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内业
马宏达:漫谈人性与教育(下) 
作者:[马宏达] 来源:[作者惠寄] 2015-12-08

        “社”与“会”

    汉字的“社”,左边是“示”补,中间一横表示一划分天地,在上面点一点代表上天,下面的“小”代表上天放射下来的三道光芒。所以“示”与祭祀有关,与宗教有关,表示上天或神灵的垂示、指示。中国字里,凡是有“示”旁的,多与宗教活动有关,比如“(祭)祀”、神、祗、祈、祷、祝、祖、崇……

    “社”字右边的“土”,代表土地。“示、土”组合为“社”,就表示土地神。广义说,社可以代表土地。

    繁体的“会”字是“會”,上面是“亼”,读音和意义与“集”相同,代表从几方面向中央汇集、汇总。下面,是“增”省略了“土”字边和上面两点,表示增长。“亼、增”合起来,就是“會”。意思是集中并增长,代表把许多东西汇集在一起,这个地方原来没有这么多事物,汇集起来就增加了很多东西。

    所以,“社会”组合为一个词,就表示在一块土地上,一群人及相关事物聚合在一起。比如我们今天的会场,在这块土地上,这个空间里,汇集了诸位,就是个小社会了。家庭的房屋里,汇集了家庭成员,也是一个小社会单位。今天网络和手机上“虚拟空间”的社群,也是一类社会形态,空间虽是虚拟的,但也属于空间现象,而且其中人与人的信息交流关系是真实的。小到二人之间相处,就是最小的社会单位。工作单位也是个小社会。国家、世界,是由无数各种各样的小社会组成的大社会。一群人在一起,就会彼此发生社会关系。亲属、朋友、同事、同学、师生、贸易双方、医患双方、服务与被服务双方、陌生人之间……人与人发生的关系,都是社会关系。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脱离社会合作,就如鲁宾逊一般,生存十分艰难。因此要注意协和社会关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不能只从个人主义自我主义出发,要兼顾社会利益。因为个人依存于社会,用个人利益牺牲社会利益,等于同时牺牲了个人利益。破坏社会正当利益,就是广义的反社会行为。

    同理,社会由个人组成,也不能用社会利益牺牲个体正当利益,否则等于同时牺牲了社会利益,也是广义的反社会行为。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须兼顾协调。小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大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设计与动态调节衡平,都需要面对这些问题。但在实践中,并没有理想化的一劳永逸的途径,只有在实践中尽量兼顾协调,在博弈中衡平妥协。

    大社会、小社会的道理是相通的。所谓“仁义礼智信”,是协和社会关系的,但同时也兼顾个人利益的,个人利益就在其中,不过古人不大注意诠释这个内涵。譬如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讲的“忠恕”之道,都是推己及人,由个人利益到他人利益的尊重与兼顾,也是“仁义礼智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义者宜也”,是指应当的、适合的、适度的、恰当的、符合道义的。“讲义气”本来也是这个意思,出于维护道义的气节气概,后来异化成“为兄弟两肋插刀”了。再比如现在流行讲“民主、自由、人权”,这是维护个人合法权利,但不应是唯我独尊自我中心,否则就意味着反社会了。这就是“义者宜也”的分寸适度问题。民主、自由、人权,需要与仁义礼智信结合起来考量,否则很难不走偏异化。

    再比如组织协作的问题,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不论小社会还是大社会,不论家庭还是供职单位,乃至国家国际,都少不了组织协作。组织协作需要分工,需要各自按规则协作,需要合理让渡一部分个人权利和自由给组织。但由于人性的烦恼习气根深蒂固,在组织中也会表现出争权夺利,拉帮结派,嫉贤妒能,利用组织压迫个人……除了必须用制度规则来尽量对冲这些问题,还需要每个人以持续的内在修养来节制烦恼习气。

    国家社会中的大道理、小道理有很多层面、很多角度,各层面各领域有各自的逻辑与轨道,错综复杂,兼顾协调与沟通理解都不容易,博弈和妥协是常态。现实中,人们往往只讲局部、个别层面和角度的道理与利益,而无视其他。譬如现在实行高福利的一些国家,国家快破产了,民众也不肯削减福利,这就是自我利益中心化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对教育的再思考

