿,可见路基夯实的力度。路基宽阔平坦,在上山处稍加整治,汽车即可通行。

    在这附近的“斩兵庄”,至今地面上还露出很 多没有经过细加工的小石碑,碑文被风雨剥蚀已模糊不清,埋入土下部分可以看到“刑”、“之”、“墓”等字。据当地人说这是当年修直道时,对一些企图逃跑的 军工、民工处斩的地方——两千年前,甘泉山至子午岭一带,森林茂密,郁郁苍苍,北面的鄂尔多斯草原更是野草丛生、湖沼遍布、猛兽蛇虫出没、人迹罕至的地区。蒙恬能够在一年多的时间组织人力在如此地况地貌下完成道路的考察、测绘、修筑,确实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说“一‘路’功成万骨枯”或许也不为过吧。大史家司马迁曾经走过直道全程,然后说:我到北疆考察,由直道归还长安,沿途观看蒙恬所修筑的长城亭障,断山填谷所开通的直道通途,痛感秦之“轻百姓力”。

    “轻百姓力”而筑成的直道,虽在短暂的秦朝没有发挥直接的作用,却成为后世抗击北方匈奴的捷径。正是有了这条秦直道,汉王朝的大军才 会像飞将军一样,突然出现在匈奴骑兵面前,让他们措手不及,正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公元前127年,汉骠骑大将军卫青兵分几路,齐头并进,重创匈奴,收复了秦朝开拓的陇西、上郡北部等地,还收复了河南地和九原郡故地。直道的价值达到辉煌。在北部疆域的全胜基础上,公元前121年,汉将霍去病又出陇西攻击居于河西走廊的匈奴人,此后几十年里,汉廷陆续分置了张掖、敦煌、武威等河西五郡,历史上第一次将河西走廊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的疆土之内。

    直到唐朝,强大的突厥频繁南侵关中。唐太宗时期,突厥一次进犯,十万铁骑直达渭河岸边,兵锋威逼都城长安。后来唐王朝转守为攻,从直道北驰,再夺河南地,设置东、中、西三个受降城控制阴山防线,直道联系北边诸军要镇的作用仍显而易见。有人曾作这样的比喻:如果长城是一面盾,直道就是一杆长 矛,如果长城是一张弓,那么直道就是一支利箭。在中国统治中心居于西部关中地区的近千年间,始皇帝修的这条直道,真如一支弦上的箭,瞄准随时敢于入侵的匈 奴,保卫北部边疆。

【国道,网罗天下】

    《汉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时有个人叫朱买臣,家贫,却喜欢读书,常常一边担柴,一边读书。他的妻子认为这实在令人羞耻,请丈夫休了她。朱买臣说服不了她,只好任她离去。几年后,朱买臣有机会得到皇帝召见,被授予会稽太守。会稽的官员听说太守将到,便征召百姓修整道路。到了吴界,乘坐驿站车马的朱买臣,看见修路的人群中有他的前妻及她的丈夫,就把他们带到太守府安置在园中。故事的结局是,一个月后,朱买臣的前妻或是因羞愧或是因后悔,上吊而死。朱买臣安葬了她,报答了每个曾经有恩于他的人。这本是个涉及善恶因果以及命运转折的故事,秦汉史专家王子今教授却告诉我,故事中可见汉代养护道路的情形,即,由地方政府组织民工来完成这项工作,朱买臣的前妻及夫便在民工之列。

    事实上,有关古代交通管理的史实就是分散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1979年,四川青川出土了战国时秦国“更修田律木牍”,虽是讲秦的田亩制度,但其中写道:九月,大规模修治道路和难行的地方:十月,造桥,修筑池塘水堤,使渡口和桥梁畅通,清除杂草。不在规定修治道路的时节,如道路破坏不能通行,也应立即修治。这正是秦国修护道路的规制。

    王子今教授说,汉代石刻资料中也有以“卒”治道的内容。“卒”,有时也指从事“运输工作”的劳动力。即使是平民劳役者,施工时也很可能以军队的形式来组织。秦时就有这样的传统,在重大工程进行时可以保证较高的效率。秦始皇陵工程的劳役人员经大将章邯的组织,可以迅速编成军队,战胜西进的农民军,就是例证。

    秦拥有劳作高效的道路建设人员和明确的道路养护制度,成为始皇帝铺设遍布全国的道路网的必要条件。公元前220年,即秦统一全国后的第二年,秦始皇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秦代交通网示意图

    按汉初士人贾山的说法,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驰道的规制则是“道广五十步(相当于今天的69米),三丈(相当于今天7米左 右)而树”——路面宽69米,每隔7米栽种有树,这是什么样的气魄!路基用金属工具夯实,两侧还要形成宽缓的路坡。这大概就是中国最早的道路质量标准。历 史学家白寿彝曾感慨:“驰道路线之长,宽度之阔,建筑之坚实侈丽,真是一个前古无匹的大工程。”只是,这样一条大好干道,一般人行走一定要特别留心。一是 不得随意穿行——别在这儿过马路,二是非经特许不得行驰道中,因为驰道“中央三丈(中央7米宽的道路)”乃“天子道”。

