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法家内业
马宏达:漫谈人性与教育(中) 
作者:[马宏达] 来源:[作者惠寄] 2015-12-08

                      习性中的大学问

    “性相近,习相远”,刚才讲了本性,现在谈习性,也叫习惯、习气。这个分类就很多了。一起心动念,产生了念头以后,就是习的开始了。

    下面我借用唯识学或其他领域的概念,来解释“习”的问题,有些不是按照原来的标准定义,而是做了引申发挥。这些概念、理论本来也是辅助我们认识自己的。

    一、五种基本作用

    作意、触、受、想、思,是依托觉性而来的五种最基本作用,是觉性本来具有的功能,通过后天的练习会培养出不同程度的功能。

    1. 作意:就是注意。比如,每个人都有这个经验,注意力不在吃食物上时,就会食而不知其味。注意力不在听某人讲话时,就会听而不闻其声。诸位老师上课时,孩子们有时候会走神,就是注意力转移了,他的念头可能跑到了好玩的事情上,或者肚子饿了,等等。

    2. 触:包括身心境界的各类接触。比如诸位看到我时,眼睛接触到这个形象的一刹那,就是“触”。声音接触到听觉器官时,也是触。内心的感触,身体的触觉,都是触,包括了心理的、生理的。有了接触,才有进一步的觉察和反应。

    3.受:就是感受。例如冷暖、饥饱和情绪等等,身心两方面的感受。

    4.想:“心”上有个“相”,相是现象、形象,比如你想某人时,心头会出现他的形象。想事情也一样,心里有影像的,电视剧一样,不过我们白天不大注意到心里这些画面,因为注意力在外界现象上。夜里做梦时,呈现很多的画面,就是想的作用。

    5.思:分析判断。“思”是“心”上有“田”,田是种植农作物的地方,萝卜种这里,青菜种那里,有分类,有规划,有安排的。这是思考的作用,有分析判断、归类安排的。

    以上这五类作用,念头在一瞬间就达成了。

    二、五种特别境界

    包括:欲,胜解,念,定,慧。

    1.欲:不是狭义的欲望,而是想做什么或不想做什么的愿望、意志。

    2.胜解:有了确定的认知,不再怀疑。

    3.念:记忆。念是“今、心”的组合,表示当今、当下这个心的作用。念念都记着一件事,念念在兹,就是记忆。念力强就是记忆力强。记忆力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记忆力是可以训练的。

    人从出生到13岁之间的记忆力是黄金期(13岁以后当然也可以训练),像一颗种子,自动吸收周围信息,几乎给什么吸收什么,影响一辈子。此时家长、老师给他知识、让他朗诵背诵经典,都是很好的机会,否则他也去背广告了。南老师在海内外推广二三十年的儿童经典诵读,包括中英文的经典诵读、珠算、心算等,影响了千万以上的孩子,很多孩子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工作了。利用的就是孩子的记忆黄金期,每天15-20分钟即可,不需太长,轻松愉快中,在记忆银行里存了很多宝贝,一辈子生利息的。中文经典是选择宋代之前的,异化得少些。父母或老师带领孩子们,在摇头晃脑的朗读中,享受着经典的文学美音韵美,渐渐再背诵下来。或者放录音,孩子在玩时,会自动记忆的。教育首先是父母的事,父母是最重要的老师,是小孩最重要的榜样。当然孩子自己的禀赋个性力量也非常大。教师起的作用有限。现在很多父母把教育的责任全推给学校,这是不负责任。

    这种教育的好处,第一,培养了孩子对文学的美感,不用担心写作了。而且有些道理随着他的成长,自然会明白,一辈子受用。第二,培养了专注力、念力(记忆力)、定力。记忆力是越训练越强。南老师博闻强记,他老人家说是自己主动练出来的。第三,中英文经典加上计算能力(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为他适应全球文化交汇的这个时代,奠定了文化基础。

    像李政道这一代科学家,小时候也是背诵传统文化经典的。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波尔开创量子力学,他们自己说是受了中国文化启发的。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多是归纳集约性的,应用起来可以演绎无穷,触类旁通。只是过去有意侧重用到人文方面了,没有侧重于发展科技。原因有很多,包括基于对人性弱点的洞察而做的主动选择,也有政治导向等等。然而,中国仍旧长期领先世界,只是近代以来有些方面落后了。而且即便在领先很久的时代里,也没有搞侵略殖民主义,这就是中国文化特色的国际政治文明,世界上绝无仅有。否则世界历史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当代中国侧重了科技与组织合作,以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会迅速迎头赶上的。丢了的传统文化和人文修养,也要找回来。百年前是因挨打而检讨文化,矫枉过正,代价很大。现在要找回来,理清几千年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精神与异化,也非短期可以做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变乱了百年,重新上正轨恐怕也要百年。现在的“国学热”,大多是泡沫,精华少见,糟粕泛滥,“大师”纷飞,人才寥落。

    中国历史文化与西方不同,不能用西方史学社会学观念来张冠李戴于中国。西方是由长期的神权专制加政权专制,从文艺复兴阶段开始,反弹为对人权、自我、个性、独立、人欲、自由、民主权利的追求(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这种反弹的延续与不同侧面),由原来侧重神学转入侧重哲学、科学以及实用技术,科目、分工越来越细,组织化、军事化、功利化程度迅速提高,演变出工业化及社会化大生产、大协作、大博弈,与侵略殖民主义、功利主义相互为用,主导了世界近现代史。其文化也因国家强势而风靡世界,大家跟着亦步亦趋,好的坏的都追捧迷信。但其学科之间沟通归纳不够,对人性自身了解也很有限,处处从“自我”出发,从世俗功利主义出发,从工具理性出发,价值理性也常沦为工具理性的工具,配合其他因素,使得个人心理危机愈演愈烈,国际政治弱肉强食危机此起彼伏,也是势所必致。

