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寿筠先生按:下面两篇报道显示:一方面是富人和中坚阶层向西方流移,一方面是低层劳工及其他阶层向中国流移:这似乎是全球范围内贫富进一步分化的新方式、新动向。这是图景的一面,应该是坏的一面。
但该图景也有好的一面,这一面又有两个层面。在政治经济学层面上,贫富阶级阵线按地域进一步明朗化,对于资本主义脓包的加快破裂未尝不是一种催化剂。在世界人文层面上,不同种族、民族的大规模加速接近和同化,对于不同文化传统的相互了解、理解和融合则肯定是一件好事。当然,民族和文化的融合需要长得多的时间。在这之前,资本主义脓包的加速破裂则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新世纪诞生前的巨大阵痛。
中国出现第三拨移民高潮 中坚阶层集体流失
[来源:凤凰卫视 2010年06月03日]
各种数据表明,自上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两拨移民潮以来,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第三拨移民高潮在进入新世纪的十年中已成愈发汹涌之势。不同于第一拨混杂偷渡客的底层劳工和第二拨国门初启之时的"洋插队",新世纪移民潮的主力由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组成。高端群体、庞大数量和趋势化发展构成了不容忽视和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是否正在经历社会中坚阶层的集体流失?中国已是世界最大移民国,目前约有3500万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北京买房,不如移民?
中国社科院《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
2010年4月北京车展上,一则移民广告打得相当煽情:在北京买房?不如移民吧!
这条广告背后心照不宣的潜台词是:在二套房购买门坎提至史上最高,北京二环以内一手房价每平方米均价仍死守3万元时,仍未从金融危机中恢复的美国,已开始推行EB-5类签证,吸引各国有钱人入籍,最低投资50万美元(约人民币342万),即有资格申请美国绿卡。“理论上,居住二环以内的北京人民都具备了移民美国的条件。”北京因私出境中介机构协会会长齐立新说。
美国国务院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08年10月—2009年9月的上一联邦财政年度获批的EB-5类签证移民总数,已从2008财年的1443人升至4218人,其中七成左右主要来自中国。齐立新说,投资移民成功率高的国家分别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其规定投资门坎分别为40万加元(约235万人民币),80万澳元(约454万人民币),150万新元(约962万人民币)。
加拿大移民局数据显示:2009年,加国投资移民全球目标人数为2055人,中国大陆的名额占了1000名左右。以投资起步价40万加元(约235万人民币)计算,仅2009年,即使只按“门坎标准”计算,从中国流向加拿大的财富至少23.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一座世博会中国馆。
事实上的财富转移远远高于以上粗糙的估算。2001年申请移民加拿大时,马舒(化名)办理的是技术移民,尽管彼时身为广州某公司高管的他资产已达上千万。“投资移民门坎很高,不是说你口袋有三百多万就能移民加国了,还必须雇用一定数量的当地雇员,每年有一定销售和利润额度。”
在相对少数的投资移民之外,技术移民是一个更为庞大的群体。齐立新告诉记者,近十年申请各国技术移民的数量与投资移民相比,大约为20∶1。
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近60名教育背景良好、工作体面、收入颇丰的中国中产精英同时向加拿大移民局递交移民申请。
“分数有可能达标的人才基本素质为硕士以上学历、精通英语,3-5年以上工作经验,”马舒说,“就是中国的中坚分子。”
马舒只是庞大的“中坚分子”群体中的一个。据统计,2009年度,中国移民加拿大共2.5万人;移民美国约6.5万人;2008年度移民澳大利亚约1.6万人。
在加、美、澳三大主流目的地之外,香港、新加坡和异军突起的中北美小国也同时在吸纳大量中国大陆移民。
2007年,中国社科院发布《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移民输出国的同时,中国流失的精英数量也居世界之首。
他们在寻求什么?