    1.教育的目标

    教育问题,是全世界都在检讨的,不只中国,几乎每个国家的人都不满意自己的教育。2008年初,我们召开过国际教育研讨会,来自欧美亚洲的教育家们济济一堂,一起探讨,各自的教育都出了问题,各有各的问题,也有共性问题。其中很多问题,来自适应工业化的需要,从教育目的到方法,都有工业化的烙印。当然,现代教育为工业化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世俗功利化竞争突出,人性化不足;普遍性突出,个性化不足;健康人格的培养,做人做事的培养,生活能力的培养,弱于知识技术培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问题都不少,心理问题愈演愈烈。全世界以钱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在转。

    检讨现代的教育目标,我们不妨对比孔子提出的教育目标(包含教育途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今天世界上的教育,可以说大多还处于“游于艺”的范围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很薄弱,“游于艺”还只是游于一部分的艺,并不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个大范围。

    我们读书不能困在字面上,不能举一反十,也要争取举一反三。

    拿到现代来说,“六艺”的“礼”,广义讲,包括很多内容。礼者履也,表示走路、践行,包括了涉及行为规范的方方面面:政治、法律、道德、礼仪、典章、做人做事的规矩、道理、事理。礼的精神是诚敬,包括恭己敬人、敬业精神、尊敬一切事物等等。乃至宪法的精神,都包含在内。最近流行一个词“匠人精神”,实际就是敬业精神的一种。

    “乐”,广义讲,包含了所有的艺术、康乐、保健卫生乃至医药。

    说到“礼乐”的教化力量,抽象讲不容易理解,举个例子,比如前不久9月3日抗战胜利日的大阅兵典礼,就是礼乐活动的一种,对人们的影响很大。

    “射”,广义讲,包括了个人的武功、体育修养,乃至国家的军事、国防。古人很多是文武全才的修养,那个精气神和气概魄力格局就大不同。不像现在的孩子们,大多脆弱的,经不起风雨,担不起重任。军事修养也很重要。孔子答复子贡治理国家的三个要点,第二条就是“足兵”,就是军事国防要强大,足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别人不敢侵略自己。第一条是“足食”,就是民生建设要好,安居乐业,经济发达。第三条是“民信之”,就是政权获得民众的信任。第三条最重要,然后是民生、军事。放眼今日世界,这三条都做好的国家还没有一个。

    “御”,广义讲,包括了各种驾驶、操作技术工具等等。

    “书”,广义讲,包括了语言、文字、书法、文学、文章、历史文化典籍等等。

    “数”,广义讲,包括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技术。

    这是广义的“六艺”。那么,什么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呢?

    “志于道”,心志在大道上,包括追究形而上宇宙生命的终极真理,以及形而下的各行各业之道。自觉本性,觉悟不二大道,当然是最好的“志于道”。其次,就是“立志”、“理想”等,建立一个高远的理想。可能实现不了它,但至少它不会让我们的人生太低俗。今天大家的理想是什么?钱钱钱。理想是如此高度,其余不问可知。

    再次,是探究并实践做人做事之道。各行各业也各有其道,在任何一行,都可以探求其道,追求最高境界。

    有人说今天很多问题都源自信仰空虚,有道理,但恐怕没那么简单。当全世界以钱为中心在旋转时,谁能回避这个大势的漩涡?但是,“为人民币服务”不能牺牲“为人民服务”,赚钱谋生不能替代“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否则从个人人生,到国家社会,乃至世界,就会本末倒置,失去底线。

    说到信仰,不是只有宗教信仰才是信仰,还有人生信仰、生活信仰、政治信仰、感情信仰、做人做事的信仰、道德信仰……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广义的信仰。所谓宗教,也不是只有西方宗教才算宗教,宗教信仰有太多种了,西方几大宗教也源自东方(中东)。更不是有了宗教信仰就万事大吉的,世界历史上和现实中,无数矛盾和战争恰恰是宗教信仰引发的。现在有的人跟着西方学者说中国古代没有宗教信仰,那是盲目的人云亦云。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不是没有,而是很多。

    再说“据于德”。“德”,小篆字形,左边的“彳”,表示走路、行动。右边的,是“德”的古字,最上面是“十”;接下来是“目”,表示眼睛;下面有个“乚”,读音和意义同“隐”,一竖表示围墙,一横表示地面,组合起来表示地上有一堵围墙(掩体),人躲在墙后面就可以隐藏了。整个字合起来,是这样一幅画面:一个人躲在围墙后面,上面有十只眼睛看着他,所谓“十目所视”,使他隐藏不了。最下面是个“心”字,表示内心不要跟自己躲猫猫,不要欺骗自己,也不要欺骗别人。