    4.定:经由专一所达到的宁静境界。有深浅不同的定境,深的禅定我们不谈,我们谈大家一般做得到的。譬如诸葛亮讲“宁静致远”,“宁静”就是定的一种。心乱的时候,看问题、下决断都容易犯错。冷静下来后,会清醒些。一杯浑水,越摇越浑,放着不动,它自己会沉淀清楚。这就是定、静的道理。静到很深的程度就是定了。专注一个境界,坚持下去,心就会定下来。

    定的目的是为了“慧”。也可以说,宁静为了致远,为了看清楚。定也可以帮我们从困扰烦恼中解脱出来。刚才讲到本性,如能经常练习,照看着念头,但不跟着念头跑,让念头自生自灭,就会渐渐安静下来,本性自然呈现。

    现在是信息时代,各种信息干扰,各种生活或工作的变动,人心也越来越躁动亢奋。除非大家有宁静超脱的修养,否则心理必定越来越乱,心理疾病会成为大众常见病,且难以治疗。

    做事时,注意力专一,全心全意,全力以赴,是一种普通做事的定力,也非常重要。能如此,则做事效率、质量乃至创造力都是最好的,而且最节约精力时间。否则,既散乱浪费精神时间,做事效率质量也低,还容易疲劳烦恼。

    5.慧:智慧和聪明是两回事。聪明严格讲是耳聪目明,听力、视力敏锐。普通泛泛讲,“聪明”是头脑灵光。理性思维,善于分析判断,逻辑严谨,是起心动念后的智慧,但还不是根本智慧。根本智慧从先天觉性来。若能常回到觉性上,定力和智慧自然增长。

    逻辑很重要,但只是起心动念后的思维方法,可作思辨工具,但不等于真理。很多大哲学家、大科学家,逻辑思维很强,但没办法从烦恼或逻辑思辨中超脱出来,没办法从知识依赖中超脱出来,变成了困惑烦恼,有些人甚至疯掉。

三.善的心理形态

    人性中潜在一些好的心理意识形态,通过鼓励、培养、强化,有助于自觉、自利、利他。

    顺便提到,所谓“意识形态”一词来源于佛学,包括“自在”、“开心”、“书记”、“总统”、“律师”、“意识”、“单位”等等,我们常用的很多词语都源于佛学。撇开宗教观念和形式,佛学对生命学问的研究很值得了解。

    1.信:信错误的东西当然不好。什么情况下,信是善的呢?最上等的信,是智信,是自觉本性,明白自他不二,宇宙万有与大道不二,确信不疑,坚持下去,就可以不断生出智慧与功德。其次,是信正确的道理。

    人生在世,随时都在信或疑中做选择的。如同盲人走路,下一步能否走,需要用探杆来探一下,安全才走。我们从出生开始,对这个世界是茫然陌生的,每一步都需要去探索,去尝试,认为安全后才走下一步。人不能总在犹疑中度日,那会陷入焦虑,总要选择相信才可以走下去。所谓习惯,就是对既往经验的信赖。

    “信”是一切关系能否达成的桥梁。相信、信用、信任、信誉是信的不同形式。没有信用,契约、贸易、货币、金融、政治、经济、法律都会失去基础。亲属、朋友、同事之间,乃至动物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一切关系,都靠信任来维系。“信”破坏了,关系也就破坏了。一切合作,无信不立。人类比动物强大的就是组织合作能力,组织合作能力损坏了,人类在大自然中也就没落了。现在流行谈“契约精神”,还有说中国古代没有契约精神的,这是用目前社会转型期的暂时现象来臆测古代。契约精神的实质就是信用,遵守约定当然是信用。任何一个社会,守约守信都是必须的。中国古代尤其讲究礼义廉耻诚信重诺。

    当下,食物、环境乃至各行各业的诚信,处于一个让国人不安的阶段,需要多角度长期治理。全世界的政治、金融信用也大有问题。技术更新也越来越快,配合金融、政治、经济,带动世界的变数越来越多,人们的信心不断受到挑战,焦虑不安同欲望都在上升,推动心理危机频发。

    乡村社会群体小,属于熟人社会,失信于人的代价高,因为容易被大家周知,导致被孤立。非熟人社会的大商业化社会,就容易出现失信的问题,所以需要建立信用及时反馈并周知的负责机制。信息时代,有信才有息,失信就失息了。息是生长、增长、生机活力。但现在失信的信息是大比例存在的,甚至被用来作为心战的武器。

    孩子们与教师之间需要建立信赖关系。如果信赖关系被破坏,重建是要费一番功夫的。教师或家长都想在孩子心目中建立威信,靠什么呢?只有威,而没有信,不是威信。建立信赖,是从言行可被信赖开始的。还有,家长和教师,往往潜意识上希望自己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甚至不会犯错的完人。可孩子们问的问题往往很具挑战性,很多是我们不了解的。省力的办法是不鼓励提问,而是鼓励听话,灌输知识,然而这会形成消极被动的关系,降低孩子们的信赖,也减弱他的好奇心、求知欲,教与学反而会更辛苦。务实的做法,是把“全能、完美”的包袱放下,承认每个人都不完美,这本身就是给孩子做榜样。告诉他“这个问题我还不了解,我们一起来探索。”或者告诉他,你也想知道答案,但现在没时间去查资料,教他如何查资料自学,并与你分享。等他分享了,要记得谢谢他,鼓励他。查资料也解决不了的,鼓励他长大以后继续探索。这样我们就是孩子的朋友了,变成探索未知领域的伙伴儿。孩子也因此掌握了自学方法,培养了好奇心求知欲,就有了自学的兴趣和动力。