    1989年,湖北省 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孝感地区博物馆等单位,在云梦龙岗发掘了9座秦墓。其中6号墓出土了一批秦代竹简,即“龙岗秦简”。考古人员发现了其中有关驰道的“法律 条文”,其中有这样的规定:有敢在驰道当中行走的人,将把他们一律流放。他们所骑的马匹以及用于在驰道上行走的乘车、轺车、牛、牛车、挽车,由县、道官府 没收其车、马、牛。有(违法)在驰道中行走者,官吏未能察觉处置,罚相关机构的啬夫(领导人)。

    有学者认为,驰道本是天子的专用道路,最早出现于庞大的宫殿群中,为安全起见,有时驰道两侧还建有墙垣,“天子于中行,外人不见。”这叫甬道。皇帝在宫中和京城中的专用道路延伸到京城以外,最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帝要走这条路出外巡游。

秦王嬴政很早就开始从修筑道路入手开发和治理云南,统一中国后,又修筑了从蜀地到滇池的道路,因路宽仅五尺,史称“五尺道”。这条窄道和秦始皇在全国兴修的宽阔驰道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图中便是五尺道上锁滇扼蜀的雄关天堑豆沙关。摄影/陈锦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为数极少的几个热爱出游的皇帝之一。公元前220年宣布“治驰道”,公元前219年,始皇帝便出巡东方大道,从咸阳东出函谷关,封泰 山,东至胶东半岛东端的成山,登之罘(今山东烟台的芝罘山),建琅琊台(今山东诸城海琅琊山上),渡淮水至衡山、南郡(位于今湖北荆州地区),由武关(位 于今陕西丹凤县)归。一年之内,这条连络关中、齐鲁,南至湖湘,交通大半个中国的漫长驰道根本不可能完成。事实上,始皇帝只是用驰道的标准,通过改建、扩 建,把原来东方各国相互设防、宽窄不一的道路统一起来,而真正能达到驰道标准、像长安街一般宽广,具备天子道、不准行人擅走的车马大道,可能仅仅分布在京 畿附近或者经济中心大都市周边。但以统一标准来建筑全国道路网,这已经是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

    由驰道连成的这张陆上交通网,从都城咸阳向四面八方展开,东北至燕(今河北省北部至辽宁一带),东至齐(今山东),东南至吴(今江浙一带)、楚(今湖北、湖南及安徽一带),这些路线大多采 取最近的距离,很少迂回曲折。秦始皇在他近1/4的皇帝生涯里,都走在遍布全国的驰道网上,8次巡游各地,享受着自己版图之庞大、天下之广阔的成就感。这 位始皇帝连死都选在驰道上。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回归时,崩于平原津沙丘(今河北平乡的沙丘),李斯和赵高封锁死讯,带着他的尸体走长城沿线,从 九原郡由他用心修筑的直道归。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仅书同文,而且要求车同轨——两车轮间的距离为六尺,并在全国修建驰道。然后他频繁出巡远游,驰骋在自己一手规划的道路网上。图为秦驰道想象图。一心想“传之无穷”的秦政权很快就灭亡了,但是秦时构建的庞大道路网没有灭,确实世代传了下来。绘画/于继东

    从修凿连通秦与蜀的巴蜀栈道,到开辟打通岭南的岭南新道;从修筑直抵北疆的军事要道直道,到铺设遍布全国的驰道网,秦人从崛起到建立起中华第一个统一的帝国,边辟路,边挺进;道路所及,势力所据。秦帝国的交通网以首都咸阳为中心,东通六国旧地而濒临东海,东北到碣石,北到九原,西北到陇西,南到湖北云梦而 及于岭南,西南到巴蜀而远及云贵高原,形成了一个“四方辐辏,并至而会”的交通系统。这一以驰道为中心的全国性交通网,不仅起到了加强高度集权的封建王朝 的重大作用,更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秦以后,至今两千多年来,历代王朝对道路交通不断拓展密织,也有毁弃和断废。但是,单从道路的布局、走向及其基本形制来看,历代王朝的交通都没有脱离秦帝国所奠定的基本道路交通格局,正是在继承它的基础上扩展开来。

    秦人打通蜀道,坐阵关中,夯实关中、晋南和豫西这个华夏民族的文明中心,向东融合同是农耕文明的东方各国,向西又可拥据供军力伸缩的强大基地,使得汉代能够使疆域向西部有大的扩展。此后,中国历朝历代政权分分合合,疆域伸伸缩缩,但都脱离不了秦汉奠定的核心区域。“今日中国的版图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当然在唐朝、清朝,版图要辽阔得多。但是这个辽阔版图的基础是谁定下的,就是秦汉。”上海大学一位教授如是说。


相关文章:
·陈焕章:经济组织——天下是最大的组织
·张靛:平天下的中国方案——读《中国拯救世界》(修订版)有感
·翟玉忠: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如何储粮以安天下?
·翟玉忠:“天下为公”的政治学内涵
·翟玉忠:天下莫能与之争——复兴中国古典战略思想王霸术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