    曾子在《大学》里讲“诚意正心”,“诚意”就是不要欺骗自己。“诚”是“言、成”的组合。“言”表示言语、表达。“成”的古文写法,是“戊、午”的组合。十天干的第五位是戊,第六位是己,在空间方位上,戊己对应中宫(中央区域)。午是十二地支的第七位,在时间上表示中午(11-13点),正午就是12点正,太阳在天空的正中央。戊、午组合在一起,从空间、时间上强调了中央、中心、正中的位置。“成”加“言”,表示发自内心最中心最真实的意思。“诚其意”就是不自欺,了解真实的内心想法,乃至不被任何思想情绪欲望骗了。这样才能“正心”,否则心都不得其正。还有“慎独”,也是不自欺,而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时候管理好自己。“慎”是“真心”,“独”是独自面对自己。人都怕孤独,不敢面对自己,所以无法自知自觉。

    是“直、心”的组合。禅宗有句话叫“直心是道场”,很多人解释为心里咋想就咋说,那恐怕与莽撞分不开了。直心是道场,我的解释由“德”字而来,就是诚意正心不自欺,对自己无所隐藏,这样才能自知自觉,才能觉悟本性、悟道。

    后来加上“彳”,变成“德”,“彳”代表行动,表示随时修正身、口、意的行为,也表示做好事靠实行。德者得也,行动之后,才有“得”。功德,德业,得道,积德行善,都靠实行。

    “道”和“德”俩个字常连着用,说明想悟道得道,要从德——诚意正心不自欺开始,从积累功德善行开始。换言之,悟道、得道之后,言行会自然合于德,会“从心所欲不逾矩”。一般把“道德”作为伦理道德行为规范解释,已是引申用法了。

    “依于仁”,是说做人做事,不能离开仁人爱物、民胞物与的原则,包括了仁慈、慈悲、博爱,包括了推己及人,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等内容。“仁”是二人之间的关系,不能自我中心化,不能损人利己。慈悲、博爱要从推己及人、忠恕之道、恭己敬人、仁人爱物做起,要有同理心、同情心。现在世界上以钱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损人利己、反社会的行为层出不穷,缺道,缺德,缺仁,缺义,其因果,自然是把世界搞得乱七八糟。

    同时,“仁”也有内心、内核之义,譬如“果仁”就是果实的核心。所以,仁也有精神中心的含义。能够体会真正的“道”与“德”,自然会具备精神中心,也自然具备仁慈心、忠恕心。

    道、德、仁、义、礼、智、信,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事关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国家、民族、人类的福祉。不论东西方,都需要这些修养,这是真正的“普世价值”了。这里面没有突出讲“自我”,但是自我的利益已包含在其中。譬如恭己敬人是礼的内容,就包含了对每个人利益的尊重。

   这样对比,现代的教育,比照孔子这些教育目标还差得远哩!不是说孔子的话就绝对正确,我们结合现实对比看,有没有道理呢?

    2.竞争与合作

    我们前面讲了人性的习气习性,根深蒂固,习以为常。觉悟本性是个体的自觉,靠个人反省、诚意正心的修养,靠心理行为的修正,靠善行功德,才可以逐渐减少烦恼,开启智慧。绝不是靠教育、宗教、政治、法律、经济或其他任何途径“大批量生产”出来的。绝大部分人在习性中生活着,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以历史上发生的事,都可能重演。所谓重演,不是一模一样,表现形式可能差异很大,但实质原理差不多。历史“轮回”的根本原因,就是人跳不出自己的习性,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简言之,历史就在人性中轮回。
不论技术发达到什么程度,只要人类还是以“自我”为思维的原点来生活工作,自己和他人之间,必定形成竞争或合作关系。即便双胞胎之间也是一样,何况他人。人类历史,就是由个体或群体的竞争与合作错综复杂而成。