    我们做错事说错话时,也要给孩子做自我反省和纠错的榜样。这样他反而会更加信赖你、尊敬你、亲近你、谅解你。培养自我反省和纠错的好习惯,培养自我教育的好习惯,对教育而言,尤为关键。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很有道理。孩子们学会了自我教育,就可以不教而学了。

    这些都是由“信”演绎出来的话。

    2.精进:勤奋努力。

    3.惭:心字边加一个“斩”,起心动念想做坏事时,把这个念头切断。

    4.愧:心字边加一个“鬼”,已经做了错事而心里有鬼,感到对不起人家。

    知道惭愧就有羞耻心,还有救。没人不犯错,每天我们说话做事,对的少,错的多。能惭愧而纠错,就会不断成长。做人做事的学问,就是在不断反省纠错中提炼积累的。要允许人犯错、试错。同时,要鼓励有惭愧心,培养反省纠错的好习惯。只会学知识,只会考试拿学位,不懂得做人做事,不能随时反省纠错的,只是知识教育、应试教育,不是人格素质教育。家长、教师须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榜样。

    5.无贪:对于我们日常生活来讲,就是有节制,适可而止,管得住欲望。放任欲望是自寻烦恼,也浪费了资源。节俭也是一种广义的无贪,包括减少欲望,减少烦恼,减少浪费,等等。儒释道文化,都主张节俭的。节俭不是吝啬,而是把资源用在刀刃上,不浪费。资源包括了财富、时间、精力、物质、权力、权利、人脉等等。而工商业时代是以刺激消费为特点的,用刺激欲望,消耗商品,来增加利润,增加就业。人类近百年对地球资源的消耗,超过了以往数万年。这个文化是不可持续的。现在有种“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文化的反省与反弹,也是一种节俭无贪的生活方式。

    现在生活工作中的事越来越多,需要理性反省,放下不必要的目标,化繁为简,简明扼要处理,否则精神和身体都承受不住的。化繁为简,也是一种无贪。还有大量无质量的信息,误导了人,也浪费了时间精力,乃至破坏了健康。都需要以无贪的修养来应对。
再比如,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很多的肯定、赞扬、支持,这也是一种贪,陷入了被别人的评价牵着鼻子走的心理陷阱。跳出这个陷阱,也是一种无贪。

6.无瞋:瞋包括很多,不喜欢、不高兴、不如意、不满、讨厌、厌恶、厌烦、埋怨、恼怒、生气、憎恨等等,都是瞋的范围。“无瞋”就是没有这些情绪。瞋心可用慈悲化解,也可以练习直接放下,或转移注意力。《论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是无瞋的修养。别人不了解或误解我们很正常,人连自知都没有几分,何况知人呢!贪而不得则瞋,违背了希求,所以不如意、不开心甚至恼恨。希求多、欲望多,不如意必然多。少私寡欲,不如意自然少。过于看重结果,也是贪。结果不如意时,必定会瞋。人生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是常态。凡事义所当为则为,尽心尽力,便可无悔,结果随缘就好。

    7.无痴:痴是不明白,没有智慧,头脑糊涂。不明本性是最大的痴。每人每天清醒明白的时候并不多,大部分时间是糊涂的,念头纷飞,无厘头的,理性的时候并不多。对自己,对别人,对社会,对事情的认知,大多是片面表面的。绝大部分人思考、说话、写文章、做事,是欠缺逻辑的,经不起推敲。逻辑虽只是思辨方法,不是根本智慧,但也很重要。另外,没有知识,也可以说是种广义的痴。“无痴”是没有这些状态。

    8.轻安:本义是指修禅定时身心通畅轻灵舒适的状态。我们借用这个词,用在平常生活,指身心保持轻灵健康、少烦少恼的状态。

    9.不放逸:就是没有放纵、放任自己。人人都想管别人,不想被人管,自己也不想管理自己,都喜欢放任、放纵自己。管不了自己,就没有真正的自信,潜能发掘就很有限,更不要谈自主人生了。尤其带队伍的人,首先要管住自己,只管别人不管自己就没有真正的威信。

    孩子们如果每天在管理自己上,有一点点进步,家长、老师都要及时鼓励,培养他自我管理的习惯。管得住自己,才可担当人生自主责任。

    10.行舍:本义是修禅定的用心方法。“行”是行动,代表一切起心动念。“舍”是舍弃、放下。“行舍”是倒装结构,实际是“舍行”,就是放下起心动念。一切起心动念,任其自生自灭,不追逐,不配合,渐渐地,念头就会越来越少,以至于一念不起,只有本来觉性朗然寂照。

    引申到平常生活工作,就是练习放下烦恼困扰,不去理睬它。烦恼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造成自己和他人的困扰,扰乱智慧,损害健康。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际很难,因为烦恼的习惯根深蒂固,习惯成自然了。尽管如此,却不能不练习去做。有个实验,很大很重一个球体,一下子是推不动的。可是用手指的力量,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球体,坚持下去,球体终究被推动了。心理习惯的改变也是这样,不能因为暂时很难改变,就放弃了努力。每天只要有一点点改善,就是胜利!而且,只要有真愿望,下决心,有恒心,方法并不是问题,方法也可以自己创造的。若是到处学方法,而欠缺真愿望、真决心、真恒心,是不会有真效果真进步的。万事都是如此。

