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5日电)随着中国崛起,西方媒体为贴切形容大陆特有现象,常在报导掺杂「中式英语(Chinglish)」,甚至创造专属中国的英文词汇,使得原被视为笑柄的「中式英语」开始冲击英语词藻世界。
北京「法制晚报」报导,自2010年「ungelivable(不给力)」等中式英语风靡网络后,似乎标志着一个从「中国人背英语单字」到「中国人造英语单字」的跨越性时代已经来临。
报导形容,过去一些被「people mountain peoplesea(人山人海)」、「watch sister(表妹)」等中国式英文弄得云雾不清的老外,开始觉得「中国制造」的英语很有意思。
美国「纽约时报」并称这种变化「非常酷」。
据了解,目前由大陆网友创造,再经过西方媒体报导的中国特色英文单字已经有27个。
例如,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形容中国男多女少现象时,将未婚男子「光棍」直接翻译为「guanggun」;美国「纽约客」也直接描写大陆新世代出现一群「愤青」(fenqing)。
还有一些中西合璧的合成品,如将Chinese(中国人)与consumer(顾客)合成「Chinsumer」,意指出国旅游挥金如土的「中国购物狂」;以及被翻译成「蚁族」的「antizen」,用来形容低收入大学毕业生聚居的社会现象。
另外,还有一些专为中国经济等层面设计的新词汇,如英国「金融时报」以「China Bear」(中国熊)来形容2011年上半年让投资者内心大为纠结的大陆A股市场。
也有一些西方媒体将「中国熊」影射为一些认为中国经济会走下坡的人。
此前美国「全球语言监督」机构发布报告表示,自1994年以来,国际英语增加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其他来源。专家认为,随着大陆国力提升,中国文化正对世界文化形成强烈补充。
对此,凤凰卫视评论员何亮亮表示,中国特色的英语字词,有趣且贴切的反映某种社会现象;更重要的是,造就这股词汇融合的力量主要来自民间,形成一种所谓的中西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