    人类强大于动物界,不是因为个体能力,而是因为合作和组织化。但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因个体或集体的“自我”执迷,必定导致彼此排斥与竞争。但若无种种合作来支撑“自我”,支撑竞争,“自我”也会陷入孤独恐惧、无助脆弱、无归属感、无定位感,竞争也会落于下风。合作包括分工协作、组织协作,依规则、契约、宪章、律法、规约、条约、协定合作。乃至所有的感情亲近,都属于广义合作。仁、义、礼、智、信、慈悲、亲情、爱情、友情、互助、亲善、和睦、友好,人与动物、与大自然的亲近相处,都是广义合作。“人”字两笔,既是支撑合作,也是矛盾竞争。竞争会激发个体和集体的潜力,创造出很多文明成果。同时,也必定刺激种种烦恼,导致个人负面习气的爆发,导致个人或群体间的矛盾、丑陋行为的爆发,导致集体内耗与外斗,乃至种族、宗教、国际政治冲突,甚至世界大战。

    如果只有良性合作,人类满足一切生活需求并不困难,全世界大家协作劳动,很快就可以共同富裕,天下太平,“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早就实现诸如“大同世界”、“理想国”、“共产主义社会”乃至“人间天堂”、“人间净土”理想了,早就实现“历史的终结”了,还要等到今日吗?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跳不出习性的轮回,改变自己比登天还难,所以历史也跳不出人性的窠臼。古今中外,烦恼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减少,如今心理问题反而愈演愈烈。人类有史以来,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法律、教育、文化,一次次山重水复疑无路,一次次柳暗花明又一村,循环往复,从未跳出人性的圈外。

    传说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有块无名石碑,碑文是这样的:“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这段话是很好的反省,但他不知道,改变自己是天下最难的事。人人都想改变别人,改变家庭,改变世界,但人人却改变不了自己。因为种种习气根深蒂固,习以为常。

    不仅如此,而且从个人到国家,往往被竞争纠缠着拖下水,难以独善其身。各种人际关系、团体际关系、国际关系,往往是被自私自利或无智慧的一方拖下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常常是你想退让了事都不行。也是由于国际竞争威胁,国家在某些领域会采取一些保守做法。如果不从国际竞争威胁来分析,民众很难理解这些看上去“愚蠢”的保守做法。当然了,保守做法也可以有技术改进空间。

    中国文化早熟,很早就对人性有了深刻洞察,因而才侧重以内在修养和求道为本,外在事功为辅。但承平日久之后,往往也疏忽了组织化的国际竞争准备,疏忽了发展科技与军事的竞争优势,终至挨打。这些疏忽,近几十年得以纠偏,因而国力也迅速强大起来。但百年来,矫枉过正,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和垃圾,一股脑都丢垃圾箱了,代价非常大。现在要一点点找回来,去粗取精,弥补现代文化之不足,不止为自己,也为人类继往开来。

    3.谋生

    讲到谋生赚钱。刚才提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培养一个孩子具备服务社会的本领,他就有了谋生的本钱了。职业技术、谋生能力的培养很重要,不一定非得考大学。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多样化,就来自于每个人的劳动。就像每个人做个菜,大家互通有无,贸易互惠,就可以有很多菜可以品尝了,市场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服务,大家互补,就有了生存的协作和来源。这是生存能力。有了生存能力,就可以支持独立的人格,支持人生的自主选择。如果眼高手低,生存还依赖他人,志向再高也是空话。

    至于做人做事,是一辈子的真学问。成功的人生,不是赚钱多、做官大、名气大,而是会谋生,会生活,做人做事对,处理事情得体,内心修养好,有品格,这才有人生质量,做人才有味道。换言之,如果做人做事对,一定也可以谋生。因为人缘好,机会自然多,大家愿意给你机会,支持你。

    谋生一定会遇到竞争。竞争就会比谁更勤奋努力,比谁本事大,比谁资源多,乃至比谁的鬼把戏花样多。做人做事对的,可能有时比不过玩心眼的。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没有不透风的墙,人心自有公道,人心即天心。做人做事对的,不仅心安理得,也会笑到最后。

    4.俭的修养

    现在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加之信息海量,各种头绪太多,会让人耗费很多精神时间,焦头烂额,穷于应对。南师告诉我们,要“俭”化。

    老子《道德经》的“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仁慈、慈悲、博爱,也包括了推己及人,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施于人。“不敢为天下先”,是“谦”德,谦到极点就是无我无为,心无挂碍,也使内心获得最大的自由自在,可以开启本具的大智慧,可以无为而无不为,达成内圣外王的修养。