    烦恼很多源自心理,有时则源自生理,身心互动的。现代西医学发现了这一点。而《黄帝内经》早就讲了情绪与健康的相互影响。比如,悲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伤肝,情志郁结也伤肝……譬如现在是秋季,对应肺,所以秋季时容易忧伤。

    反过来,生理也影响情绪。小孩或大人,常常出现某种情绪时,要注意他生理上是不是有状况。比如思虑过重或做脑力劳动的人,脾胃就容易虚弱。反之,脾胃虚了以后,思虑也会多。恐伤肾,肾气弱也容易惊恐。怒伤肝,肝不健康容易发怒。爱发怒的人,肝一般也不健康。但是怒气发起来了,也不要硬压抑,否则也会伤肝,要想办法纾解化导,卸掉那个力道,不要伤人伤己。

    11.无害:与“害”相反的。害就是伤害的心理,表现为害人、害己、害物、害环境、破坏事情。每天有无数人在制造各种损害、伤害,每天也有无数人在修补伤害。“无害”就是把伤害的心理和行为拿掉,也包括救助、修补被损害的。

    以上这些,是大概列举人性中潜在的、应着力培养壮大的好习性,后面会讲制造烦恼的习性。这个世界,人们永远是向往真善美,但同时也天天在烦恼自己和别人,一会儿做好事,一会儿做坏事。

    教育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把人性中善的习性与智慧启发出来,加以鼓励和强化,培养自觉、自我教育的好习惯。有一点善的、智慧的言行,就要及时鼓励。人被鼓励后,就愿意重复该行为,于是渐渐变成习惯。该批评惩罚的,也要及时。赏罚也都不可过度,否则适得其反。赏善罚恶,是教育、法律、政治共通的办法。

    四.根本烦恼

    我们注意,唯识学没有用“恶”这个标签来概括这些烦恼心理哦,而是用“烦恼”。“善恶”偏于伦理道德评判,“烦恼”则是写实的,是真实感受。

    烦恼的“烦(煩)”,左边为火;右边是“页”,小篆字形“页”表示人顶着个脑袋。“火、页”合起来,表示人的心里、头脑上火。

    “恼(惱)”,左边是竖心旁,表示心理。右边表示囟门(头顶)上面头发立起来了,怒发冲冠的样子。恼是生气、烦闷、发怒。

    烦恼是心身感受,心理烦恼为主,生理状态也影响心理。心力很强,能超脱心理生理影响的,那要靠很强的意志力或很高的智慧与禅定功夫了。

    烦恼的类型很多,每个类型各有深浅轻重程度。我们下面大致列举一些,详细分析就太多了。

    (一)六种根本烦恼

    1.贪。严格说,心粘着任何境界或对象不放,都是贪。贪为什么是烦恼呢?因为所粘着的境界或对象,没有不变化的。粘着变化无常的对象或境界,结果是什么呢?是落空、失望、痛苦,当然会烦恼,会“不如意事常八九”。这种烦恼,从微细的,到明显的,每个人几乎每时每刻都有。因为每时每刻,我们面对当下的境界或对象,都习惯于产生喜欢、不喜欢或中性的心理,喜欢就是贪的一种,不喜欢是瞋。这是严格细致的讲。普通粗略地讲,就是贪名利财色等等。

    不过,站在刺激经济、技术、金融的角度,你也可以说贪心是最大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发明,促进工商业。各种财富效应,各种广告,都在刺激贪欲,刺激消费,刺激生产。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另一方面,它也给人们带来很多烦恼。这个时代的世界,经济挂帅,钱财为王,满足贪心的速度追不上贪欲的增长,自然形成欲壑难填的烦恼,吞噬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吞噬着世界的资源。

    “贪”与“贫”两个字,只有一笔之差,把“贪”上面一点放下来就变成“贫”了。很多很富有的人还要贪更多,他的内心是真的感到不满足,感到饥渴,这是精神上真的贫,不是假的。

    那么,贪的根本来源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更深了。前面我们讲了觉性,讲了起心动念思维与一切观念(包括“自我”观念)皆依觉性而起。如果说觉性像大海,起心动念就是海上的浪花。也讲了觉性及一切心理作用,和一切物理生理作用,都是大道本来具备的功能。每个生命乃至宇宙万有,没有真正独立于大道之外,与大道本来一体,不是先分开又后来合一的。但人们迷惑于“自我”观念,主观地将自己“独立”孤立于大道。这种主观的独立孤立,造成了内心的孤独、恐惧、茫然、脆弱、无归属感。进而,继续从“自我”出发,就有着持续的冲动,想以占有对象或粘着境界的方式,或建立任何一种“关系”的连接方式,来打破孤立感,与大道重新联接,于是演变出贪、瞋、痴、慢等等一系列烦恼与行为。因为出发点和方向已错,所以只是南辕北辙、饮鸩止渴而已。解脱一切烦恼的根本,还是要靠自觉本性,从起心动念后的各种迷惑中跳出来,也包括从“自我”观念中解脱出来。其余的方法,都是暂时的,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包括仁、义、礼、智、信、爱、关怀、慈悲等等,正面建立和维护“关系”的努力,都可以对冲“自我”的孤独感及相关烦恼,以及其他负面关系,是人生和社会日常需要的“食物”。虽然严格说,只要出发点还是“自我”,还不能根本解脱烦恼。但在根本解决问题之前,这些正面“价值”,作为维系人生和社会的“食粮”,不可或缺。解决根本烦恼之后,行为会自然合于正面“价值”,那是自然流露。但是,根本解决烦恼,永远是靠个体自觉,不可能群体大规模发生。