优质的教育,健康的环境,安全的食品,规范的法律,甚至身份的象征,都对移民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寻求安全感、为孩子谋求优质教育,是所有受访者移民的前两条理由。其中一名受访者是身家数亿的温州商人。2009年,他开始将中东的生意转移至美国,通过投资一座中美贸易城,投资移民。他坦言越来越不喜欢每周有四天时间得在外应酬、打点各路官员、 朋友,向往“公私分明的生活方式,把更多时间留给老婆和孩子”。
在他的圈子里,移民甚至成为身份量级的标识。他们将之称为“抄快捷方式”,即用过去20年里迅速积累的财富,支付转型期的中国所付的或忽略的代价:规范的法律、孩子的教育、高福利、低征税点、低遗产征税、健康的空气、安全的食品、免签多国护照的便利等。
他的同龄人中,许多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父辈、亲友偷渡欧洲,有的为了入籍还加入法国外籍军团,“现在轮到我想出去了,”他说,“但已经跟他们那批移民不一样,我们有了更多选择。”
另一个低调得近乎隐秘的移民群体常人无法轻易接近。公开数据显示:加拿大的多伦多和魁北克是华人富豪移民的首选地。而在澳大利亚,华人富豪的首选地是悉尼与墨尔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已经明确将吸引华人富豪作为移民政策的重要考虑依据。而对于这些新富阶层来说,财产的安全则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新加坡在过去几年也成为国内富豪青睐的理想之地。2008年新加坡取消了遗产税,令该国对国内富豪的吸引力加大。与加拿大不同的是,新加坡对移民没有居住时间的限制,因此许多获得新加坡绿卡的中国富豪仍可以持续在国内经营企业,这点也对国内业务存续的企业家具有很大吸引力。许多国内富豪都在新加坡乌节路(属于商务中心)购买公寓房,或者是圣淘沙购买别墅,形成新的生活圈。
中国近年来涌现外来移民浪潮
[ 来源:青岛新闻网 2008-12-30 ]
随着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他已在深圳生活六年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马克·恩德桑乔也渐为中国舆论所关注。奥巴马这位与他联系不多的弟弟(来自肯尼亚)已在深圳六年,开了一家连锁烧烤店。奥巴马这位弟弟在中国的生活,是近年来涌现的外来移民浪潮中的一个典型。
据一些粗略的统计,目前在广州居住的来自非洲和西亚各国的黑人已有20万人左右,他们或从事国际贸易,或来中国打工(广州是全球商品批发集散中心之一)。此前,海外媒体曾屡有报道指,因为中国社会在种族问题上包容性强,社会稳定,消费价廉物美,非洲黑人和西亚等地的人多有希望移民中国者。在过去十来年韩国人移民中国的浪潮,则已经引起国内媒体颇多关注。韩国商人、留学生及其家人在北京、上海、大连、青岛等城市形成了一些韩国社区,比如北京望京。20世纪90年代,韩国移民通常还只在中国短期停留,现在他们更愿意长期居住中国,而且中国已经取代西方成为韩国人最想移民的地方。有报道指仅北京一地的韩国人即有20万左右。此外,俄罗斯等欧美国家向中国的移民近年来也多有增加。
这种外来移民现象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新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汉语在全球的传播进程近年来也大大加快。这自然反映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经贸活动的一大中心。近年来北京和上海等地成为全球政治家、企业家、学者争先探访的所在,也被视为中国复兴的一大征象。同时,这三十年间,中国人向海外移民的进程也一直在延续,并且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一方面是留学生等群体移民美、日、欧等地,一方面是基于经贸的推动向全球特别是欧洲等地移民,典型的例子是闯荡海外的温州商人群体。而近年来,祖国对海外移民群体的回归吸引力也逐渐显现出来。人口流动最能反映地缘政治和商业的基本状况,这些动向都意味着中国国力的显著上升。
不过,大量的外来移民的出现,也并不是一个容易应对的问题。目前中国社会对这一新现象可能产生的连带影响未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移民管理的制度建设仍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全球各国在移民问题上的困难和措施的研究也还没有充分展开。移民问题是美国政治的中心问题之一,近年来移民青年几乎一年一度的大规模抗议则已成为法国的一大内政难题。中国历史上亦不乏前鉴(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福建泉州作为外来移民城市的兴衰,泉州港的没落,则源于元末长达十年的“亦思巴奚”兵乱)。这种种经验都提醒我们对外来移民的浪潮宜早做筹划,妥善安顿。
|