    “俭”不仅仅是勤俭节约。勤俭节约,从理财上讲,不仅是个人生活原则,也是最平凡最高明的经济原理。勤奋努力,是促进生产财富,是开源。节俭,是节流,不奢侈浪费。结合起来,就是开源节流,自然会积累财富,节约开支,节省资源,可持续发展,不会寅吃卯粮,透支未来。这与现在流行世界的经济思想似乎格格不入,但究竟哪个路线能够可持续走下去,值得三思。

    “俭”还是精神上少私寡欲,解脱烦恼和欲望负担,轻装前进。也是化繁为简、把握关键的处事方法。比如我们同学汇报事情时,南师会说:简明扼要,先告诉我结论,有时间再问你过程。

    曾子在《大学》里也讲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件事不管大小,先要看它的根本是什么,关键是什么,看清动机和目标,把握先后顺序和关键条件,化繁为简,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处理,尽量节约精力时间。

    如果孩子们从小培养“俭”的习惯,对他一辈子都很有益。尤其这个时代,特别需要这个修养,否则会不胜其烦(繁)。

    5.一个认识论与方法论

    有一个认识事物处理事务的方法,很好用,诸位可以慢慢体会,并教给孩子们。佛学讲因缘、无常,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各种因缘条件构成的。其中每一个因缘条件,又是变化无常的。观察事物时,就要注意构成事物和影响事物的内外部因素条件,看它的因果关系,观察每种因素条件的变化,就可以把握主次、关键、顺序与动态变化趋势,提纲挈领。这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可以避免孤立、片面、静止地看问题,非常好用。运用熟练以后,还可以从种种烦恼中解脱出来,开启进一步的生命自觉。

    6.培养好习惯

    培养好习惯,是教育的重点之一。地位、荣誉、金钱、名誉,都不如这个重要。为什么?从小培养好的或坏的习惯,会影响人一辈子。习惯包括很多,全方位的。包括思维习惯,情绪反应和处理习惯,心理健康习惯,饮食起居习惯,保健卫生习惯,说话习惯,为人处世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工作习惯 ……人生就是无数习惯的养成和延续过程。好习惯会使人受益一生。坏习惯则随时给自己和他人挖坑埋雷,带来麻烦。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教师的帮助,也需要教会孩子们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从而自觉培养其他好习惯。

    比如培养孩子们从小做劳动的习惯,就很必要。从小跟着家长学做家务,对孩子而言是好玩的事,做不好也要鼓励他继续做,慢慢就熟练了。会做家务劳动,乃至会做其他劳动的孩子,就比不会做劳动的孩子,自立能力、生活能力、自信心、抗挫折打击能力,都要强很多。现在很多家长不要孩子做劳动,这是剥夺了他们自立能力的培养,害了他们。

    南师讲过,打破旧习惯不容易,但可以用培养好的、新的习惯来逐渐替代旧习惯。这是个人修养乃至教育、文化、政治、军事、经济、社会通用的好方法。

    一个人养成一个新习惯,一般需要持续三周时间,然后还要继续巩固。孩子们只要有一点点进步,就要及时鼓励一下,可以培养他建立好习惯。鼓励也要得当,不要过分,过犹不及。

    人要对自己负责,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如果辅导孩子从小学会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责任,他就不会乱来,因为他知道要承担后果。如果从小是别人替他选择和承担后果,他不负责任的坏习惯就养成了,也不懂怎么做选择了。

    我一个河南的老朋友,他几乎没有打骂过孩子。每次发现孩子做错了,会叫孩子到书房,让他反省,反省不出来就面壁站着,直到反省出来跟爸爸讲了,然后鼓励他,让他自己去纠错,该道歉就道歉。然后表扬他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行为。他两个孩子,就这样养成了自我教育的好习惯,步入自觉成长的正轨,越来越不用操心了。

    再比如,培养乐观和悲观的习惯,效果截然不同。同样可以正确了解情况,正确认知,谨慎选择,充分努力,也可以接受失败,但乐观和悲观的态度,使得心境和生活质量就很不同了。

    7.回归学习本身

    现在大家都在批评应试教育。考试是一回事,应试教育是另一回事,如何面对考试又是一回事。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创立的,但与现在的考试很不同。现在是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学习量大,考试也多。考试作为工具,是评价和选拔标准,也是用来督促和检验学习的工具,也是学习的导向。考什么,怎么考,数量和度怎么把握?目前还没有“最优”的结论。应试教育,当然与考试的设计有关,同时也可以说是面对考试采取的一种态度,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公众,各自的态度。但面对考试,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态度。