    顺便说到,“价值”这个词这些年很流行,有时候明明讲的是“意义”,却用了“价值”,这个用词是要斟酌的。“价值”这个词,偏重于从功利或利益关系角度衡量事物。过去我们常用“意义”一词,来考量一件事物“应该”如何,有“义”在里面,而不是困在眼前的功利或利益关系。“价值”与“意义”,各有用途,也有“义利之辨”的味道。“义者宜也”,是从适宜如何、应该如何的角度,考虑问题处理问题。“利”则是从功利或利益关系的角度,考量问题处理问题。“义利之辨”,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完成。现在流行世俗功利主义文化,“意义”的考量很薄弱。

    2.瞋:贪而不得就变为瞋,包括不喜欢、不开心、不满、埋怨、怨恨、恼怒、愤怒等等变相。我们每天或多或少都有瞋心的。

    怎么解脱瞋心呢?用慈悲仁爱心,或仁义礼智信,也可对冲瞋心。

    或者反观自照本性,就可以解脱。所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烦恼就是“苦海”,觉性就是岸。

    自绝于大道就是“苦海”,当下复归不二大道就是“岸”。

    或者观察任何事物本来无常的,好也无常,坏也无常,跟无常较劲不是浪费表情吗?自然会渐渐放松了执迷。

也可以观察,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种因缘条件构成的,每种因缘条件又是变化无常的,并没有固定不变的事物。观察熟练了,自然放松执迷烦恼,可以渐次解脱贪瞋痴慢。

    3.痴:不明白,糊涂的,没有智慧,无知,对正确的、真实的不能明白,不能了解,也包括对自己的本性和习性不了解。前面也讲过一些,这里不再重复。如何解脱痴?刚讲的解脱瞋心的办法也适用于此。

    4.慢:自以为了不起,傲慢、骄傲。它的背面就是自卑。譬如现在人们喜欢讲“骄傲”,这个用词有问题的,用“自豪”更恰当。骄傲与自卑,是手心手背,人皆有之。不管你多么成功,都会有自卑感。为什么呢?前面讲,“自我”是依托觉性起来的思维观念,不是天生的,是误会的,假设的,习以为常而已。我在《思维的陷阱》一文中,对此有进一步的分析,在此不啰嗦了(该文见恒南书院网站http://www.hengnanshuyuan.com/ProductView1.Asp?ID=42)。正因为“自我”观念是假设的,所以总是需要证明它的存在,证明它的“价值”,这是自卑、骄傲或自尊心的根源。人人都想证明自我有价值,证明自我了不起,别人说我们了不起就开心,说我们不好就不开心。我们被“自我”观念催眠太深、绑架太久了。自恋、自大、自负、自满、自卑、虚荣心、自轻自贱,甚至自尊,都是基于“自我”的慢心的表现形式。

    5. 疑:怀疑。这里指对正确的真实的情况或道理,不能明白,不能相信,变成了困扰烦恼。疑与信,就像双腿一样,交替迈步使人前行。正常的疑,可以帮助人谨慎求证,不轻率相信。大胆怀疑和假设,小心求证,对于求学问和做事都是必要的。但是,疑若用得不好,就会变成烦恼困扰。例如对于人或事过分地怀疑,疑神疑鬼,或者疑心病等等。

以上讲的“贪、瞋、痴、慢、疑”,都是有对象的,因为思维分别,而产生了自我与种种境界、对象的相对状态,既而就派生了这些烦恼。

    6.不正见:就是不正确的见解、知识、思想、观念等。简单概括讲,包括以下五类:

    第一,身见。认为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身体,认为身体就是生命本身。其实从受精卵,到支持受精卵裂变长大的一切物质营养,包括出生后的空气阳光饮食等等,哪一样不是借来的?哪一样属于我们?而且细胞不断新陈代谢,前一刹那的身体和当下的身体并不相同。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随时在生灭变化中。可是人人以为身体就是生命,就是自己,恐惧死亡。身体的死亡,不过是借用了几十年后还给大自然而已,本来就不属于自己。借用的,当然不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是大道,从本性到借用的一切,无不源于大道。生命从未脱离大道而独存。

    第二,边见。见解困在一边的。比如认为人死如灯灭,身体死了生命就结束了。或者认为有个不变的灵魂生生世世在延续。或者认为世界是永恒的人格化的神创造并主宰的。或者认为世界是唯物的或唯心的。或者所谓“历史的终结”。或者认为宇宙由一点爆炸而来,那一点又来自何方呢?等等。这些见解都落在一边,把想象当真了。所谓“灵魂”,也并非生命的本质,不过是本性上起来的精神作用而已,包括个性习气的蕴结,其作用终究是变化无常的。

    其他诸如各类的“左派”“右派”思想,以及各种偏见,如果失去了中道衡平的实践意义,也是广义的边见,会导致实践的失衡。

    第三,邪见。比如认为不存在因果关系,等等。

    因果是一个解释世界的理论,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并非佛教独有,也是科学观念,世界就在因果关系中。大家对佛教的因果观念,往往理解得过于偏狭了,以为只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才是因果,其实因果关系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遍满时空。“三世六道”也代表时间空间。

    比如我们缺水会渴,喝了水就不渴了。比如冷气开大了会着凉,不开会出汗,这都是因果关系。比如这张桌子,是多少的因缘条件构成了它呢?从树种生长开始,需要很多条件配合,阳光空气水,一样不能少。成材后要有人去伐木,把它制成可用的材料。还要有人设计、加工等等,最后制成这张桌子。还要有人去买来放在这里,给大家使用。这是简单分析,如果细分就太多了。顺着每一个因素条件本身,又可以顺藤摸瓜,分析出无穷无尽的关联条件。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物,乃至一粒米都可以分析出无限的关联因素,以及相互产生的作用等等,这就是因果关系。说简单很简单,随手可举例。说复杂很复杂,复杂到无法穷尽,计算机也算不清楚。现实的政治、经济、金融、军事、法律、医学、科学、建筑、饮食、环保……一切无不在因果关系中。世界就是无数因果互动的一堆现象。每种现象不是孤立独存的,与外界都有因果关系。

    法院必须理清因果关系,才能判案。医生必须知道病因,才能对症下药。这都是因果关系。教育也是无数因果关系编织的,学生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时间、空间……远的近的,主观的客观的,主要的次要的,细分起来,因果关系实在复杂。当然,主观能动性是最重要的因素。

    再比如,有人制造污染,破坏环境,大家都倒霉,因为大家生活在共同的空间,都受影响,这也是因果关系。有人说,只要相信因果,不必管他,他一定会遭报应的。这样理解因果就是“痴”了。放任作恶等同于纵容,是不负责任。至于怎么做,是技术问题。公共环境、公共道德、公共秩序、公共利益,人人有责。负面因果关系要用正面因果关系来对冲,绝不应鼓励放任式纵容。小到个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修身养性、生活经营,大到医药、法律、政治、军事,都需要管控和对冲负面因果关系,建立正面因果关系。

    第四,戒禁取见。就是认为一定不可以这样。其实,很多“一定不可以”都是有时候如此,有时候未必。比如说认为不吃维生素就不能健康,不吃素就不能得道,不吃肉就不健康,等等。

    第五,见取见。一个见解、观念、知识、思想,认为绝对正确。不论书本上的,还是民间流传的,或者手机上、互联网上的信息,也不论政治、经济、金融、社会、教育、宗教、医药、保健、饮食等等各领域,似是而非的东西都非常多,真信了也就被误导了。

   每个人都有认知的盲区,有认知能力深浅,有思辨能力强弱,还有信息的欠缺,阅历、经验、学识、思想、智慧各有不同。情绪也会影响判断。自我观念和贪瞋痴慢疑等等大小烦恼,都会蒙蔽智慧。而且有时是旁观者清,有时旁观者未必清,因为不在其位,不了解全面情况。而且每个人都习惯用先入为主的经验和成见来看问题,这是刻舟求剑的思维方式。所以正确的认知与见解,其实并不多见。

    以上五大类不正知,几乎囊括了人类所有的知识、见解。当然,任何见解、思想、观点、知识,都可以参考,但不可迷信。应对事情当然需要起心动念思考判断,需要借助知识,这也是觉性与大道的本有功能,但要善于运用这些功能,而不是被其所用所迷。

    五、随烦恼

    就是跟随在根本烦恼周围的一些烦恼,像随从跟着主人一样,从属于、伴随着上述根本烦恼。

    1.忿:由瞋而来,生气,心乱,还没到怒的阶段。

    2.恨:由瞋而来,包括憎恨,忌恨,记恨,嫉恨,仇恨,等等。

    3.恼:由瞋而来,恼怒,发火了。

    4.覆:由贪而来,心思或行为不想被人知道,覆盖、隐藏、掩盖。

    5.谄:由贪而来,用谄媚想达到某种目的。

    6.诳:由贪而来,用欺骗、欺诈想达到某种目的。

    7.骄:由慢而来,骄傲自满。希望自我比别人强,认为自我比别人优秀。

    8.害:由瞋而来,伤害、损害别人或自己,伤害动物,损害、破坏事物。

    9.嫉:由慢而来,嫉妒,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强,焦虑自己不够优秀,焦虑自我价值贬值。

    10.悭:由贪而来,吝啬,不仅指钱财方面,包括不肯帮别人的忙,举手之劳都不愿做。乃至一个笑脸、一个包容、一个恭敬都不肯给别人,都是悭吝。当然了,帮忙也要分情况,要有智慧,否则可能变成“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普通的慈悲仁爱是情感上的。真正的大慈悲就是大智慧,不是情感上的。

    11.无惭:由慢而来,与惭相反,有了不好的念头,不以为羞耻,不肯纠正。

    12.无愧:由慢而来,与愧相反,做了错事坏事,不以为羞耻,不肯纠错。

    13.不信:由痴而来,对正确的、真实的不能相信,也是一种烦恼。

    14.懈怠:与贪瞋痴慢都有关联,松懈,不努力。

    15.放逸:与贪瞋痴慢都有关联,放纵、放任自己。

    16.昏沉:不清醒,迷糊了,困顿了。除了疲惫需要休息以外,人对不感兴趣的东西,要么发困,要么注意力转移。所以课堂上,需要善于调动学生兴趣。

    17.掉举:是心不宁定,宁静不下来,念头跳动的。

    18.散乱:心猿意马的,一个念头十万八千里,不知跑哪里去了。

    19.失念:记忆连接不上,忘了,记不住。

    20.不正知:认知能力不正,使不能正确认知。

    前面讲过,主客体二元相对的认知方式,是人类的习性,也是根本烦恼和随烦恼的基础。再借用《道德经》的观念来讲,一起心动念,就是“道生一”。进入主客体二元对待的认知境界,就是“一生二”。进而分析判断,有了结论,就是“二生三”。不断重复叠加这个认知过程,就是“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见解、知识、心理、语言、行为、现象,就出现了,世界历史就是这样被创造着。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起心动念应对事情时,就要随时提醒自己,自他不二,大道不二,自我观念和任何现象不过是大道中的“幻象”。这样长期持续地练习,熟练以后,可以逐渐解脱根本烦恼和随烦恼。