    我想谈谈自己做初中学生时的一个经验,仅供参考。我们小时候上学时,如果从选拔比例上比较,那个竞争的压力,比现在大数倍。

    我们那时候也是应试教育,大家都以考试为指挥棒为目标,一切以应对考试为中心。做学生的,哪有不讨厌考试的,我也讨厌和害怕考试。但在初三开始,当我明白,我必须要面对考试,与其烦恼,不如想想如何考好。思考之后,结论是只有功夫下在平时,每天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高,质量好,才能考得好。这是很平实的因果关系。过去我是平时稀里糊涂,考试时靠侥幸碰运气。于是我开始把功夫下在平时,提高单位时间学习效率。每天尝试改进方法,提高效率。不仅是学习,还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都开始尝试每天创新改进,天天向上。每天一睁眼就告诉自己今天是崭新的,每一个当下都是崭新的,恭敬、珍惜每一个当下,利用好每一刻。结果这种自我管理、不断尝试创新改进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你发现有很多潜力被挖掘出来。逐渐的,由为了考试而学,回归到为学而学,心中把学习和考试恢复了其本来面目。学习就是学习,为了求知而学,为了自己的好奇心而学,考试只是检验学习的工具而已。关系摆正了,回归本位了,事情反而简单了,没了那么多烦恼困扰。只管照顾“因”,不用担心“果”了。

    为了在单位时间高效地听讲、消化,就需要高度宁静,因而开始训练自己宁静的能力,告诉自己绝不让心境受内外任何因素干扰,随时让心回到初始的纯净。进而又管理自己不乱用心节约精神能量。课间也全心全意放松玩耍,得以高效休息。不论老师水平怎样,或是否喜欢我,我都诚敬地学习其长处,乃至诚敬对待任何人,对知识对学习也保持诚敬尊重心。我让自己尽量尝试多角度解题,这本身就富于创造性的乐趣。

    这种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培养,以及宁静、诚敬的修养,使内心发生很大的变化,不仅头脑更清醒灵光,学习效率很高,而且更重要的是,人生态度变了。面对任何事,我会独立思考,不会人云亦云被舆论左右。处理事,会习惯于把握本末因果,从事物的本来面目看问题,创造性地多角度考虑处理方案。由此发现,人的潜力惊人,这个管理自己把握自己,不断发掘潜力尝试创新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乐趣和满足,已经超过了世俗成功对生命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对自己也越来越了解,外在的评价已经不重要了。我已经明确知道,人生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活法,不论外在世俗成就如何,都可以获得生命的内在满足。

    后来我曾经病了一个多月,那期间没法看书。中考前,拔了针头直接去考试,心里却很平静。因为那一年,我诚恳尽力且充满创造性乐趣地过好了每一天,对得起家长和老师,也对得起自己,这已足够了,没有遗憾,考试对我而言已经不重要了,把尚且记得的答出来即可。结果成绩出乎意料的好。

    总之,那一年的经验给了我很多宝贵启示,包括因果原理的实践自觉。

    这是我第一次详细讲这个经验,不好意思,就当是吹牛说故事吧。因为是面对诸位老师,谈到应试教育,想提供一个小白鼠的案例,为了说明,如何面对学习和考试,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而且可为的空间很大,完全可以带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充满创造力乐趣的世界。

    至于教育改革怎么改,我是不懂的。

    其实不只是学习和考试,很多事道理相通的。当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件事,与其烦恼,不如独立思考,冷静选择态度和处理方式,结局也许不如意,但只要尽力了就不用遗憾后悔。更可因此经验而得到成长。如果我们把经历的每件事,都变成成长的营养,那坏事也变好事。

    再者,工业化标准化的考试,会带来一个思维习惯,就是看书看问题时,会寻找标准答案。当然了,工业生产和数字化管理需要标准化思维。但创造性,则需要超越标准化思维,要发散式自由思维的。读书思考,或看问题处理事,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发散式思维,多角度思考,不能困在标准化答案上。尤其人生的学问,处处是活的,触类旁通的,如果困在经典的字面上,困在前人的注释上,学问就僵化狭窄了,变成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了。