    如果做不到,那就从民胞物与、仁慈、博爱出发,从仁义礼智信、礼义廉耻做起,从尊重个人权益与尊重集体权益相协调做起,从尊重私德与尊重公德相协调做起,也是很好的起步。

    六、其他境界

    以下一些境界,同以上习性一样,不论种族、文化、男女、老少,人人具有。

    1.悔:后悔,疑悔。我们每天都会出现悔的心理。话说得不妥,事做得不满意,都会后悔。或者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或行为,会造成怎样的结果,担心、犹疑,夹杂着后悔。

    2.眠:睡眠。身体或意识疲劳了,需要休息,就会睡眠。睡眠中,意识不动的时间很短,那是很深的睡眠。大部分时间,意识是有活动的,表现为梦境。闹钟一响,或者被人推动,就醒来了。能感知闹钟,感知被推动的,同感知梦境的,都是觉性的作用。
3.寻:主动寻找对象来思考。

    4.伺:守株待兔一样,静静观照。

    5.七情六欲: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或者喜、怒、哀、惧、爱、恶、欲,或者喜、怒、哀、乐、爱、恶、欲。六欲是眼、耳、鼻、舌、身、意分别取向色、声、香、味、触、法等境界。从通常生活来讲,七情六欲不要过分,过分了就是大烦恼。

    6、其他一些正向的习惯

    反省,自觉,理性,正念,正见,正信,正精进,守戒(包括守法,守道德),信用,等等。

    反省、自觉、理性,可使人步入自我教育和不断成长的轨道。理性不是逻辑,逻辑是为理性服务的工具之一。人的习性里面,非理性成分很多,理性成分不多。有必要培养反省、自觉和理性的思维方法。中国、印度和西方各自的“逻辑”学(中国有名学、因明等等。印度有因明)各有所长。现在世界流行的是西方逻辑学,因为近现代以来,西方强势。现在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也在关注中国文化。但中国文化是什么,中国人自己也不了解了,更何况外国人。

    正念,是相对于不正的念头而言的。在觉性层面讲,正念就是一念不生时,正念无念,没有念头,只有天然觉性清清净净观照着。起心动念后的正念,则是保持思想念头理性中正。

    正见就是正确的见解。在觉性层面上,正见无见,没有被任何见解观念污染。起心动念后的正见,则是思维见解理性缜密周全,相对正确。

    正信,一般而言是认知正确后而确信。觉性层面的正信,来自自觉本性。不明本性以前,都是莫名其妙地,被杂七杂八的思绪和欲望牵着鼻子走而已。严格说,对一切相对知识的信,只是暂时应用性的信。同盲人走路一样,没有对下一步的相信,就走不下去了。人们对知识的依赖,与此同理。至于终极真理,目前科学没有答案,大部分人只好信仰宗教。各种宗教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虽大多经不起推敲,却给人安慰。世上各种宗教信仰太多了,大大小小,五花八门,除了安慰精神以外,其中劝善的教义和行为规范也有社会教化作用。但有问题的教义,比如歧视性、威胁性甚至暴力性的教义,则需要检讨修订——当然这似乎做不到。这些教义来自“自我”、“慢”、“瞋”的心理投射,会导致社会矛盾乃至战争。

    且不谈有无鬼神,单从心理检讨而言,对强大宗教神偶的想象与崇拜背后,则是因“自我”执迷而主观隔离了大道之后,孤立无助恐惧脆弱,无归属感,无安全感,希望想象与期望中的强大神偶来庇佑自己,是这样的心理需求投射与自我安慰。孩子心理上依赖于父母的关爱和庇佑,也是类似心理。不只宗教领域,乃至政治经济文化等等世俗领域都有偶像崇拜现象。人们将理想化的想象投射到偶像身上,皆与此心理有关。同时也是用偶像化想象,给自己带来理想化的希望、激励与榜样。正像有人说的那样,人们需要神话的鼓励,需要希望。

    正精进,是正确的努力奋进。比如有的孩子用功过度了,就需要制止他,让他去玩,不能把身体搞坏了。成年人也一样,不应以“蜡炬成灰泪始干”“小车不倒只管推”为榜样。教师一边教学,一边也要自爱,爱护自己,保持健康。“教者效也”,家长、教师都是孩子们效法的对象,能把生活、工作、学习、心境、健康协调好,做人做事做好,就是孩子们的最好榜样。这比只教知识更为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本来也是服务于这些的。

    守戒,包括了守法、守约、守道德、守规矩规则。班级有班级的规矩,做人做事有做人做事的规矩。戒律和规则、法律、礼的原理是相通的,意味着尊重、秩序、理性;意味着自制与制约;意味着止恶向善,保护善良正义公平;意味着做人做事的本分与底线;意味着安全、可持续;意味着正面导向;也意味着限制,限制是个方法,比如交通规则,是为了保护正常秩序。也可以说,若违背了这些原则,就不是良性规则。比如现在流行于世的现代法律文化,主张唯法是从,而不兼顾考量伦理道德,客观上保护了虽不违法但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鼓励了人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作恶,这就有检讨的必要了。再比如国际各领域的规则,有的是国际政治经济金融争斗的工具,维护的主要是规则制订者的利益,这属于利益博弈的丛林法则了。

    信用,前面已经讲过了,一切“关系”之间考验的都是信用。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切关系,包括政治、经济、金融、军事等等,信用都是基础,无信不立。信用信用,有信才可用,无信不可用。所谓契约精神,就是诚信守约精神,只要有交易就需要,否则交易没法持续,古今中外并无二致。中国不叫契约精神,叫诚信、守信、守约、信用、信誉、一诺千金。

    7.其他一些烦恼

    愁,怨,郁闷,抑郁,狂躁,焦虑,不如意感,不自由感,失败感,自卑感,等等。

    中国古话说,“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这是引导人解脱烦恼的话。

    焦虑、抑郁、躁狂现在非常普遍。原因很多,包括技术更新带来的变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快,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带来一个接一个“颠覆”。工商业频繁持续地刺激着人们的欲望与消费。信息工具与信息传播的革命式进展,带来信息量爆炸。功利主义、自我至上的价值观流行于世。所有这些,混合在一起,给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家庭、境遇,带来空前的变动与碰撞、刺激与挑战、压力与不安,茫然、焦虑、抑郁、躁狂的增多,是必然的因果。这是全世界的时代病,还会愈演愈烈。

    不如意、不自由感,是每个人日常都有的,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而且愿望越多,不如意越多。欲望越多,挫折越多。自由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因为不自由感贯穿了每个人的人生,因为每个人都被身体困住,被“自我”观念困住,被思想、情绪、欲望困住,被环境困住。而人们习惯于将内心的不自由,诉诸于向外寻找自由,实际是饮鸩止渴。严格说,在尚未自觉本性之前,不论外在境遇如何,内心都没有真正自由,因为随时被困惑嘛。不论外在境遇多么好,在自觉本性之前,人都会有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乡愁”,都会不断寻找“心灵的家园”。

    至于外在行为的自由(也包括言论自由),从社会现实角度讲,自由、权利与责任是对等的,而且与规则共生,不是任性为所欲为。任性为所欲为,往往会侵犯他人。如同开车一样,不守交通规则,会害了自己和他人。

    至于失败感、自卑感,前面讲过,自卑是骄傲的背面。基于“自我”被认可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成功”,希望被认可。至于什么是成功?什么是成功人士?世俗有习惯定义:发财,出名,做官,成王败寇,成为“名人”、“英雄”……总之,成为被认可、被尊重、被恭敬、被“羡慕嫉妒恨”,乃至被敬畏,甚至被畏惧的角色,“自我”就有了存在感、价值感、优越感,有了“成功”的感觉。成功的定义、标准,是人为规定的,可以蒙昧地约定俗成,也可以自己定义。

    人首先要做到生活成功。快乐、健康、积极地生活,乐观地工作,面对一切境遇,有好的心态和得体的应对,与自己、与他人相处得体,处理思想情绪、处理事情得当,做人做事对,这本身就是人生基本面的成功。至于其他事功,根据因缘条件,随意愿、兴趣、志向而为便可,成与败,尽人事听天命罢了。能够利益社会,当然是利益社会意义上的成功。有了人生基本面的成功,对世俗评价的依赖度也会降低很多。

    绝大部分人,是依赖他人的评价过活的,因为“自我”需要被证明存在并有价值。证明的方式就是各种评价。其实没人真的全面了解你,否则就不会有“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感慨了。每个人了解自己也都非常不够,知人与自知,都很不容易。“评价”自然多是片面的,甚至很离谱。最好有自知之明,不要被外界评价牵着鼻子走。

    孩子小时候,需要家长、老师善于运用评价工具,来引导他成长,鼓励好的,批评不好的,赏罚都要注意分寸适度且及时,还要注意场合,“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保护他的自尊心。同时,要培养孩子们自我反省、自我纠错、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习惯,随着他逐渐长大,过渡到以自我评价、自我教育为本,减少对外界评价的依赖。这样他可以创造性地挖掘潜能,开创自己的人生道路,而不是作为世俗评价的傀儡而活着。当然也不是故意与世俗评价反着来,那样还是被其所操纵。

    人人都需要建立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心理机制。如果能够经一事长一智,将任何遭遇,都变为成长的肥料,那么所有的人生际遇,就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都被你转变为成长的养料了。这也是一种人生应用层面的“转识成智”。若能进一步,自觉本性,入不二法门,就可享受心灵最大的自由与安详,不再无“家”可归,更无须受世俗成功标准的影响了。

    再说“自我”,虽是起心动念后的假设观念,但习以为常,根深蒂固,既不能以其为真理,过分强化张扬之,也不能阉割压抑之。否则,都会激发种种烦恼的直接泛滥或异化的泛滥。上策当然是自觉本性而自然解脱之。其次,是中道处之,尊重自我,但不过分强调自我。所谓尊重自我,不仅是尊重自己,也要尊重他人;不仅尊重个人利益,也尊重集体大我,尊重社会与国家利益,彼此要兼顾,不能顾此失彼。从教育的角度讲,“性向教育”也是一种尊重人的自我,根据他的性格方向,禀赋、志趣、能力的不同,扬长避短,往适合他的方向培养。


相关文章:
·马宏达:道不远人——南怀瑾老师的故事
·马宏达:超越生死的虹彩——怀念刘雨虹老师
·马宏达:入世出世不二
·李建宏:性恶论者人性之恶大暴露——某些西方国家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恶劣表现
·马宏达:以智慧引导善行
大六经工程 |  国学网站 |  香港中国文化研究院 |  联合早报网 |  时代Java教程 |  观察者网 | 
环球网 |  文化纵横网 |  四月网 |  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  学习时报网 |  求是网 | 
恒南书院 |  海疆在线 | 
版权所有:新法家网站  联系电话:13683537539 13801309232   联系和投稿信箱:alexzhaid@163.com     
京ICP备0507368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