    你看南师讲课,很灵活的,举一反十,借题发挥,触类旁通,发散演绎的很多。整理成书出版的,只是当时的讲法。换了对象和因缘,他讲的又不同了。

    8.启发自学兴趣

    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引申讲,知之者,可以说是回归学习本身,只要调动他的求知欲、好奇心,他自然产生学习动力,不要你催,他也要学的。进一步,好之者,乐之者,“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产生兴趣乃至乐趣了,求知的乐趣,挖掘潜力的乐趣,创新的乐趣,管理自己的乐趣,会推动他自觉向前走。从好奇心、求知欲,到兴趣、乐趣,形成了良性循环,会乐此不疲了,不要老师家长操心了。学者觉也,这样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不断启发悟性,从知识的掌握,深化到潜能的挖掘与创新的乐趣,启动自我教育的自觉。

    所以,最省力的教育,大概就是启发诱导学生产生好奇心,求知欲,使他欲罢不能,自己要学。然后告诉他学习方法。教师不懂的,可以和他一起学,或者鼓励他自学分享给大家。同时,引导他认清学习和考试的因果关系,使他回归学习本身。他只要上了自学自觉的轨道,就好办了。

    如果学生确实觉得学习负担很重,那也不要勉强他,不可牺牲了健康。不同的花,开花时间不同。人也各有禀赋,各有因缘。人生道路无数,只要学会职业技术,会谋生,做人做事对,懂得生活,就很好。不要以考大学为标准。大学毕业不会谋生,不会做人做事,不会生活的,大有人在。

    中国古代还有个隐士文化,隐士也叫“高士”、“处士”,他们可能会从事很不起眼的职业,但内在修养很好,自得其乐。

    不论隐士高士,还是普通人,各种职业都是平等的,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只要付出劳动,服务社会,就值得同等尊重。如果认为发财做官学位高出大名才值得尊重,其他的都卑贱,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严格说是反社会的。

    9.读书与读人

    讲到读书或看人,很多人是看到一本书有自己不同意的地方,就否定了整本书,或者看到一个人一点缺点就否定了整个人。这都是傲慢心理在作怪,也是自卑心理作怪,也是缺乏理性思维,以点代面,以偏概全。通过轻率否定别人,潜意识感到自己比人家高明,仿佛将别人踩在脚下一般。

    这里有个真实的故事给诸位参考,可以讲给学生听,很有教育意义。抗战期间,徐复观少将钦慕熊十力先生的学问,想拜师。熊先生让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他说早已读过,熊先生说你没读懂,回去再读过。徐复观读过再来报告,说这本书这里不对,那里不对,批评王夫之。熊先生没等他把话说完,就大骂他:“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譬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多年后,徐复观回忆到:“这对于我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近年来,我每遇见觉得没有什么书值得去读的人,便知道一定是以小聪明耽误一生的人。”

    徐复观先生,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也是台、港最具社会影响力的政论家之一。熊先生的这顿骂,是徐先生学问得以不断进步的关键一骂。

    读书如此,看人也一样。多看人家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就是善于跟任何人学习,才海纳百川成其大的。南老师一辈子都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人,不是学者,也不是老师。他随时在学习的,这也是他的乐趣,不仅每天读书思考,涉猎古今中外,还听朋友们谈阅历经验。他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一万个朋友”,也是他的经验之谈。他日理万机,但也常在本来觉性中安住自在,有这个修养,使他游刃有余。

    不要把这些前辈们,当做高高在上的偶像,他们也是从平凡中自立自强自觉成长起来的,都是我们效法的榜样。

    以上围绕着人性与教育问题,拉拉杂杂谈了很多。除了参照一小部分佛家唯识学相关内容之外,也融合了一点点儒家道家的关联内容,做了发挥演绎,仅仅是个人截至目前的粗浅思考与认知。诸位有兴趣的,可以自行研究相关经典,例如《百法明门论》、《瑜伽师地论》、四书五经、老庄列子等等。我不揣愚陋,纸上谈兵,贻笑大方了。仅仅是一个学习汇报,请诸位老师批评指正。

    总算是交了樊英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谢谢各位老师!


相关文章:
·马宏达:道不远人——南怀瑾老师的故事
·马宏达:超越生死的虹彩——怀念刘雨虹老师
·马宏达:入世出世不二
·李建宏:性恶论者人性之恶大暴露——某些西方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恶劣表现
·马宏达:以智慧引导善行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